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T:鸿沟哪年不埋人?——互联网适老化应用的审视

面对数字鸿沟,慌张无措的“目标客户”序章站在门槛上的冷笑人的死亡有三:物理死亡、社会死亡、记忆死亡。

物理死亡——意即肉体死亡,生机断灭,这里不较这个邪劲,不去思量什么灵魂21克这种脑洞。死即是死,留下皮囊一具;社会死亡——不是清华小姐姐叫嚣的那种”社死”哈,就是因为人死导致的非物质附属物的消亡,类似社会关系啦,遗产啦,因此逐步消亡而成为了过去式;记忆死亡——留存在社会大众或者记录里面的关于你的一切,或者遗忘或者佚失或者消灭,无从也无处追寻你踪的那种彻底“消失”。死亡作为每个物种的必然终点是一道门槛,不管你从哪几路来,何时来,来了多久,终究也是要汇集到我这儿来滴。接近甚至站在这个门槛上的老年人,回望来路的拉拉杂杂各色人等,不管有多慈祥、淡然或者友善,心里头总是有一声冷笑——呵呵。

站在死亡这道终极门槛之上看互联网,它对于老年人,即使算不上恶,也是足够刻薄。除了因为漠视导致的嫌弃,除了因为有利可图导致的“热络”,还有居高临下的“我以为你需要”的关怀,还有榨取最后一滴血汗的“别有用心”。互联网的这道数字鸿沟淹没的老年人是没有话语权的,所谓银发经济的重点在经济而非银发,随着社会数字化和互联网的深入,互联网骨子里面的那套丛林法则体现出来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散发着浓郁的钞票味道。互联网以及它所沾染的文化构建的世界对老年人是那么的陌生,除了一部分勉强跟上的“老当益壮”们,大多数老年人被互联网予取予夺,从伦理上讲是极度不道德的。

从越来越多的社会新闻来看——比如前些日子的“七旬老人在理发店三年被消费235万元”这样的事件。总有针对老年人,利用数字鸿沟的断层谋取私利的事件上演,情绪化地讲,涉及到老年人的经济类欺诈应该施之以严惩——再励志的人也不敢去鸡汤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因为,老年人即使有东山再起的勇气,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时间,涉老罪行断掉的是老人的最后希望!互联网经济的适老化问题的悬而未决绝不简单是个发展梯次问题,也不仅仅是“盯着老人兜里的钱”的问题,它愈发是整个互联网文化的伦理问题。互联网世界,因为国家数字货币化的大趋势,因为互联网的逐利本质,不能结构性补足“老年用户”这个群体的短板,不尽快填平数字鸿沟,引发社会化问题只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以互联网知识的半衰期看,即使有初代网民逐步老龄化,行将老去的网民势必不能跟上互联网推进的步伐。即使有中国基础网民的扩大,即使有老年人口亡故导致的网民结构新陈代谢,这些不能改变老年数字鸿沟问题——因为互联网发展的流速看,“掉队者”永远存在,这个缺陷会迅猛蔓延、吞噬跌落沟底的老年用户。互联网适老化亟待完善——因为我们曾经年轻,你们正在老去,别让自己站在门槛上时,只能听到一声冷笑。

最后,本文不是为了挽尊或者洗白老年人——世界,曾经是我们的,现在是你们的,未来应该是大家的。

相较于实体社会,互联网适老化的实现要相对容易:老年专属手机、老年专属应用、安全堤坝和亲属辅助。这些依然涉及到了软件开发、硬件生产和社会民政监督,还真不是一家一户能摆平的。但答案总比问题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老人有自尊地徜徉在互联网世界并不是什么伟大梦想或者遥不可及的事情。另外,所谓数字鸿沟绝不是针对老年用户的专属,互联网的“排它”是广谱打击——不只是老年用户而已,今天,当你试图在街边召唤空驶的出租车,或者当你试图在超市使用纸币结账时,您势必也会感觉到互联网给您的“森森”恶意。

