区块链:“10·24”一周年 | 银行布局区块链最“走心” ,多家贸金链上交易额超千亿元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金融1号院,作者:邢萌余俊毅

自区块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新技术正带来难得的产业机遇。脱胎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天然具有金融属性,这就给金融机构的布局带来先天优势。

最近一年来,作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金融机构正提前布局区块链。在这条新赛道上,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银行业走在最前,保险业紧随其后,证券业稍显落后。

“金融1号院”梳理相关公告发现,从银行来看,区块链技术成为六大国有银行布局金融科技的“标配”,贸易金融成绩最多。建行、交行、浙商银行链上交易规模均超千亿元。保险业则是中国平安等龙头企业有所投入产出,券商多止步于探索研究阶段。

总体上看,基于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银行更倾向于投研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保险及券商则普遍侧重提高相对薄弱的基础信息化水平,仅少数巨头愿意投入资金到区块链技术。

银行偏爱贸易金融领域

建行平台链上交易额超4000亿元

OpenSea官网出现BUG,CryptoPunks24小时交易量错误显示为“10亿ETH”:1月7日消息,OpenSea官网“Collectionstats”页面出现BUG,CryptoPunks系列NFT24小时交易量错误显示为“10亿ETH”,交易量24小时增幅错误显示为“999%”,目前该统计BUG仍未修复。[2023/1/7 11:00:06]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银行对于区块链的需求最为迫切。

“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银行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信任不对称的问题,解决银行业务痛点。有助于银行内部体系的改造,优化其管理体系及业务流程。此外,还可以在防范金融风险与创新之间实现比较好的平衡。”中国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向“金融1号院”道出了原委。

一年来,涵盖供应链金融、国内信用证、福费廷等多个场景的贸易金融领域,成为银行争相布局落地的“心头好”。

国有大行普遍有所涉足,尤以建行成果突出。建行在去年年报中透露出一组详细的数据:2019年,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部署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再保理等,累计交易金额超过4000亿元,吸引同业客户50余家。

萨尔瓦多总统:在加密货币贬值后萨尔瓦多政府购买了“100枚额外的”比特币:11月27日消息,萨尔瓦多总统表示,在加密货币贬值后,萨尔瓦多政府购买了“100枚额外的”比特币。[2021/11/27 12:35:16]

邮储银行也小有成绩。半年报显示,今年1月份邮储银行完成业内首笔跨链福费廷交易,截至报告期末,U链福费廷业务系统已接入10余家业内合作伙伴,交易规模超250亿元。

股份行中又以浙商银行表现最为亮眼。据相关公告,截至今年6月末,浙江银行依托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收款链平台,已服务客户22646户,提供融资余额1446.43亿元,较年初增长51%。

三家银行、三组数据清晰映射出银行在贸易金融领域布局区块链的不俗成绩。成绩的背后,则是区块链对于当下贸易金融痛点的精准根治。

陀螺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副会长余维仁对“金融1号院”分析道,随着贸易金融业务需求的日益增加,传统的贸易金融在融资匹配、信任机制构建、风险控制、部门协作方面已无法满足当下数字经济时代的效率要求,而区块链技术具备的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分布式账本、多方信息共享等特点与贸易金融业务具有天然的契合,成为了传统贸易金融转型的有效解决方案。

OffChain Labs联创: zkEVM远未成熟,任何推动这种叙事的团队都在损害社区:10月17日消息,Arbitru m开发公司OffChain Labs联创Steven Goldfeder在其社交平台表示,目前有团队声称首个zkEVM将于本月底上线主网,但其对此持否定态度,并称任何推动这种叙事的团队都在损害社区。

Goldfeder表示,当前推出的zkEVM测试网并没有启用zk-proofs,也没有经过安全审计,这表明我们还没有为黄金时段做好准备。[2022/10/17 17:29:00]

“具体来说,区块链在贸易金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数据不可篡改,降低交易摩擦;其二,建立标准化流程,提升交易效率;其三,打破主权桎梏,匹配交易供需;最后,保证隐私安全,实现柔性监管。”余维仁进一步说道。

银行的另一亮点则是交行的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去年年报显示,交行的“链交融”是业内上线的首个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目前已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业务8项,发行人民币金额近千亿元;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业务4项,发行人民币金额31亿元。

市场预计美联储到9月将至少有一次加息75个基点:6月13日,据市场消息,预计美联储到9月将累计加息175个基点,其中至少有一次加息75个基点。(金十)[2022/6/13 4:22:23]

