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审理的Ripple案可能会对整个行业产生重大的连锁反应。
1月29日,RippleLabs对SEC的投诉进行了回应。Ripple曾经多次表示,XRP不是证券,也就是说对Ripple的投资,因此不在SEC的管辖范围内。此外,Ripple已准备好将行业中的其他公司也拉入诉讼战中,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一名Ripple代表告诉Cointelegraph:
“SEC显然已经选出了两个赢家,而忽略了一个比比特币和以太坊规模大得多、正在成长和蓬勃发展的行业。除了在诉讼中寻求直接的发现之外,我们还根据《信息自由法》(FOIA),要求SEC提供更多关于如何确定以太坊为非证券的信息。”
Ripple首席执行官否认Ripple将转移战略重点:金色财经报道,Ripple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否认了英媒《金融时报》有关Ripple通过关注其他区块链用例来“重置”其战略的报道。《金融时报》称,Ripple正在寻求构建工具来帮助开发人员构建区块链应用程序。该文章称,该公司的追求将“远远超出”其最初计划建立的跨境支付系统。但是,Garlinghouse否认这是Ripple战略的关键。Garlinghouse表示,Ripple公司绝对没有重置战略计划。利用XRP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如跨境付款)正在奏效。[2020/8/15]
有关FOIA的请求使以太坊的地位受到质疑。SEC的代表多次重申,尽管它当时的预售可能是证券发行,但以太坊是足够去中心化的,它有资格作为一种商品,因此,在美国的以太坊交易是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管辖下。
声音 | Ripple:已有8家韩国企业加入RippleNet:Ripple官方今日发文介绍了Sentbe、Hanpass、WireBarley等韩国合作企业如何利用RippleNet改善跨境付款服务。Ripple透露,目前RippleNet合作伙伴中韩国企业的数量已达到8家。[2020/2/26]
FOIA请求特别要求“与以太坊基金会和/或其他相关公司或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个人,或以太坊基金会或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其他相关公司或个人的律师或其他个人,以及所有文件,包括内部通讯、分析和由Hinman主任或任何其他现任或前任部门主管人员或专员准备或依靠的其他材料,以确定以太坊不是证券,包括Hinman主任关于以太坊的声明草案和SEC工作人员准备的分析。”
动态 | RippleNet客户数量已超过300个:金色财经报道,Ripple官网今日发文称,我们已经拥有超过300个机构客户,RippleNet(我们的全球银行,金融机构和支付提供商网络)上的交易量同比增长了10倍,该网络可以即时、可靠地向全球汇款,手续费只需几分钱。 今年使用ODL(按需流动性)的一些著名客户包括MoneyGram、goLance、Viamericas、FlashFX和Interbank Peru等,从第一季度末到十月底,使用ODL的交易数量已超过7倍。 据悉,RippleNet去年发布ODL(按需流动性模式),它利用数字资产XRP作为过渡货币,从而消除了跨境支付中的预付资金需求。[2019/11/7]
考虑到委员会提出任何声明要花很长时间,这个请求可能需要从SEC几年的文件中获得大量记录。
在讨论证券或商品时,时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以太坊预售发生在SEC发布其DAO报告之前的几年。作为对以太坊投资失败的回应,DAO报告是SEC在2017年宣布某些加密货币为证券的声明。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们对首次代币发行是否符合证券的标准产生了巨大的困惑。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从未进行过预售,也从未出现在这些对话中。然而,SEC从未纠缠以太坊。但是在12月,SEC向Ripple提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诉讼,指控RippleLabs出售XRP构成了对该公司投资合同的持续销售。
在其FOIA请求中,Ripple特别强调了比特币和以太坊均受中国矿池控制的说法,这是在利用了美国监管机构对中国控制数字资产的长期担忧。Ripple进一步要求SEC与以太坊基金会的关键人物和律师之间进行沟通。虽然几乎无法想象SEC会在现阶段收回以太坊是商品的诸多声明,但Ripple的目标似乎是削弱这一决定的合法性,以支持自己的辩护。
SEC针对Ripple的诉讼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Ripple花费了大量资源试图阻止它。尽管XRP也早于DAO报告诞生,但主要论点是Ripple继续以某种方式控制XRP市场,而以太坊基金会、VitalikButerin和JoeLubin则没有这样做。
自SEC宣布这一消息以来,XRP的价格已暴跌,许多美国交易所已将XRP退市。
Cointelegraph中文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ointelegraph中文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Cointelegraph中文相关工作人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