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区块链行业最值得投资的 3 个赛道

从行业大赛道角度来说,区块链一级市场投资可以分三类:

1.行业生态服务:包括垂直媒体、各类中心化交易所、钱包、Broker、矿池、资管服务等;

2.企业服务类:为机构提供区块链的技术服务,比如联盟链、监管科技、数据分析等;

3.区块链原生项目:公链、协议层等。

每一类大赛道,投资机构的注重要素都会不太一样。

第一类赛道——行业生态服务:

此类项目互联网属性比较强,更多的看流量,即toC的产品和运营能力,整体来说,这个赛道属于流量入口的概念。

从赛道细分的角度来说,媒体和交易所竞争比较激烈,但新项目依然层出不穷,如果创始人没有深厚的资源背景以及非常强的运营能力,很难跑出来。

三星在官方公告中计划推出区块链物流平台Cello Square 3.0:三星在官方公告中计划推出区块链物流平台Cello Square 3.0,计划节省20%的物流运输成本。据悉,Samsung SDS于2012年首次推出Cello,该平台涉及食品库存管理和国际航运程序领域。之后,Samsung SDS一直通过战略投资和研发等方式向新领域扩张。此次,Cello Square 3.0物流平台将应用于供应链规划、运输系统。该物流平台可在手机或电脑上运行,提供海陆空时间表以及路线以供参考,并且可以识别某些航运路线出现的物流风险。[2018/6/25]

不过,衍生品交易所和Broker倒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方向。由于原来市场整体的可交易产品相对单一,基本无需做交易产品设计以及定价,但根据传统金融行业对比来看,衍生品平台和Broker通常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需要注意的是,金融产品设计能力会是一个相对核心的要素。

钱包项目相对是个比较有意思的领域,现在看它的发展路径,正在朝着资管平台和DAPP平台方向发展,头部钱包占有一定的先机,但个人觉得新的钱包依然会有很大的机会,主要两点:

1)新主链:当有新的顶级公链出现时,可能会伴随着出现一批为其服务的钱包项目,从而吸引流量;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系教授胡继晔:区块链与法律具有天然契合性:金色财经6月14日现场报道,在青藤链盟-中国政法大学节点启动仪式暨青藤链盟研究院-区块链金融法治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系教授胡继晔指出,法律不是天然的,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区块链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与法律的诞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块链解决如何分配,谁来消费和生产等问题,这也是法律要解决的问题。法律制约没有履行合约的行为,区块链技术基于法律框架,通过预设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在约束并引导人们的行为时引入技术,而且依靠技术使信息更加透明、数据更加可追踪、交易更加安全成为现实,降低法律的执行成本。[2018/6/14]

2)增量市场:现在的钱包有小白化趋势,包括直接手机冷钱包、使用传统社交媒体登陆钱包及无需私钥的刷卡式钱包。

这个赛道因为其整体商业模式相对清晰,技术壁垒也并非很高,而且大部分细分赛道离钱比较近,所以,看起来是行业内发展比较快的赛道。此外,生态也渐渐开始出现toBtoC的模式,个人觉得可能是大部分产品或服务相对可标准化的原因。

最后提一句资管服务,其模式相对特殊,由于其核心是做资金管理,所以主要看资金来源,一般分为机构/大户和流量平台,或直接募资并在市场进行投资;或和流量平台合作,为其用户提供资管服务;或为机构提供内部管理系统,然后进一步做托管+资管服务。后两者对投资机构的吸引力会更大些。这个领域内比较多的是量化、staking平台以及管理系统+综合托管服务,竞争也相当激烈,其核心要素是需有很强的信用背书。

云象区块链获“2018浙商Pre独角兽”奖:2018年6月7日,在“第15届浙商(投融资)大会暨2018数字经济峰会”上,经《浙商》杂志独立评审,云象区块链获得“2018浙商Pre独角兽”荣誉称号。据了解,云象区块链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商,已商用的BAAS平台在性能、安全、隐私、接口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云象区块链是商业银行体系首个跨机构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科技部现代服务业重大专项区块链技术唯一支撑单位,已申请发明专利40多项,截止2017年全球区块链专利总量排名第九位,多项经典案例被收录于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区块链产业白皮书》。[2018/6/7]

第二类赛道——企业服务类:

比较类似于传统投资的企业服务,主要看BD能力和团队的产品理解及技术经验,一般的商业模式是收项目费或定期收取服务费。由于近期国内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这个赛道的发展可能会较之前加快许多,会出现更多的新企业需要区块链的技术服务。但从投资角度看,现阶段这个赛道在国内的投资依然比较有难度,原因有:

1)这个赛道项目主要属于底层数据服务及技术市场,整体市场空间相对其他赛道较为有限;

建行、上海金融办和中科院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对区块链等开展前瞻性研究:4月18日,建行成立业内首家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信金融科技与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签署了共建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的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对未来有望重塑金融业务模式的核心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生物技术等主流和热点技术应用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应用研究,着力打造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的“贝尔实验室”。[2018/4/18]

2)在传统企业服务领域,国内项目的估值基本是海外项目的1/10,国内对企业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要求还未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因此这个赛道,个人认为现阶段还是海外项目更可关注;

3)随着区块链技术热度的升高,国内龙头企业或者原传统大数据公司可能进一步在该领域进行布局,新兴的小公司空间很可能并不大。

对于监管科技和数据分析类项目,美国的市场格局相对已经显现,比较难抓到新的机会,而其他区域市场,特别国内,由于其语言特殊性和监管独立性,会有新的格局出现。但基于之前提到的三个问题,个人觉得有机会但空间不大。

