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后来看,影响要比今天深远。数字人民币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6月初,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叫《中国如何抢占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先机》。这家智库规模不大,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保守主义立场,是当年著名“冷战”思想库之一。《报告》认为,数字人民币将成为美元的竞争对手,建议美国政府,对数字人民币进行密切追踪和监视。
姑且不论美国智库的立场和观点,朴素道理告诉我们,美国人制裁的、重视的,正是他们所害怕的,不管这威胁是潜在还是现实。事实上,和美元竞争,从不是央行对外的数币目标。《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代表官方立场,这份报告明确指出,数币的研发背景是,建立一套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零售支付基础设施”。
2021年,数币正式迈入“纵深化”的全民普及阶段,落地的生活消费场景大大拓展。场景的拓展和生态的丰富,带来的是更高的用户黏性。关于数币最新进展,来自央行行长易纲最近的表态,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从2016年原型探索,到2017年开始研发,再到2019年开始试点,五年时间,数币就在这样一个中美博弈加剧、数字经济勃兴、疫情反复拉锯的时代孕育而生。
从自助咖啡机、公共交通等日常消费场景,到乡村振兴、冬奥会等大型事件,都可以看到数字人民币的身影。它的出生,离不开这些时代关键词,一些参与试点的机构,还创造性的将其与碳中和、绿色金融结合起来。
这又让数字人民币多了一重进步的意义。
推广数字人民币需要场景助力
数字人民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即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截至目前,运营机构共涵盖国有六大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招商银行共9家银行。
金融的管道打通之后,数字人民币要想真正成为实体经济的血脉,还需要与实体生活场景紧密连接,而这正好是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用武之地。公开消息显示,京东、B站、美团、滴滴、顺丰、途牛等均已接入。
以美团为例,用户在美团APP搜索数字人民币,就会看到美团正在单车骑行场景中推广数字人民币红包,美团在9地10城大规模联动活动中,借单车这一小额高频消费场景,增强了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活跃度,很多“尝鲜用户”变成“高粘性用户”,推动数币加速渗透千家万户。
这还仅仅只是单车出行一个试点场景。事实上,像美团等具有海量用户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平台场景优势,助推数字人民币进一步加速普及。目前,美团是一家拥有6亿多用户,覆盖线上线下,包含吃喝住行全场景的本土科技平台型企业。数据显示,美团用户平均会通过平台预订超过4个以上的生活服务,服务种类从日常采购、餐饮外卖到交通出行,涵盖了普通中国人的主要日常场景。
从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场景对于普及支付创新非常重要,滴滴快的当时的打车大战,一夜之间让乘客们用上了移动支付。同样,数字人民币要真正成为零售支付基础设施,首先要让用户用起来。
知名财经评论家石述思评论道,社会公众关心的,是在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生活场景、以及在更多新鲜的使用场景中,能不能方便省心地用“数币”支付。数字人民币若能满足民众对日常性、易用性的需求,则普及可期。
2021年服贸会上,整个数字人民币的产业链已经逐渐清晰。数字人民币的各重要参与方——商业银行、安全芯片、卡商和互联网公司等都展示了各自在该领域中的探索,推进数字人民币在使用场景中的落地。
这也是数币推动者们最在意的事情。在谈及数币面临的挑战时,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提到了三点:分别是加强受理环境建设、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数币”监管框架。
穆长春表示,虽然目前的试点项目已经运行得相当顺利,但受理环境的建设仍在进行中。他提到,需要寻求通过多样化的智能和定制化的钱包选择,以及广泛的使用案例来改善用户体验。
互联网助力绿色金融
任何新兴事物都有它发展的时代背景,数字人民币也是如此:炫酷的科技感之外,绿色也是其底色。
十四五规划的亮点就是“环保经济”,国家希望打造一个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运营体系,在这个方针之下,货币政策主管部门央行也做出了部署。2021年,央行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甚至排在宏观审慎和防范风险之前。
数字人民币本身就具有绿色属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曾表示,与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相比,数字人民币不需要印刷铸造,没有折旧磨损,采取“央行-商业银行-公众”双层运营架构,发行、流通的能耗将大大降低。
而一些创新场景的应用,又让这绿色的属性更加凸显。在介绍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情况的最新视频演讲中,易纲就专门提到,“部分城市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低碳红包等使用场景”。
以美团的单车骑行场景为例,它一方面高频小额,与数币的目标吻合,另一方面也和国家碳中和、绿色发展的大方向契合。
美团副总裁包塔在参加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时透露,美团上线数字人民币试点第一个月,已吸引超过100万美团用户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并积极使用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这证明数字人民币在实现碳减排等社会价值上同样有着独特的创新意义”。
