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刘晓春:下一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要优先考量哪些问题?

1月4日,央行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提到,“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1月10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中,央行首次将数字人民币数据纳入统计,并披露2022年12月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为136.1亿元。数字人民币的进一步普及势在必行。

但是,下一步在推进央行数字人民币的过程中,哪些问题需要优先考量和解决?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认为,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取得了许多实质性成果,接下来需要做更加复杂和关键的工作。

首先,数字经济下,消费者希望支付本身能成为一个平台,应针对这样的需求趋势探索数字人民币可能的平台化应用模式。

其次,制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和运行管理制度并试点运行。一是明确制作人、制作流程、发行前的管理流程。二是明确发行人和发行流程。三是明确营运机构的职能定位及盈利机制。四是明确数字钱包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五是明确智能合约功能的管理机制。六是明确相关的会计科目、记账规则和核算规则。 

其三,跨境支付还需磨合央行数字货币和银行账户的衔接。

*本文根据刘晓春在2022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之外滩高峰论坛“数字经济国际竞争与合作”上所作的主题演讲整理而成。

数字人民币未来展望

一、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取得六大实质性成果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开始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2019年末,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虽然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报告,国际上有几十家中央银行在研究数字货币,但大多数是观望性质的研究,并不是明确为实施而做的研究,真正进入技术开发层面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对数字货币进行实质性研究并大规模试点,且对国际数字货币发展产生实质影响的主要经济体,只有中国,可谓一骑绝尘。

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数字经济应该关注数字技术能否发挥更大作用,而不是老纠缠比特币:“2021中国财富论坛”7月24日-25日在青岛召开。24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金融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浙商银行(3.870, 0.00, 0.00%)原行长刘晓春出席数字货币落地与展望分论坛并发言。 刘晓春认为,研究数字人民币也好,数字货币也好,要分清几个概念。一是所谓的两种货币,一种货币能不能战胜另外一种货币,不在于这个材料,而在于背后的一整套的制度安排和货币政策。还有一个,在数字经济当中,除了数字货币以外,还需要其他的金融工具,那么数字加密技术能不能在这个上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老纠缠在被炒作的比特币之类的,没有真正在经济当中发挥其他作用的这样一些东西。[2021/7/24 1:13:28]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不仅时间早,而且规模庞大,还取得了许多实质性成果:

一、设计了独特的双层运营体系;

二、技术开放,鼓励运营机构技术创新。技术上的“赛马”机制,不仅能鼓励创新,同时也可以避免技术路径选择的失误;

三、试点地域广;

四、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丰富,不仅有一般的个人线上支付场景,还尽可能全面地覆盖了纸币支付场景,包括离线支付,更进一步拓宽至对公支付领域;

五、由单纯支付功能,拓展至财务管理和支付合约管理功能。如企业母子钱包及母子钱包间的资金归集管理等,将智能合约运用于预付款管理等;

六、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香港金管局及其他货币当局合作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开启了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试点。这项试点,创新了国际结算和外汇交易模式,实现了跨境银行间点对点支付结算和外汇交易,不仅可以提高结算和交易效率、降低结算和交易成本,更有可能开辟一条去美元化和去SWIFT化的现实路径。

武汉市税务局局长刘晓东:“区块链+不动产税收”可以解决不动产领域痛点: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2月6日,2020世界区块链大会于武汉举办,大会的武汉区块链场景对接分会场上,武汉市税务局局长刘晓东致辞表示,在不动产税收领域,存在数据重复收集、重复应用,共享效率不高等痛点。“区块链+不动产税收”可实现不动产交易信息的历史溯源、实时触发和实时监管,同时产生的应纳税款计税依据,进而保障地方税收财力,降低行政管理负担和成本。[2020/12/6 14:17:04]

