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比特币两年“被分叉”超过100次,现在那些分叉币怎么样了

文|棘轮比萨

在开源社区,分叉,意味着“复制并修改”,是壮大开源软件影响力的途径之一。而在区块链世界,分叉,往往意味着希望与毁灭共存。

在比特币历史上,分叉带来了新的技术方案。大区块方案的BCH,与奉行“中本聪原教旨主义”的BSV,都由分叉产生。

但与此同时,分叉,也被广泛认为是对“共识”的割裂。在共识大于一切的币圈,分叉往往会带来币价暴跌。

甚至,在一部分心怀鬼胎者手中,分叉,也成为了收割韭菜、图谋私利的工具。一些毫无意义的分叉币,早已归零。

对于比特币,分叉究竟意味着什么?未来,为数众多的分叉币又将走向何方?

01分道扬镳

在比特币历史上,第478558个区块的历史地位非同寻常。

自区块478558起,一条新的分叉链——BCH横空出世。自此,新兴的BCH与原链BTC,彻底分道扬镳。

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个分叉币,自此诞生。

这场硬分叉,由比特币开发团队BitcoinUnlimited发起。而BU背后的支持者,则是全球最大的矿机厂商比特大陆。

Dora Factory将于11月13日对vcDORA地址进行第一次快照:11月5日消息,根据Dora Factory推特消息,第一次vcDORA地址快照将于11月13日进行,这也是Dora Grant DAO第一轮资助vcDORA零知识投票结束的时间。[2022/11/5 12:20:26]

在比特币世界中,以比特大陆为代表的大矿工群体,垄断了绝大多数算力。而开发团队BitcoinCore,则控制了比特币代码的更新权。双方围绕着比特币是否需要扩容的话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口水战。

矿工团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支持扩容方案。BitcoinCore则选择了扩容之外的另一升级方案——闪电网络。

而大多数比特币爱好者们,则介于二者之间——他们支持扩容,也不排斥闪电网络,却对可能割裂比特币共识的硬分叉心生畏惧。

但比特币的硬分叉,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而比特大陆的吴忌寒,则被视为比特币分叉的“幕后黑手”,并因此背负骂名。

“吴忌寒很有野心,他总是想凭着自己的意志改造区块链世界。”区块链行业研究员张恒说,“他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但他的意志一定不能代表所有人。”

这一次分叉,凭空创造出了一个市值排名第四的数字货币。这显然让吴忌寒备受鼓舞。然而,在BCH诞生一年后,吴忌寒体会到了分叉带来的痛苦。

2018年11月16日,常年以中本聪自居的澳大利亚商人CSW,发起了针对BCH的分叉行动。一条名为BSV的BCH分叉链由此诞生,在CSW看来,这条链意味着“中本聪愿景”。

Factom向投资者寻求追加资金无果后面临清算:Factom是首批进行代币销售的公司之一。在呼吁投资者追加资金无果后,该公司已通知债权人,其已进入破产管理程序。Factom Protocol通过出售“factoid”代币筹集了价值14万美元的比特币。根据该项目最大的支持者FastForward周四在伦敦证交所(London Stock Exchange)发布的公告,Factom于3月31日表示,它已开始解散程序。(CoinDesk)[2020/4/2]

与BCH当年从BTC中分叉而来类似,BCH的分叉,也代表了BCH阵营中吴忌寒、CSW两个派系的路线之争:吴忌寒主张逐渐改良;而CSW呼吁激进革命——直接采用128M的超大区块,并将客户端“锁死”在中本聪时期的0.1版本。

吴忌寒与CSW就此迅速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骂战。CSW个性张扬,在币圈怼人无数,对吴忌寒也毫不嘴软。而外貌温文尔雅的吴忌寒,在Twitter上也毫不留情,在发推提及CSW时,多次吐出脏字。

BCH诞生时,币市仍处牛市。分叉带来的恐慌,很快便被牛市的狂热所淹没。而BSV分家时,币圈正值熊市——一个月时间,BCH币价由分叉前的552美元,一路狂泻至74美元,跌去83%。即便计入分叉后产生的BSV,投资者依然损失惨重。

“在比特币圈子内,知名的分叉币,大多代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张恒指出,“但对于其他币种,分叉可能更多意味着理念不合。”

