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快评瞎说:怎么看SWIFT、俄罗斯、跨境交付、加密货币

另外,现在SWIFT的介绍很多,CF40的八分钟视频说得很清楚,我也不会讲的比这更多、更深。

其中,最重要的是这张图:

1.SWIFT制裁就像微信封号

支付=资金流+信息流。SWIFT负责的是信息流,交易报文,messagingsystem,是一位负责送信的邮差,不是资金的搬运工。

负责搬钱的是银行,以及银行的银行。

所有商业银行都在央行开户,工作日约定一个日切的时间,轧差清算,银行的账平了,各银行内部客户的账也平了。

支付在国内体验如丝般顺滑,一个重要原因是感谢中国人民银行,几十年的发展使得银行间的清算电算化水平、效率居全球之冠。清算在境内是无感的。

之所以跨境支付的时候,会有这么多效率的痛点,根本上就是因为不存在“全球央行”。没有办法让全球各国银行都到一个央行去开户进行清算。上图的中行A和美行B之间就多了银行X、Y,这就是“代理清算行”,那么这就是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接力赛了,清算在跨境是有感的。

在资金跑这个接力赛时,指挥交接棒的系统就是信息流,信息流推动着资金流,这是SWIFT的场子。SWIFT的重要性,动辄说“金融核弹”,也不好说对还是不对。打个不恰当的比方,SWIFT就像微信,CHIPS的美元清算体系就像微信支付。如果有一天微信把你封号了,你的银行卡还是能用,找ATM还是可以取钱、汇款,绑在支付宝或银行app后面也可以汇款,只是要输入卡号或者重新导入通讯录。

动态 | 南财快评:区块链不是飓风,它将是覆盖我们的一个生态环境: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今日发表快评文章《区块链不是飓风》,文中提到,区块链是一个逐渐建设的过程。首先,区块链不是一个单打一的技术应用,如果要发挥深入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实体作用,还必须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第二,标准的制定和运行是关键。区块链标准化研究的难度在于需要多专业的互联互通、多国家的互联互通。第三、立法和司法的基础配套急需补充。区块链不是一场临时的飓风,它将是覆盖我们商务、生活、政务和法律的一个生态环境,每个人都会身处其中,我们要的是站好自己的区块链位置,拿好自己的区块链账户。?[2019/11/4]

对,重新导入通讯录,这很像重建一套类SWIFT体系要做的事。

2.GlobalAccount的本质

在银行X、Y开户,代理清算,看着怎么那么眼熟?是不是有点像备付金集中上收之前的第三支付自建网络、通道的模式。嗯,确实~

既然银行和银行之间可以代理清算模式,机构、商户之间也可以,只不过对于X、Y而言一种是FI客户,一种就是merchant。

建立GlobalAccount进行跨境收汇、结汇,就成为一种从技术上可行的方式。

金色快评 | 花旗推出DAR:降低华尔街大买家投资加密货币风险:花旗银行开发了一种称为数字资产收据(DAR)的工具。它的工作方式与美国托管收据(ADR)非常相似。这一工具的推出意味着,花旗银行提出了一种可能是最直接的投资加密货币的方式,而无需真正拥有加密货币。DAR相当于美国存托凭证(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美国存托凭证存在的意义是外国股票由一家银行持有,然后由银行签发存托凭证,让美国投资者能够投资那些不在美国交易所交易的外国股票。而DAR工具的体系下,加密货币由托管方持有,DAR由花旗集团发行,这将把加密货币置于现有的监管体制下,并让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等华尔街大投资者以一种风险较低的方式投资于加密货币市场。[2018/9/10]

GlobalAccount就是跨境支付宝,国内银行叫做伞型账户、内部账户、电子记账簿。

中国有那么多中小微企业在做出口,不是都出过国,也不是都能在国外开账户。一家大机构去美行开户,其下挂n个子户,分配给做进出口生意的客户。客户将这个账户提供给付款的境外客户。这样,境外付款就成为了一次境内支付行为。

再经过一两次转移,资金再结汇入境。

原本银行和银行之间的代理清算,变成了大机构和银行之间的“收款+结汇”行为。大机构为小客户做了增信和背书。银行管大机构的风险,大机构是银行的渠道BD。

金色快评 | 澳大利亚紧抓加密货币税收 加密货币不再是“法外之地”:澳大利亚金融媒体预计,澳大利亚税务办公室(ATO)将在本纳税季对加密货币投资者采取强硬立场。ATO最近誓言,将利用国际数据匹配协议,跟踪澳大利亚加密货币交易员的纳税义务。澳大利亚对于加密货币税收一块一直有很明确的政策,澳大利亚税务局(ATO)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指南,并称如若参与收购或处置加密货币,则需要了解相关税务。澳大利亚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征收GST税(商品服务税),不过由于之前征收GST税时涉及到双重征税的问题,2017年7月1日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取消向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购买商品/服务征收GST税(商品服务税)。即数字货币仅在兑换时需要征收GST税;而使用该货币换取商品服务时不必再次缴纳GST税。

