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作为一个新兴却又极其火爆的概念,引人注目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褒贬不一的畅想与质疑。
Web3.0到底该如何定义,会使用到哪些技术?如何进行Web3.0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它将面临哪些困境或挑战?带着这些问题,InfoQ采访了腾讯云区块链资深架构师梁永甫,希望能达成一些关于Web3.0的共识,也希望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嘉宾简介:
梁永甫,腾讯云区块链资深架构师。2016年开始专注区块链领域,在金融、保险、供应链金融领域主导和参与了多个区块链应用落地案例。曾任金融科技公司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区块链技术专家。ArchSummit全球架构师峰会2021明星讲师。此外,他还在7月31日-8月1日举办的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担任了「Web3.0基础设施」专题的出品人。
InfoQ:您目前主要在做哪些工作?和Web3.0是什么关系?
梁永甫:我从2016年开始就一直专注于区块链这个领域,一开始做基础平台的研究和改造,后来发现这个技术要被应用才能发挥价值,所以一直到目前,主要做区块链的应用解决方案和落地工作以及技术的推广,同时也要对这个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和应用加以研究。
从现在看,Web3.0是离不开区块链的,所以也在探索如何通过区块链构建Web3.0的基础设施。QCon广州站的「Web3.0基础设施」专场,我们将重点关注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系统、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向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火币大学于佳宁:ETH2.0和DeFi的风口来袭 数字资产市场蕴含巨大财富机遇:近期,比特币价格强势拉升,一度突破12000美元,涨至一年来的最高点。比特币飙涨的同时,ETH2.0(以太坊2.0)和DeFi(分布式金融)迅速崛起,成为区块链行业最前沿的新风口。作为以“全球结算层”为新定位的以太坊来说,数字金融将成为其主要的生态体系,而Defi是其中最重要的业务形态之一。
火币大学校长、权威区块链专家于佳宁表示,全球区块链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明显提速,以ETH2.0为代表的新一代公链将带动基础设施升级,DeFi等新的商业生态在此带动下快速发展,成为行业新风口,也将带来财富新机遇。更多详情见原文链接。[2020/8/4]
?InfoQ:在您看来,Web3.0的基础设施主要涵盖哪些方面?对于QCon广州站这个专题,您是如何策划的?策划的目的是什么?
梁永甫:我觉得Web3.0的基础设施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看,就是“服务端”和“客户端”。另外要说明的是,基础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而不是只指硬件。
在服务端,Web3.0的一个特点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资源和服务不是完全由一个机构来提供,而是多个机构组成的一个生态,大家相互协作,各自提供自己专长的部分,然后最终给用户呈现一种完整的能力和服务。那么就需要一种技术,能构建一种满足这种服务提供方式的系统。目前来看区块链以及基于区块链设计的应用层服务和协议,可以用于构建Web3.0服务端系统。
直播|西西酱 > 公链的下一轮风口在哪?:金色财经 · 直播主办的《 币圈 “后浪” 仙女直播周》第6期19:30 TOP Network 运营总监 西西酱将在直播间聊聊“公链的下一轮风口在哪?”,感兴趣的朋友扫码移步收听![2020/6/30]
在客户端,Web3.0的应用会有两个比较大的变化,一个是用户对数据或者资产的控制权的增强,一个是用户体验的提升。
为了满足第一个变化,就需要在客户端能够安全地管理用户的数据,包括用户的私钥、用户的隐私信息等,所以我认为如何利用手机、电脑或者物联网设备提供的硬件安全能力来实现数据的安全管理,将会成为一种基础的能力。
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过去经历了文本到图像再到视频的转变,每次转变都带来新的体验。到Web3.0的时候,我觉得AR/VR将会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用户体验形式。
所以总结下来,Web3.0的基础设施可能会包括这几个必备方向:区块链、客户端的硬件安全、AR/VR等。当然随着应用的增加,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类型的基础设施出现。
我在策划「Web3.0基础设施」这个专题的时候,基本也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思考。要让这个专题能覆盖Web3.0时代服务端的构建、客户端的数据管理、客户端的体验提升,这三个相对明确的方向。
