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海惟
专栏介绍
在《web3:一场概念游戏》,我们讨论了将“可拥有”当作web3新技术愿景的核心,实际上是一种违背常识的荒谬文字游戏。因为“拥有”本身是一种依托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而将意识形态“技术化”、“客观化”的尝试,注定是脆弱。
本篇我们将进一步说明,上述尝试不仅脆弱,还是危险的。我们将结构性地呈现,资本主义的幽灵是如何钻进web3技术主义的外衣里。而这种技术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结合,最终又怎样形成了一种人类独特又熟悉的“赛博资本主义”。
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卡尔·马克思
2021年3月4日,一家注册账号为BurntFinance区块链团队,在网上直播烧毁了一副由英国艺术家Bansky创作的绘画艺术作品《白痴》。
在此之前,他们刚刚以9.5万美元的价格将这幅2006年的作品拍下来,并做成了NFT藏品。接着,他们便在直播间里将这个作品销毁了。
这样疯狂的行为,却让他们获得了可观的回报——这份《白痴》的NFT备份,在Opensea平台中以超过原作4倍的价格成交。
烧了一台沃尔沃,含泪赚了一台迈巴赫。
被直播烧掉的《moron》|图源:网络
在BurntFinace“烧画”的宣言中,他们是这样解释这次看似疯狂的行为的:
“如果同时拥有NFT和物理部分,则价值将主要在物理部分中。通过移除物理属性,只留下NFT,便可以确保区块链的合约效力……进而将物理的价值移动到NFT身上。”
作为接受过思修教育的我们来说,类似的场景其实更不陌生。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经常会为了保持商品整体的价格,而主动湮灭掉商品本身。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事件,莫过于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美国农场主不惜倾倒牛奶来维持整体的商品价格。
那张照片至今还在我们的教科书里。
图源:网络
而“烧画”,则是web3.0时代的“倒牛奶”。他们两者在本质相似,但“烧画”则呈现出很独特的web3.0语境下才会有的疯狂。
如果站在今天区块链崩溃的现状回头“事后诸葛亮”地来看,这种“烧画”的行为也正像“倒牛奶”一样,某种程度上预示着web3泡沫的破灭:
web3的货币能量已经达到了高潮,定价模式已经失去了理性,产权模式也脱离了现实世界;
激进web3玩家的“侵略性”被正式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他们认为web3与物理世界并不是“相辅相成”,而是存在旗帜鲜明的价值对立、价值争夺的关系;
像所有资本主义一样,他们以货币价值作为准绳,对事物本身是冷血而粗暴的。
如果要选择一张图,来描绘web3下的赛博资本主义,“烧画”必然是一个标志性的场景。
但只是“烧画”显然不足以展现web3的资本主义全貌。以下,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逐步说明资本主义与技术主义在web3语境下的结合体。
Bybit在以太坊上海升级前推出支持ETH质押选项的Web3质押池: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交易所Bybit在以太坊上海升级前宣布推出支持ETH质押选项的Web3质押池,据悉其服务无需用户持有ETH,而是可以使用BTC、USDT和USDC余额访问该产品。(newsghana)[2023/4/1 13:39:32]
赛博产权与鲸鱼的诞生
在《web3:一场概念的游戏》中,我们提到Eshita等人web3视作一种“可拥有”的革命性网路。与之相对应的,“产权”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web3中第一个重要的概念。
无论是币、NFT,其事实上都在用web3技术来重新描绘了数字世界中的产权。
这种形式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可以将区块链想象成一个庞大的电子表格,每一栏里都记录着对应的资产、交易记录和目前资产所属的钱包。这大概就像是阎王爷的“生死簿”,全面记录了每一个私人账户里“福报”的盈亏。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于每一个微观个体来说,这种“生死簿”都是“超越性”的存在物。我们都无法篡改这个表格,而只能尝试改变属于属于自己格子上的一小栏——在阎王爷那里就是“烧香”,在web3里就是支付Gas(可以被理解成手续费)。
二者的区别在于,阎王爷的生死簿只有神仙可以看,但在web3中这个表格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下载和查看这些表格。
