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科普 | DeFi中的关键:智能合约是什么

现在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合同,往大说,工作是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买房是与房产公司签订购房合同,买保险是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往小了说,网购、定外卖、打车、买彩票都是与相关的服务提供公司签订了相应的合同。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用合约。

甚至我们与人打,也是一种合约,但如果一旦一方抵赖,那履行合约就会变得困难。如果有一种合约,事先确定了规则,一旦触发相关条款,合约将自动执行,无需人为干涉,也不用担心有人抵赖。是否存在这样的合约呢?还真有,这便是智能合约。

一.什么是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上世纪90年代由密码学家尼克·萨博提出的理念,由于当时缺乏可信的执行环境,智能合约没有被应用和发展,直到以太坊的出现,才让智能合约得以“复活”。

IMF今日发布的加密货币科普视频实为两年前旧闻,且存在诸多疏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日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关于加密货币的科普视频,这段时长两分钟的视频最初发布于2018年6月。该视频称加密货币是“货币进化的下一步”,但没有特别提到DLT、区块链,甚至是代币名称等术语。BTC、XRP和ETH只出现在说明加密交易的图形中。尽管这段视频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超过13.7万的点击量和2900个赞,但来自加密社区的许多反应都是批评的,他们指出了信息中的漏洞和似乎具有误导性的措辞。

Reddit用户nanooverbtc称:“他们犯了很多错误,比如把私钥称为密码。”该视频也没有讨论挖矿或加密货币供应。Kraken策略师Pierre Rochard等知名人士表示:“可证明的稀缺性是比特币有趣的原因,你忘了提这一点。”(Cointelegraph)[2020/8/24]

那智能合约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智能合约就是用计算机语言取代了法律语言记录条款并由程序自动执行的合约。换句话说,智能合约就是传统合约的数字化版本,跑在区块链网络上,由程序自动执行。

声音 | ETC Labs主管:科普教育是未来几年公链面临的巨大挑战:ETCLabs主管Darin Kotalik认为,科普教育是未来几年公链面临的巨大挑战,人们必须要对区块链有基本的认识,分清楚公链和私链的区别。[2019/8/25]

自动售货机、ATM取款机,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被理解为执行智能合约的机器,但这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合约。

二.智能合约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的合约相比,智能合约有三大特点:

1、合约内容公开透明智能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上,其合约内容自然是公开透明的。

2、合约内容不可篡改同样,因为部署在区块链上原因,智能合约的内容是无法被修改的。

动态 | 美国演说家Anthony Robbins开始科普什么是比特币:美国演说家安东尼·罗宾(Anthony Robbins)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了一篇比特币的科普文章,并在推特上向自己的粉丝介绍什么是比特币,目前他的推特账户共有粉丝304万人。[2019/1/1]

3、永久运行运行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同样被区块链上网络节点共同维护,只要区块链在,智能合约就能永久的运行下去。有种“链在合约就在”的兄弟情义之感。

有区块链三大特点加持的智能合约,与传统的合约相比主要有如下优势:

1、去信任。

由于智能合约是基于区块链的,合约内容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代码即法律,交易者基于对代码的信任,可以在不信任环境下安心、安全地进行交易。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监管机构、媒体、业界提示风险 区块链科普道阻且长:新华社今日发文表示,近来“区块链”类案件频发,不法分子以“投资虚拟货币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为借口,取用户信任并诱使其转账进行投资。无独有偶,同日消息,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也提醒此类风险,并从技术上提出防建议。在美国,监管机构警示加密货币欺诈现象普遍承诺高收益而不披露潜在风险。金色财经独家分析,不法分子假借新技术之名进行,一方面是抓住民众趋利的心理,一方面反映出区块链科普的欠缺。区块链是新兴科技和底层技术并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潜力,应该进行系统性的科普教育,当前,部分大学已经开始设置了区块链课程,但对于普通民众仍然有科普的需求,人们应该了解到系统和正确的知识,不仅要了解区块链的好,也要明确局限和弊端,以在高收益的诱惑下,保持清醒客观。[2018/4/11]

2、经济、高效

相比传统合约经常会因为对合约条款理解的分歧,造成纠纷;智能合约通过计算语言很好避免了分歧,几乎不会造成纠纷,达成共识的成本很低。在智能合约上,仲裁结果出来,立即执行生效。因此相比传统合约,智能合约有经济、高效的优势。

3、无需第三方仲裁

假设熊大和熊二打,明天是否会下雨,谁输了的一方就需要给对方100元。如果输的人抵赖,赢了的人就得不到奖励。为此,去找第三方仲裁机构,低效且费时费力。但如果约写在智能合约上,在达成约之时,各自把100元打入智能合约地址,智能合约根据最终的结果,自动执行,赢的一方拿走所有的奖励。可见,智能合约就无需第三方仲裁。

三.智能合约真的智能吗?

上面讲的都是智能合约的优点,那智能合约真的是智能且没有缺点的吗?其实不然,智能合约也有它的缺点。

如上文所述,智能合约不可篡改的属性,很容易建立起信任。但同时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果智能合约存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智能合约的漏洞,为自己牟利。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台自动售货机,本来售价是5块的饮料,由于疏忽,写成了5毛钱,管理员发现之后,可以立刻改正。但如果这台售货机调用的是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那么这个错误将无法修改,直到里面饮料卖完。

另一方面,智能合约本身无法获取外部的信息,涉及到需要外部信息才能裁决合约,需要对其写入相关信息,它才能作出裁决。比如熊大和熊二打明天是否下雨的例子,智能合约本身是不知道第二天是否下雨了没,需要通过其他信息源为它提供信息,比如中央气象台数据,哟了这个信息之后,智能合约才能做出裁决。

从上面两点看,智能合约既不完美也不智能。

四.小结

综上所述,关于智能合约,我们知道:

智能合约是用计算机语言取代了法律语言记录条款、由程序自动执行的合约。部署在区块上的它,也具备了区块链的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永久运行的特点。

与传统的合约相比,智能合约有去信任、安全、高效、无需第三方仲裁的优点。但智能合约并不完美,而且也不智能或者说它的智能程度很低。

文章中提到智能合约的执行无需第三方机构裁决,同时又提到,当执行条件涉及到外部信息时,智能合约无法感知,需要对智能合约输入相关的信息,才能触发智能合约去执行裁决。你觉得这两个说法矛盾吗?欢迎到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作者|晏文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2:65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