声音 | 星际资本贾明哲:分布式存储将成为区块链技术发展下一个风口:12月17日,“数字经济产业高端峰会暨2019上海蓝天经济城企业年会|深圳”在深圳南山区举行。星际资本创始合伙人贾明哲出席会议并发表《分布式存储赛道的投资逻辑》主题演讲。他表示,分布式存储是区块链技术发展大趋势。而分布式存储产业需要三要素:1. 政府支持;2. 资本助力;3. 技术驱动。[2019/12/18]
希望通过这个专题,能系统地展示构建一个Web3.0应用的全栈技术能力。当然我也认为专题的每个方向在Web2.0时代都很有价值,都可以单独用于提升已有服务的能力。
?InfoQ:可以看到大家对Web3.0的概念并不统一,您对它是怎么定义的?主要涉及哪些技术?它与1.0、2.0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梁永甫:的确,大家对Web3.0的概念并不统一,有不同角度去对它进行不同的描述,比如很多人愿意从应用的角度描述Web3.0,说Web1.0可读,Web2.0可读可写,Web3.0可读可写可拥有。
我个人也写过一些关于Web3.0的观点,将互联网从内容、连接、网络三个层面去分析,Web1.0到2.0再到3.0的演进中最核心的变化是在连接这一层,从“单向数据传输”到“双向互动”,Web3.0时代进而演变成“多方互动”。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 相比追随所谓风口,更愿意相信常识:大多数人看不懂当下流行的很多区块链应用,不是他们的智商不够,而是这东西被包装得实在太过高深莫测,连我这样所谓的专业人士都云里雾里。不懂装懂的人太多,于是社会上出现一种新逻辑——不懂区块链等于被时代抛弃。可是相比追随所谓风口,我更愿意相信常识。想一想,一个没有中央银行、没有证监会、没有银监会、没有保监会,更没有车辆和婚姻登记所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很多流行的区块链应用到底是“天才发明”还是“庞氏局”,时间早晚会给出答案。(新京报)[2018/2/28]
我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可能要从一个个Web3.0实际的应用来感知Web3.0,比如NFT,比如元宇宙,当然未来还会有很多Web3.0应用被创建出来。
但是我们要尽量避免把一个单独的应用来当成Web3.0,这会让Web3.0的概念变得比较狭隘。我更倾向于Web3.0是一种新的技术能力的组合,比如区块链、隐私计算、跨链、预言机、VR、数字人等。你用这些能力可以创造出很多应用,当这些应用大范围应用的时候,我们就处在Web3.0的时代了。
?InfoQ:您认为,在构建Web3.0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哪些困境或挑战?目前业内有哪些应对方法或突破点?
梁永甫:根据目前看到的情况,我觉得构建Web3.0基础设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不进“三点钟区块链”社群 有些风口宁愿错过:近日,各路大佬争相入场“三点钟区块链”社群,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朋友圈转发雕爷文章《来,喝了这碗区块链解汤》,文章称,457天后“区块链”这个概念,会臭到就算你刷前后一周的朋友圈,也再没人提起了。他认为,区块链是互联网下的一个子集,而去中心化导致的效率低下,在90%追求效率的领域,其实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并发布留言称:“不要拉我进各种3点钟群,有些风口宁愿错过,有些钱宁愿不赚,大家晚节保重。”[2018/2/24]
1.去中心化系统的构建和治理
在前面我们说到,Web3.0的应用在服务端是去中心化的,这种服务模式与传统的中心化提供方式差异比较大,对服务提供方,或者说企业端影响也非常大。
构建这样一种去中心化系统,无论是在构建过程还是后期管理,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比如,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决策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主体所能决定的了,那怎么样让大家对系统运行的规则达成一致?这就需要在激励机制、权责分工方面有非常好的设计。
那么,在系统构建起来后如何治理,在运维过程中大家如何协调呢?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机构的系统出现异常,他怎么让其他机构协助判断问题原因,这些操作层面都需要全新的机制来保障。另外在运营中,如何应对系统的变更、业务模式的变更,以及决策过程如何进行。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看到有些企业已经构建了这样的系统,所以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的。比如在开始阶段,可能一两家机构主导先探索一种可行的合作模式,然后逐步扩大参与机构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完善。另外公链领域的DAO模式也有借鉴的方面。