所以也有观点认为,web3底层世界,本质就是一个对账系统。
原本对账系统本身是无法脱离实体而单独成立的,但web3的一整套愿景其实让这套对账系统拥有了生命力。以NFT为例,实际上就是在整个记账系统中,引入了一个唯一的像素地址。
在web2看来,NFT就是可以随意复制的像素。但是在web3看来,在两个相互叠加的区块链体系内,这个像素就拥有了排他性,进而成为只属于某个人的产权。
在外人看来,这种“产权”逻辑是一种难以理喻的游戏。但是当足够多的人相信这套逻辑时,在特定人群内部,这个记账系统就拥有了“合法性”。于是在特定范围内,这些体系内的排他性像素地址,就自然拥有了价值。
因此对于“宏观世界”来说,web3的未来应该是一个具有垄断性质的、相互连通的超级大表——
我们可以允许同时有佛祖、菩萨和罗汉,他们相互兼容、以“跨链”等形式地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世界。但如果我们同时拥有阎王、佛祖、上帝和安拉,那其实就约等于是一个无神论的国家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公链信徒的眼中,联盟链是一个异教徒般的存在,因为前者实际上损害了后者的垄断性愿景。
但对于“微观个人”而言,这个表又意味着“去中心化”属性,使我们的资产不必依赖某些具体的实体而存在。
在技术主义者眼里,“去中心化”的产权系统意味着无数“好词”:
透明公开,表格意味着资产是透明的与可验证的;去中心化,意味着自由主义和民主色彩。甚至有人将web2和web3分别比作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来强调这种“去中心化”能力的优越性,描述了一种“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但愿景与结果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缝隙。这至少体现在web3金融的三个属性上:
首先,资产虽然是可追溯的,但是钱包其实是匿名的。在区块链看来,从来没有所谓的“众生平等”,平等的只是“钱包”。钱包不会湮灭,密钥也无法修改。理论上来说,只要任何人知道一个钱包的密钥,就等同于永久性地拥有了这个钱包。
因此,监管几乎很难在这样的原始技术条件下落地。谁又能够审查一个根本不知道存在哪里、又是否还有人记得的密钥呢。这让web3的DeFi市场,成为了几乎是全球最不透明的大宗交易市场。
OKX Web3钱包已首发支持ZkSync Era:3月24日消息,据 OKX 官方消息,OKX Web3 钱包已首发支持 ZkSync Era(zkSync 2.0)网络。是首个支持的多链钱包,用户使用 OKX Web3 钱包无需手动配置即可自动展示 ZkSync Era 网络资产。
OKX Web3 钱包是异构多链钱包,已支持 50 多条异构公链,此前已首发支持 ETHW、Aptos、Filcoin EVM 等多条公链。同时 OKX Web3 钱包支持硬件钱包、兑换 Gas、安全检测等便捷功能。内置钱包,DEX,NFT 市场,赚币,DAPP 探索 5 大板块。[2023/3/24 13:25:18]
没有人知道中本聪是谁,它又有多少个钱包,多少个币。而且类似这样的“假名文化”,其实在web3早期入局者中非常盛行。毕竟“闷声发大财”可以帮助他们规避舆论、政策和税收上的很多风险。
其次,由于链的本质是一套记账系统。所以理论上来说,数字资产可以通过任何方式、任何形态进入账本中。
它可以是任何影音形态的NFT,也可以是公司的股份股权、或者某些品牌的会员卡等等。它的形态可以是好几种资产的打包、也可以是一个资产被无限分割的份额。
当然,前提是这些商品有“合法性”支撑——比如这些品牌要认同区块链会员卡的存在,或者在特定范围的资金内部,大家都互相同意NFT和币是有排他性价值的。
最后,由于它是无差别的数字资产,所以也给这些资产极大的流动性。
去中心化和数字化的双重属性,事实性地打开了数字资产交易的天花板。
在物理世界,商品交割需要撮合、物流等复杂系统的支持。到了web2时,购买的内容往往需要到特定的内容平台使用,比如你购买的明显黑胶唱片“数字藏品”,其实也只能在某头部平台才能播放。而像股票、期货,更是需要依赖交易所的营业时间才能交易。
但是web3由于是一套无差别的记账系统,所以任何上链的内容,其实都可以进行“去中心化”的交易——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与任何人进行交易。
此外,作为资产,它还可以提前进行分拆,来促进流动性;“匿名性”还可以绕开监管,无需进行复杂的合规报备和申税。
流动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本质上代表了资本持有者的“权力”。
可以说,在web3,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无限趋近于绝对自由的资本流动愿景。又诚如萨特所言,绝对自由带来绝对权力。
如果web3的愿景真的覆盖了现实世界的经济权利,会发生什么?
