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比特币新年猛涨40%,从业机构仍在“过冬”,加密货币“牛市”行得通吗?

BBTFINTECH

2023年开年,加密货币交易价格走出了回升步伐。1月29日,全球市值排名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持续走高,日内最高突破23500美元关口。2023年以来,比特币自1.6万美元飙升至2.3万美元区间,整体涨幅接近40%。

创下阶段新高后,“加密货币牛市到来”的相关话题引发了诸多讨论。但不容忽视的是,币圈此前的“黑天鹅”事件影响仍在蔓延,行业从业机构仍在“过冬”,加密货币贷款机构GenesisGlobalCapital年初申请破产保护,Coinbase等加密货币平台大举裁员……

更有分析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加密货币本身存在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没有底层资产支撑等问题并不会随着币价的上涨而消失,行业整体仍旧面临着考验。

01比特币单月涨幅接近40%

比特币交易价格持续回升。根据全球币价网站CoinGecko数据,截至1月29日17时15分,比特币过去24小时内最高价为23539.79美元,最低交易价格为22919.86美元,现价报23181.62美元,最近24小时涨幅为0.8%。

亿万富翁Tim Draper提议斯里兰卡采用比特币解决金融混乱,遭到央行行长拒绝:2月3日消息,硅谷投资者、亿万富翁Tim Draper在斯里兰卡与当地企业家一起拍摄了一集他的Meet the Drapers电视节目,并于周二会见了斯里兰卡总统Ranil Wickremesinghe,劝说该国采用加密货币。央行行长Nandalal Weerasinghe对此无动于衷,这比Draper在其他地方得到的反应要冷淡得多。这位央行行长表示,目前通胀率为54.2%,去年经济收缩了8%。(南华早报)[2023/2/3 11:45:40]

图片来源:CoinGecko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23年初至今,比特币从1.6万美元飙升至2.3万美元区间,整体涨幅达到40%,这也是自2021年10月以来,比特币创下的单月最高涨幅。此外,相较于2022年11月的阶段性低点15476美元,比特币整体反弹接近49%。

Kraken Australia CEO:比特币下跌是被过热的以太坊和NFT市场“拖累”后的自然修正:9月8日消息,加密交易所Kraken澳大利亚的首席执行官Jonathan Miller在其8月份报告中指出,昨日的比特币下跌是因为被过热的以太坊和NFT市场“拖累”后的自然修正。

此外,Miller还指出,围绕萨尔瓦多的比特币法生效的炒作是促成比特币最近上涨的因素之一,但一些投资者可能已经计划在此新闻上卖出比特币。(Cointelegraph)[2021/9/8 23:09:40]

具体来看,2022年全年跌幅接近65%的比特币,在2023年开年后持续走高,接连突破多个千元整数关口。1月14日,比特币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一举突破20000美元大关,并进一步走高至21000美元上方,为2022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20000美元关口。1月20日,比特币达到23539.79美元,同样为2022年8月以来的最高交易价格。

此外,与比特币步调一致,大部分市值排名靠前的主流加密货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例如,以太坊2023年1月涨幅超过30%;瑞波币单月涨幅接近20%;狗狗币单月涨幅接近25%……截至1月29日17时15分,以太坊报1593.14美元,24小时涨幅为0.2%。

特斯拉可能共买入3.7万枚比特币 部分仍处于亏损状态:日前,市场研究机构分析发现,特斯拉可能共买入3.7万枚比特币,而且与当前价格相比,部分买入的比特币仍处于亏损状态。今年2月,特斯拉首次证实其买入了价值15亿美元的比特币,但始终没有透露买入了多少枚这种加密货币。(腾讯科技)[2021/6/15 23:37:06]

谈及新年以来比特币呈现这一走势的原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一方面是2022年末以来,美联储加息趋缓,美国通胀出现缓解迹象;另一方面是受到日历效应影响,在时间进入2023年后,通胀率同比的数据会有所缓解。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新的美元宽松周期即将开启,加密货币作为一种风险资产,价格开始回升。

“从短期原因来看,美联储新年暂缓加息预期持续升温,更有机构做出了有望降息的评估,让更多市场资金进入了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北京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补充道。王鹏还提到,从长期原因来看,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交易机制仍不完善,在经历了2022年的持续暴跌后,出现回弹也在市场预期中。

