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消失的比特币之狼:人死了 钱没了?

阴谋论无处不在。

“糟了!”

邹童感觉脑袋里的血液一下子流空,脸色变得煞白。

房间里拉着窗帘,漆黑一片。坐在电脑前的他,穿着件皱巴巴的衬衣,头发非常油腻,微微肿胀的眼球直盯着屏幕。

那天是2019年1月14日。他在搜索框里输入“夸德里佳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后,一条新闻弹出:“惊天谜团曝出,事关夸德里佳创始人杰拉德·科顿之死,以及消失的2.5亿美元。”

他的全部积蓄都在那个平台里,也消失了?!

他呆住了。缓了一会,他才想起登录线上聊天群,和其他“被夸德里佳抛弃的投资者们”碰头。

满腔愤懑无处发泄,键盘敲击声噼里啪啦,各种阴谋论调刷屏。

“科顿一定还活着!”

“他假死,携款潜逃了。”

“我更倾向于这是谋杀。”

“把我的钱还回来!”

科顿消失了,比特币之王变身比特币之狼,整个数字货币的世界陷入恐慌。

人死了,钱没了?

2018年,美国旧金山。

“快看比特币的价格!”在街头啤酒屋,有人拿出手机,开始大喊:“天啊!你们快看,涨翻了!”

外媒:约370万枚比特币可能会永远消失:Decrypt发文称,目前已经挖掘出超过1850万枚比特币,但是出于丢失、销毁或是遗忘私钥等原因,实际可使用或交易的比特币数量远远低于流通供应。数据显示,约370万枚比特币可能会永远消失,占已挖掘总量的约20%。[2020/8/7]

2013年夸德里佳刚创立时,一枚比特币仅值100美元。2017年底,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已飞涨到2万美元。

·比特币概念图。

疯涨的比特币成了致富捷径。走进酒吧,你可能会遇到酒保跟你大聊特聊:“嘿,兄弟,我昨晚赚了辆劳斯莱斯。”

加拿大华裔邹童30岁出头,在旧金山的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薪水很可观。

但他也没能抵制住诱惑。身边朋友都靠炒币大赚一笔,他看得心痒痒。他一咬牙,以高额利息贷了8.5万美元,全部换成比特币。“没人有耐心慢慢致富,我想变得和朋友们一样富有。”

起初,邹童看着每日飙升的比特币,无比得意。

只是好景不长。

市场波动,“今日狂跌”等字眼频频出现,邹童被一阵阵不安袭扰。到了2018年末,比特币跌到4000美元左右。

短短24个小时内,整个数字货币市场损失超过600亿美元。那些自以为有钱的人,一夜间倾家荡产。

社科院尹振涛:央行数字货币定位是替代现金,但不会让现金消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数字货币是一个最底层的货币,它跟现金是并列的,与第三方支付存在本质不同。第三方支付要嫁接在M0(流通中的现金)的基础上,它主要是支付渠道,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货币,因为它没有发行货币,只是货币的转移。尹振涛分析说,中国的数字货币,定位也就是替代现金。央行数字货币有它自己的优势,尤其是普及达到一定程度,对于现金的替代效益会是非常明显,但是不会让现金消失。(时代周报)[2020/4/21]

历经一场场暴跌,邹童的八成本金打了水漂。他变得暴躁,对周围人的态度也恶化。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卖掉辛辛苦苦攒钱买下的公寓,还清债务,然后带着剩下的40万美元回加拿大。

如何将这笔钱换成加元?若走银行,2%的服务费不是笔小数。邹童想到了夸德里佳,这个平台不收服务费。

带着戒备心,他做了番功课,在搜索框输入“杰拉德·科顿”。

一档访谈节目中,红头发的科顿俨然邻家男孩模样。他是个技术宅,喜欢《精灵宝可梦》,热衷于科技新品。主持人夸赞他“将成为第二个扎克伯格”,科顿低头抿嘴笑,看起来很害羞。

声音 | 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BTC不会消失,但也不一定会流传得很广: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蚂蚁金服副总裁、达摩院金融科技实验室主任蒋国飞接受采访表示,比特币不会消失,但也不一定会流传得很广。它只会作为一种稀缺的数字货币存在,并不会涉及大规模的技术应用。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它的发展并不能代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拥有很强的生命力,随着产业数字化,区块链技术将会在解决多方协同、提高数据和价值可信流转效率等方面发挥作用。[2019/5/31]

正在接受采访的科顿。

邹童一点都没怀疑,忽略了科顿有点古怪的表情。

打开电脑,邹童将全部身家投入夸德里佳。页面依次显示“正在付款”“正在交易中”,一切顺利。

当40万美元全换成比特币,他又立马按下鼠标,以提取50万加元。“您的申请已受理”。

他没想到,这个页面从2018年10月持续到12月,一直毫无动静。

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直到2019年1月14日,那条“科顿在印度突然离世”的新闻赫然出现。他彻底慌了,再次登录夸德里佳网站,页面已经“无法找到”。

随后,夸德里佳发布公告,平台密钥无人知晓。

声音 | 周子涵:区块链行业终将消失,演化成和互联网类似的基础设施:日前,OK资本投研负责人周子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业内对2019年还是比较看好的,在合规方面,也会有一个跨越式的进步,例如STO。她同时称:“我觉得区块链行业终将消失,区块链技术将会演化成和互联网类似的基础设施,而不是说像现在一样局限于某部分行业。”[2018/10/30]

邹童这才知道,科顿是唯一掌握密钥的人。科顿一死,客户持有的2.5亿美元也被锁死,没人能开启。

邹童不禁全身颤栗:“我好像要心脏病发作,完全不能呼吸了。”

离奇死亡

2019年,印度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

加拿大《环球邮报》特派记者内森凡来到这个印度北部的古城。他和邹童一样,对一件事感到不解:“一个加拿大企业家,怎么会在印度神秘死亡?”

