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为什么区块链可以突破人性的限制,浅谈区块链怎样塑造靠谱

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快结束,我在家里读了篇文:《最高级的聪明,是靠谱》

我很认同,靠谱不一定能让你大富大贵,但至少能带来更多机会。

甚至巴菲特也说过类似的话: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

那靠谱是什么样的呢?靠谱就是: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比如领导委派你一个任务,你能清楚的表态:

如果能做,能做到什么程度,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不能做,但如果有哪些方面的支持,也能做。

如果怎么样都不能做,直接表明没办法也许。

做到这样的份上,就已经算靠谱了。

所以,可以两个字形容:放心。

那么为什么人会靠谱?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羞耻心

有羞耻心的人会认为辜负别人是一种罪恶,所以不轻易出尔反尔,不信口开河,不迟到。

比如我,如果约了3点见面,2点50分我还没到,我一定非常焦虑,担心会让对方失望。

但是,人也是会变的,也会被他人影响,要一直靠谱挺难。

比如我一朋友很靠谱一人,从不迟到,可是公司其他人都迟到,而且迟到没有代价,久而久之,他意识到:其他人都迟到,而且没惩罚,那我为什么要准时,逐渐他就变得没那么靠谱了。

所以呀,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靠谱,难怪很多人说:聪明常见,靠谱难得。

大家都知道,我喜欢研究区块链。

很多人看区块链,喜欢吹捧他的如何高大尚,我看区块链,看到它和人的紧密关系。

我发现的是:区块链技术自带靠谱的属性。

圈内人给区块链技术一个外号:信任机器。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信任的机器。

之所以是信任机器,因为他生而为建立信任,能建立信任的科技能不靠谱吗?

人性是复杂的,区块链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假设个体有作假的可能,因为这么想,区块链网络不依赖个体,而是依赖集体。

所以,区块链建立信任的方式,首先是“建群”,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机技术,这是很多台在不同地方的计算组成的系统,“建群”的理由很直接:担心单机容易被病攻击,但很多台计算机都被病攻击就很难。

再比如,如果中国的一名微博大V、法国一名便利店老板、一位摩洛哥留学生和一名美国学生,但如果他们都一致认为你是个好人,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你这人不坏。

可能有人会说那他们可以联合起来撒谎的,可是他们互不认识,没有必要串通起来作假。

当然假如人不是很多,想要逐个买通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最好越多人加入越好,认识不认识不重要,因为当人足够多,节点足够分散,作假成本就会很高,作假的几率就能最低化。

道理是这样的,可人越来越多,不诚实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怎么保证最后的结果有说服力?

没错,所以必须有一个好的机制,一个能让大家能达成共识的机制,比如群里至少一半以上的人达成一致,才是有效答案,这样的话,万一真的有那么几个人撒谎,正确的结果是不会被影响的。

在区块链网络里,这样的机制称为“共识机制”:

每个节点都接受规则,每个节点充分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发、诚实地遵守预先定好的规则。

比如比特币网络,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节点组成,只有节点确认过交易的真实性,才能被判为真记录,写入比特币的区块链里面。

可是大家为什么要加入群聊?

在区块链网络中,虽然假设人是潜在贪婪的,但,人也是集体动物,同时也是逐利的,有共同利益的人的太多了,他们自然愿意合力维护共同利益。

比如广场舞大妈,她们自发的组群,成立了广场舞小团体,有着同一个指导思想:在广场舞自由的跳舞。能够在约好的时间跳个舞是这个团体的头等大事,广场舞就是将大妈们绑在的一起的共同利益,谁要是占了她们的场地,她们可是会拼的。

可是,随着加入广场舞的大妈越来越多,也来了一些不务正业的,她们或拉帮结派,或做一些私营活动,背离了组织的初衷,影响了广场舞正常的举行。

这当然很正常,本来大家互不相识,当人越来越多,难免会鱼龙混杂。所以,在区块链网络里,必须有惩罚机制防范这种恶意的行为,所谓恶意行为,不是说它违法了,而是它破坏了群规则,和建群的初衷是背离的。

对那些搞破坏的成员,可以限制参与的频率,或者让退群,决定权可以分给所有人,通过投票决定的方式,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惩罚结果。

惩罚机制限制不好的行为,反过来,也要有奖励机制鼓励那些好的行为。

可是为什么要激励好的行为?因为人是利益驱动的,好的行为不一定能持之以恒,有时候是偶发的,可能是心血来潮的,所以,要保证好行为的连续性,必须要有激励机制,给好行为以正面反馈,鼓励好行为的再出现。

所以,区块链体系考虑的面面俱到,以大对小,以集体对个人,以共识对私心,用科技的方式把社会变得靠谱起来。

人性复杂,靠谱的成本太高,使用了区块链,靠谱就不再是“稀有资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46ms0-4:27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