基于上述三个属性,我们可以虚构一个web3场景下的投资案例:
假如我们是投资了全球web3与元宇宙巨头“字节不动”海外早期基金的LP的出资人。那么请问,你需要等多久,才可以拿到全球最成功Dapp“蚪音”拆分上市后的资本回报?
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永远拿不到这笔钱。因为早期基金可能把收益在新消费赛道中亏掉了;即便没有亏损,漫长的跨国资金流动审核,也很麻烦。最好的快速变现方式,或许就是把你的基金份额打包卖掉。
但在web3的世界里,本质上就是一个记账游戏。我们只需要把对应份算清楚后,记到你的钱包里就行了。
甚至“蚪音”上市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web3可能已经消灭了交易所,让项目无时无刻不在所谓的“上市”状态中。
我们可以再思考第二个例子:
在web2的资本世界里,马斯克在收购Twitter的时候在资金提取时遇到了麻烦。那么假如“字节不动”董事长张三鸣,要收购web3社交媒体“Twitters”,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跨链Web3身份协议.bit 24小时交易额跌幅达92.92%:金色财经消息,据NFTGo.io数据显示,跨链Web3身份协议.bit 总市值达49.12万美元,其24小时交易额为11,276.22美元,跌幅达92.92%。截止发稿时,该系列NFT当前地板价为0.0012ETH,涨幅为9.09%。[2022/9/16 7:01:32]
我们大概会看到Twitters和字节不动两家公司,在资产价格上的一些波动。有心人会发现,一批没怎么动过的钱包开始卖掉字节不动,一批新钱包开始购入Twitters。但在浩如烟海的web3世界里,没什么人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接着人们在下一次区块链投票的时候,发现埃隆娜·马斯克终于成功当上了Twitters主席。
当然人们永远都不知道的是,Elona背后站着的,其实是张三鸣。
Elona成为了Elon的无数流传甚广的官方梗之一|图源:网络
在web3,人们将那些持有超级多币的人,称之为“鲸鱼”。他们潜伏在海洋里、体型巨大,随时可能在市场中炸出巨型的水花。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其实现实世界里货币就像是水,拥有各种复杂的形态。
它既有流动的河流、也有湖泊,有相当大的部分则是固定在土壤中的。而由于主权制度、税收机制、市场监管等诸多限制,所以土地的拥有者,其实是在名义上拥有水,但却不能轻易地剥离掉“水”。
这样的制度安排的好处在于,它确保了大部分“水”是专注于生产力建设的,为人类社会培育粮食。否则,水如果随意流动,那么土壤里就会缺水。
但在web3里,资本家和资本都变成了幽灵,而幽灵是真正自由的。
人类社会或许将第一次出现,仅可以通过几个虚拟钱包,作为一个直接的自然人,就掌握了所有的人类社会财富。他们可以游走在不同的份额之间,不需要付出高昂的管理精力、无需直面复杂的市场竞争,甚至不需要纳税。而今天DeFi奇迹,已经诞生了拥有数百亿财富的隐形富豪,web3的这种财富集权似乎是没有上限的。
人们常说,钱是“身外之物”,web3会让资本变成某种意义上“身内之物”。这有点像《时间规划局》里的富人,他们的“财富”直接体现在自己的手腕上。
web3技术主义事实性地规避了监管,改造了资产的流动性,进而构建了一个新的资本主义世界。它不是男耕女织的人类大陆,而是一片海洋……
如果说在土地上,会诞生组织、文明与帝国;那么在海洋里,就会诞生鲸鱼。
但人类需要的是组织,只有鲸鱼才会需要鲸鱼。
Token主义与潜在的人类异化
如上文所述,web3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从诞生伊始就一直有“合法性”来源的焦虑。这种焦虑一直蔓延到今天——作为一个过于优秀的记账系统,它过于优秀,以至于没有什么现实世界的值钱东西能够给它去记账。