数字鸿沟,不仅是横亘在老年用户面前的天堑,何尝不是互联网文化对差异化用户的粗暴。步子快了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一些等等被甩丢的灵魂,互联网洪流大水漫灌之后,产品和功能的伦理也亟待填平用户自我表达的鸿沟。

老年机?老年急?章一手机不只是个手机——基建适老化所谓智能终端,直接跳开电脑这个选项,跨越数字鸿沟的互联网应用还是要从手机开始。

在中国,最懂用户的永远是山寨机,在经历了高仿行货,堆砌参数做缩水样子货之后,实际上,在老人机领域撑起一片天空的居然还是山寨机们——它们至少给出了一款款还算及格的老人机。细数几大知名品牌商宁愿花样翻新迭代新机,在压榨中青年市场潜力上费劲儿,却着实拿不出一两款像样的老人机。在智能终端制造链条里面,模块化和产业化完整的中国手机制造商居然造不出一款真正意义的“老人智能机”,这事儿瞧着是那么滑稽和吊诡。看官们瞧瞧自己家长辈的手机吧,淘汰下来的知名品牌二手机,或者名字连外国人都念不对的山寨机……在几个知名的电商平台敲关键字看看,扫出来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寒碜呀。

在手机几乎等同于身份证的今天,上到八十九下到刚会走,手机属于“刚需”,而且老年机和少年机属性上有高度重合,所以,手机制造发展至今,在经济和消费理念基本到位的时期,重新拾起“功能机”逻辑打造符合特定人群的“弱定制”功能手机恰逢其会。

实际上通过贴标签的方式,手机制造商早已开始对手机用户市场做了细分化,比如拍照手机,游戏手机,什么什么XX手机青春版,Mini版啦,Pro版啦……针对特定人群的产品细分,对于需要一定辅助和监控的功能手机——我们暂称为“关爱手机”,对于残障人士的特定功能强化的功能手机——我们暂称为“添翼手机”,实在存在相当的市场潜力和规模。我们缺乏的是,迎合老年用户、低幼用户和残障用户的功能细分及必要的研发——没有到达硬件研发的层面,只是针对大数据和调研,对手机硬件配伍和组合的研究。

我们再怎么撇嘴,也不得不承认——哪怕是脑白金、足力健呢,只要真真正正把老年用户当用户,市场潜力并不那么悲观。功能手机的研发一定程度上甚至不算是产品进步,而且中庸甚至减法,毕竟所谓的水滴屏流水屏全面屏折叠屏康宁玻璃屏下指纹云云,未必是老年人的菜。山寨机们其实已经指出了老年机的基本诉求:大、长、劲。

大尺寸屏幕,对应着屏幕显示大字符。在小尺寸手机上采取大字显示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且不说掉行严重的丑,整体界面布局都会被挤压得莫名其妙。在生物学和医学角度没有解决老花眼问题时,大屏幕是老年机的硬件标配。

长续航——鉴于老年人操作效率不高,行动相对迟缓,以及大屏幕耗电比例而言,都或直接或间接要求容量足够大的电池确保出行时的续航。

音量劲爆——老年人的手机很大程度是替代话匣子及电视机的,所以不管内置还是外放的音量大且质量可靠,才能给予使用者足够的便利感。

除了大长劲之外,老人机最核心的诉求就是输入问题:不论触屏区域的大小及虚拟按钮的大小,还是输入法的输入易用度都是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大门槛。诸如输入区太小不便于手写,输入选项按钮太小,中英文切换,输入法唤醒和调出……输入法对于老年用户并不友好。键盘输入按钮太小,语音识别对口音和音量的要求高,手写输入既然自动成为了老年用户输入方式的首选,那么在屏幕固定手写输入区的必要性就比较大。至于是在在同块屏划分出固定的手写区域,还是采取分屏方式单独为手写区设置小屏,抑或是采取折叠屏方式将手写板与手机主屏分开——那就是产品经理的专业了!

