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中国麦冬之乡”的新春图景:“小中药”走向世界 民众喜盼丰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何华蓉正在田间查看麦冬生长情况。 陈选斌 摄

(新春走基层)“中国麦冬之乡”的新春图景:“小中药”走向世界民众喜盼丰收

中新网绵阳2月1日电题:“中国麦冬之乡”的新春图景:“小中药”走向世界民众喜盼丰收

记者岳依桐

吃过团年饭,四川绵阳三台县涪城村村民何华蓉匆匆出门,骑上电瓶车赶往田间,仔细查看地里麦冬的生长情况。时逢新春佳节,这位48岁的农妇仍放不下自家承包的100多亩地,“即将立春,气温回升,麦冬还有一次旺长期,要随时注意有没有缺水、缺肥。”铲起一株麦冬细细观察其生长情况,何华蓉朴实地笑道,“把麦冬当宝贝照顾,我们一家人的收入全靠它。”

麦冬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小拇指大小、米黄色的块根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之效。在每年为何华蓉一家带来超过70万元人民币收入的同时,也为三台这个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县城贡献近40亿元产值。该县麦冬产量占中国麦冬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中国麦冬出口量的80%以上,远销至东南亚、欧盟以及日本、韩国,被称为“中国麦冬之乡”。

何华蓉正在田间查看麦冬生长情况。 陈选斌摄

三台县麦冬产业办副主任杨以明介绍,该县种植麦冬已有数百年历史,目前建成麦冬种植基地6万余亩,有十余万人参与种植。“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三台麦冬就开始零星出口。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以及中医药在世界影响力的增强,几十年来,麦冬出口量实现大幅增长。”

杨以明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由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麦冬的市场需求量明显增加,今年麦冬价格也呈上涨趋势。“清明前后就是收获季,春节期间的田间管理非常重要,通常是通过根外追肥的方式让麦冬长得更好。”

中国麦冬博物馆内,品类丰富的麦冬衍生产品。 杨勇摄

为了更好地发挥麦冬价值,当地还组建了四川省麦冬产业技术研究院,并邀请土壤、种植、药学、食品研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智囊团”,进行麦冬全产业链攻关。记者在位于三台县的中国麦冬博物馆看到,麦冬饮料、麦冬汤料包、麦冬茶、麦冬化妆品、麦冬手工皂等衍生产品种类丰富。

“麦冬浑身上下都是宝!”谈起这种中药材,杨以明难掩喜爱之情。他告诉记者,麦冬块根用于制药、须根可用于开发衍生产品,四季常青的麦冬苗不仅是中国各地常见的绿化植物,更是品质上佳的家禽、牲畜饲料。“农民种麦冬,现在每亩地都能赚三份钱。”

绿油油的麦冬地。 杨勇摄

实际上,麦冬“走出去”的步伐正不断加速。三台县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副主任蒋婉钰介绍,2019年底,当地建成中国麦冬电子交易中心,通过互联网助推麦冬走向世界,截至目前,电商交易平台交易额累计达18.6亿元。2020年底,“涪城麦冬”还成功入列《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首批地理标志互认清单。

其实,在走向世界之前,麦冬早已深入三台人的日常生活。何华蓉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大餐的菜单中,麦冬炖鸡必不可少,还会端出热腾腾的麦冬茶。“拿我们最好的东西招待亲戚朋友,大家一起过一个祥和的春节。”谈及新年愿望,这位农妇看向田中茁壮生长的麦冬,笑着说,“虎年就要虎虎生威,希望麦冬大丰收,大家都发财!”(完)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46ms0-5:15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