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让我们回到BTC,为何BTC超越了我们的时代

本文作者MingGuo为区块链明星项目Soteria联合创始人。

Soteria由三位分别在分布式网络、可信程序和云操作系统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发起。它在中本聪共识框架下构建了UTXO-DAG,实现了系统扩容,应用Mimble-Wimble协议进行隐私保护和剪裁账本;此外,扩展了UTXO,使其能够支持形式化语言的智能合约。该项目集成了各类前沿成果,致力于为可自我持续发展的去中心化经济体建构基础设施。

该文原标题为“BitcoinisAlienTechnologyandit’snotmeantforourtime”。本文由加密谷独家编译,将分为三期陆续刊出,此为第一篇。

十年前,BTC的创始人中本聪在创世区块里嵌入了一条讯息:“TheTimes03/Jan/2009Chancelloronbrinkofsecondbailoutforbanks”

这条讯息言简意赅,事后回望却饱含深意。它表面上仅针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大萧条,实际上指向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终结。

在BTC诞生10周年之际,我们不需要再为了讨论这个议题而解释其技术运作方式,因为你已经拥有了整个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BTC就吸引着越来越多热情而忠实的追随者。过去几年间,BTC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以至于当外星人降临地球时,它可能也无法避免被BTC相关新闻狂轰滥炸。

数据:某巨鲸1小时前从Binance提取6,127枚ETH:金色财经报道,Lookonchain监测的数据显示,1小时前,某巨鲸也从Binance提取6,127枚ETH(1000万美元)。自5月11日以来,该巨鲸已从Binance提取了总计19,194枚ETH(3374万美元),平均提取价格为1,758美元,其中质押了11,300枚ETH(2034万美元)。

3月11日,该鲸鱼以1,425美元的价格从Binance提取1,191枚ETH(170万美元)。然后于4月15日以今年最高价格(2,100美元)存入Binance,赚取约80万美元。[2023/9/7 13:24:28]

当我第一次接触BTC时,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它。BTC既是一种“物质”,也是一个idea,但属于非常独特的idea,不像我们此前熟知的任何东西。BTC像一个既有世界之外的事物,一个更高维度、有很多“形态”的事物。这是多年以来我的感觉。

在BTC概念的所有“形态”中,我最欣赏的是“分布式”、“抗审查”和“无信任共识”;当然,有人会说,后两条是前者的自然结果。

“分布式”是一个还未被充分探究的概念。这个理念十分微妙,感觉像是零维度的“元概念”。似乎,大多数人都能很自然地“理解”它,是用来解释事物的,而不能被解释。

它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全新的世界。而且,这可能真的是我们的未来。

但首先,让我们回到BTC。

自BTC创建以来,它逐步声名鹊起,受到广泛关注。人们想要复制一个伟大的、神圣的想法,因此,我们目睹了第一次数字资产繁荣。

无论是好是坏,BTC就像特洛伊城的海伦一样,出动了1000艘战船。最终,数字资产带来了一些快乐,许多泪水。

2013年,BTC价格上涨了100倍,随后开始经历连锁式的大崩盘。

2017年,我们经历了由以太坊推动的第二次数字资产热潮。2018年,BTC价格从2000美元飙升至2万美元,短期内价格上涨了10倍。在这股投机热潮中,涌现了许多类型的数字资产,但不到一年时间,价值纷纷直线下跌,跌幅高达90%甚至更多。

2019年春季,所有数字资产的总市值(其中BTC占据了很大份额)仅约为苹果或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市值的四分之一。随着市场降温,人们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

如今,是时候让我们做更多的思考了,而不是坐上情感过山车去追逐无止境的“FOMO”(FearofMissingOut,害怕错过机会,一种投机上瘾的典型病态)。

在思考BTC的两大轨迹——繁荣和萧条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种明显的二元论:分布式的道德教化VS.堕落的投机成瘾。正是这种奇妙的二元论让BTC成为一个潜在的锻造世界或粉碎它的力量。

