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致富神话还是“韭菜陷阱”?起底疯狂的“数字藏品”

本文来源:济南时报

新黄河记者:石晓丹

校对:刘恬

编辑:邢志彬

在元宇宙概念爆火的当下,数字藏品进行得火热又疯狂。

阿里、腾讯、京东、百度、视觉中国、芒果TV等各路资本纷纷涌入。玩家也跟风,无论是9.9元还是119元,只要数字藏品一出,几乎都与秒光画上等号。

数字藏品,究竟是新一代的致富神话还是“韭菜陷阱”?近日,新黄河记者潜入多个数字藏品交流群,一窥当下数字藏品火爆的背后。

00后的第一次投资?就像父辈们集邮一样

“现在玩数字藏品的,多少都带点儿投机心态。”90后王池以前是枚“币圈青年”,见证了虚拟货币的大起大落,如今再看国内的数字藏品,觉得都是“小打小闹”,“以目前情况看,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数字藏品,起源于国外大热的NFT。NFT是一种区块链上的技术标准,它将区块链技术的特性赋予数字艺术品,让这些虚拟物品拥有了不可篡改的唯一凭证。去年3月,美国艺术家迈克·温克尔曼的数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经过14天网上竞价,最终以折合人民币约4.5亿元的价格成交。这是2021年NFT被拍卖的最高价,也被认为是“数字艺术史的里程碑”。此后,类似的魔幻事件不断上演。

《每一天:前5000天》

紧接着,NFT热潮席卷国内,诸多玩家纷纷杀入赛道,尤以大厂为先。阿里推出鲸探、腾讯推出幻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超100家。

但与国外NFT偏向于金融资产化不同,国内在严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及交易行为的大背景下,为防止恶意炒作、等风险的发生,各平台纷纷“去NFT”,主推“数字藏品”概念。

“数字藏品是中国企业在合规框架下,对NFT技术的一种初级阶段应用,更倾向于是一种数字权益,只不过是用区块链NFT技术标记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介绍,国外NFT主要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国内数字藏品只能通过人民币购买。

数字藏品交流群内,玩家整理的各大平台发售信息

新黄河记者梳理各大平台产品了解到,数字藏品玩法多样,文物、音乐、卡牌、画作、摄影作品等皆可变身数字藏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文物、非遗、书画、潮玩、航天、电竞等领域的藏品热度最高。

且相比国外动辄上亿的NFT,国内数字藏品价格亲民,单价多在0.99元—99元之间,还有不少是免费发放。只有少部分价格相对较高,如视觉中国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元视觉”的首发作品《我要上学》,定价为199元/份;杭州原与宙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Bigverse预售的海底小纵队NFT最高定价22000元,限定一枚。

“大多是年轻人,我是1990年出生的,已经算是其中比较大龄的了。”王池说,看到NFT在国外的火爆,很多经历过炒鞋、炒手办的年轻人都认为新风口来了,尤其数字藏品的价格多在百元以内,这对于很多没有风险承担能力的年轻人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就算最后亏了,损失也极低”。

“肯定是为了赚钱,不然谁会愿意买一张图片呢?”撇去所谓的唯一性,小福子至今也没太弄明白数字藏品与现实中的图片到底有多大区别,但他听说去年一款原本售价只有39元的2022年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被炒了到314.9万元后,便开始动了心。“尽管最终数字火炬的拍卖事件只是一场乌龙,但先下手为强,没准儿以后的数字藏品真就能换一套房呢!”小福子觉得,这是他作为00后的第一次人生理财。

在新黄河记者潜伏的几个1500人以上的QQ群中,00后、90后达到70%以上,男生占75%—80%,他们中很多都与王池、小福子抱有一样的想法——未来数字藏品二级市场全部放开,进而进行炒作,实现一夜暴富,就像父辈们集邮、玩古董那样。

一个2000人数字藏品交流群的成员分布情况

9.9元“苏小妹”被炒至5万元,有平台一月接700条投诉

那现在玩数字藏品能赚钱吗?

