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月费一万的链上数据分析工具Nansen究竟有什么真本事?

采访/撰文:潘致雄

如果经常逛海外的加密货币社区或者推特,应该时不时会看到一些针对链上数据的分析和讨论,除了大家都在用的 Etherscan 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受专业用户青睐的产品:Nansen。

应该有不少加密货币用户还没听过 Nansen 这家公司,一方面是他们提供的产品过于工具化,学习曲线太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服务卖的特别贵——贵的会让普通炒币用户走开。

当然这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的,而对于专注于区块链生态的投资机构、独立的严肃投资者来说,每个月 150 美元的订阅费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最高等级每月 2500 美元的订阅费,目标客户的数量估计就没这么多了。

为了覆盖到各类的用户,Nansen 推出了三个级别的服务,分别是每月 150 美元(标准等级)、1500 美元(VIP 等级)和 2500 美元(Alpha 等级)。对于 Nansen 这样一个处于早期的团队而言,阶梯价格很可能也是在试水市场的接受度。

Nansen 对于自己的定位是「面向加密交易者和投资者的链上分析平台」,所以其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Nansen 首席执行官 Alex Svanevik 告诉链闻,「我们标记了 8500 万个以太坊钱包,帮助用户实时跟进链上真实活动,了解 Smart Money 在投资、挖矿、治理、DApp 方面的活动。同时,可监测 Gas 使用状况以及不同主体的资本流动。」

Nansen 的名字来自于挪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 Nansen),他同样还是科学家、人道主义者和外交家,曾于 1922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选择这个名字应该和 Nansen 团队成员的背景相关,比如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Alex Svanevik 就毕业于挪威卑尔根大学的认知科学专业,后来还在爱丁堡大学研究了 AI 技术。

Tenet Protocol已推出由LayerZero提供支持的原生桥以及TENET作为OFT:金色财经报道,LayerZero Labs发布推文称,多元化的权益证明链Tenet Protocol已推出由LayerZero提供支持的原生桥以及作为Omnichain Fungible Token (OFT) 的TENET。原生TENET现在可以在以太坊、Arbitrum、Optimism、Polygon、Avalanche、BNB和Tenet之间无缝传输。[2023/8/11 16:19:34]

Nansen 的创始人 Alex Svanevik 和 DeFi 巨鲸 Su Zhu(Three Arrows Capital)、Kyle Davies(Three Arrows Capital)、Arthur Cheong(DeFiance Capital)在一起

在成立 Nansen 之前,Alex Svanevik 还创立了一个名为 D5 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Nansen 的部分早期员工同样也是 D5 的成员,专门服务于为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业务包括为初创公司和企业提供数据科学方面的支持,其客户包括业内知名的 Aragon、0x、Totle 等。

Nansen 曾于去年 10 月公开过一轮 12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当时他们表示拥有 1000 多名试用用户和 200 多名订阅用户。由于 Nansen 也是去年 4 月才正式推出,当时团队仅 3 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当时的订阅付费数据还算不错。

他们究竟提供了哪些服务吸引这些用户的呢?而另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是,区块数据值不值得分析?链闻同 Nansen 这家团队极精简、却成功捕获了加密货币世界金子塔尖用户的初创公司聊了聊,听了听他们的想法。

背景:为什么区块链数据值得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 DeFi 业务、早期项目的流动性初始化以及各种代币融资的变种(流动性挖矿、IDO 等)需求量增加,以太坊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金融结算网络。换个角度来看,当每一笔交易都需要付出平均十几美元的结算成本时,其业务本身一定是具有相应的投资或者使用价值的。

Gyroscope Protocol项目Discord服务器已被入侵:金色财经报道,据CertiK监测,Gyroscope Protocol项目Discord服务器已被入侵,黑客发布了虚假铸币链接。在团队确认他们已经恢复服务器的控制权之前,请勿点击任何链接。[2023/4/4 13:43:47]

以太坊链上交易成本不低,近期已略有下降,数据来源:GasNow

再加上区块链网络的另一个特点「账本数据公开」,这其中存在巨大的数据挖掘价值。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银行和央行的用户业务数据都是公开的,任何商业机构就能通过这些海量数据分析每个用户的消费习惯、收入情况、喜好等等各种各样的特征。但因为这会侵犯到用户的隐私,所以金融机构也不可能会公开这些数据。