我觉得在未来很好支撑这类系统治理的时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者机制的问题,可能在法律层面也需要一些支撑。比如在区块链司法存证这一场景,法院对区块链存证的认可对这一应用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样,在基础设施治理中如果有法律的支撑,执行起来也会方便很多。但是目前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支撑,还不是很清晰。
2.数据安全方面
同时,在这样一个各种信息共享的系统中,如何保护企业自身数据安全和隐私,同时还能确保很好的协作?如何做好这两者的平衡,也会是一个挑战。
最近几年兴起的隐私技术,包括TEE、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等,就是用于解决跨机构数据安全共享的问题,跟Web3.0天然匹配,跟区块链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公开的数据在链上共享,无法公开的通过隐私计算共享。
3.用户使用习惯
在客户端,如果按照用户对自身信息拥有更多控制权的思路设计,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用户自己管理一个私钥,这样控制权就完全交给了用户,但是一旦用户丢失私钥,那就丢失了私钥所管理的所有信息,企业将无法帮助用户找回。这对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会有较大影响。
目前看给用户更多控制权,和保证便利性与安全性,貌似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最终也许会用密码学的技术来解决。
当前阶段,从企业完全掌控信息到给予用户控制权,需要逐步地过渡。现在常见的做法是企业托管用户私钥。也存在另一种思路,就是将私钥的使用和变更分开管理,比如私钥完全由用户管理,但私钥可以变更,比如在平台和用户共同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变更用户的私钥。
?InfoQ:据您了解,Web3.0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比较好的实践案例可以参考?此外,其他方面如资讯、社交、电商、游戏方面有哪些较好的落地或尝试吗?
梁永甫:现在很多人提到Web3.0,都会认为它是ToC的应用。但按照我对Web3.0的理解,它是一个“多方参与,多方互动”的系统,它要解决的是信息更加透明,权属更加明确,跨机构协作更加顺畅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讲,现在很多联盟链都是Web3.0的实践案例,像ToB的供应链金融联盟链,ToC的如用于NFT发行联盟链。
目前来看,Web3.0在国内ToC类的应用探索还不太多,主要还是围绕数字藏品这类应用。
?InfoQ:有人认为Web3.0是互联网的未来式,也有人质疑这只是又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游戏,您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
梁永甫:我觉得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说的可能不是同一个“Web3.0”。
有了Web1.0、Web2.0,然后再发展到Web3.0,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技术不可能停止不前,停止不前基本意味着这个技术要被淘汰了。显然互联网技术还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但就像前面说的,实际上Web3.0是什么,什么样的应用才是Web3.0的应用,大家对这个标准并不统一,所以就出现一些应用声称自己是Web3.0的应用,实际上他只是借着概念炒作而已,然后被人看到了,就说Web3.0是人的。
事实上,Web1.0、Web2.0的早期也都受到了各种各样质疑,但随着它们的形态逐步变得清晰,质疑和误解也就慢慢消失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发展的眼光看待Web3.0,可能会有争议,但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InfoQ:关于Web3.0未来的发展趋势,您有哪些预测和判断?
梁永甫:Web3.0时代会出现新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构建互联网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是逐步演进的过程,不会说马上就Web3.0了,而且Web3.0并不会完全替代以前的应用,而是在数量和价值上会大于以前的应用。也就是说在Web3.0时代,在数量和创造的价值上,Web3.0应用>Web2.0应用>Web1.0应用。
另外在Web2.0时代,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是相对独立的。我觉得到了Web3.0时代,机构间的协作会增加,传统边界会被打破,构建新的边界,加上用户对自身信息控制权的增加,与企业间的直接互动也会增加,这些会推动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的更加紧密一些。
采访嘉宾|梁永甫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