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NFT火爆全球,国内市场也随之而动,以“数字藏品”的身份发展的热火朝天、风生水起。
为了让大家对数字藏品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我们特别准备了数字藏品专题系列文章,带大家从数字藏品的基础概念、发展现状及应用、面临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全方位来了解和认知数字藏品。
上一篇文章为大家科普了数字藏品基础知识(炒作的江湖?还是时代的弄潮儿?关于数字藏品,这些硬核知识你需要知道!),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目前数字藏品到底有多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据中国科学网《2021年中国数字藏品(NFT)市场分析总结》数据显示:
2021年国内各数字藏品发售平台,发售物品数量约456万个,总发行量市值约1.5亿元,平均售价约33.33元。
国外NFT有多火?
数字藏品起源于NFT,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NFT市场最近有多火。
2021年是业界公认的NFT元年,国外NFT市场迅速进入爆发期,交易额暴涨。
数据源自blockcrypto.com截图
?数据源自blockcrypto.com截图
据Coingecko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12日,NFT总市值约为169亿美元,日交易量超110亿美元。市场排名前三的NFT分别为Flow、ApeCoin、Axie Infinity,均为数十亿美元。
数据源自Coingecko官网截图
国内数字藏品有多火?
回到国内,上文中我们已经展示了2021年国内数字藏品的战绩:数字藏品发售数量约456万个,总发行量市值约1.5亿元。
另外,阿里、腾讯、网易、蚂蚁集团、京东、百度、小红书、B站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数字藏品,据悉,仅2021年一年,国内的数字藏品平台就达到了38个。
各大博物馆,各大媒体平台,也纷纷独自或联合推出了数字藏品。今年两会期间,川观新闻就发布了全国两会首款数字藏品“四川向未来”。
国内数字藏品风生水起的发展态势并没有等待太长时间。2021年6月23日,支付宝联合敦煌美术研究所,基于蚂蚁链发布了国内首款NFT交易皮肤敦煌飞天和九色鹿,全球限量发行 16000张,两款皮肤发行当天被瞬间抢光,热度空前。随后,腾讯在2021年8月2日,上线国内首个NFT交易APP“幻核”,并发布300枚有声《十三邀》NFT。
OKB突破10美元关口 日内涨幅为20.59%:OKEx数据显示,OKB短线上涨,突破10美元关口,现报10.101美元,日内涨幅达到20.59%,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1/2/18 17:27:01]
注意,前面我们说到的是国内最早的“NFT”,而不是“数字藏品”,因为数字藏品的概念正式提出是在2021年10月,当时国内蚂蚁和腾讯旗下的NFT发行平台中的“NFT”字样全部改为“数字藏品”。自此,在国家监管下的数字藏品概念正式诞生。
相较于海外NFT市场和用户规模来看,国内数字藏品市场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有着巨大发展潜力。
作为数字藏品的收藏家,我们不仅可以观赏藏品、享受收藏的美好体验,还可与他人分享收藏的见解和快乐。数字藏品之所以如此火,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尤为盛行,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收藏更加平民化
有了数字藏品,艺术收藏边界延展到数字世界,不再局限于物理世界。艺术收藏更加平民化,也不必为艺术品的存储和流通烦恼。
且价格亲民,花几元到几十元即可购买到心仪的藏品,谁都消费得起。
还解决了实体藏品容易损坏或丢失的缺点,且让观赏图片没有了时空限制。
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国内数字藏品的稀缺性、唯一性的特点,符合当代用户对限量的追捧。毕竟千金难买我喜欢,无论是收藏还是自我观赏,都非常便捷。
成为新的社交媒介
数字藏品附带的身份认同感正在形成独特的圈层,数字藏品成为社交媒介,连接起有相同身份认同感的人群。
具有收藏价值
通过区块链技术,使得数字藏品拥有了与传统艺术品一致的唯一性与稀缺性,避免了数字藏品的恶意增发和无限复制。区块链技术使数字藏品具备了稀有属性,也提升了其收藏价值。
NFT市场从产业链上可以分为三层:基础设施层、项目创作层和衍生应用层。
与国外NFT不同的是,国内数字藏品目前没有完全开放其衍生应用领域。因此,就数字藏品而言:
1)基础设施层主要为数字藏品的铸造、发行和交易提供底层链平台的支撑;
2)项目创作层主要根据数字藏品协议进行铸造和发行,包括IP授权方、项目创作方、项目发行方和发行平台。
基础设施层—链层
基础设施层为数字藏品提供区块链、智能合约、存储技术支持,为整个数字藏品生态提供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
目前,国内为数字藏品提供区块链技术支持的主要为联盟链,如蚂蚁链、腾讯至信链、百度超级链、京东智臻链、BSN联盟链等。
国内主流数字藏品底层链平台及其研发公司
联盟链相对于公链舍弃了部分去中心化能力,但在炒作监管、存储和能源消耗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联盟链上数字藏品的铸造和交易规则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具备限制二手交易和场外交易的能力,规避了数字藏品的过度炒作,降低了监管风险。
基础设施层—发行平台
随着数字藏品国内市场的火热,发行平台也迅速成形,其主要是通过自主研发区块链技术或合作区块链公司的形式为项目发行提供区块链技术和流量支持。