但在区块链网络中,用户的账户可以默认选择匿名,所以哪怕你的交易数据都是公开的,但也无法得知某个账户对应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哪个人,除非用户选择主动披露,或者当这个账户与进行过实名认证的业务(比如交易所)进行过互动也可能会泄漏隐私信息。

所以从用户的分类来说,就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链上实名的用户和链上匿名的用户。但对于数据分析来说,这两者都有其价值。

链上实名用户:比如 SBF 或者 Vitalik Buterin

对于链上实名的用户来说,他们本身可能就是业内的公众人物,所以他们每次交易都可能会对市场本身引起影响,比如当 Vitalik Butrin 选择将各种狗狗类代币抛售或者销毁时,都会对市场产生剧烈的影响。

Vitalik Buterin 销毁 410 万亿个 SHIB 代币

而当做市商 Alameda Research 及加密衍生品交易所 FTX 联合创始人 Sam Bankman-Fried (SBF)选择参与哪个项目的流动性挖矿时,这可能代表着很多层的含义,比如,可以解读为:项目质量受到了 SBF 的认可、智能合约的安全性较高、鲸鱼已经入场没有散户的机会了,等等。但无论如何,这件事都可能会被很多人得知,进而影响其他用户的决策,或引发社区的讨论。

Gitcoin将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启动Grants Protocol二次方融资试点:11月22日消息,Gitcoin宣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创新办公室建立合作关系,将于12月9日至12月16日在Gitcoin新赠款协议Grants Protocol中推出二次方融资(QF round)试点,为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尼泊尔、肯尼亚、阿根廷、巴西和菲律宾)的12个创新项目提供二次方资助。

Gitcoin表示,此次捐赠轮标志着Gitcoin过渡到去中心化协议的开端,Grants Protocol将允许任何社区协调自己的赠款资金。[2022/11/22 7:56:51]

有些鲸鱼用户或者机构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曝光的效果,继而大范围影响市场热点,所以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

链上匿名用户:比如历史收益较好的地址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愿意公开身份信息的地址来说,其实也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

比如很多地址会进行频繁的代币交易,或参与一些闻所未闻的新项目。如果将这些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某个地址的历史收益情况,或者了解到市场上可能会有哪些被大家忽略掉的新项目。

Twitter 上的一些用户也会关注 Nansen 统计的 Smart Money 资金动向

这些信息和数据对于这个快速变动的市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新项目的数量实在太多,所以如果可以从这些高质量的地址入手,从这些地址获取信息,相比大海捞针来说效果会好很多。

缺点:无法看到全貌

这些地址可能会帮助用户更好的了解市场中的核心信息,但是这其中存在着一些风险:单个地址可能并不是某个投资策略的全貌,地址的持有人可能会将所有的策略分散在了很多的地址中。特别是随着现在 DeFi 栈的不断完善,这方面的风险和问题会越来越显著。

比如对于一个频繁交易的地址而言(通过 Uniswap 之类的 DEX),可能表面上这个地址历史战绩非常优秀,但其实地址的持有者还有另一个地址进行了不少的对冲操作,比如买卖期权、期货等衍生品,如果某次交易的现货产生亏损,另一个地址中的风险对冲就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隐私稳定币协议Haven Protocol新Desktop Vault已经可以在Mac,Windows和Linux上使用:官方消息,基于Monero的隐私稳定币协议Haven Protocol表示,新Desktop Vault已经可以在Mac,Windows和Linux上使用。[2021/2/4 18:55:19]

当 DeFi 协议越来越丰富和完善,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风险对冲机制,无论是期权、期货、保险,甚至是更复杂的或结构化的衍生品,用户规避风险的方式也会逐渐增加。

所以对于观察者来说,如果照搬单个地址的所有交易策略,可能会暴露很大的风险,除非能看到交易者仓位的全貌。

Nansen 产品的几个组成部分

链上数据分析的公司有不少,但是其最基础的步骤就是需要为地址打上「标签」,当然不同业务类型可能有其特有的分类方式。以及还能提供更详细的交易数据分析、图表工具以及其他数据服务。