这要从小福子口中的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事件说起。去年9月16日,支付宝限量发行21000个“2022年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单价39元。8天后,一位叫“街舞怪才”的用户在阿里拍卖上以314.9万元的价格拍卖火炬。随后,阿里关闭拍卖,并将其定义为“涉嫌欺诈的网络交易”。无独有偶,原价9.9元+10个蚂蚁积分的敦煌飞天皮肤,后来在闲鱼上被炒至150万元,也遭到下架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后,闲鱼等多家二手交易平台开始对NFT商品进行屏蔽处理。同时,阿里、腾讯等平台开始将产品中的“NFT”字样改为“数字藏品”,并在用户条例中明确表示,数字藏品不能交易,且禁止炒作。

在二级市场方面,目前各大平台主要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以腾讯幻核、元视觉为代表的,完全不允许藏品二次流转;一种是以唯一艺术、Bigverse等为代表的,允许站内二次交易。

以唯一艺术为例,今年2月,该平台以盲盒的方式推出“苏小妹”系列数字藏品,发行单价为9.9元,眼下在站内交易市场已涨至近5万元。

但唯一艺术也屡遭诟病,先是2021年支付宝中止与其所属公司的支付业务;紧接着腾讯又以“小程序实际所提供‘数字藏品’服务属于尚未开放的服务类目”为由,封禁“唯一艺术”小程序;此后,唯一艺术还因吞钱、无法提现、不发货也不退款等问题被频繁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近30天投诉量达700条。其中多条是家长投诉,如“小孩玩手机,微信群发唯一艺术可以买dnf,不小心买了两张,现在便宜1000元都卖不出去,申请赔偿”。

曾被炒至314.9万元的火炬,如今跌破2000元

还有一种以鲸探、超维空间等为代表的,开放“无偿转增”功能,但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卖行为。为防止炒作,无偿转增需满足一定条件,以鲸探为例,用户购买拥有数字藏品达180天后,才可向支付宝好友发起转增,受赠方接受数字藏品满2年后,才可再次发起转赠。相比鲸探,其他平台条件相对宽松,转增期限从1天到30天不等。

从实际效果看,严格的“有限转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炒作的发生,但也引发大批场外交易乱象。在新黄河记者潜伏的多个数字藏品交流群中,二次交易主要针对的就是此类数藏平台。

“1.3万收不带4的敦煌,带4的1.2万”“收小青小白、丰子恺”“签合同收大刘”“2400出个火炬,不带4”“1800收火炬”“2万出敦煌一套,来河南面交”……在群中,类似的交易消息频繁闪烁,基本每分钟都有人挂单收购。

根据IP稀有性与获取复杂性的不同,数字藏品价格各不相同。像此前曾在闲鱼被炒至150万的敦煌飞天皮肤,目前在二手市场仍然紧俏,交易价格多在万元以上;但火炬价格大跌,半个月前还有买家叫价1万元以上,目前已跌破2000元左右。

“原来虽然吆喝着1万多,但不一定真有人买,你从别人手里买了,得囤2年后才能卖出去,谁买谁是韭菜。”自称“数藏黄牛”的小S坦言。

“都是自己抢,然后转手卖,价格能翻几倍,但我最贵的也只卖了500多元。”小耳朵说,入坑几个月大约赚了2000元。

还有大规模收购者。Nuonuo号称预备了30万+的资金专业收藏鲸探数字藏品,“就当买彩票了,先在手里囤着”。

灰黑产业暗生,场外交易成高发地

从群信息看,平台梳理、数字藏品发售、新平台空投、价格播报、人工代抢、团队培训、担保等一应俱全,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逐渐构成。但伴随而生的,是暗中滋生的灰黑产业和频发的案件。

在一个名为“鲸探|幻核|NFT官方藏品”的交流群中,两则信息至今挂在群公告中,其中一条写道“此人子,冒充群管理在群里招摇撞,冒充群担保员取担保费!真正的担保员不会主动加任何人好友!请大家交易时,核对好管理人员信息,不要相信名字、头像,要看QQ号!”

