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观点 | 产业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治理模式

原标题:《产业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治理模式》

作者:北京大学王思远,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RTQbYd6s4FYN0Q_P_zyNA

产业区块链是一种颠覆性技术革新,它从技术底层解决了传统互联网面临的“数据孤岛”、“数据确权”和信任构建问题,从而重塑着大数据时代的治理结构,促使政府科层组织、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发生改变,进而推动公私边界和治理价值随之重构。

产业区块链在宏观调控、经济与社会性监管、公共服务、数据治理、社会征信等诸多领域带来创新应用,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治理模式。

那么什么是治理模式呢?目前政府通过治理模式来引导人民、引导公务人员来实现人民的生产生活;公司通过治理模式来调动人工、调动机器来生产商品获得利润。这些都是通过治理模式来完成一项工作。产业区块链本质上也是一种治理模式。基于产业区块链的治理模式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如下:

观点:比特币风险接近2017年的水平 但短期仍看涨:近日, Cane Island全球宏观投资经理Timothy Peterson指出:“比特币的风险正在接近2017年的水平。以当前价格买入的投资者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候损失40%的投资。然而,典型的最大下降幅度是30%,所以这一风险仅比平均水平略高。”之后,Peterson也指出,比特币仍有短期看涨的理由:“比特币的估值要达到2017年的水平,至少必须达到8万美元。这种可能性很小,如果真的发生了,也会很快发生。当前的高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Cointelegraph)[2021/1/17 16:22:15]

是否可以建立更大的协同关系,建立更完善、更全面的协同体系?

是否可以取消清算结算方?

Glassnode CTO反驳“交易所ETH余额即将枯竭”观点:Glassnode首席技术官Rafael Schultze-Kraft在推特上反驳了加密货币分析师Alex Saunders关于“交易所的ETH供应在两天内就将枯竭”的观点。Schultze-Kraft称这远非事实。交易所ETH余额减少200万并不一定意味着实际的提款。他分享了一张Glassnode图表,该图表显示,目前交易所的ETH余额与一年前相同,且远高于2018年4月的水平。

此前消息,Alex Saunders在推特上表示,ETH需求增长相当迅速。根据CryptoQuant的数据,ETH交易所储备在几个小时内暴跌了20%。交易所储备ETH总数已从1000万大幅降至800万。如果继续以这种速度发展下去,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交易所可能会失去更多的ETH。(U.Today)[2021/1/15 16:16:38]

是否可以通过机器来建立信任?

观点:年轻一代可能会引导加密货币成为更强大的主流: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国际大学(UIC Barcelona)教授Pablo Agnese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年轻人可能会引导加密货币成为更强大的主流。这位学者认为,年轻人在采用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新技术方面的灵活性,使他们更加开放地理解加密世界,“超越投机的噪音。”Agnese还表示,加密货币与中央银行一起,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合法垄断”。而加密货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因此,他认为两者是不相容的:“银行业代表着集中化、客户主义和缺乏竞争,而加密货币则代表着去中心化和竞争。”(Bitcoin.com)[2020/12/4 14:01:28]

是否可以保留更多的信用?

具有上述任意一种需求的应用场景即可通过产业区块链的手段来完善治理模式,实现价值提升和转移。产业区块链可以深度重构社会治理价值体系,这正是它可以被看作一种治理模式的原因。首先,从控制到自治:产业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会弱化等级、封闭、控制等威权价值,强化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等自治价值;其次,从效率到公平:传统互联网是成本驱动的,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信息中介最高效率实现经济利益,而产业区块链促使互联网的根本目标变成保护交易、创造价值以及保证交易公平性、正当性、安全性和隐私性,最终使诚信和公平成为核心价值;最后,从物质到关系:产业区块链将改变石油、电力主导的社会经济价值次序,开放性将代替渠道、产品、人员甚至知识产权,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

观点:若以太坊持续拥挤 或导致DeFi“黑色星期四”历史重演:DeFi生态系统在三月的黑色星期四经历了一场巨大清算危机。Multicoin Capital管理合伙人Tushar Jain认为,以太坊网络的持续拥堵是另一个此类事件的潜在催化剂:“由于以太坊的拥挤,在基于以太坊的DeFi平台持有杠杆头寸的交易员面临着无法在波动时期降低杠杆率的风险。ETH价格是由DeFi杠杆驱动的,当杠杆需要平仓但不能平仓时会发生什么?巨大的清算。这可能导致3月12日的历史重演。”(NewsBTC)[2020/8/15]