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曾撰文表示,资产证券化区块链信息披露平台不仅提高了供应链业务的记账效率和真实性,而且为投资人建立了一个动态、完整、真实、可信的信息披露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底层资产多层级流转的信息穿透问题。基于此,未来还有望让中小企业获得对等话语权,无需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独立开展融资活动。

此外,政务、民生等领域也是银行布局区块链的青睐领域。如,工商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工银慈善链”,为全国近200家慈善机构提供服务。自主研发“征拆迁资金管理区块链平台”,有效解决征拆迁工作复杂度高、资金利用率低、资金流向监管难等问题;农行落地了国内首个养老金联盟链,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养老金区块链应用系统,业务处理时间由12天缩短为3天;建行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创新推出“民工惠”平台,累计服务客户400余万名;招商银行持续探索区块链在金融业务、政务服务和民生等领域的应用。

迪拜推出区块链“10x”项目,开拓旅游业生态系统:2018年4月9日消息:迪拜将通过世界领先的新兴区块链技术助力旅游市场,项目第一阶段将立即增加酒店销售渠道来体现其可实施性。涵盖此技术的倡议被命名为“10X”,由迪拜王储兼迪拜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Sheikh Hamdan bin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殿下于近期世界政府首脑峰会中提出。迪拜旅游局将于未来2年内迅速实施该突破性的项目,使迪拜面对未来虚拟B2B旅游业市场平台时能更好地分销各类旅游产品。[2018/4/9]

银行持续对区块链加大投入或成常态。刘斌对“金融1号院”表示,“银行机构对区块链的投入还会持续。一方面,未来银行要在数字金融、数字经济时代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快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和投入。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区块链只有与上述众多技术融合应用才能发挥作用,这也需要银行加快探索区块链技术。”

保险、券商投入有限

仅少数头部企业试水

金融机构的基础信息化建设水平成为分水岭,以银行为代表的居高者尚有余力布局前沿技术,而其他机构则多致力于提高基础能力,对前沿技术关注明显不够。

艾瑞咨询的研报指出,近两年来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投入主要以银行为主,除了银行整体上信息化建设较好,愿意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前沿技研发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银行可以找到如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资产管理、跨境/跨行支付等区块链落地场,而保险与证券的落地场景相对少于银行且基础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仅少数头部企业愿意投入资金进行应用探索。

国际新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郑磊在接受“金融1号院”采访时表示,传统商业银行转型金融科技银行是大势所趋,目前几大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都是科技银行的率先探索者。而区块链的属性与银行行业具有天然耦合性,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难以篡改、可靠加密、防攻击等优点,非常符合整个银行业的业务需求,因此多家银行近年来积极布局区块链领域。就比如招商银行来说,他们每年有大量资金投入区块链这个领域,是一项已经公告的长期政策。

事实上,除银行外,保险和证券机构也在努力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但多限于行业巨头有部分应用落地。

以保险巨头为例,中国平安在去年年报中表示,中国平安的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已经完成投产,并应用在供应链金融、破产清算投票、云签约存证、溯源等业务领域,2019年实现业务交易量超过35万笔。其旗下的金融壹账通凭借国际领先的区块链技术,产品已覆盖中国所有大型银行、99%的城商行及52%的保险公司,并于12月13日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企业。

同时,在中国平安今年的中报中也提及,在区块链方面,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破产清算投票、云签约存证、溯源等区块链业务上半年完成交易量超过49万笔;与地方税务局合作共建产业税务联盟链,降低了企业办税成本和贸易融资风险。

另外,“金融1号院”梳理了多家券商的年报和中报,发现部分券商年报和中报中皆有提及要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早期大资金投入研发对于实力相对薄弱的机构有些吃力。但随着配套金融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的区块链商业模式将更为明确,落地成果也将越来越多。

国家工程实验室金融大数据应用与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资深企业级业务构架构师付晓岩对“金融1号院”表示,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早试水探索区块链技术的。除了因为在金融机构中银行的体量较大,对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较多。更重要的原因是银行在区块链方面可应用的场景众多,因此也相对更容易落地。

付晓岩进一步表示,然而保险和证券业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探索更加趋于保守,可应用场景也较少,因此投入积极性相对较低。随着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的逐渐成熟与产业标准的逐步建立,保险与证券的业务落地场景也将更加明确,未来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投入将实现逐年增长,相信保险与证券的占比也会逐步攀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45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