这当然和传统资产中心化的权力关系直接相关。尤其当web3成为一个监管无法覆盖的角落时,传统体系既难以在其中完成合规的,也难以在其中得出什么效率必要性的好处。
而web3对此的解决方案是:自己发明数字资产,让区块链系统运转起来。我们试着“学习”web序列的定义方式,也将这种web3的进展像web序号一样,分成三个阶段:
1.0时期: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货币,它几乎就是纯粹地为了这套系统而出生的资产,与区块链技术几乎同时诞生;
Ledger用户现可将其设备链接至波卡生态Web 3多链钱包Talisman:金色财经消息,波卡生态Web 3多链钱包Talisman宣布,Ledger用户现可将其设备链接至Talisman。[2022/4/14 14:24:16]
2.0时期:以NFT为代表的内容资产,书影音画的“上链”。
这些资产与web刚刚发展时的情况很像。毕竟无论在30年前,还是在今天,内容都是看上去最高性价比的资产——他们单价的天花板高、迁移成本很更低。尤其是那些“只读”的“精品内容”,更是如此。
但显然,这一阶段区块链的“合法性”危机依然没有解除。
即便在“大本营”美国,尽管扎克伯格在Libra在落地方案上一让再让,但政府依然坚决否决了这个稳定币项目。这代表国会对这种金融方式的风险存在极大的质疑——监管难度过大是web3的铠甲,也是web3的软肋。
web3必须找到新的场景,来进一步延伸自己的“合法性”。其中最有名的概念性尝试,就是“元宇宙“。
相比于币与NFT,元宇宙未来边缘计算和去中心化场景需求更宏伟。它将一劳永逸地解决web3的合法性危机,建立一个超越监管、独立生长的新世界。
但毕竟元宇宙太遥远,我们可以将这种3.0时期,暂时先视作场景和行为数据的上链。
最直观的尝试其实就是X2E,它允许web3创造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场景。用户通过在Dapp上生成数据,换取对应的代币,进而完成了自己行为数据、场景数据的“货币化”。
我们可以看到web3的数字化历程,几乎等同于token化历程。
人们尝试将一切曾经中心化的资产,做web3改造后,再去贩卖对应的token。理论上来说,凡是可以数字化的资产,都可以被token;而凡是可以被定量描述的物品,都可以被数字化。如果数字化的进程浩浩汤汤,那么token就会像十二生肖竞速故事里,那只趴在数字化这头牛身上的老鼠。
因此无论是元宇宙,还是与web融合的现实生活。我们都可以基于上述web3的发展逻辑,对未来做出一个正在发生的判断:
任何有“私产价值”、“可数字化”的资产,都会上链,都会有属于自己的token。
这些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我们有价值的行为数据、健康数据、甚至隐私数据等;在元宇宙的一切虚拟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房产、服装、头像、游戏中的载具等等。
我们不妨将这种预期称之为“token主义”——在web3世界里,万物皆可token。
这种数字化和货币化的双轨合并,或许会带来人类社会的一次“异化”。
最直观的是物品属性的改变。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物品首先是“用品”,其次是“商品”。
“商品”在物品的存在形态其实非常短暂,往往只是从工厂到收银台,短短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而一旦物品体现了“用品”价值,它的“商品”属性就被快速损耗掉。
但是在web3世界里,没有了“折旧”概念,也终结了中心化的“流通形态”。所有的token,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呈现出无差别的商品形态。
换言之,在web3世界里,物品首先是“商品”,其次是“用品”。