据中国科学网《2021年中国数字藏品(NFT)市场分析总结》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多达38家。其平台背后的发行者包括:
国内数字藏品部分发行平台及所在链平台
1)拥有链平台基础设施支撑的互联网公司;
2)拥有音视频、图片或网文等资源的互联网数字内容生态公司;
3)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元宇宙探索的公司。
项目创作层—版权方和发行方
版权方主要提供数字藏品的原始IP,其主要包含特定团体或机构,电影、电视、音乐、动漫等厂商,游戏公司以及个人艺术家等。
发行方则主要针对数字藏品的发行,其可以是版权方或授权方,通过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呈现原型设计以及数字化产品。
数字藏品产业链一览 ?图源自陀螺研究院《数字藏品发展应用报告》
艺术收藏
艺术收藏类是当前数字藏品的主要应用。
数字藏品可通过链上记录追踪其交易流转,公开其交易价格和细节,市场定价透明化,解决了传统艺术收藏品市场中市场定价缺失和诚信交易问题。
另一方面,数字藏品的出现也拓宽了交易渠道、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解决了传统馆藏艺术品地域限制的问题,为传统的文创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例如,2022年农历新年前夕,24家博物馆(院)在支付宝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鲸探发布源自“虎文物”“十二生肖文物”及“镇馆之宝”的3D数字藏品。4月21日,徐悲鸿美术馆、时代悲鸿文化艺术中心联合鲸探首次推出徐悲鸿限量数字藏品。
音乐
音乐类的数字藏品也在逐渐发力。
音乐人将作品和相关信息上传至区块链上,通过数字加密技术存储,采集生成智能合约,确保数字音乐版权和归属,有效避免侵权和盗版。
例如腾讯音乐宣布推出《音乐人不止音乐人》数字藏品系列和胡彦斌《和尚》20周年纪念黑胶NFT,成为国内数字藏品领域首个音乐平台,未来或将被应用在数字专辑及限量周边产品中。
体育
体育主题的数字藏品是体育和科技领域结合的热门趋势之一。
体育作为一种参与性、体验性的全民文化,各种衍生纪念品连接了赛事本身和体育迷。而运用数字藏品这种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唯一性和真实性的全新形态和体育纪念品相结合,不仅代表更多普通人有机会拥有这些稀有、罕见但充满历史性和艺术性的体育收藏品,同时也在疫情时代线下体育赛事受到巨大影响的背景下,为体育产业的数字化探索和体育精神的数字化传承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比如此前在鲸探上发行的《传承体育梦》主题系列数字藏品,备受体育爱好者青睐。
票务
传统的门票存在黄牛泛滥、不易保存、不便收藏以及纸张浪费等问题,而票务类数字藏品则通过将各种类型的门票上链铸造成数字藏品的形式进行发售,既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又符合市场热点,以全新的营销手段吸引流量。
2022年3月3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携手大麦、灵境文化首推中国演出行业数字藏品《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4月30日,飞猪度假官方旗舰店发售八达岭长城门票数字藏品,藏品限量一万份。
衍生应用场景
衍生的区块链数字藏品的应用场景包括:数字保单、数字教育、数字科研、游戏、元宇宙等。
在这些领域,面临与数字藏品类似的痛点,包括所有权确权、知识产权保护等,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痛点,实现可追溯、可确权、可收藏、可交易等,促进数字收藏衍生品的价值发现。
数字内容资产化
数字藏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数字内容的资产化。在现在的互联网下,我们仅拥有数字内容的使用权,无法真正使数字内容成为资产。
数字藏品的出现则拓宽了数字资产的边界:数字资产不再只是指数字货币,而是将其范围拓展至图像、音视频、票据、体育周边等非同质化的数字内容。即任何一种独特性资产都可以被铸成数字藏品。
另一方面,数字藏品低交易成本和高交易效率的特性也推动了数字资产的价值捕获和释放,提高了数字内容的流动性。
版权确权保护
从版权保护的角度来看,数字藏品凭借区块链技术独一无二、不可篡改、不可复制、可追溯的特点和去中心化存储技术,能有效的通过标记资产的所有权实现确权,并保证其唯一性、真实性和永久性。
此外,数字藏品元数据中所记录的原始凭证、版本号、上链时间、收藏者等信息将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链上造假成本巨大,这也降低了侵权等不法行为的可能性,在内容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创作者经济创新
数字藏品的火热带动了估值定价的转变,艺术作品由中心化平台主导的议价模式转向市场化,即创作者经济。
创作者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容创作者的商业地位,减少中心化平台的抽佣分成。
通过数字藏品,创作者可以批量发行不同条件的授权协议,让授权协议在市场中流通定价,作品流转从原来的中心化平台集中发售变为点对点记录,可直接对交易进行追踪和付费,创作者也能从后续的流转中获得持续的版税收益。
目前,数字藏品应用不断增加,市场越来越火爆,已开始在文化消费、IP打造、元宇宙等领域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知名应用,产业链条也在加速构建。
但由于其发展尚处于早期,数字藏品产业仍存在着安全性能亟待提升、价格机制尚未完善、监管法规仍在探索、市场秩序仍待优化等问题。下一篇将着重为大家阐述目前数字藏品存在的隐患和面临的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