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标志着当前金融体系的一个开放替代方案的诞生,有望实现更广泛的金融普惠性。
去中心化金融(DeFi)随着2013年以太坊的诞生而出现。然而,在以太坊开发者和金融投资领域的一些企业家和专家的支持下,它在2016-2017年真正落地。具体来说,DeFi概括了加密货币或区块链中的各种金融应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金融交易中各方之间的中介。
绝大多数DeFi应用都是在以太坊上建立的。第一个主要的,也是最大的DeFi应用是MakerDAO,它由RuneChristensen创立。简而言之,以太坊是一个开源平台,开发者在该平台上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创建和运行去中心化的数字应用。
欧易OKEx DeFi播报:DeFi总市值624.00亿美元,欧易OKEx平台BADGER领涨:据欧易OKEx统计,DeFi项目当前总市值为624.00亿美元,总锁仓量为741.40亿美元;
行情方面,今日DeFi代币普涨;欧易OKEx平台DeFi币种涨幅最高前三位分别是BADGER、FLM、TRB;
截至17:30,OKEx平台热门DeFi币种如下:[2021/6/3 23:08:51]
DeFi在未来数年间的发展
作为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概念,DeFi是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产品的快速扩张的生态系统,希望复制,甚至扩展传统金融机构的能力—如银行、支付处理器、结算中心等。DeFi被描绘成传统银行和金融机构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它如何可能最终实时取代旧系统。无论使用何种技术或平台,DeFi系统都是为了消除交易各方之间的中介机构。
DeFi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6.12%:金色财经行情显示,DeFi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6.12%。47个币种中5个上涨,42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SNX(+9.32%)、YFI(+2.05%)、HDAO(+1.56%)。领跌币种为:NMR(-21.98%)、DMG(-13.72%)、SRM(-12.61%)。[2021/5/18 22:13:27]
在其生态系统中,锁定在智能合约中的交易代币和资金量一直在成倍增长,证明这一概念将继续存在。按照DeBank的说法,目前大约有605亿美元的净价值被锁定在DeFi中。
DeFi代币总市值已突破20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DeFiMarketCap数据显示,上周末,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币的总市值突破了20亿美元大关。仅在几周前DeFiMarketCap首次推出时,DeFi代币的总市值刚刚超过10亿美元。DeFi代币的总价值翻倍表明该行业的价值正在迅速扩大。据悉,DeFiMarketCap衡量与DeFi项目和协议相关的代币的总价值,如Maker和Compound。[2020/6/9]
DeFi为管理金融交易提供了一种无障碍的方法。顾名思义,政府的管辖权和中心化的金融机构的变化并不适用于它。这消除了对第三方的依赖,让用户完全控制他们的交易,同时允许他们保持匿名,因为所有交易都是通过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进行的。加密货币的交易和买卖可以从任何地方执行,因为它提供了金融普惠性。
DeFi监管
虽然没有关于DeFi的明确监管准则,但有几个国家的管理机构考虑到了某些孤立的案例。尽管DeFi可能拥有巨大的前景,但它也引发了新的政策和监管考量。
美国的金融监管假定了中介机构的存在,并将监管适用于中介机构,作为全面监管金融市场和相关活动的一种方式。因此,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发现,DeFi可以将他们带入未知的、尚待测试的领域。
DeFi为什么能够普及全球
多年来,去中心化的金融部门已经看到了飞速的增长。相对于GameStop和WallStreetBets的传奇故事,加密货币和DeFi功能的精神正在向传统金融部门小步迈进。
在某些时候,要问的问题不是DeFi是否会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主要因素,而是它将如何创造性地发展,以及它将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广泛受益的力量。
引导DeFi向有益方向发展的关键之一将是整合先进的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到目前为止,很少有DeFi项目利用人工智能,但我们很可能在2021年晚些时候看到人工智能被编织进DeFi活动的下一个爆发期—甚至可能以一种方式使DeFi以更快的速度和目的推动初创的分散技术项目。
结语
DeFi作为当今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角色出现,是必然的。它不是供投机者玩耍的新玩具,也不是为那些喜欢将其财富置于中央当局控制之外的人提供更复杂的金融工具。DeFi的潜力远不止于此,但实现真正深远影响的关键是将DeFi从比特币和以太币扩展到更广泛的低流动性加密货币领域。
自2020年以来,DeFi已经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平台和协议网络,允许用户交换、交易、存款、借入和借出加密货币,以获得收入和增长机会。该领域的这种级联活动在传统金融市场上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
作者:NEERAJKHANDELWAL??|??编译者:Maya??|??来源:Cointelegraph中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