话说老年机的长续航还有固定手写输入区的需求,使得模块式外置插接方式变得可行性。例如为保证屏幕有效利用,将手写区模块化;为续航考虑,将电池的模块化外接——毕竟现有的手机快充技术黑科技啦石墨烯啦,基本原理还是增高电压或者增高电流或者同时增高电压和电流,这些,都间接导致了老人的充电风险——毕竟电池充电过热导致火灾而祸及老人的案例还是很有一些的。顺便吐个槽,话说手机电池不可拆卸这个趋势,到底是为了轻薄化?美观?防尘?防水?还是为了促进手机整体销售呢?

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2020年已经达到了2.54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底60岁及以上网民占全体网民比例的11.2%,人数为1.1亿——实际上由于老年网民接触互联网时等于一次性遇到电脑扫盲和手机扫盲两个问题,老年网民所谓的上网几乎就等同于手机上网,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比例为99.7%,老年手机网民用户的比例要高于这个数字,这意味着1.1亿台手机的市场容量。随着社会老龄化深化,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大。在如此市场容量及趋势而言,亿老人机为首的功能机硬件市场并非无可作为。

章二最简单及最难的——应用程序及OS的适老化安卓系统友好及开放的环境是一柄双刃剑——这几乎不是一句比喻,一把锋利的凶器对于当打之年的人而言乃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的爱物,对于能力欠缺的老人家而言,真是抡起来未伤敌先闪了自己的老腰。安卓原本当做安全栅的所谓ROOT,现在几乎形同虚设。不叫流氓软件的流氓软件绕过ROOT,利用用户思维惯性、下意思操作和操作惯性的套路,细究起来能把你气乐了。比如永远让你怀疑人生一样藏头藏尾的“X”——世界上最遥远的,不是跨越数字鸿沟的通路,而是互联网APP的套路。不完全的统计下,因为误导性按钮导致老年人误装APP的比率是1:2——每一次老人家颤巍巍的点击之下无良APP会在后台安装1~N个莫名其妙的APP。除了惯常的鸡汤文和标题党之外,充满恶意威胁的“您的手机严重资源不足”,“您的手机处于危险的环境”,“您的手机亟待提升安全级别”之流的保险营销式的安装引流就是互联网的泥石流,它几乎可以看作是适老化的第二大门槛——在一通骚操作之下,乱七八糟的APP如同新冠变异病蔓延,三四个跳转之后WHO知道老人家的手机上被悄咪咪地装了些什么?微信和短视频作为重灾区即使没有推波助澜也最低限度算是姑息养奸!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老年用户因此收到了实际损害,但是因为流氓APP肆虐之下,手机卡顿被塞满乃至运行异常是老年人手机的常态,除了请自家的年轻人定期帮助清理手机外,有几多老年用户直接认定手机“坏了”,因而更换手机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老年用户的亲属因为“忙”而不作为,直接买个新手机给老人糊弄过去也是新常态。因此顶流短视频、社交软件、各类流氓APP开发商和手机厂商都畸形地从中收益——这,不是适老化而是食老化!

如果说市场有针对特定人群的功能机是互联网适老化的第一步,那么类似IOS一般的封闭式OS和指定APP是老年人亲和互联网的第二步。而APP环境中的支付环节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国家推进数字货币对于互联网适老化是值得期待的挑战。

除去底层OS的定制之外,针对APP的定制也是必要的,针对出行APP、社交APP、支付APP和多媒体APP的锁死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甚至针对老年用户而言,“阉割版”并不一定是贬义词。最低层面类似实体社会的老年一卡通的集合平台APP是需要“国家队”的。