地址分类、标签

比如对于以太坊中最常用的区块浏览器 Etherscan 来说,他们给地址打的标签一般会覆盖到交易所、部分特殊用户( 比如 Vitalik Buterin)、特定 DeFi 业务的智能合约地址等等,因为他们是提供的通用型的区块数据服务,所以标签数据量并不大。

还有一个常见的用例是提供合规服务的区块分析公司,比如 Chainalysis 或 CipherTrace。他们可以为交易所或者金融机构提供反(AML)相关的业务,所以他们对于地址的分类会更关注这方面,比如可以根据链上数据分析某个地址是否与此前标记过的「问题」(黑色产业等)地址有过关联交易,或者是否有针对资产进行过「去匿名化」的操作(比如使用 Tornado.Cash),当然他们的分析方法远不止这些简单的逻辑。

而 Nansen 的分类方式则是几种方式混合实现的,除了标记出投资机构和 KOL 的地址之外,还会根据算法方式自动识别的方式为地址打上一些特殊的「分类标签」,比如可以根据用户的资金体量和历史成绩打上「Smart Money」(聪明的钱)或「巨鲸」的模糊标签,虽然并不能得知标签背后的具体用户是谁,但是可以用这类标签标记出用户画像。

MXC抹茶将于10月14日9:30上线NEAR(NEAR Protocol):据官方公告,MXC抹茶将于10月14日9:30上线NEAR(NEAR Protocol),开放USDT交易,现已开放充值与提现。

资料显示,NEAR Protocol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基础协议,确保在移动设备上足够快速地支持DApp运行。NEARProtocol允许开发者构建移动区块链DApp并在用户本机运行,同时为开发者提供关于DApps的重要信息。通过状态分片,允许区块链与网络中的节点数量呈线性扩展,目标是100kTPS基于100万个移动节点。NEAR用来支付验证器的费用,验证器为网络提供了稀缺的计算和存储资源。[2020/10/14]

甚至还有「史诗级 NFT 收藏者」和「重度交易者」这类标签

Nansen 向链闻表示,他们有专职团队负责地址的标记,主要依赖于三种方法:算法、人工调查、社区提交。比如「巨鲸」和「Smart Money」的地址,就可以根据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然后进行判定。每天标记的地址数量为 15 万至 20 万个,目前已标记的地址总量为 8500 万个,所以算法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

而对于那些特定的地址,Nansen 的团队就可以根据用户或机构自己的披露、ENS (有部分用户会通过以太坊域名系统披露自己的钱包地址信息),或者结合投资机构的持仓数据进行定位,以锁定特定地址。

ETH 持仓排行榜,大多已打上标签

这个牵扯到比较繁琐和非标准化的部分,但是如果有专人负责这些信息的收集并加以研究,可以节省用户许多的时间。毕竟这个市场中的机构、KOL、社区的数量非常庞大,就算这些是公开信息,普通用户也没这么多精力和时间能统计完全。

数据分析、聚合仪表盘等工具

针对这些打完标签的地址,Nansen 就可以利用链上数据完全公开的特性,进行进一步的数据追踪和整理,由于链上的代币、DeFi 业务的数量体量很大,任意组合都能提供各式各样的仪表盘工具。

最简单的就是可以关注某些某些项目、代币的持仓数据,核心参与方有哪些知名的机构,他们近期的增减仓的趋势等。其实这些在 Etherscan 也能获取到相关的数据,只是从地址标签上来说,Nansen 会更加全面。

然后就可以将交易数据进行多次的聚合整理,提供更多高纬度的趋势数据,比如代币在不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数据、平均持仓时间、代币持有者数量,或者可以交叉对比某两个代币持有者的重合度等等。由于链上数据的全透明化,其实可以挖掘的点特别多。

Alex Svanevik 表示,这个地址看起来像是 Nexo 的

Nansen 团队已经为用户内置了十几个常见的仪表盘,比如他们称之为「Token God Mode」(代币的「上帝模式」)、「Wallet Profiler」(针对某个地址进行分析)、「Stablecoin Master」(针对稳定币数据的专家模式)、「Smart Money」(聪明的地址都有哪些新的交易趋势)等,用户可以从各个维度获取相应的数据。

