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为资本冯铮:游戏和区块链,元宇宙较容易落地的两个方向

来源:亿邦动力网

作者:郑雅

受访者:冯铮,顺为资本副总裁,主要关注虚拟、3D以及机器人等领域的早期投资,主导了深之蓝、次世文化、鳄梨科技、远方有光、慧夜科技、Vland、ACE虚拟歌姬等项目的早期投资。

逼近真相,减少试错

亿邦:顺为资本关注元宇宙的契机是什么?今天讨论元宇宙,很多似乎都是"被迫看"的。

冯铮:

先说结论,我其实一直关注。2019年我刚开始关注的时候,这个领域被命名为"虚拟世界"。2021年,元宇宙成为了主流的说法。其实现在我依旧习惯说"虚拟世界"。

今天从事元宇宙的公司也不是2021年才成立的,大家都是看到了背后共同的趋势。虚拟世界的增长性源自AI、3D建模、游戏引擎等数字技术,这些技术开始赋能传统行业,能继续提高效率。我们判断这是未来最大的增长趋势。

所以,2019年,我们投资了次世文化,就是今天大家讨论最多的虚拟人。翻阅当年的资料会发现,次世文化的创始人陈燕在2019年就在讲今天的这个话题,行业从业者都对虚拟世界这个事情有着坚定信仰。直到技术和时机逐渐成熟的今天,虚拟世界的概念演变成为了元宇宙,但其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和偏移。

当然,元宇宙概念火了,又进来一些蹭热度的项目,这些都不能避免。

亿邦:2019年之前,你在看什么?

冯铮:

更早期的时候主要在看交易平台,包括无人值守、二手交易、toB领域等等。

亿邦:无人值守是个非常有趣的参照物。

2017年的AI,商业的智能化看似机会很大,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柜、无人货架,出现了很多公司。但最后,在整个AI领域,成长出最大的公司其实是字节跳动。

大家可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智能算法推荐这件事情对商业的颠覆性。我们可能一直关注的是零售实体,只关注到交互场景中的一个变化。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共享数据等场景的应用将不断丰富:11月1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在“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表示,展望未来,金融科技有几个发展趋势值得期待。互联网成为疫情期间获取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为后疫情时代新技术创新在金融领域加快落地增强了信心。大数据技术将在金融机构、客户营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信用评估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精准性和风险预警的时效性。人工智能在提高金融服务自动化、智能化方面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共享数据等场景的应用将不断丰富,更好地发挥防篡改、可追溯、多方协同的优势。(中国金融新闻网)[2020/11/12 12:23:23]

所以,这个判断的偏差,我们想尽快校准,分辨终局。元宇宙可以推论吗?

冯铮:

首先,我觉得存在你说的这个情况。一个赛道从概念兴起,到最后进化出的最终形态,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出来。用更高的视角来看,本质上,它是不可论证的。世界就是有很多人相信了不同的事情,选择了不同的赛道,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最后是命运或者趋势选择了他们中的某一个人或事。

投资其实就是尽量地去分析并拆解这个过程,去努力趋近行业的最终解法与真相。

但不得不说,做投资的时候会发现,最终投资人投出的,往往都是最像你自己的人。

亿邦: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冯铮:

我自己喜欢看偏创新的,就是别人没干过我一定要干,我在你不干的时候干,等你们都来干的时候我就是第一。所以我投资的行业不确定性比较大,项目也会更具变化性与前瞻性。

当然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分析方式,我们也会尽量降低失败的概率。但最后你选中了这件事,就要敬畏行业与规则。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创业者或投资人个人能力有多强,可能真的就是时代趋势成全了这个行业,恰巧你喜欢的、你信的那个概念成了真。

亿邦:会用什么方法去逼近元宇宙的真相,降低试错的概率?

冯铮:

还是有方法的。比如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要分析当年无人值守的核心壁垒、真正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声音 | 中国互金协会:区块链技术处在起步阶段:11月14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工作组、新华社瞭望智库金融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中国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2018》发布。报告主要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四项关键驱动技术的自身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阐述,并形成一系列认识和判断。报告表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定距离,但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证券化等部分业务场景已开始从概念验证逐步迈向生产实践。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潜力可期,但仍存在安全稳定性问题、隐私泄露风险、合规风险等风险,面临底层技术有待发展成熟、处理速度尚难以完全满足金融业务需求、缺乏统一的金融领域应用标准等挑战。[2018/11/16]

无人值守当年最大的驱动因素是线下流量成本低,大家可以通过扫码获取用户,柜子放在小区里不要钱。但最后证明这是个伪命题,没有不要钱的流量。大家最后发现所谓的小区流量比街上的还要贵。