以上这些成绩,不仅对数字人民币正式发行具有重要意义,更对未来全球货币制度改革具有引领作用。

数字人民币在显性的个人支付领域的试点应该说已经处于成熟阶段,除了对个别试点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外,开拓新的支付场景,可以留待正式发行后继续探索。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更加复杂和关键的工作,主要包括:探索数字经济条件下能被广泛接受的数字人民币应用方式、制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和运行管理制度、制度的运行试点等工作。

二、适应数字经济特点,探索平台化应用方式,提高人民群众对数字人民币的接受度

到目前为止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基本上都是基于实现支付目的的试点。也就是说,在任何交易场景、任何交易方式下,像现钞支付一样,可以实现数字人民币的支付。这样的试点,从法偿货币的角度来看实现了目的,但数字人民币只是人民币的一个表现形态,不是人民币的全部,在不同环境或场景下,货币持有人会基于效率、成本及习俗在现钞、数字人民币、银行转账、信用卡、支票、汇票、第三方支付等方式中选择一种支付方式。现在试点成功的支付场景,在今后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分化,有些有可能会逐渐失去市场。因此,新场景的开发,可以等到数字人民币正式发行后,在实践中发现需求,满足需求。

声音 | 北大刘晓蕾:监管部门需做一些牵头平台以实现各金融机构区块链项目的融通:金色财经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主任刘晓蕾表示,目前多家金融机构都在专注做自己的区块链项目,彼此之间不能融通,效果有限,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现在大家都做自己的链,而区块链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大家都加入进来。这需要监管部门做一些牵头平台,大家以平等关系加入,这是值得监管部门思考的方向。[2019/11/7]

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多地习惯于平台化生存,在这种生存方式下,支付方式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支付动作。消费者希望支付本身能成为一个平台,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支付方便不一定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举例来说,以单纯的支付效率、效益和方便性来讲,目前银联卡云闪付要比第三方支付好。用云闪付,不需要打开APP,手机在POS机前晃一下即可实现支付,比第三方支付更方便、快捷;云闪付绑定的是信用卡或借记卡,信用卡可以免息透支,借记卡有存款利息,效益上也比第三方支付更好。但为什么消费者还是习惯用第三方支付?因为第三方支付的APP本身是一个平台,进入这个平台可以实现许多不同的需求。数字人民币(无论是数字钱包还是APP)存在这样的问题。

实际了解中发现,许多使用过数字人民币的年轻人都觉得数字人民币很方便、很新奇,但他们并不关注数字人民币是M0还是M1,而是关心数字人民币可以干什么,数字人民币的APP或数字钱包有哪些功能。对于数字化生存的现代人来说,在表层应用中,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一样,都是一个APP,使用哪个主要看哪个APP更适合自己。如果从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在个人支付领域,这样的支付需求模式可能是未来的主流。如果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的开发还只是基于单纯的现钞支付理念,而不能满足这样的平台化支付需求,有可能导致使用需求的不足。

声音 |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刘晓蕾:区块链是完美的技术和经济结合体:据火讯财经报道,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刘晓蕾教授今晚表示,区块链是一个完美的技术和经济的结合。token机制设置,社区治理,都是经济金融问题。不同的stakeholder,其实他们的利益也是不一致的,那么怎样协调这种利益?传统有限责任公司的各方冲突,股东,债权人,管理人。有很多研究,公司治理也发展了很多年。区块链社区模式是个新鲜事物,它的治理应该说还在摸索过程中。相信更多的治理模式会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中涌现出来,优胜劣汰。[2018/7/4]

所以,接下来需要针对平台化需求趋势,进一步探索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模式。不过这样的探索可能比前期各种支付场景的探索更难。

一是数字钱包成为平台。数字钱包作为个人拥有物,基本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平台。这不仅需要在技术上让客户可以将各类应用按自己的需求下载到自己的数字钱包中,还需要各类应用愿意被接入,就像各类APP应用之于手机。如果各运营机构能开发出这样的钱包,则数字人民币将大受欢迎。

二是数字人民币APP成为平台。这在技术上是可能实现的,但与央行的角色相冲突,央行自身恐怕也没有能力管理和运营这样的平台。另一种办法是和上述数字钱包一样,给客户选择权,客户可以在数字人民币APP上自主建立平台。