这种物品属性的调换带来的影响力可能是复杂的。比如,所有的商品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呈现出一定的“投资属性”,然后催生稀缺品的价格快速攀升。
这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对应的案例,如篮球潮鞋和中古女包的交易。参与者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球鞋的商品价值,根本不会上脚哪怕穿一次鞋子。在历史上,古代政府重点管控的也是兼具类似属性的物品,比如盐、铁、白银等。
Elon Musk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发表嘲讽Web3类内容:12月4日消息,Elon Musk 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发表嘲讽 Web3 类内容,本次发表的图片暗指 Web3 拥护者喜欢不分场合的向别人推销 Web3、去中心化组织(DAO)等加密领域概念。[2021/12/4 12:50:42]
因为如果没有好的市场监管体系,它几乎必然吸引少数人对商品的市场垄断——当商品没有了折价的风险,价格垄断带来的收益就会变得更加诱人。
这种物品属性的改变,又必然在不同维度推进人的全面异化。
我们这里不想聊所谓“屏幕流量”、“手机”等对人类大脑的影响。本文专注赛博资本主义的讨论,所以我们暂时回归到马克思经典的“劳动异化”理论中。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异化让人的劳动成为商品。
最典型的表达莫过于亨利·福特的那句名言,“我们明明只想雇一双手,为什么偏偏来了一个人”。
其次,异化带来的劳动结果不仅是“异己”的,还成为一种的力量与自己对立。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框架下,“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工人们作为一个集体,越是努力工作,他们单一的劳动成果就越廉价。他自己会变成廉价的商品,也就越贫穷。
实际上,在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工人劳动力已经廉价到了需要打好几份工,才能勉强满足家庭开支的地步。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人们总是在获得廉价商品和服务的时候忘掉这种“剥削”,然后又在买房或者小孩上学、老人看病的时候想起它。
所以我们可以顺着这个逻辑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是:
如果token主义让人的数据无孔不入地完成了数字化和货币化,那么资本主义带来的剥削是否也会变得无孔不入?
如果我们的一切都被被token,那么底层人民的一切也会进入到数字化剥削的范畴内。
福特需要你的一双手,盖茨可能需要你的眼,马斯克可能需要你的腿。人们在睡觉时,可能都会有大型药厂、设备商、或者保险公司需要你的睡眠数据。web3未来是否可以在token的外衣下,通过廉价到极致的价格,“合法地”获得大量无产者的数据和劳动——就像他们在第三世界用300美金承包一个子宫一样。
那么web3就只会保护中产阶级以及以上经济阶层人群的数据安全,而事实性地、深度剥削掉无产者的数据所有权。
web3世界的剥削已经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目前是以X2N的形态出现。
如在菲律宾、阿根廷,“PLAYTOEARN”区块链游戏《AxieInfinity》已经成为一些年轻人的工作。他们通过繁殖宠物,对战获得积分,或者再卖掉宠物来获得区块链货币,形成了一套web3上的“养殖业”。
在StepN平台,高昂的奖励让一些人在平台中购买昂贵的虚拟鞋后,又雇佣外卖骑手、快递员来“穿”鞋,进而获得现金流——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劳动剥削场景,有人拥有“生产资料”再购买劳动力来获得金钱。
