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狄刚:数研所已实现在数字人民币中积极探索区块链应用

来源:数字法币研究社

“全球已经进入数字化高速融合发展的阶段,数字技术的作用已经被全社会广泛认同,并在金融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之前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相比,现已经发展到数字化和智慧化时代,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从辅助、支撑、赋能发展到融合、原生、泛在。”12月5日,在国际金融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说道。狄刚指出,今年3月份,我国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部分,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重点关注的数字技术中,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引擎。”事实上区块链技术已经被普遍采用。据狄刚介绍,2021年,有关咨询机构针对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德国、中国、日本等十个国家进行区块链调研结果显示,81%的受访机构认为区块链技术具有广泛可扩展性,并被主流采用,其中金融机构的认同比例更是高达84%,所有受访的全球化金融机构都已经将区块链作为势在必行的战略优先项。有研究机构在2021年9月,对全球TOP100上市机构使用区块链情况调研显示,有81家机构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应用成果初现。狄刚指出,一方面,从拼专利走向了拼实力,从找场景变成了建生态,区块链落地成果不断增加,并发挥越来越多的价值优势;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农业金融、贸易金融、普惠金融、社会城市、“三农”、民生等领域实现落地,部分国际大型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包括贸易金融、信息共享、外汇交易、股权交易等。狄刚重点谈到了数研所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他指出,数研所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在研发项目中积极探索区块链应用。一是在数字人民币体系中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了统一的分布式账本。央行作为可信机构将交易数据上链,保障数据真实可靠,运营机构可进行跨机构对账、账本集体维护、多点备份等。二是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开展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数研所作为数字货币桥项目技术委员会主席,探索使用分布式账本搭建的货币桥测试平台。三是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建设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以信息可穿透、信任可传递、信用可共享为目标,完成基于区块链的贸易金融生态体系建设。四是在标准化领域,数研所积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牵头开展了多个区块链国际标准制定,担任全国区块链分布式账本记账技术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参与区块链技术参考架构等多个国家标准制定,在金标委的支持下推动区块链评估规则、安全规范、互联互通、贸易金融等相关行业标准制定。荻刚认为,当前区块链在数字金融领域仍面临六大技术挑战。他指出,虽然区块链技术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已经拓展了很多应用场景,但仍面临一系列的技术挑战。一方面,体系架构方面,性能和可扩展性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侧链、多链、硬件加速、链上链下协同等解决思路。第二是在隐私保护方面,“目前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主流隐私保护技术局限性还较大,还需要从理论层面创新,也需要从工程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狄刚说。在信息安全方面,狄刚认为区块链面临自主可控、开源许可、量子计算等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技术创新,包括智能合约、形式化验证、合约安全以及DID分布式身份等方面。此外,在监管审计方面,狄刚认为,区块链的节点里面还有很多都是匿名化和密态化,去中心难以监管,可以通过隐私保护技术和监管探侦技术结合,实现穿透式监管。在融合集成层面,“区块链和传统技术的集成和兼容性有待加强,存在技术摩擦,需要加强区块链基于传统技术的继承改良研究,需要加强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研究。”狄刚说到。最后在标准体系方面,狄刚直言,区块链互联互通性较差,核心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不够,这需要加大互联互通标准体系的建设力度。在狄刚看来,未来区块链数字金融在基础理论方面、核心技术方面、核心技术方面、在专项示范等多个方面都有提升的空间。如基础理论方面,狄刚认为应该加大基础理论研究,数字金融技术实践往往快于技术理论的发展,需要加大体系架构、可信技术、共识算法、密码理论等方面的技术理论创新;核心技术方面,打造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合约创新、区块链的网络技术、芯片和硬件,以及跨链、监管审计、威胁监测等。狄刚指出,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整体工作安排,承担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专注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数字人民币从2019年末开始试点,目前已经在10个地区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进行试点,今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作为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和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人民币北京冬奥场景试点工作也在稳妥有序地推进。”

狄刚: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累计交易额 2056 亿元,50 家银行已注册: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截至 2020 年 10 月中旬,数研所自主研发的「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自 2018 年 9 月 4 日在深圳试点运行以来,平台累计注册银行 50 家,累计交易金额 2056 亿元。狄刚介绍,企业录入交易信息后,信息将无法篡改,银行可以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央行贸金平台发挥中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特点,利用区块链提供的对等性互联、包容性对接、可控性共享三大能力,进一步厘清数据的权属关系,降低数据获取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部委之间「总对总」的数据共享。此外,狄刚还表示未来「希望能联合工信部相关兄弟单位,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共同制定金融区块链国际,国内标准;推进金融区块链产业应用创新;金融区块链测试和认证;金融区块链交流平台;金融区块链科普;金融区块链人才培养。同时也希望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加入央行金融区块链共建生态」。[2020/10/25]

声音 | 狄刚:联盟链可以在小而美的封闭场景中快速落地: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10月10日举行的主题为“区块链赋能金融创新”的金融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峰会上表示:不久的将来,区块链应该会收敛到少数几个主流平台上,形成完成且良好的开发者生态。对于联盟链,应该扬长避短,快速推进应用落地。而联盟链相比公有链的长处是应用和场景,可以在小而美的封闭场景中快速落地。狄刚认为,完善的开发者生态能够帮助项目落地并带来足够多的用户和数据上链,而商业生态要完成的是如何让项目得到广泛的应用。[2018/10/10]

声音 | 狄刚:金融行业应大力发展有多重安全保障体系的联盟链应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发文称,区块链展现了以密码技术为核心构建信息系统安全的新潮流。区块链技术发展将与密码技术的应用发展形成长期良性的互动,但密码技术在区块链领域发展过程中还将伴随着长期的挑战。金融行业应该积极推进以区块链技术服务于现实需求的应用落地,大力发展有多重安全保障体系的联盟链应用,以实际应用场景落地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要积极关注公有链的发展;对于区块链的安全,应该积极构建完善的安全认证测评体系。[2018/9/3]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央行已完成了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周二在《中国金融家》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表示,央行已“完成了基于区块链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该系统使用智能合同技术进行数字检查。”狄刚表示,检查将被标记化,所有操作将通过智能合约进行。[2018/6/6]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4:9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