包塔介绍,这批数字人民币新用户在第一个月就累计产生了889.96万绿色骑行公里数,与驾驶燃油车相比,同等运量下预计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约2400吨。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它正在为绿色循环经济提供最初的能量。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事情的意义,不妨做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类比,我们知道,地球上生物最早的来源可能就是深海底的火山口,支持最初的生命是化能自养的,利用的是硫化物中的化学能。根据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是“黑烟囱”模型,该模型认为生命起源于深海底火山口,我们最初的“祖先”是利用海底火山口的化能,慢慢才从那偏僻的一角蔓延到整个星球的。
数币发展的推动者们也意识到这样的意义。
美团选择单车出行场景进行数币试点,就是在为这绿色循环经济提供最初的能量,即使现在看起来很微小,一旦运转起来,它有可能催生出一个复杂的生态。用穆长春的话说,数字人民币可基于价值属性衍生出创新功能和场景。
数据做出了佐证,在同样的时间周期内,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用户的绿色出行频次比普通用户平均高出8.14%。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对绿色出行频次的拉动效应明显,这证明数币+单车的试点活动已形成良性循环,也为探索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货币的演变规律
在推动货币的创新上,中国人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北宋年间四川的交子,是全球最早的纸币,交子的诞生,不但在经济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事,在文化史上也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它的印刷,大概是使用铜板,这是世界印刷史和出版史上的头等大事。其次是上面的图案,这在板画史上应当也是价值很大的。交子助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那个时候,大宋王朝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一千年之后,当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货币创新再次引领世界,支付宝和微信推动了移动支付浪潮,在便利居民生活的同时,移动支付也有力支持了抗疫工作,将商品交易带入了数字时代。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金额同比增长近25%,目前普及率已达86%。
今天,数字人民币也不遑多让。在全球中央银行中,人民银行是第一个推出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货币当局。
纵观货币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的需求始终是推动货币创新的两条主线,而在这个过程中,民间与政府又在货币创新中互动协同。
宋代的交子,最初是自由发行的,当时纯粹是代替铁钱流通。后来由十六家富商来主持,这至迟是在大中祥符年间的事,可能还要早;因为在大中祥符年间,这十六家富商已经衰败,交子不能兑现,因而争讼数起。在大中祥符末已由薛田建议由政府接办。最后在天圣元年政府才设置益州交子务,改由官办。
中国的移动支付,也是最早产生于微信支付宝两家互联网机构的商业创新。移动支付的兴起,得益于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虽然移动支付的“钱”是支付机构的对公存款或者银行存款,并非M0,而是M1或者M2,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启发了货币当局。
在考虑到既有的金融行业产业格局,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之后,央行推出数字人民币。推广普及数字人民币,除了货币当局,以及国有银行之外,也需要商业机构的积极参与。在数币的双层发行结构中,就有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这两家银行的参与,而美团、京东这样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也在用自己的平台、场景和用户优势积极的参与数币的普及,并做出了积极贡献。
众人拾柴火焰高,多方的参与,将迅速助推数币普及。数币的普及有一个强大的时代背景音,那就是中国疫情中经济的率先复苏、中国具备的全球最大的工业体系,以及中国经济的加速数字化,这就是数字人民币所构建的零售支付体系的背景与环境。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庞大体量,当数字人民币在国内成为主流支付工具的时候,它一定也会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展望未来,在国内场景铺就完毕、老百姓使用习惯养成之后,中国有可能借助数字人民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比如央行就在研究多边数字货币桥等项目,目的是搭建跨境数字货币清算系统。这或许也将成为政府和商业机构积极推进数币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愿景。
注释:
《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https://xw.qq.com/cmsid/20210717A0BI8T00
《易纲行长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演讲》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384241/index.html
《易纲行长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演讲》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384241/index.html
《易纲行长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演讲》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4384241/index.html
《中国货币史》彭信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