小等即是受者之一。3月初,小等在群内看上两款数字产品,为保证资金安全,对方提出找“官方担保人”担保,收费8%。经协商,小等先将450元通过扫码付款的方式转给“官方担保人”。没承想,数字藏品还没到手,小等又与卖家因交易问题发生了分歧,被卖家拉黑。等他转身再找“官方担保人”要钱时,“官方担保人”也将其拉黑。“藏品没拿到,钱也要不回来,只能自认倒霉,这个数额根本没办法报警。”小等还找过群主讨说法,但一经核实才发现,为小等做“担保”的,并非群内的“官方担保人”,只是仿了群担保的头像和名字,“”结束后第一时间退了群,踪迹难查。

那群内正牌的“官方担保人”有担保资质吗?怎样保证资金安全?面对这一问题,对方只表示:“我已经给群主交了保证金,你放心,我这生意不可能打一换一个地方。如果真要证明,我的支付宝信用值700+,算吗?”

在新黄河记者潜伏的交流群中,类似每周都有发生,数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网友metaX也在知乎中分享了他与小等相似的经历,“卖家和担保是同一火人,钱转过去后就双双消失了,我被了4100元,已拨打反诈电话立了案,只是目前还没有收到回复”。

此外,针对鲸探拥有180天转赠期等问题,部分用户还通过协议进行售卖,待转赠限制期过后再转交货品。但在王池看来,这种合同没有任何意义,“合同生效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虽然合同里会规定什么3倍赔偿的条款,但是没有法律效力,一切都是废纸。”

对此,鲸探客服回应:“鲸探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转卖行为,请谨防欺诈风险”。

科技投资,应注意技术的替代性

在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辩护技能研究部副主任刘笛看来,数字藏品交流群中发生的部分乱象与数字藏品本身的属性关联不大,是线上交易的传统问题,属于新瓶装旧酒。但从另一角度讲,眼下国内数字藏品发展相对畸形的局面却助长了这些问题,“目前像幻核、鲸探等主流平台,为了保证自身的合规,都刻意压低了数字藏品的价格且禁止二级交易,所以,相关灰黑产业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产生出来”。

刘笛介绍,目前国内对数字藏品的监管动向尚不明晰,一方面多数数字藏品的应用场景风险较低,像亚运会火炬的数字藏品化,不仅可以实现社会效益,还可以实现一定经济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新概念和新业态,野蛮生长的数字藏品也催生了一系列法律风险,如涉嫌非法经营、组织领导活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的风险等,“如在元宇宙、NFT、数字藏品这些概念火热情况下,难保不会有人搭建交易平台或提供在国外平台交易的中介服务,这可能被认定为从事非法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以数字藏品为标的集资、投资则存在更复杂、更集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刘笛认为,数字藏品二级市场开放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若找不到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方式,数字藏品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P2P。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提醒,在数字藏品各类规章制度并不完善的当下,消费者需谨防被“割韭菜”,“不排除有企业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入场,搭建发行平台随意发售后,没两天就关门跑路的现象发生”。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徐念沙提出,当前我国数字藏品产品正处于起步、高速发展阶段,但仍存在数字藏品权属混乱不清、数字藏品内容质量水准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难受保障等问题,应尽快加强数字藏品版权保护,对数字藏品发行和交易平台准入做出有效监管。

李铁岗认为,如果数字藏品想健康发展,除了找到合规合法的商业模式外,数字藏品本身的创作价值也至关重要,“比如莫奈的一幅画,除了是一张简单的图片外,是否可以将其颜色完全数字化,任收藏者提取?数字化应该更多地赋能现实。”他还特别提醒消费者,科技投资应注意技术的替代性,“就像90年代的大哥大,虽然当时很好很贵,但现在完全没有价值。”

新黄河记者:石晓丹

校对:刘恬

编辑:邢志彬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30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