Coindesk《全球区块链现状报告》:比特币和数字加密货币创造历史记录:Coindesk近期发布“全球区块链现状报告”, 报告指出,经历过“分叉”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后,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并创下多个里程碑。与此同时,比特币的主导优势也降至历史新低。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加密数字货币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阿根廷的GDP。[2018/4/3]

第三类赛道——区块链原生项目:

区块链原生类项目的整体投资逻辑比较特殊,与传统VC不同,而是会比较注重非中心化性、安全性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即“不可能三角”的平衡,无论是技术还是token经济模型,其实都是为这三点服务的。

在行业现阶段,个人依然认为去信任是这个行业真正的红利,无论之前的BTC还是ETH,真正能够落地并被应用其实是因为实现了这点。之前,该赛道大部分的项目相对更注重效率,而非去信任机制,所以后者的发展整体来说其实是比较缓慢的,当然,其本身难度也更高。

对于这个赛道,具体可以分底层公链、协议层和应用层。

公链:之前形形色色的公链已经比较多了,而且他们的确也都在追求不可能三角的平衡,但能真正走出来的可能会很少,如果项目本身没有过硬和前沿的技术能力以及社区生态运营能力,不建议轻易尝试。

协议层:个人认为协议层的项目其实现在依然有很大的空缺,包括openfinance和web3,细分的话包括identity、oracle、privacy、各类defi等。而之前的协议层大部分只是一个应用层产品的附属,商业模式的智能合约化,很少会去考虑去信任机制的红利,也很少有团队专注于某个商业模式中协议生态的完善。

其实我个人的建议是,创业人可以更多的致力于协议层的完善。不应该用传统思维去做一个产品,而是把原来的商业模式解构再重构,利用技术和经济机制去把这些协议的去信任机制完善。并且,这些协议其实并不应该局限在某些场景,而应该注重通用性,比如借贷协议并不一定就是用于借贷平台的产品,由于区块链行业token的天然性,借贷协议可以用于任何具有token,并且有借贷需求的场景。比如游戏,创业人完全可以尝试自下而上的去做一个区块链协议生态,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做个互联网产品。

当然,协议层的商业模式一直是个被质疑的话题,就现状来看,趋势有四种:

1)产品载体化:协议层倾向于寻找载体来实现用流量和盈利模式,现在的普遍方式是做个钱包,流量可以用作融资和商业合作的筹码,盈利模式可能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或者导流分成,个人觉得这种模式长久来看对协议生态的发展可能并不有利,会有中立性问题;

2)Staking筹码:这是现阶段比较多的一种使用方式,通过stakingtoken来作为协议中的某个参与方,并同时获取一定的收益,但这需要项目本身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否则stakingtoken也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3)代表portfolio价值:协议项目的Token代表其使用权费用的portfolio,大部分协议层被质疑其token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公链的token就能解决各类交易、支付等等问题。因此,现在衍生出一种token机制,即协议层token代表该协议在各个公链上应用价值汇总的衡量,比如staking协议,用户在不同主链上的staking的过程中,协议会从staking的收益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比如tezos会收取XTZ做佣金,cosmos收取ATOM做佣金,而这些佣金会形成一个价值池,协议token即是这个价值池portfolio份额的代表,协议使用的越多,这个portfolio价值就越高,相对应token的价值就越高;

4)治理机制:这是一种比较高阶的token使用方式,持有token代表了持有者对该协议的治理权益,这一般适用于比较成熟的协议层生态,即无论是协议完善度和社区运营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现阶段对大部分项目都还不适用。

其实,整体来说,各类token机制的设计一直存在个普遍问题,即未能形成闭环:更多的是获取,很少能在生态中使用,之前比较通用的使用场景是在二级市场交易,因此造成token的价值无法可持续、稳定的发展,以上说的2、3、4其实都是在为token寻找可使用的场景,从而寻求整体生态的长久发展。

应用层:应用层项目的落地一直是个热点问题,个人觉得落地局限性最大问题可能在于协议层的不完善,现在的应用倾向于用互联网思维做一个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些闭源协议,其实是无法赶超中心体项目的。当未来协议层可以更加完善后,应用层的项目可以考虑组合不同的协议层来满足产品应用场景的需求。

此外,说到区块链的应用落地,个人认为大规模落地可能需要等到万物互联的时代之后。区块链本身其实是一种对机器更为友好的技术,现在很多去信任机制很难实现一大原因是人之间的博弈过于复杂,而如果未来我们的很多行为能够通过机器实现、行为数据通过机器来存储,那整套经济机制的模型设计会相对清晰很多。

现在5G正在逐渐兴起,随之而来的会是IOT,即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更多的交互可能会是MachinetoMachine,而非人对人。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Machine,也许可以天然的成为区块链网络的Oracle和分布式节点,同时本身也是承载大量数据的虚拟资产载体,再配合适合的加密和通讯技术,也许才是区块链能够真正在MtoM网络构成的数字虚拟世界发挥效用、步入大规模落地的时代。

结语:投资本身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每个人的投资逻辑都不相同,这篇文章仅是个人基于之前的投资经验给的一些初步拙见,也欢迎大家来和我探讨,借此我也能够更好完善自己的投资逻辑。另外,个人以后会进一步对各领域做更深入的探讨,谢谢关注。

文章来源/分布式资本

LongHash,用数据读懂区块链。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31ms0-3:7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