虽然“双重征税”问题有所改善,然而对于税收的征收仍然是存在困难的,由于加密货币交易市场的发展,交易额逐年攀升,应缴纳的税收体量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由于加密货币的属性以及市场仍然处在初期阶段,如何将税收征收到位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为此澳大利亚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定手段,他们规定,参与获取或处置加密货币的每个人都需要保存与他们的加密货币交易相关的记录。此外ATO同时和银行、财政部、各州收入办公室进行紧密合作,帮助识别和追踪加密货币交易,进而确保相应税款如数缴纳。这一情况对于加密货币投资者而言,意味着加密货币投资再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也要向政府缴纳税收,交易的匿名性也将减弱,交易信息将被政府相关部门掌握,这从监管角度看有利于反和反恐怖主义集资,另一方面也对加密货币自身的匿名属性造成了破坏。[2018/7/9]

这就像X行只管A行的风险,A行对自己的客户的KYC、AML负责。只是把A行换成了一家电商或一家机构,银行做得,非银行就做不得?

金色快评 | 扩容提案致RAM价格暴跌:7月4日晚,BM在RAM电报群发表言论称,BM团队将会发布一份提案供社区参考,提案中包括将使用新高性能的SSD扩容物理RAM的计划。受此消息影响,RAM从高点0.92EOS/KB持续暴跌,跌至0.1835?EOS / KB,跌幅80.05%,目前略有反弹。对于扩容提案,今晨8点BM在电报群回应:“谢谢投机者,你帮我们改进了。”并提到:“每个人都曾警告投机者,价格可能会迅速下降。”9点17分,BM继续在群中发表言论称,既然价格已经降了这么多,那么设置上的改变对价格的影响会更小。

暴跌前一日,金色财经曾发文提示,RAM作为EOS生态中重要资源,囤积过多,价格炒至过高,势必会提高DAPP的开发与运营成本,降低开发者的热情,不利于EOS生态的健康成长。而BM不断修改规则的行为,也将使人们对EOS失去信心,进一步影响RAM价格。[2018/7/5]

没有全球央行,没有办法上收备付金,也没有办法建立全球网联,现状就只能这样了。

但是有一说一,GlobalAccount不是GlobalNetwork,网络还是银行体系的,报文传输大多还得靠SWIFT。

还得有一说一,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跨境金融服务包含四种模式:“商业存在”模式、“跨境交付”模式、“境外消费”模式、“自然人流动”模式。上面提到的业务方式属于“跨境交付”模式,在我国有很大的合规争议。不仅在支付领域,在证券,在银行,都有类似的公司。不点评。

金色快评丨矿机价格下跌或将促进行业洗牌:近日,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伴随矿机价格也大幅下跌。比特币全网算力持续走高,相对应的比特币价格大跌,矿工的收益也在骤减。许多型号的矿机每天的产出和电费比几乎持平或利润极低。以能耗比较低的蚂蚁S9 13.5T矿机为例,按照当前的全网算力,单台矿机每天的收益约为29元,而每天的功耗大约为1350W。蚂蚁T9+ 10.5T矿机每天的收益约为23元,功耗大约为1450W。所以除去电力成本,矿工的收益几乎所剩无几。去年牛市时神马M3矿机每台最高价格愈一万多,而如今价格直线下跌,加之每天大量的电力成本,许多牛市进来的投机者损失惨重,这也或降促进行业洗牌,越来越多的投机者黯然离场,大量矿机关机,每名矿工获得的收益增加,能促进行业更好发展。[2018/7/3]

3.跨境慢不赖SWIFT

上图的例子里,银行A和X,B和Y是通过SWIFT来传递信息,X和Y之间用的是美元CHIPS系统,依托的是美国的大小额系统Fedwire,自有一套报文系统。但是,实际上许多国家境内银行的清算系统的报文,也有用SWIFT的。SWIFT只用在跨境,是一种刻板印象。

为啥境内还要用SWIFT?因为成本,因为规模效应。一个银行的IT基础设施,只要适应一套规范就可以覆盖境内、境外交易需要,在不考虑安全和极端情况,成本上是合理的。

“跨境太慢了,我要建个新的体系替代SWIFT,提高到账时效”。但是打个电报能耽误多大的事?在境内报文,SWIFT也可以一样如丝般顺滑,跨境实在没办法赖人家。只要没有全球央行,只要还是依托银行体系,只要还是依托代理清算模式,接力赛模式不改变,任何拿这个当噱头跟你忽悠投资的BP都不值得看。

4.跨境交付最快的方式

那,脱离银行账户体系呢?这是个好问题。最近有几个新闻: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近日的会议上表示,欧盟应当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以防止俄罗斯通过加密货币交易而逃脱制裁。”

“乌克兰在全球的支持者通过非盈利组织向乌克兰赠予了数百万美元的加密货币,以帮助当地民众应对货币贬值问题。”

“俄罗斯得益于电力过剩、技术设备条件良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比特币挖矿国,政府和公民均持有较高水平的加密资产。

“在最近的加拿大卡车司机动乱中,加拿大当局阻止了对外界给抗议者提供的1000万美元汇款,但无法阻止超70万美元的比特币流入。”

加密货币为什么可以成为跨境交付的最快捷方式?