比特币三个月期货溢价达到创纪录的50%:Cointelegraph发文称,比特币近一个月以来一直在努力突破60000美元的阻力位。尽管陷入僵局,但比特币期货市场从未如此看涨。6月到期的比特币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已超过65,000美元,12月到期的比特币期货价格达到了73,500美元。然而,比特币的三个月期货溢价达到了创纪录的50%,表明市场效率低下。Cointelegraph分析称,因此,尽管50%的基础溢价似乎不合常理,但散户交易者没有其他手段可以利用其头寸。反过来,这会导致暂时的失真,尽管从交易的角度来看不一定会令人担忧。尽管高昂的融资利率费用仍然存在,但由于成本不断上升,杠杆多头将被迫平仓。因此,12月到期的73,500美元合约不一定能反映出投资者的期望,这种溢价应该会减少。[2021/4/12 20:08:39]

02从业机构过冬

“熊市结束”“牛市来了”……比特币升值走势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加密货币市场前景的进一步讨论。但一边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交易价格持续上涨,一边却是加密货币从业机构的节节败退,破产、裁员等消息不断。

比特币一旦达53668.42美元,市值触及1万亿美元里程碑:据CoinGecko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今日最高达到53,194.82美元,按照18,632,931枚流通供应量计算,市值达到991175410617.42美元,逼近1万亿美元里程碑。如果比特币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话,按当前流通供应量计算,价格需要达到53668.42美元/BTC。[2021/2/19 17:31:33]

2022年里,币圈风险事件频发,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持续暴跌,从号称“币圈茅台”的LUNA币崩盘到币圈对冲基金三箭资本、加密借贷平台CelsiusNetwork、VoyagerDigital等接连进行了破产清算,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笼罩在一片寒冬中。

而从市场表现来看,进入2023年后,从前述事件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仍在持续蔓延。1月18日,加密货币贷款平台GenesisGlobalCapital正式向美国纽约联邦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在2022年11月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宣布破产后,GenesisGlobalCapital出现挤兑风波,随后冻结所有客户的账户并暂停提款。GenesisGlobalCapital筹集资金期间,也被指出现了大规模的裁员。

更早一点,年内还有加密借贷公司Amber、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陆续宣布裁员,其中Coinbase裁员20%。此外,1月28日,另有市场新加坡加密金融服务公司Matrixport宣布将顺应市场进行战略调整,裁员10%。

这些从业机构的动作,也让币圈玩家更为谨慎。1月29日,有币圈玩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尽管2023年开年比特币走势迅猛,但我近期已经大幅降低了交易频次,并将账户中的大部分交易资金进行了提现。尤其是在交易所的选择上,也更倾向于熟悉的大平台,主要是担心交易平台出现问题,难以提现。”

另有加密货币行业从业人士指出,相较于加密货币交易价格的波动,当前币圈用户更为担心的是交易平台出现问题。一旦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相关平台破产清算流程长,用户也很难取回自有资金。

在王鹏看来,加密货币本身存在的缺乏实际应用场景、没有底层资产支撑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也不会随着币价的上涨而消失。加密货币行业从业机构出现的系列裁员、破产问题,也表明行业整体仍旧面临着考验。另一方面同样表明,加密货币的前景和价值仍然是有限的。

03价格神话终会破灭

理性来看,比特币在短期内的升值能否扭转加密货币行业的颓势,仍然有待观察。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近期比特币交易价格持续走高,已有部分币圈玩家在公开交易平台鼓吹牛市收益、推广平台返佣机制等,吸引用户入场参与炒币。

与此同时,2023年以来,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等多国监管部门就加密货币监管发声,提出加密资产相关风险不能转移到银行系统、以对待传统金融机构的方式来监管加密货币、强化加密货币领域等违法行为监管……

就境内用户而言,2021年9月24日,央行等10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参与加密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境外加密货币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

盘和林指出,2022年币圈存在的问题,境内外是不一样的。境外是美国高通胀高利率下,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风险资产价格回落,泡沫破裂;境内是监管持续加码、明令禁止,境内不具加密货币流通的土壤,强监管态势不会放松。

“比特币的顶峰已过。大方向上看,比特币是泡沫资产,价格神话最终会破灭。其中不乏短期投机者参与其中,期许从中获利。但这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并不是机遇,只是博弈者制造的虚假繁荣幻想。国内炒币用户应该尽早脱钩,远离加密货币交易。”盘和林如是说道。

王鹏同样强调,加密货币交易具备高风险,普通用户不应被短期的涨幅表象所吸引,避免可能发生的财产损失风险。尤其是境内加密货币交易被全面叫停的当下,普通用户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不论是选择哪一类资产进行投资,都要做好合适的投资规划,理性看待收益与风险。

文/北京商报记者廖蒙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4:7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