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抛万达、抱华住,融创酒店能逆袭吗?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半年报业绩会上,孙宏斌的那句“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会很艰难”还在耳边回响,融创已然决定和万达分手,一个人走。

文/地金君

继今年9月中旬官宣1.33亿元的分手费后,10月9日,接手融创酒店的现任终于浮出水面:

融创文旅集团与华住集团合资创立的永乐华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宣布,融创文旅计划将旗下西双版纳、广州、成都等11个城市的22家酒店授权至永乐华住进行管理。

图片来源:融创官微

相比此前融创与万达官宣分手的21家酒店相比,此次委托管理转让的酒店又增加了1家——哈尔滨融创万达嘉华酒店。

这22家酒店,均会换牌成为永乐华住旗下品牌酒店。

对多数吃瓜群众来说,这个结果并不能算意外。

早在今年3月22日,融创文旅就与华住宣布成立了合资公司——永乐华住。其中,华住占股比例为50%,融创文旅与战略合作伙伴时代环球共同占股50%。

天眼查显示,永乐华住注册资本5000万元,董事长为融创文旅集团副总裁、酒店负责人张烨;CEO为华住集团执行副总裁、全球高端酒店品牌事业部CEO夏农。

永乐华住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酒店管理、餐饮管理、会议及展览服务等。

双方签约后,一方面华住表示将把旗下的施柏阁、花间堂等品牌的未来开发、运营授权至合资公司,另一方面融创文旅也将旗下堇山等品牌授权至合资公司,合资公司还将着力开发宋品、永乐半山等高端奢华酒店品牌。

一切似乎早有安排。

官方资料显示,永乐华住旗下目前拥有施柏阁大观、宋品、施柏阁、花间堂、花间系列、永乐半山等酒店品牌,其高端酒店规模已超60家,总客房数近12000间。

据地金君梳理,这22家酒店,应该都是当时2017年“世纪大并购”时,融创打包收购的13个万达文旅城内酒店。

一转眼4年过去,至此也意味着,融创与万达两家的合作进一步走向终结。

旧花欲落新花好,新人少年旧人老。

01

宁赔1.33亿,也要坚决分手

融创与万达的酒店分手风波,最早要追溯到9月10日的一则公告。

当晚,万达酒店发展公告称,收到融创通知,将提前终止与万达方面21家酒店的管理协议。这些酒店此前由融创持有,但一直是万达酒店发展负责管理运营。

公告中融创给出了两个理由:新冠疫情影响+商业战略调整。

此消息一出,引来坊间众多猜测。在许多业内人看来,万达方面大概率处于被动通知。提前分手,赔偿在所难免。

果然,约一个星期后,9月16日晚间,分手费也被最终敲定:1.33亿元。

据万达酒店发展公告,万达方同意终止与融创的酒店管理协议,融创需支付万达方面人民币共约2亿元。其中,1.33亿元作为终止的补偿,0.68亿元用于结清与万达酒店之间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全部未支付应付账款。

这21家酒店中包括19家正在运营的酒店和2家正在建设且尚未开始运营的酒店。

此后,融创与万达也并未官方回应过此事,只答:以公告为准。

02

大家都可以作证,是融创提的分手

这批酒店原本属于万达,但几年前一场让行业震惊的“世纪大收购”,让这些酒店换了业主。

2017年7月10日,万达、融创、富力三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万达将北京万达嘉华等77个酒店以199.0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富力,将西双版纳万达文旅项目、南昌万达文旅项目等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以438.44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融创。

彼时,万达面临巨大危机,迫不得已下,王健林断臂求生,大量出售旗下优质资产。而彼时的融创则意气风发,手握大量现金,在地产市场高调买买买。

一家想买,一家想卖。双方一拍即合。

协议规定,万达与融创同意交割后文旅项目维持“四个不变”:1、品牌不变,项目持有物业仍使用“万达文化旅游城”品牌;2、规划内容不变,项目仍按照政府批准的规划、内容进行开发建设;3、项目建设不变,项目持有物业的设计、建造、质量,仍由万达实施管控;4、运营管理不变,项目运营管理仍由万达公司负责。

因此,这些酒店虽然已经全部归属融创,但直到今年其实一直都由万达酒店管理。并且按照2017年立下的协议,这种关系要持续20年,到期时间为2037年。

在签约仪式上孙宏斌致辞:本次合作我们非常满意,既符合万达的转型战略,又让融创能够有很好的条件和机会在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有专业性和规模性的发展。

但商场之内无兄弟。

孙老板翻脸的速度,与融创卖房的速度简直一样快。

03

管理费与投资方不一致,此前双方已有矛盾

关于终止合作,融创公告给出的理由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及融创中国商业战略的调整”。

近年来,疫情影响下,整个酒店行业的确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介绍称,仅北京酒店业,2021年上半年就亏损了17亿元,其中一季度亏损21.3亿元,二季度减亏3.5亿元。

行业整体如此,万达酒店自身的状况同样不算乐观。

年报显示,2019年万达酒店亏损3.89亿港元,到了2020年终于扭亏为盈,年度溢利2.3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据万达酒店发展2020年年报,旗下的高端酒店入住率为44.2%,同比下滑了约18%。而根据公告,融创托管给万达的酒店主要是位于西双版纳、南昌、合肥、青岛、广州、无锡、重庆、成都、桂林、昆明等10个城市的万达文华、嘉华或锦华酒店。均属于高端及以上档次的酒店。

即使到了2021年上半年,万达高端及以上档次酒店的入住率有了稍微的小幅上升,为48.1%,但与基本不受疫情影响的2019年入住率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根据年报,2019年万达高端及以上酒店的入住率为61.8%。