本质上,其实和加密不加密没关系,实际上跨境、跨区域交易所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脱媒各种结算系统,一方面又可以和法定货币自由兑换。

流程上,中国X在上“x币网”找个卖家,用人民币买一个BT币;币串生成后,我告诉在美国Y,你再去x币网上找个买家卖出去,变成美元。

注意,这在中国是违法的。违法的。违法的。强调三遍!

但是钱确实出去了。在跨境这个瞬间,不依赖于银行体系,也不需要用到SWIFT体系。

在这里,“x币网”发挥的作用就是取代了上述银行X和Y的作用,进一步说就是填补了长期缺失的“全球央行”的角色。

从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发明交易所开始,几百年了,都没有一家跨境、跨区域交易所出现,是不是真的有些深层次的原因?

上面这种机制的特点是:不受银行控制、不受SWIFT制约。效率贼高、流程贼简单。KYC和AML都省了,能不高么?还是那话,别赖信息流。

还有一个潜在的特点:交易所直接和终端客户做交易对手方。央行-银行-终端双层投放体制少了一层。有什么影响?此处略去一篇论文。

5.跨境交付的broker/agent模式

交易所模式取代央行的角色,造次有点大发了。那还有没有别的模式呢?去年伦敦上市了一家公司,WISE,很值得研究。

创始人是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裔的英国企业家克里斯托·卡曼和塔维特·欣里库斯,他俩一个要从英国汇钱到爱沙尼亚,一个要从爱沙尼亚汇钱到英国,于是有一天碰头聊天发现咱哥俩干嘛找银行,咱俩勾兑一下不就好了。

媒体的报道是这样写的:

从本质上来说,TransferWise其实就是一个撮合平台,主要是撮合有不同需求以及供给的人。

?例如,张三需要一笔数量的英镑,而TransferWise帮张三找到了有同等价值的欧元或其他货币需求的李四,那么,TransferWise就会按照市场价格撮合张三和李四,让张三向TransferWise的欧元账户汇一笔款,让李四向TransferWise的英镑账户汇一笔款,然后TranseferWise各自给他们所需要的货币,这样,他们通过TransferWise汇款,并没有发生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汇款”业务,而是发生了两笔本地转账。

读完,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地下钱庄吗?对敲模式。

但是,多读点资料以后发现,人家撮合平台不就是把境内的收款人、付款人集合起来,再把境外的收款人、付款人集合起来,算个总数两边轧差吗?这其实是银行啊。

是的,WISE在42个国家持有62张牌照,数字银行或支付牌照。没有牌照就是。

WISE这一挂其实和西联汇款等汇款公司一脉相承,后者通过发展换汇服务的代理agent,像711这种便利店还有药店什么的,你一手给711店员现金,店员给你一串码MTCN(MoneyTransferControlNumber);你把这串码给到原在异国他乡的收款人,他把MTCN在本国找个西联汇款的agent,agent把当地货币现钞给到收款人。

在约定时间,两地的agent的资金清算通过西联完成。

在这里,西联是不是上面所说的“x币网”、跨区域交易所、全球央行?MTCN和加密货币的token又有什么区别?

对了,你知道西联汇款什么时候创立的吗?1851年,我大清两次鸦片战争之间。

太阳底下无新事。本质共通的东西,我之前说没出现过,看来是冒昧了。

看起来,西联汇款这模式很落后了,对吧?这年头了,还要发展agent,agent还要有个钱匣子,给收付款人现钞。

但是,你听说过银联之前有过的一项业务“助农取款”吗?

你知道全球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口比例有多大吗?你知道大多数国家银行都有最低存款额要求要求吗?你知道许多国家都给蓝领阶层搞周薪制,鼓励及时行乐不鼓励储蓄以至于始终是underbank人群吗?

还是那句话,感谢政策导向上始终的普惠性,感谢中国人民银行,感谢高水平的银行间清算基础设施才使得清算流程顺畅,感谢完善的公民身份信息核验系统才使得账户实名制成为可能,以及感谢我们农耕民族的勤勉节俭基因。这些的结合,才使得中国的电子支付方式独步全球。

也许,应该想一想,为全球水平的提升做点努力。

WISE、西联汇款、x币网、SWIFT、二维码,这些东西的扬弃,也许可以长出不一样的东西。

在同一本质下的不一样的东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3:22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