但相比于不同国家拥有的工业聚集优势,web3在理论上其实是全球性的。
这意味着,只要规则允许,非洲农民与美国工人会直接参与StepN“跑步竞争”,区域间建立的产业工人壁垒也将不复存在。那种资本主义所营造出来的,为了本国制度稳定而不断向外转移价值剥削,进而维持住本国的相对“福利社会”的情况,也将面临挑战。
全世界无产者,环球同此凉热。
我们应该庆幸跑步不能真的赚钱,否则就一定会有人跑死在虚拟鞋里。我们也该庆幸洗碗不会赚钱,否则就会有人天天在家里洗碗。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我们不会在类似Xtoeran的设计中,扮演那个不断洗碗或者跑步的人。
我们或许还不知道未来的剥削形态是怎样的,但是这种利用数字化,将人类生活的货币化、进而市场化的行为,是必然需要警惕的。
这可能是一件略显奇怪的事情,相比于100年前的人们异化在机器里、成为机器的一个构件,我们这一代人却可能要异化在“生活”里。
说到底Token会成为一种辅助资本,在地域性的广度、劳动者生活的深度上,都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剥削工具。
而这种工具,在超级资本家与超级垄断者的结构加持下,会愈加有力。
《黑镜》中人们靠骑自行车获得收入
超级垄断资本主义
所有web3的支持者都会告诉你,web3是真正的平权,代表了自由与民主之光。
技术主义之所以经常在大技术展望存在误判,是因为技术主义者常常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思考问题。他们获得了一部分资本红利,对自由市场简单崇拜,但却更容易忽略为资本解绑带来的系统性问题。
这不是第一次IT精英宣扬新技术带来的“平权”了,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在基本社会生产关系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人类几乎所有的“技术平权”最终带来的都是更大规模的“经济集权”:
web1.0,人们认为互联网会带来信息的自由流动,个人网站可以消解大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
web2.0,社交媒体时代大爆发,推特、微博成为新的互联网广场;基于LBS的身份社交和外卖,被认为会打破地理位置的霸权。
但最终结果呢?web1.0的霸主比传统媒体的市值规模大了一个等级;web2.0的霸主,比web1.0时代的规模天花板扩大了一个等级。
雅虎2000年市值最高达到了12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泰国的GDP,在全球主权国家中排名第32位。
苹果2022年市值最高突破了3万亿美元,相当于去年英国的GDP,在全球主权国家中排名第5位。
实际上,web3的发展趋势其实比web2时期更加恶劣。以比特币为例,它存在人工痕迹极强的、针对早期矿工的垄断性保护设计。
比特币实际上是一个只保护相对先入者的挖矿游戏,其总量只有2100万个。早期挖矿者可以拿个人PC就挖出很多比特币,而后期挖矿者承包一整个水电站,也达不到当年一台PC的产量。
在现实世界中,稀缺性会带来价格升高,其结果往往是资产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
但比特币这类资产事实上可以无限分割。在2011年,比特币大会确定了其最小单位是1聪,而1聪等于1亿比特币。换言之,如果你是早期矿工,你事实上享受2100万的总量保护;但是如果你是后入者,货币的实际总量最高会达到2100万亿。
这实际上就是先入者依靠其自身的垄断地位,对后入者的一次击鼓传花式的经典割韭菜。
而这种“发币”带来的“事实性垄断”,实际上被应用在了很多其他场景。比特币强大的示范效应,让发币成为了web3项目吸引早期资金投入的利器。如DAO、X2E等玩法,都有类似的尝试。