三是由运营机构搭建平台。这种方案比较复杂,一个问题是在数字钱包和数字人民币APP之外专做一个支付平台,还是在各自发行的数字钱包上运营平台?在这其中还需要解决竞争公平的问题。

四是由法律确定支付平台必须自动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选项。这应该是最理想的方式,但如何让客户广泛接受,需要央行、运营机构和商业银行推出高超的宣传推广方式。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希望区块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日前,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的“国际职业教育与高技能人才项目成果展示与对接”板块设置了“区块链创新创业人才论坛”。这是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首次设立区块链主题论坛,受到了业界内外的普遍关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刘晓蕾认为“兼容审慎”是指可以注入实体经济,但是应该审慎对待。审慎不引发危机,保持金融稳定,包容鼓励创新,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她认为,区块链最大的前提就是数字资产的确权,并列举了目前国内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监管,希望可以一起探索监管方式,以便发挥区块链的潜力,从而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2018/4/16]

三、制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和运行管理制度,并对制度进行试点运行

货币,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货币形态,比如金银铜铁或纸币、电子货币,也包括制作、发行、流通、管理、货币政策等一整套制度体系。货币在支付流通中是否便捷、具备稳定的信任价值,虽然与制作货币的材质有关,但历史上失败的货币,一般都不是货币材质引起的,而是整套货币体系的制度安排不当造成的。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一种表现形态,其信用基础是人民币,不需要另外建立信用基础,但最终成功与否,还是决定于整体的制度安排。由于数字人民币在技术上的特殊性,除了一般遵循人民币发行、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特别的制度。

第一,明确数字人民币的制作人、制作流程、发行前的管理流程。

第二,明确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人和发行流程。

第三,明确营运机构的职能定位及盈利机制。营运机构是数字人民币发行中的一个特殊安排。数字人民币设计的是双层发行架构,央行是第一层,商业银行是第二层。营运机构在这双层之间起到的是什么作用?这其中需要厘清以下几个关系:1、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是直接发行给各商业银行还是由各营运机构代理央行发行至各商业银行;2、数字人民币是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还是由营运机构向社会发行;3、营运机构业务、财务、数据与其母行的关系;4、营运机构提供数字人民币日常营运服务,盈利机制如何安排。这关系到营运机构母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公平竞争。

第四,明确数字钱包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数字钱包是营运机构直接向客户发放还是由商业银行向自己的客户发放?客户的数字钱包内所存放的数字人民币是否受营运机构控制或管理?

第五,明确智能合约功能的管理机制。智能合约如何产生,谁有权设置和解除智能合约,是否有智能合约制定与执行的监督机制等。技术上,智能合约是锁定数字人民币还是锁定数字钱包,或者锁定银行账户更恰当?理论上,如果锁定数字人民币,则被锁定的货币在锁定期间就不再是一般等价物了,这是否有悖法定货币的根本原则?

第六,明确与数字人民币有关的会计科目、记账规则和核算规则。

目前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各营运机构一方面对央行数字人民币发行和运行要求的理解不同,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与其他商业银行在合作上各有不同的做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参与试点银行与运营机构母行的竞争不公平。

一般来说,各家银行(包括运营机构行)参加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业务和技术开发的团队往往是科技部门和网络金融部门,具体参与试点的又往往是各家银行在试点城市的分行,科技部门和网络金融部门人员对货币流通业务和会计核算业务了解并不全面,其他部门人员虽然时有参与相关讨论,但商业银行内部不同人员及不同部门对数字人民币业务有不同的理解,做法也各不相同。一些问题需要厘清,以确保数字人民币下阶段试点和发行的顺利。比如数字人民币到底是现金还是账户中的金额?应该如何确定数字人民币业务的会计规则和核算方法?商业银行与运营机构究竟是什么关系?数字钱包和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是代理运营机构的业务还是自营业务等。在数字人民币正式发行前,央行应该就上述制度和规定,对各商业银行业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同时,这些制度规定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试行,经完善后于数字人民币正式发行时一并推出。