2018年12月,科顿与新婚妻子珍妮前往印度。在朋友眼中,这对夫妇事业有成,四处旅行挥霍。尤其是在比特币疯涨的2017年,科顿买了飞机,买了船,甚至还买下一座小岛。

动态 | 火币平台BTC溢价现已消失:比特币今晨行情大波动,此前火币平台的BTC报价高于全球均价约100美元。进一步观察发现,火币的BTC溢价现已消失,与全球均价相近,现报6331美元。[2018/10/11]

科顿与珍妮一起旅行。

科顿的离世从一开始就疑云笼罩。

那趟斋浦尔之旅中,他们订了家豪华酒店。12月8日早上,科顿拉着行李箱入住,拖着疲惫身躯,刚进门就往床上躺。

但没过多久,科顿开始喊肚子疼。珍妮将他送入医院。病房里,科顿吐了10次,未消化的食物和胃液满地都是。第二天,科顿心脏骤停,被宣告死亡。

据医生称,这一情况在医学上“是不寻常的”。

珍妮把丈夫的死讯压了1个多月。2019年1月14日,她发表声明:科顿死于印度,死因是克罗恩病。

随后,科顿的死亡证明开始在网络上流传。人们发现,科顿的姓氏居然被拼错了,Cotton写成了Cottan。

“天啊,这也太玄幻了!”

“官方文件出错,这太可疑了。”

“科顿会不会没死?”

“你们看过《致命魔术》吗?最好的魔术,手法总是很简单。他在光天化日之下偷走我们的钱,逃之夭夭。”

线上聊天组群情激奋、乱作一团。有人急迫地想找回自己的钱,有人直接把群名改成了“夸德里佳阴谋”。

案子升级为刑事案件,内森凡奉命前往印度。他满脸期待:“如果是诈死,那可就太精彩了。”

内森凡前往签署死亡证明的医生办公室。医生问:“我有什么可以帮你?”内森凡说:“我想了解一下离世的那个加拿大人的信息。”

医生并不惊讶——打听这件事的记者可不是只有一位。

根据从医生那了解的情况,内森凡写道:科顿先生和珍妮女士12月8日9时45分到达医院。医生最初的诊断只是较重的水土不服。隔天中午,他的病情急转直下。晚7时26分,他心脏停止跳动。

这篇报道打消了一些人心中“科顿还活着”的想法。但新的一轮猜测开始了。大家将目光投向珍妮——一个继承了大笔房产和数百万美元的漂亮女人。

“你认为是谋杀吗?”

“是,珍妮可能给科顿下了。”

“把她抓起来,科顿肯定把密钥告诉她了。”

“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就像《犯罪现场调查》的烧脑剧情。”

“我不相信科顿已死”

2021年,加拿大安大略省。

珍妮受到了死亡威胁。

科顿死后,她孤零零地回到加拿大,筹备葬礼,处理公司相关事宜。

群组里,又有人提问:“葬礼上的珍妮情绪如何?”自称夸德里佳员工的账号打出一行字:“她假装难过。”

珍妮坚称对公司的事情一无所知,包括科顿设置的密钥。她交出了科顿留下的遗产和自己的绝大部分资产,以补偿一小部分公司客户。随后,她消失在了公众面前。

镜头前,姐姐金伯利成为珍妮的“发言人”。她一遍遍述说着妹妹与科顿的完美爱情。

“两人相识于网络,是彼此的灵魂伴侣。科顿离去后,她悲痛万分。”面对指控,金伯利很激动:“我妹妹没有犯罪!”

遭受巨大损失的投资者不依不饶。“无论如何,钱还是不知所踪。”“钱是不会凭空消失的。”

直到加拿大安大略省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介入调查,案情逐渐明了。

证券事务监察委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夸德里佳的原始域名注册人并不是科顿,而是一个叫帕特林、有盗窃信息犯罪前科的人。

·科顿早期合伙人帕特林。

这是个爆炸性的消息。

顺藤摸瓜,科顿在创立夸德里佳之前的经历被挖出——他曾以赛普特为网名,经营过好几个网络局,结局都是赛普特人间蒸发,卷走了所有人的钱。

最终,赛普特摇身一变,成为互联网金融圈的新贵:杰拉德·科顿。

掀开科顿的假面具,案件更黑暗、更险恶的内幕遭到曝光——自打创立夸德里佳那天起,科顿就在设计一场局。

2017年,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夸德里佳发展成为加拿大最成功的数字货币平台之一。科顿却将客户的钱转入另一家交易所,亲自操盘,期望狠赚一笔。然而,科顿显然不懂数字货币。他输光了1.6亿美元。

至今还未公布调查结果,但大多数投资者们开始相信,科顿已经离世,拿回钱的概率微乎其微。

回溯整个案件,阴谋论无处不在。2022年4月,流媒体奈飞将此案拍成纪录片《无人可信:加密货币悬案》。

纪录片海报。

“阴谋论源于无知。”一位观众跟《环球人物》记者如此感叹。而事件中的奇怪元素,又让他们更容易做出疯狂猜测。网友以自己的方式破案,只相信对自己有利的“真相”。

纪录片最后,一名愤怒的投资者突然提到科顿的葬礼:“没人看到棺材里的尸体,我不相信科顿已死。”

他偏执地认为:“这笔巨款已经被转移到百慕大,那里有个整形医生,给科顿做了手术。科顿正在小岛上挥霍度日,等待珍妮团聚。这个世界上,再没人能认出他。”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3:39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