所以,我也反思过,如果要成就一件大事,它的驱动因素一定要足够强。如果只是一个很小的驱动因素,比如因为微信可以扫码支付了,我就去投入,这个单一变量带来的持续红利期会很短。早期无人按摩椅每天都能赚很多钱,但当大家都去做的时候,市场很快就饱和了。

我为什么会相信虚拟世界?它几乎涵盖了过去这几年所有高科技变量。AI、虚拟引擎、5G、基站……包括Apple、Meta在做的硬件革新。所以,你就能感觉到它应该是一个具有更长应用周期和生命周期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以终为始。既要找落地的方向,又要有终局的观念。

为什么90年代互联网泡沫会发生?但后来又发展起来?这其中有技术演变的原因,但更多是创业者在危机中不断成长,在危机中找到问题,互相吸收、借鉴,一起完善之前做不好的事情,最终依靠行业整体性,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所以,越是长周期的事情,越需要长期的认知,越需要足够的格局、定力和愿景。不能说今天做了这个,明天又去做那个。亦不能满足现状,例如我率先做出了虚拟偶像,一堆公司和投资人来找我,好开心。不要有这样的心态。

声音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对虚拟金融应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表示,对于虚拟金融,应该加强国际监管协调,达成国际监管共识,建立国际监管统一标准,采取国际监管一致行动,有效管控资金的跨国违法流动,维护国际金融秩序。[2018/7/16]

亿邦:技术门槛是不是元宇宙的核心?

冯铮:

门槛特别高,但不是最核心的因素。

其实会分两类,一类是做基础设施的公司,纯拼技术和引擎的,做各种各样的云端服务。还有一类是偏应用的,比如说打造虚拟人、虚拟空间。

技术是第一步,要逐步克服。在这个前提之下,大家还是要去打磨产品,要去想明白怎么做才能吸引人。比如最近啫喱很火,它的技术挺难实现的,远高于之前做一款移动应用或者电商应用。

今天的虚拟应用,第一,它会加上引擎相关的东西,这是原来传统的互联网创业者完全不具备的、陌生的能力。第二,它对于AI的应用也会超过原有的算法推荐。比如说很多虚拟人有动作视觉捕捉、NLP,整体的难度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有时候我开玩笑,想一想,在20年前会搞网站的人,其实也挺难的,对吧?

这个世界就应该是做一件越来越难、越来越牛的事情。如果你做了一个很厉害的事,这个事还变容易了,想想看这事肯定哪不对。因此,今天的挑战很有可能是:互联网创业者想去做这个方向,但发现他首先卡在了与引擎相关的技术层面的事情。他很陌生,玩不转。

选择HARD模式,超越美国

亿邦:哪些领域能够率先在元宇宙实现应用的突破?

冯铮:

比较近的是XR、虚拟人和虚拟体验。融资方面,虚拟人会快一些。它是虚拟世界的核心交互方式,能让外界看到相对实在的落地场景。虚拟体验我觉得是最容易产生爆款的应用。VR/AR当前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发展的确会相对慢一些,但它是下一代交互的入口,这个也是创业者们必须要突破的方向。

亿邦:虚拟人能够帮助企业带来的增量是什么?品牌企业如何将数字人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

Polygon上Polywhale官宣停止开发且推特无法访问,社区质疑是“退出”局:Polygon上的收益农场PolywhaleFinance官宣停止项目开发,并称是代币经济表现和市场状况不佳所致,目前官方推特账户已无法查看。社区成员认为项目团队在将手中的协议代币兑换为稳定币后便放弃项目,是典型的“退出”局,其中链上交易显示,Polywhale团队从项目金库中提取了超过100万美元并将其存入自己的钱包,目前金库中只剩下22.34万枚协议代币KRILL,价值约2.98万美元。PolywhaleFinance于2021年4月由一个匿名团队推出,作为Polygon上的收益农场项目让存入资金获得高回报,用户可以质押包括MATIC、QUICK和其它几种代币,以协议原生代币KRILL的形式赚取高APR收益,上周高峰时期Polywhale的流动性池和其他单一资产池中的TVL一度超过1亿美元。(CryptoBriefing)[2021/6/22 23:56:06]

冯铮:

虚拟人赛道目前有很多公司都很不错。一级市场的投资选择会更偏向有未来方向的公司。

显然,大家都希望拥抱元宇宙。有些甲方品牌对于虚拟人概念跃跃欲试,但的确还没有到用起来的阶段。所以虚拟人现阶段,就像十几年前大家拥抱互联网,要打造自己的一个官网的心态一样。先要有可视化的东西放在那里。

比如说,谷爱凌如果做了虚拟形象,仅仅是做安踏代言人吗?真正可用的阶段可能是:"她"可以成为安踏的收银员,安踏的健身教练等等,能够做出AI交互的行为。

"啫喱"告诉了我们一件事,非写实不一定不好。只要形象有特色,一样能受到大家的喜爱。

这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品牌方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虚拟人的形象是否逼真,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AI驱动、交互,才是这个行业接下来最应该落地的东西。

亿邦:这是否意味着元宇宙在这个阶段需要甲方和乙方更多的共创?又或者出现一些新的行业和职业成为中间桥梁?