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需磨合央行数字货币和银行账户的衔接

货币不仅仅是支付手段,对于企业来说,更是资金。资金必须产生效益。企业、银行都不会将大量的资金保持在现金状态,银行存款账户是企业和银行积聚资金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跨境支付方面,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都要平衡支付快捷、支付成本与资金管理效益与管理成本。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及阿联酋央行合作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实现了商业银行点对点的真实支付结算业务和外汇交易业务,是非常重大的创新,有可能改变传统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交易的模式与格局。从目前报道的情况看,解决一霎那的支付只是整个跨境结算最表层的一环,可能还需要解决一系列机制问题。

第一,货币桥上走的是数字货币还是银行账户信息?

如果是数字货币,那么就有一个钞与汇的转换问题,比如一家泰国银行通过货币桥向一家香港银行支付泰铢数字货币。香港银行收到泰铢数字货币后,假如作为现金存放在数字钱柜中,则没有效益;假如将这笔数字泰铢转为银行存款,就需要有另外的银行接受这笔数字货币。这就需要在货币桥上建立一个四种货币的央行数字货币钞汇结转机制。解决方案可能有两种:一是四家央行分别承担各自发行数字货币的钞汇结转职能,或各自指定本地机构承担此项职能;二是在货币桥项目中单独建立一家机构,与四家央行统一办理央行数字货币兑换业务,接受各家商业银行四个币种央行数字货币的钞汇结转业务。实质上,数字货币背后仍旧需要一套银行账户体系。

根据报道,付款银行先减记银行账户,在货币桥上走的是数字货币,到达收款银行立即转为存款。目前四家央行都没有正式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货币桥上转移的数据性质难以界定。从实质来讲,这更可能是加密代码技术的银行账户信息,而不是货币本身,前提是两家银行必须相互开立存款账户。这样的安排,没有了清算行、帐户行的中间环节,支付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就跨境支付这个环节本身而言,这种安排是好的,但就银行跨境支付业务经营管理整体看,却存在一个问题,即每家银行需要与所有往来银行互相开立存款账户,这必然给账户管理和头寸管理增加成本,并降低管理效率。如此看来,货币桥上还是需要一个超级清算行机制。

由上可见,在跨境支付结算方面,还是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不必拘泥于数字货币的概念。此中的关键,是要磨合好央行数字货币与银行账户的衔接,融合央行数字货币和银行账户各自所长,实现模式突破。

第二,货币桥业务的操作方式要与商业银行内部操作方式无缝对接,不增加学习成本。

货币桥项目要取得成功,不仅业务模式要实现突破,具体业务操作上也要受到商业银行的欢迎。货币桥模式即使成功,有更多的央行加入,也一定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跨境支付结算系统,不会全面替代现有跨境支付结算系统,而是与现有的系统并行。做同样的业务却需要在操作方式不同的两套系统间切换,这会增加操作的学习成本和发生错误的机会,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往往会选择熟悉的、简便的操作系统。所以,货币桥还需要搭建引桥,一是系统与商业银行的操作系统无缝对接,二是所需要的操作方式与商业银行现有的操作方式趋同,甚至更简便。

货币是服务于支付的,但支付不是孤立的。数字人民币要获得成功,不能局限于技术和支付环节,更需要着眼于支付前、支付后进行全面的制度设计、模式设计和技术应用。

金色财经

金色早8点

Odaily星球日报

澎湃新闻

Arcane Labs

深潮TechFlow

欧科云链

链得得

MarsBit

BTCStudy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抹茶交易所区块链:DAO 治理研究

图片来源:由Maze AI工具生成 概述 随着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多年来的普及和增强实用性,对可扩展和动态DAO治理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DAO的利益相关者继续尝试各种系统设计、投票机制和DAO工具,因为他们试图建立和维持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

[0:0ms0-4:68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