高盛前对冲基金经理: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有改变当前货币系统的潜力:金色财经报道,高盛前对冲基金经理、Real Vision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Raoul Pal表示,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是吃钱的软件,并具有改变当前货币系统的潜力。加密货币和宏观经济学世界可以不再被视为独立的实体。[2020/11/5 11:40:20]

2016年,以太坊平台上的知名ICO项目“TheDAO”遭遇黑客攻击,时价超过6000万美元的ETH被盗。以太坊社区因此决定以硬分叉的方式回滚交易,挽回投资者的被盗损失。

但也有一部分以太坊社区成员认为,回滚交易不符合区块链世界的基本原则,投资者应该自担风险。他们坚守在以太坊原链上,而这条原链,则在此后被称作“以太经典”。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门罗币身上。2018年4月,门罗币社区为了抵抗ASIC矿机,以硬分叉的方式修改了其PoW挖矿算法。但也有一部分门罗币粉丝并不排斥ASIC矿机,包括“门罗经典”在内的多个项目保留了门罗币原链,并维护至今。

“在依靠‘共识’维持信仰的币圈,分叉只要获得‘共识’,就能生存下去。”张恒说,“最终,市场会检验每一个分叉项目,并决定它们将何去何从。”

对于比特币、以太坊等项目而言,分叉可能带来了新的变革希望,也可能保留了最原始的火种。但在此之外,也有许多野心家,打起了分叉的算盘,意图以分叉之名,挥下收割韭菜的镰刀。

02乱象丛生

Diginex CEO:比特币或受益于美联储导致的通货膨胀: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服务公司Diginex首席执行官Richard Byworth表示,比特币可能会从美联储导致的通货膨胀中受益。他称,美联储提升通胀率的计划将提高机构投资者对比特币的认识。而与此同时,加密货币期货产品在各交易所的引入,已经扩大了加密衍生品市场的规模。[2020/8/10]

“‘Fork’一词,是开源社区中常见的专业术语,意味着‘复制并修改’。”区块链开发工程师孙文昊对一本区块链表示。

诞生十年来,比特币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项目之一。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它的源代码,并通过“分叉”的方式,“创造”出不同版本的比特币。

自2017年8月1日,BCH成为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个硬分叉项目后,分叉比特币的行为便层出不穷。据统计,仅2018年12月一个月时间,就有超过10个比特币分叉项目诞生。

截至目前,仅比特币一个币种,可统计的分叉项目就已达到了105个。其中,有45个比特币分叉币仍可进行交易。

仍可交易的45个比特币分叉币,数据来源:forkdrop.io

在这105个比特币分叉项目中,一些项目仅在比特币一词后加上了一些简单的词汇后缀,如比特币披萨、比特币男孩、比特币热等。

早期比特币投资者李笑来:不要让”区块链恐慌“影响了你的生活:原新东方名师比特币早期投资人李笑来,发文提及春节这些天,区块链世界没消停过哪怕一分钟,四处响惊雷,提及了兴奋入场者的句子“连睡觉都是浪费时间”了。曾被媒体称为中国“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文章称自己11年恰如其分的机会冲进比特币世界。他指出春节期间夹杂骄傲和谦虚的“学习”,其实关系着焦虑和恐慌,文章指出,普通人不必担心错过,并强调了早在13年车库区块链活动分享时的一句话:人生除了投资还有生活,当然,生活更重要。(36氪)[2018/2/22]

“这些项目既不能交易,也没有实际应用。项目方的所作所为,与抢注域名没有分别。”孙文昊说。

截至目前,大部分比特币分叉币的币价已接近归零。按市值计算,在BCH、BSV之外,排名最靠前的比特币分叉币,是比特金与比特币钻石。

以BTD为例,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目前BTD的价格为0.92美元,较最高点的85.27美元,已跌去98.92%。

“至少在币价上,比特币分叉大军已经接近全军覆没。”孙文昊说。

BTD价格曲线,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除了疯狂分叉比特币之外,这些分叉大军还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IFO。

IFO是“首次分叉发行”的缩写——发起IFO的团队,会以分叉比特币等主流币种的形式,发行新币种。

以曾引发大量争议的IFO项目BTG为例。和大多数比特币分叉币一样,该项目在上线前,投资者持有多少BTC,就可在分叉后获得等量的BTG。但在许多币圈投资者眼中,BTG成为了项目方借IFO之名收割韭菜的典型案例。