其中部分仪表盘功能中还明确写明该功能处于 Alpha 或 Beta 的开发阶段,所以可能会增加或删除部分功能。当然,这也侧面意味着 Nansen 的开发进度很快。

自定义功能

除了内置的这些仪表盘功能外,Nansen 还为用户开放了一些其他的自定义和定制化的功能,可以进一步扩展平台的工具属性。

比如说对于一些 Nansen 未能覆盖到标签的地址,用户也能自行分析。比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来源可以为某些地址打上特定人物的标签,以此追踪某些特定地址的数据,该功能将独立于 Nansen 的公开标签库,保持私密。

某用户在 Nansen 设置的推送机器人

除此之外,Nansen 还提供了自定义的提醒或推送工具,后续也许还会提供 API 接入服务,实现更为复杂的功能。

其他非工具类的增值业务

对于掌握着海量数据的 Nansen 团队而言,他们不仅可以为机构和专业投资用户提供工具,他们自己也成立了研究团队,为更高阶的订阅用户提供更为深度的解读服务。

Nansen 表示,一部分内部的分析师专门服务于「Alpha」客户(他们平台最高阶的用户等级),提供关于「Smart Money」的每日动向和相关情报,产品名为 Alpha Radar。另外他们还会制作一些公开的研究内容,这也算是对外品牌输出的一种方式,体现他们的数据分析和研究能力。

比如最近他们就分析了 Uniswap V3 上线后的相关数据,可参考这篇文章:《Uniswap V3 的「炼金术」:它的兴起对 DeFi 市场格局有何影响?》(https://www.chainnews.com/articles/996491995061.htm)

另外对于 Alpha 客户,他们还提供了每周的电话会议以及私密的 Telegram 群组,通过这个方式为高阶用户提供讨论、分析的场所。之前听说有人也是为了加入这些群组和每周的独家会议而订阅 Alpha 服务。

多链规划

在与 Nansen 的对话中,我们还聊了聊关于多链的话题,因为除了以太坊之外,其他公链网络也拥有越来越多的 DeFi 业务,这些数据也可能会是他们用户的需求。

Nansen 表示,多链的支持已经在他们的规划中了,主要的考量因素是用户的需求。所以他们最近已经支持了以太坊侧链 Polygon (原 Matic),接下来的几周将增加更多功能和数据。

此前 Nansen 还和 Polygon 合作为订阅用户空投代币

另外两个比较快支持的是 BSC (币安智能链)和以太坊 Layer2 方案 Optimism,他们目前已接近完成集成这两个方案的后端,目标是在 6 月就可以实现支持。

Nansen 还在与 Arbitrum 和 StarkWare 团队讨论实现方案,另一个比较受欢迎的高性能公链 Solana 也可能很快就会支持。

可见随着多链生态的逐渐起步,Nansen 从数据分析上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共享一套账户体系的以太坊、BSC、HECO 等,同一用户就会在不同链上进行各类交易,最终可能还是需要归属到同一个账户体系下的,这也就为 Nanasen 增加了更多挑战。

题外话:隐私技术对数据分析的影响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公链网络都还是公开和透明账本的系统,但是从长期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隐私相关的技术(混币池、隐私计算、零知识证明等)在探索和实现,可能会为区块链的世界里带来一些隐私和匿名的功能。

这可能就会为 Nanasen 增加数据分析的难度,但是他们对此并不担心,认为生态中的大部分地址和交易将依旧保持公开,而且从法规角度来看,公司实体很难使用隐私功能。另外对于去中心化的项目而言,可能也会倾向于进行公开的交易,以维持社区的信任。

不过随着隐私技术的普及化,应该还是会有不少用户选择针对部分资产进行「防追踪」的交易,特别是「黑色产业」可能会更常使用这些技术。而且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应该是不希望将自己的资产交易记录公之于众的。所以这些因素或许会增加 Nansen 分析数据的难度并降低数据准确度。

但还是有不少用户愿意公开自己交易的,比如说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或社区领袖,其中不少人乐意用公开姓名进行交易,毕竟他们的决策也会影响着市场走向,这也算是粉丝经济和影响力经济的体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62ms0-3:34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