冯铮:

做虚拟建模的人,就是现在的建筑公司。

今天的会展公司,可能将来的工作就是做3D建模。当年有一帮人靠给人家搭台子挣钱,今天还会有一群人靠给人做3D挣钱。不一定是人人可参与,但我认为它会成为新的核心生存技能。

亿邦:元宇宙永远会出现很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比如,没有足够的VR铺货量,是不是就没有更多做元宇宙内容生态的动力?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内容,又没有活跃度,VR销量是不是也会受影响?

冯铮:

我觉得所有创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我认为在VR普及之前,虚拟世界不会成为全民性的需求,毕竟PC上的虚拟世界不是一个原生体验。现如今,大家之所以觉得虚拟世界有价值,是因为大家相信将来在下一代硬件设备成熟的时候,今天的这些公司会是状态最好的、最头部的企业。

我觉得Meta大大加速了VR发展。做完硬件之后做游戏,做应用,到现在的办公社交健身,能明显看到Meta确实花了大量的资金去培育市场。

Meta让大家更加确信了VR的前景。

亿邦:元宇宙是手机向新终端的直接迁移,还是会出现创新型公司颠覆巨头?

冯铮:

元宇宙这件事周期太长,很多公司缺乏动力。Meta选择allin做元宇宙,从短期的投入产出比来看,肯定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他今天想挣钱的话,应该首先解决广告问题。所以大厂也不是不能干,除非高层上有更大的决心下这个投入。换句话说,巨头投身元宇宙是很有挑战的选择。

那么烧钱就是巨头的打法,鸡和蛋我都有。所以,今天也只有巨头有这个资格一上来就提出做超级大平台的想法。

大厂更多的是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比如我先干一个虚拟世界,然后招募合作伙伴进来,但这种态度肯定是不行的。合作伙伴也会问:这个世界我怎么用?

大厂的悖论在于,从一个小的点切入,对他来说,动力不够强。

创业公司的机会就在于如何从细分场景切入,找到那些最早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客户,让大家一起来落地,先把内容做起来。甚至先从一个toB的角度,比如会议、音乐、办公或者虚拟售货员……即便是做虚拟会议,创业者也已经形成了很多新的认知和理解。创业者会去探索到底是把虚拟场景做成相亲、培训、还是远程办公?

所以当前虚拟世界创业公司的发展路径是:先从小的切入点做起,为给大家提供价值,然后慢慢打磨团队和技术,随着用户或者设备的成熟,慢慢成长起来。

如果看过去互联网的历史,也没有一上来就做出个Facebook,做个微信朋友圈。互联网最早是邮件,这个工具它不需要日活。聊天室最早的是也陌生人聊天。直到今天,这些最初的尝试本质上也是一样的。

亿邦:元宇宙留给中国本土的机会是什么?是参照美国模式进行复刻?还是超越META等海外公司?

冯铮: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消费者和创业者没有使用过MetaQuest,这对行业发展有很明显的影响。主要是对用户和开发者的认知层面,扎克伯格是有愿景的,国内大厂很难有这个量级的投入。

美国有两个特别容易落地的工具,一个是游戏,一个是区块链。我认为,通过游戏带动虚拟体验是Easy模式。我们国内对游戏行业持审慎态度,因此选择的是Hard模式。

其实,美国头部大公司看得也很深远。比如,微软收购暴雪,是把暴雪看做元宇宙基础设施,而不是简单理解为游戏业务。

所以,国内的行业从业者需要打硬仗,去做更多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内容。在这个事情上,短期看很困难,但从长期来看,则是一个特别大的机遇,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超过美国,领先全世界。

虚拟服装是个大产业有些创始人不是不行而是不会

亿邦:元宇宙未来商业化的想象空间会在哪里?