BTG最令人诟病的问题,在于“预挖”。BTG在上线前,项目方就已经预先挖出了10万枚BTG——这意味着,分叉一旦开始,项目方就可以抛售BTG,收割韭菜。

BTG官方自称,该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可抵抗ASIC矿机挖矿。因此,市面上所有比特币专用ASIC矿机在BTG上全部失效。BTG矿工们大多使用显卡矿机挖矿。

然而,对ASIC的抵制,却最终让BTG陷入死地。2018年5月,BTG遭遇51%攻击,超过38万枚BTG被黑客盗走,按当时币价,黑客获利超过1.2亿元。

如今,连BTG项目方自己,都放弃了这一项目。2018年末,BTG发起人廖翔对外声称,自己将在一个月内清仓BTG,换成比特币,并“彻底将比特金交给社区”。

“就连抛币套现割韭菜,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一位投资者讽刺道。

如今,与历史高位相比,BTG价格已跌去96.67%。

2017年末,IFO曾一度在币圈火爆,多位“币圈大佬”都没有缺席这场“盛宴”。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分叉币早已成为一地鸡毛。

2017年12月,一个名为“超级比特币”的分叉币项目横空出世。它效仿了BTG的预挖矿机制,预挖了21万枚SBTC。该项目官网显示,SBTC的“基金会主席”为李笑来。

另一个曾经火爆一时的比特币分叉币“闪电比特币”,则由“点付大头”主导。如今,该项目的国内团队早已解散。

与最高点相比,SBTC、LBTC分别跌去了99.28%、99.52%。曾经喧嚣一时的闹剧,已落下帷幕。

03争议不断

尽管IFO、分叉币领域乱象丛生,但仍有一些投资者认为,在区块链行业,分叉属于正常现象。

“在开源社区,分叉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孙文昊表示,“大多数区块链项目也是开源社区的一份子。允许任何人自由地分叉,也代表了开源社区的开放、自由精神。”

在他看来,以开源社区模式运作的区块链项目,社区成员之间存在争议,属于正常现象。而分叉的意义,在于给每一个方案试错机会。“只有不断试错,才会让最优秀的方案脱颖而出。”孙文昊说。

知乎网友“天际”则认为,从另一个角度看,分叉也是区块链系统进化的方式之一。

他以微信举例——如果每一个公司都可以“分叉”微信,在微信好友体系内自行开发各种功能,并交由用户自行选择,优胜劣汰,我们也许可以获得一个功能更加强大的“新微信”。

在此之外,硬分叉也让许多区块链项目保留下了自己的“火种”,“无论是原链被大多数人抛弃,还是原链因种种原因走向歧途,通过硬分叉保留下来的另一条链,都可以留存下来,甚至在有朝一日重新崛起。”孙文昊说。

“如果分叉的原因是目标不同,那就应该分叉,让市场选择谁是对的。”莱比特矿池创始人江卓尔指出,“只有允许硬分叉,才代表了自由。”

但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分叉也意味着“分家”,会割裂共识,削弱自身实力。除此之外,也有人打着分叉的旗号,意图收割投资者。

“对于一些项目方来说,他们每分叉一次,就可以赚一次钱。”财经专栏作者殷浩天对一本区块链表示。

在他看来,尽管少数主流分叉币代表的思想和技术,确实获得了一部分人群的拥护,但比特币的分叉币,价值不大。“都是靠共识维持价值。”殷浩天说。

这也是许多币圈投资者对分叉的恐慌所在——比特币的每一次分叉,都削弱了比特币的共识。

“钻石本身是碳元素构成的,比钻石好看的石头也很多。但社会对爱情的共识,却只能用钻石表达,它也才因此被赋予了价值。”殷浩天表示。

直至今日,“分叉”仍然是区块链世界中最敏感的字眼之一。支持者、反对者围绕着这一话题争议不断。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些争议,促进了区块链世界的繁荣。

“2017年比特币分叉,2018年BCH分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社区,大家都吵个不停。”张恒回忆,“和预测涨跌的无聊帖子相比,两派人马围绕技术路线的反复辩论,总是更能让人憧憬区块链的未来。”

在分叉币的这片江湖中,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

暴跌、跑路、割韭菜,大部分低端分叉币早已原形毕露。

但只要共识存在,劣币就始终无法驱逐良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3:47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