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网易成功领投“虚拟人”生态公司次世文化。
抢滩“元宇宙”赛道,在头部互联网公司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已经是网易今年以来第五笔在虚拟人领域的投资了。
“网易已做好元宇宙的技术和规划准备,等到时机成熟的一刻,网易可能跑得比谁都快。”近日网易创始人、CEO丁磊表示。
最近随着科技梦想家们对元宇宙过度美好的解读,让很多人对“元宇宙”这个词产生了过敏性反应,加上资本的激情煽动,让“元宇宙”看起来更像一场“局”,虽然目前的科技有一部分已经触动了元宇宙的神经,但人们仍然很难直观地感知,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于是虚拟人,这个早已渗透到现实生活中的未来科技,被当成了元宇宙的入口,成了元宇宙风口上飞起来的“猪”,然而,并不是所有虚拟人项目都有成为“猪”的幸运。
元宇宙的假入口
9月,Fox电视台一档歌唱选秀节目《AlterEgo》开播了,还是打着只关注歌声,不关注外貌的老套路,但这一次真正的歌手压根就不用上台,舞台上演唱的,是他们的虚拟化身。
需要注意的是,这场由20个虚拟化身担当主角的节目,是通过Unreal引擎在现场进行实时渲染,同时叠加AR虚拟形象录制的。
可以想象,这种实时渲染的虚拟AR舞台,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据《RollingStone》报道称,节目组花了至少一年时间来进行技术研发,同时增加了新技术来增强交互感,比如精准捕捉并模拟选手表情,而且身上的反光、阴影,以及地上的影子等效果也可以随着位置的移动或光线变化而变化。
很明显,节目组试图打造一个理想的世界,无论演唱者本人是何长相,是高是矮,是男是女,都可以重新创造一个自己的虚拟形象,TA可以是任何肤色,可以任何性别,甚至长的像个外星人也无所谓,只要你喜欢。
在元宇宙被吹上天的那段时间,《AlterEgo》的出现,似乎正巧为元宇宙提供了一些佐证,它就像一个“样板间”,让飘在空中的元宇宙有了一丝“灵魂”:它揭示了一条真理——在元宇宙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过着截然相反的生活,正如AlterEgo的拉丁语意:另一个我。
这就是元宇宙对人类最大的魔力。
然而观众并没有为《AlterEgo》的大手笔买单,公开数据显示,《AlterEgo》首播只赢得293万观众,收视率仅为0.65,比同天在Fox播放的《蒙面歌王》第6季首秀低了0.46。在YouTube上,《AlterEgo》一周也仅有4万左右的观看量。
“丑得令人绝望”,《卫报》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看《AlterEgo》就是在看一排PS2里眼神无光、摇摇晃晃的NPC唱着过去15年里最容易被忘掉的歌曲。”
这不禁让人想起8月Facebook刚刚推出的VR会议软件HorizonWorkroom,同样是令人尴尬到窒息的人物形象,和略有卡顿的动作节奏,即使它的初衷是让人们居家办公时也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整个会议室的画风还是让人忍俊不禁,这样开会真的能严肃起来嘛?