冯铮:

有一些可预见的趋势。

比如,从虚拟人的发展看,它可以做内容,将来还可以做客服、做门店导购等。

虚拟服装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你要相信将来有虚拟形象以后,很多消费需求会拆分,比如分为舒适性和炫耀性。元宇宙里服装的展示作用一下子就提升了。

此外,有一天我们真的生活在VR时代,3D店铺就迁移上去了。也许将来商品也会有更多的交付方式,比如说3D打印。

还有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商品适合在虚拟世界交易,这都是大家需要去探索的。如果说互联网本质是信息交互的革命,极大地提升了商品的交易效率。那么,虚拟世界是一个空间传递的变量,那电商还是不是这里面最大的事情,要画个问号。在虚拟世界里还有没有比电商更受益的行业?这也是今天创业者在探索的事情。

每个平台都会成就一类事物,比如说淘宝成就了女装、小红书成就了美妆。在虚拟世界里,什么会成为那个时代里最大的产业,这不一定。

亿邦:这的确是一个大胆的猜想——电商也许不是元宇宙里的主流。但虚拟形象、虚拟商品真的是人们未来的必须品吗?

冯铮:

这是有先后顺序的。先有虚拟空间,然后才有虚拟形象的需求,然后才有虚拟资产的需求。回想过往,早期互联网也是先做信息展示,然后是对接撮合,最后才是商品的交易。阿里巴巴从黄页到淘宝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要成为必需品,首先要破解如何让3D展示出来的"花",比一个2D的图片更吸引人?这是从现实世界迁移到虚拟世界的必要条件。

今天你说让我捏个人,然后在上面花1000块钱买衣服,我觉得很难。但你想象一下,有一天很多活动是在虚拟空间展开的,比如虚拟办公,这个时候虚拟形象会成为你的刚需,咱天天见对吧?你的虚荣心驱动也好,或是对美的向往也好,就会使你产生购买虚拟商品的冲动。

很有可能元宇宙最大的电商就是做虚拟服装。我非常相信虚拟世界里会出现一个"LV"。

但是,今天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场景,所以大家把它做成NFT,用来去交易,去炒稀缺性。

亿邦:即便未来虚拟世界很繁荣,但是否仍然有人会觉得不必进入元宇宙?

冯铮:

你说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这个世界最后是效率驱动的。

电商是这样,所谓元宇宙也是一样。长期看,它一定是提供了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比如今天我想去成都糖酒会,去不了对吧?将来如果有一个特别好的体验,我带上VR就去了,那我就会用。上班也是一样,如果去跟北京上班的白领说,你用了这些虚拟软件,回老家挣一样多的钱,你不愿意吗?

所以,我相信很多东西今天不明显,的确是因为很多东西还没有完全落地,设备的体验也不完善。所以今天更多的是这些早期的尝试者,抱着极大的兴趣和包容心去探索。

长远来看,元宇宙有这么多核心的科技在支撑,它的效率一定是有提升的。尤其是跟空间相关的事情,效率提升会更加明显。

同理,很多人工智能还很"人工智障",但当抖音刷到的都是你喜欢看的,你就愿意用了。只要沿着推进社会效率增高,创造价值更大这条主线,就能走得更远。

亿邦:元宇宙是长周期的事情。顺为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看待回报?如何引导创业公司做正确的选择?

冯铮:

长期的事情也需要有阶段性的成果。创业者首先要成为一家创造价值的公司,相比最终的愿景,这可能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但不能闷着憋大招,20年以后突然横空出世,这是很难的。

顺为资本在元宇宙方向主要做早期。最重要的还是CEO自己和创始团队。如果说能提供帮助及引导方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融资相关的投后服务,包括资金、资源、经验等等支持。

第二是人才方面。因为元宇宙要求复合型的团队,初始团队可能更侧重某一面,而相关核心合伙人,可能会需要我们去帮忙去找一找。

第三是"心理陪伴"。这是一个很长期的事情,即便创始人拥有长期愿景,但是过程中,也会因为难以推进而怀疑自己。这时候我们需要鼓励他,如何确信自己所作的道路,如何一起去探索落地的场景,我觉得这些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如果投资人非常着急去变现,很容易让公司走歪。你本来在一个很长期的道路上,结果有人说这边有个花,你得赶快摘了,那就很可能走向岔路。我经常跟他们说,要想挣快钱,就不要来干这个事儿,这个行业就不是个挣快钱的事儿。

亿邦:你认为哪种性格或者哪种经历的人可能更接近成功?

冯铮:

首先,创始人一定有比较大的愿景,不会是偏保守的人。

其次,他的能力要相对强一些。今天攒起高复合型团队其实是很难的,你要能搞定3D、渲染、AI、商业模式,要求核心团队有比较强的行业的积累。所以这个赛道里的优秀创业者反而没有那么年轻。

今天的连续创业者经历是源自互联网,比如电商和社交等等。做元宇宙最大的门槛是离所谓引擎、3D这些东西太遥远、太陌生了,导致他能力有缺失。更可怕的是因为能力缺失,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很多事情会仅凭自己有限的经验否定自己,觉得这事行不通,其实不是真的不行,而是他不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2:97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