而针对停止合作的21家酒店,去年以来的收入也有了明显下滑。

根据万达方面公告,2019年全年、2020年全年,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1家酒店的总收入约为港币1.50亿元、港币7180万元和港币3800万元,分别占万达酒店发展2019年、2020年和截至2021年上半年收入的18%、11%和9%。

但即便如此,融创单方面的终止合作,也将会给万达酒店带来不少的损失。

根据公布,这21家酒店,约占万达正在运营酒店的19.0%,以及正在建设且尚未开始运营的酒店的1.3%。

而目前,万达酒店发展一共管理了包括100家正在运营的酒店和另外152家已签约管理但正在建设且尚未开始运营的酒店。

“即使2021年的经济将因疫苗推出而继续复苏,我们预期2021年的运营环境仍将充满不确定性。”在2020年年报的开篇,万达酒店发展主席丁本锡就作了如是表达。

疫情带给酒店业的冲击,显然也是当时融创买买买时始料未及的。

此外“世纪大并购”后,融创每年还要付给万达一笔高额费用。

比如根据2017年的规定,这13个文旅项目的管理成本及贷款由融创承担,每个目标项目每年应支付品牌许可使用费人民币5000万元,包括每年应向万达娱乐支付人民币4,500万元品牌许可使用费,每年应向万达商管支付人民币500万元品牌许可使用费。

这意味着,万达将每年从融创手中获得6.5亿元的咨询费。而合同期限为20年。

不过世事也永远充满着变数。

到了2018年10月29日深夜,融创和万达同时发布公告,宣布融创再出资62.81亿元收购万达原文旅集团和13个文旅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司。

根据融创发布的公告,融创在收购万达文化管理100%股权后,涉及的万达方及其关联方原应收取的品牌许可使用费等,将不再收取。

而万达方面的公告,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融万两巨头合作的潜在矛盾:

“2017年7月,万达与融创签订13个万达城项目收购合同,合同约定,收购后万达城冠名不变,项目仍由万达单方面设计、建设和管理。合同实际执行中发现,该合作模式确有诸多不便,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与投资方一致,对项目发展才更为有利。”

如今融创、万达针对酒店管理板块宣布彻底再分手,或许也有类似的考虑。

不管怎么说,融创是不情愿继续续约了。为此,孙老板甚至不惜支付1.33亿元的赔偿金。

显然在融创眼里,赔偿1.33亿比每年支付巨额费用却又不能保证效益来的划算。

04

融创谋划的下一棋

按照今年3月签约的计划,华住和融创文旅计划5年签约200个项目,开业超100家高端酒店。

3月22日,华住集团创始人、执行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季琦在致辞中就戏称,感谢大家见证华住和融创的“婚礼”并见证两家公司“爱情的结晶”。

一代新人换旧人。万达与融创针对酒店方面的分手,或许早在此刻已写下序章。

作为文旅项目的一部分,酒店一直是融创多元化的重要一块拼图。

据官方公布,融创已有近150家高端酒店。截至2020年12月,融创全国共布局13座文旅城,5个旅游度假区,近30个文旅小镇,其中包括50余座乐园,近90个商业和近150家高端酒店。

相对比2019年,去年一年增加了3座文旅城,1个旅游度假区、6个文旅小镇、9座主题乐园、64个商业和近50家高端酒店。

此外,融创在酒店领域的布局脚步一直在加快。

2019年6月15日,融创首家自营品牌酒店——广州融创堇山酒店开业;2020年5月,融创文旅与开元旅业在酒店、地产方面达成合作;2021年3月,融创文旅与华住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永乐华住。

事实上,在今年9月底刚刚亮相的融创青岛阿朵小镇,融创就一口气推出了八个高端民宿品牌:花间堂、禅驿、花筑、乐贝、六悦、星天外、正在昨天和布衣客栈。

遗憾的是,目前融创虽然有自己的酒店管理品牌,但目前品牌影响力还很小。但对于酒店业来说,品牌事关重大。融创想要进一步推动酒店业务的发展,就必须打造自身品牌。

融创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信息显示,融创房地产集团在2021年8月,申请注册“融创堇悦酒店”、“悦”等系列酒店品牌商标。

另一方面,华住的压舱石依然是经济型酒店及中端品牌,近些年也才刚刚在高端市场进行探索。

根据华住集团招股书,汉庭酒店是华住的支柱酒店品牌,占酒店总数的43.7%;其次是全季酒店,占比15.3%。

来源:华住集团招股书,数据截止2020年6月30日

虽然在2019年11月,华住宣布收购高端酒店品牌DH,迈出其海外布局的重要步伐。但由于疫情等原因,DH酒店经营状况并不算理想,反而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华住的整体业绩。

财报显示,华住集团2020年录得净亏损约22.0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因此,融创与华住能否在高端酒店领域闯出一条新路,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这对双方也将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当然,也不排除融创为了出售旗下酒店资产以减轻自身债务压力的可能。

虽然不久前,融创辟谣了向绍兴政府求助的传言,但在三道红线穿透式的监管下,即使是龙头企业也面临着不小压力。

年报显示,2020年融创中国负债总额9305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83.9%。到了今年八月份,资产负债率仍有82.72%,三道红线仍踩线一档。

事实上,早在2020年业绩会上,孙宏斌就已经透露:融创考虑要卖掉一些持有的资产,比如酒店、商业甚至一些乐园。“2019年年底,融创成功出售了一个酒店,还有4个酒店短期内也会成交。”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融创扶持自有品牌酒店的发展,不排除未来单独分拆上市的可能,将有利于出售旗下酒店资产以改善自身流动性。

对融创来说,这或许是另一步好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3:51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