能够完成实时互动的虚拟人就是元宇宙的入口嘛?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们似乎对这种“非主流”的画风并不感兴趣。
元宇宙的真入口
时间再往后拉一点,《AlterEgo》开播后一个月,抖音账号“柳夜熙”发布第一条短视频,4天暴涨300万粉丝,虚拟人柳夜熙确实成了元宇宙风口下飞起来的“猪”。
这位“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让评论区瞬间沦陷为“视频技术大型膜拜现场”。
视频特效暂且不论,光说这虚拟人的逼真程度,就值得给100个赞。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虚拟人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从早期的初音未来,洛天依,到2016年爆火的LilMiquela,到为肯德基代言的性感大校,虚拟人经历了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进阶,外形也越来越类真人化,现在已经深入到了皮肤、表情、声音、动作等等各个方面。
相比之下,《AlterEgo》的失败就在情理之中了。
去年,三星也发布了一个神秘的项目Neon,他们对虚拟“真人”的技术应用可谓是巅峰造极,但又触发了人类的新一轮焦虑——恐怖谷。
Neon并不能像siri一样能为你播报天气或搜索歌曲,但他们可以像真人一样进行对话,他们有记忆和学习能力,只是没有物理表现而已。
Neon不是人工智能助手,Neon更像人类,是一个独立但虚拟的生物,属于“人造人”。
看上去多少有点恐怖,这种跟人类长得毫无差别的“人”却并不是人,但他们居然有记忆和学习能力?虽然他们没有物理的身体,但恐惧感丝毫没有减少。
而所谓的恐怖谷理论,是1970年由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来的。它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感觉假设:第一波段,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相似,所以人类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第二波段,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程度达到一个特定程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其负面和反感;第三波段,当机器人和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相当于普通人之间的相似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会再度回到正面,产生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移情作用。
从目前的技术成果来看,柳夜熙就在第一波段,NEON在第二波段,至于第三波段,很难在现有的虚拟人中找出来,而以真人驱动的超写实虚拟人则可能会成为第三波段的最优解。
真人驱动型虚拟人是指通过真人佩戴传感设备,与虚拟人形成一对一锚定关系,通过动作捕捉采集系统将真人的表情、动作呈现在虚拟数字人形象上。而超写实就是指“无中生有”的仿真人类。
比如新华社数字航天员小诤,她的形象是由新华社团队和NExT团队将数百位新闻工作者以及航天工作者的人脸叠加得出的原画,如果小诤像《AlterEgo》一样,也由真人来驱动的话,她就是一个完美的真人驱动型超写实虚拟人。
这才是元宇宙真正想拥抱的,一个真正的人类形象,同时由真人佩戴传感设备进行驱动。相当于让真人在虚拟世界重新拥有了一个人类身份,带着你的所思、所想、所触、所感,但不一定带着你的脸、身材和性别。相比之下,那些非真人驱动的虚拟人,即使外形逼真,天真可爱,栩栩如生,依然被当做是“去人化”的产物,要么没有思想,要么制造恐怖。
不过,如果大家仔细看小诤和柳夜熙,还是能看出来虚拟人的痕迹,即使小诤的脸部已经种了超过10万根汗毛,但某个角度或者细节,仍然无法做到与真人无异。
因为要完成一个真人驱动的超写实虚拟人,需要建模、智能合成、动作捕捉和渲染等众多技术的加持。同时较高的成本,也成为技术发展的制肘,据说柳夜熙一条视频烧了近100万,所以元宇宙的入口仍然还是资本的入口,那些声称几分钟搭建自己的虚拟人软件,也不过是“二次元”和“非主流”的结合体罢了。
现在的虚拟人都在做什么?
尽管很多虚拟人都想借着元宇宙的风口飞一飞,但是没有真材实料还是很容易被大众抛弃,在真人驱动的超写实虚拟人尚无法普及的今天,真正的元宇宙入口似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但这不妨碍更多的虚拟人带着“任务”降生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
初音未来,在全世界拥有超过六亿的粉丝,1280元的演唱会门票3分钟被抢购一空。
洛天依,曾与必胜客、KFC、康师傅、雀巢、护舒宝、欧舒丹达成跨界合作,很早就实现了商业变现。
LilMiquela,背后的营销团队一手策划了她与真人明星拍合照,接广告,出专辑,接受采访,甚至和真人谈恋爱的剧情,成功将其送上2018年《时代杂志》「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五人」宝座之上。
动漫虚拟人物——一禅小和尚入驻视频号五个月,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已近3个亿,并且进行了视频号直播带货首秀。
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爱奇艺、小红书等互联网巨头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虚拟IP形象,并进行了商演等活动。
洛天依
右为LilMiquela
谁会为虚拟偶像买单?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还有谁呢?那些年轻人,那些Z世代,但我们可能低估了他们的能量。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有八成网民为虚拟偶像花费在1000元以内,2021年预计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达62.2亿元,带动产业规模1074.9亿元。
这些为虚拟偶像花钱的人,集中在95后,而95后占了世界人口1/4,在我国,95后群体的规模已经突破了2.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其中95后到05后的二次元用户渗透率高达64%,Z世代的年轻消费者将占所有消费者的一半。
未来是他们的,未来的未来,是一出生就被“元宇宙”教育的下一代们。
商业价值,才是现在大多数虚拟人被创造出来的本质,真正去探究元宇宙的,去用实力打造第二平行空间的,却少之又少。
但当技术带来的新鲜感逐渐褪去,留给人类的又将是什么呢?
作者?|柴米
出品|科技智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