但仅仅聊DeFi,显然无法概括web3中潜在的垄断性倾向。
因为许多web3拥趸坚持认为,DeFi只是web3早期混乱的阵痛,当web3进入到场景中去,发展Dapp时,才会真正体现出web3“去中心化”,相比于web2的优势。
但结果可能同样事与愿违。
图源:unsplash
我们认为web3实际上至少会产生有三个方向的垄断者:
货币垄断
矿机和底层架构
算力效率是高度内卷的、场景单一的。如果需求长期确认,其头部属性必然远高于公有云市场,进而产生从芯片、能源、算力维护一体化的超级矿场。
场景应用
在《web3:一场概念的游戏》中,我们认为web3其实与web2并没有直接的逻辑承接关系。实际上,web3与web其实更像是两种平行形态的互联网。在交互逻辑上,web3与web其实是相似的,web3并没有比web2有根本性的变化。
因为web2带来的交互极限,本质并不是web技术决定的,而是由人脑带宽和社会结构决定的。
首先,人脑带宽在过去数千年时间并没有大幅飞越,这意味着我们依然需要一个中心化、聚合式的平台来帮助我们筛选信息;
其次,人类高度分工的生产关系结构也不会改变,我们依然会选择在分工中最优秀的产品和内容来喂养自己;
web3的支持者认为,由于数据归属权回到用户手上,所以用户可以随时用脚投票,让平台多元化。但这是一种消费社会常犯的谬误,决定消费者内容的永远是生产端。
在web2已经有很多垄断性质的产品,根本不依靠用户数据积累而产生壁垒。
如外卖、团购、电商、游戏,越是低用户数据壁垒的平台,越是会产生运营效率极强的巨头。
资本不会允许用户流失。如果一个平台做不到,资本就会换一个新的平台。
最终的结果不会是平台的多元化,而更可能是一个运转效率更高、更不会犯错、对员工和服务商更苛刻的平台巨头,成为一套方法论成熟的“卷王中的卷王”。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图源:网络
但web3显然不会是web2模式的简单重演。相反,web3的巨大货币影响力,实际上带来了web2从来没有过的两个资本特征,这可能让web3体系内的垄断性比web2更甚:
首先,web3头部玩家正在前所未有地拥抱,尤其是第三世界政权。
一些国家政权正在为一些私人进行外交背书,甚至进行利益间的融合:
如备受争议的孙宇晨,目前是格林纳达常驻WTO代表、特命全权大使。这些头衔可以帮助他获得“外交豁免权”,从而事实性地避免了因为等嫌疑被刑事调查或起诉的潜在风险。
萨尔瓦多将比特币直接确定为了法定货币,拿国库去购买比特币;其总统布克尔不仅与很多web3大佬建立了私教,还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全球的web3网红。其每天发推特的频率,一点不亚于马斯克。
近期斯里兰卡国家破产,也有很多web3人士希望用DeFi去改造国家金融系统,希望将web3打造成一种解决第三世界问题的方案。
这些深度合作,可以帮助web3这些“无国界资金”绕开中、美、欧等强势主权监管的地区,并在第三世界事实性地获取主权级别的战略合作。
萨尔瓦多总统在社交媒体晒联合国自拍照
其次,web3的平台链与开发者关系也是前所未有。
你无法想象有一天谷歌安、苹果、微软会投资市面上大部分的开发者,但是在web3世界中却能成为现实。链、币、开发者的关系实际上非常暧昧,在很多时候甚至是三位一体的。
这种结合方式可能是复杂的:
链的实控基金有大量币,他们需要有人来做大蛋糕,因此会拿币去吸引大量Dapp;
而开发者如果足够成功,它会下场自己造一个链或者发一个币
DAO直接绕过这一切,让全世界开发者联合起来,自己玩自己的币和生态;
此外还有一些与web2逻辑类似的风险投资,同时链接平台和开发者,两头都喝一碗汤;
因此,你可能会发现,在web3的愿景之下,无论是Dapp、矿工、平台链、DAO、鲸鱼,他们可能压根就是同一群人。他们通过代币相互联系,以代币价格作为分配形式。
web3从来就不是属于世界的,是属于“他们”的。号称屠龙少年的人,总是能成为新的龙。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