支撑APP的信号和数据流量也是走好第二步的基础,因为偷流量的流氓APP的存在,因为惯常节约的消费习惯使然,因为三大运营商在实体环境的基建差异,老年用户对流量和数据问题十分谨慎,突然激增的好几百的话费让老年人对互联网又爱又恨。突然发现“没网了!”——比如拿着电信手机的老人在某些地下支付场景或者特定场景下因为信号中继的问题,无法完成手机使用特别是支付环节的闭环,对熟练的手机用户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老年用户此事“比天都大”!既然有中国铁塔这种集合三大电信运营商基建的形式存在,针对老年用户,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资费和流量甚至更深层面的融合也是必要的——突然“没网了”,对于老年互联网用户如同手边的拐棍折了一样,老年用户的数据流量基础和APP是相互影响货位因果的,需要一并考虑。

章三AI不爱老年人由于防疫导致的非接触需要催发,AI应用近期激增。在原有就对老年用户不太友好的APP环境下,又增加了AI人脸识别这道“天堑”。通过生物特征识别的方式增加安全性考量无可厚非,在实际的疫情期间因此导致了老人们,出不了们,买不了菜,看不上病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AI人脸识别的滥觞,除了不必要的生物特征采集导致的安全隐患之外。最令人尴尬的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退化和衰老,AI识别在老年用户群体成功低到无语的地步。

采取密码太简单不安全,太复杂老人记不住;由于自然的生理退化老年人的指纹很浅,几乎很难被指纹识别记录和比对;面部生理特征与基础数据库韶华正茂的时候差异不小——昏黄的老眼怎么整夜睁不大,被系统一次一次提醒“请睁开您的眼睛”;肌肉萎缩的嘴巴怎么张也被提示“请张张嘴!”,过了摆头关过不了睁眼关,好容易张大嘴了,系统提示“在规定时间内您未能完成验证,请重新尝试!”——这样的经历不是好笑,而是悲哀了。密码不行指纹不行面部识别不行,AI不爱老年人!

除了AI识别的算法优化、基础数据库更新这些“远水”之外,如何解决互联网适老化的“近渴”呢?除了欢迎老年用户享受互联网发展的红利的僵硬邀请外,能不能让老年人也可以有自尊地自由使用互联网呢?

能否采用“反向二维码”技术,为老年人生成一张“互联网通行证”,让老年人在出行、支付和预约环节被扫描,实现鉴权和验证。让老年用户就像拿着老年卡一样,有效率地“冲浪”。或者最低程度通过指定协助人远程授权或者辅助鉴权完成呢。一张反向二维码固化在前文提及的固定手写输入区的小屏上,也可以生成有一定期限和限额的实体卡片随身携带……AI技术不能只是自嗨,把老年用户仍在互联网的半山腰,您们自取安康喜乐,让老年人上山不行下山不得。

社区志愿者在老年互联网社会的作用章四知识普及和社区化网格化教育该进入社区的不止是买菜软件,还有老年人的互联网知识普及和使用教育。

社区,作为互联网社会化的新节点,不仅是街道、派出所的支端渗透的发力点,也应该是志愿者和互联网社会企业着力点。街道主导,志愿者参与,互联网参与完成社区网格化教育是可行的。

即使是逐利性的企业,绑定老年用户使用知识普及也算是互利互惠的行为。后新冠时代的非接触经济的刚性需求,让老年人接触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成为必要性要求。毕竟,现在手机的人机交互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老年人在行为习惯上服从性还有交流社交的偏好,在主动搭建的同年龄、同应用需求、同使用场景的友好环境下,还是有接受互联网知识的土壤的!互相的安利互相口碑互相交流……学习效果未必比直系亲属隔靴搔痒的“培训”差。既然乱七八糟的养生医疗培训能做到对老年人的“洗脑”,没道理社区正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做不到。

没有人该被时代的列车抛下,“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才是真正的科技昌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只是居高临下者的一句胡话。所谓互联网适老化不是“我觉得这样对你好!”甚至暗戳戳惦记着老人家的那本不鼓胀的钱包。而是清晰地知晓一件事:互联网的红利,就是让每个人都能活得有尊严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3:63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