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到过产业区块链的16种应用场景,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银行风控、部门监管、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城市间互联互通等等。具体而言,基于产业区块链的治理模式可以运用在以下领域:

观点:未来几年千禧一代有望推动比特币采用率和价格上涨:Kraken特约编辑Pete Rizzo最近谈到比特币在未来几年将成为大量财富涌入的资产。他强调“巨额财富转移”在未来几年将如何发生,以及这对比特币来说可能是福音。“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约68万亿美元的财富将易手。随着婴儿潮一代开始向年轻后代们转移财富。”

年轻人群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兴趣越来越大,采用率也正在上升。事实上,千禧一代确实相信比特币,而且大量财富将被转移到他们手中,从比特币的采用和价格来看,这可能是比特币的巨大驱动力。Rizzo强调,新兴一代试图利用加密货币的这种选择,可能会推动比特币采用的最大动力之一。“如果千禧一代让消费者决定说,我继承了财富,不会将这些财富投入股票、国债或股市或者放在自己床垫下,而会选择将其中一部分投入比特币,可以从货币角度推断给比特币网络带来的好处。”

Kraken最近的报告显示,42%的18-34岁受访者称,他们“非常”或“有点”有可能在未来5年内购买比特币,这一数字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有了显著增长。(AMBCrypto)[2020/5/3]

产业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一、经济调控创新

政府调控经济的两大手段,货币金融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都被产业区块链所改变。首先,产业区块链用低成本方式解决了金融活动的信任难题,将金融信任从“双边信任”或“中央信任”转化成“多边信任”或“社会信任”;其次,产业区块链使市场交易活动更加透明,提升政府财政税收“汲取”和“配置”的精准度、及时性和有效性,伴随更加强而有力的会计和审计监督,提升透明性、公开性和公平性。

产业区块链解决金融活动中的信任问题二、经济性与社会性监管创新

产业区块链多中心结构使市场主体间逐步形成“相互共识、相互制约、透明化、安全化、诚信化”的“网络式自治共同体”,其本质是市场主体自下而上的自治模式代替政府自上而下的市场监管模式。

三、公共服务创新

产业区块链促使公共服务模式从“以政府供给为中心”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实现“一站式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一方面,产业区块链消除“数据孤岛”,重塑科层组织流程,实现“直面公众的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产业区块链实现公众个性化公共服务需求。从全球范围来看,教育、医疗、慈善、基础设施管理、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均出现上述趋势。

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四、数据治理体系创新

产业区块链化解企业、部门间因利益、权力、标准等统一,重复性业务难以精简,整体性潜能难以释放等问题,促成统一、开放、安全的数据治理体系。在功能运行层面,数据治理体系逐渐成为企业、政府日常运作的核心基础设施,甚至成为整个社会治理的关键技术保障;在行为主体层面,数据治理体系逐步成为基层官僚、高层领导、企业、公众、网民、社团等多方治理主体交流互动的基础性平台。

数据治理体系创新五、社会征信体系创新

产业区块链使、社保、交易、医疗等自然人信用数据,与工商、质检、税务、环保、消防、食药监等法人信用数据,甚至银行、通信、电商、证券等各行各业,在某些方面积累的信用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出社会信用资源的单一化标准、整体性优势和渗透式影响。

信息互通其次,产业区块链明晰数据产权,推动数据交易、数据开放和隐私保护,是它能够进一步促使智能化社会治理格局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一方面,产业区块链可以解决数据交易与隐私保护的矛盾,明晰数据产权,将使个体、企业、政府间数据边界得以澄清,在实现隐私保护前提下,巩固数据交易市场根基;另一方面,产业区块链解决数据开放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在技术底层为数据开放和隐私保护筑好根基,使个体与集体、公与私的边界变得清晰,进而使数据开放在不断推进的同时,隐私保护得以巩固。

综上所述,产业区块链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都具有各类治理场景。“链接”而不是“占有”,“组网权力”而不是“封闭式结构”是产业区块链治理模式的价值源泉。产业区块链的产品思路即如何与传统企业和政府合作做产业区块链,借助产业区块链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确权”的能力,建立更加完整、多样化的治理模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24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