为了建立一个新世界,我们同时需要好的和坏的。它们之间的斗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截至目前,BTC已经存在了10年。是时候对这种现象进行一次现实检验了。我们学到了什么?也许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但显然,每一种被设计出来的数字资产都值得被当做个案认真研究。

BTC如何改变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对如何塑造未来有所启发。

自BTC创立之初,就有两派人涌向了它:理想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当然还有第三派别:同时支持这两个阵营的人,这可能包括BTC的创作者中本聪。

理想主义者更关心BTC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分布式、抗审查、无信任共识,而且通常还把它作为一种有效工具,希望与有着深远影响力的金融机制所抗衡。

实用主义者则认为BTC是一个新的商机和工具,可以简化和解决许多棘手的商业问题。事实上,正如中本聪所述,许多此类问题都是由金融机构造成的,是它们引发了历次金融危机。

中本聪在著名的BTC白皮书曾经述及,BTC的明显用例是作为一个简单而廉价的支付系统。然而,这三派人将BTC作为投机工具,最终将其推向了主流。

自从2018年的数字资产市场大崩盘之后,许多人转投理想主义者阵营,即BTC应该是一种革命性的工具,一种近乎反叛的进步工具,而不是投机者为短期利益而设计的自私工具。我曾经也有这样的感觉。

但现在,在我意识到BTC的idea是多么奇特和多维度之后,我的想法变了。

BTC在过去10年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更大、更不同的世界,投射在我们这个动荡不安的渺小世界上。我们应该谦卑,认真学习BTC和其他数字资产给我们带来的一切。

我开始意识到,“不那么道德”的使用BTC和其他数字资产,比如为了利益挖矿或纯粹出于投机目的的长期持有(业内称之为HODL),是在完全不同的经济框架下的预测和反思,是目前尚未实现的去中心化经济和当前的集权式经济体系的交融。

这种预测反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缺点,而不是BTC所代表的世界。

换言之,BTC是一种外来技术,它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BTC是一项始于10年前的外星实验,现在出了什么问题吗?

答案:几乎一切。

问题在于兼容性而不是失控的投机行为。

人们喜欢将BTC与互联网进行比较,并将BTC视为下一个互联网。这似乎是BTC和数字资产在许多地方被滥用的根本原因。

正如互联网创新围绕着对现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升级”改造,人们将这种模式复制到BTC和其他数字资产中,希望达到理性投机的目的。

在第二次数字资产繁荣中失控的投机活动,并非由BTC推动,而是ETH。它能够利用智能合约使其他数字资产的流动像点击按钮那样简单,就像网络浏览器可以使在线业务比早期的互联网产品更可行。

总的来说,这个说法是成立的。也就是说,ETH和所有其他现存的数字资产(除了少数隐私币)在原则上与BTC并无本质区别。

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BTC或任何其他数字资产在我们当前的经济体系中得到了真正的利用。一些BTC的使用案例确实存在,并在迅速增长,比如更便宜的国际汇款。但与互联网企业的崛起相比,数字资产在过去10年间的大规模革命中究竟取得了什么成果?

许多人可能会指出,如今你可以在全球许多地方用BTC支付咖啡和啤酒。然而,即使在数字支付领域,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同时代的支付工具相比,BTC显得不值一提。

尽管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一个极其集中的单一系统,但它确实在社会层面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

其他用例也非常可疑。许多人试图在现有的商业领域(如医疗、供应链和电子商务)使用区块链技术,但支撑原理相当薄弱。将区块链技术置于数字资产语境之外时,它更像是一个文档型数据库,带有一些聪明但不必要的加密附件,尤其是在商业领域。

这是一项很酷的技术,但并不像许多人声称的那样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当然,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建造全新的基础设施确实需要时间,但这些项目中最终会有许多沦为投机工具,这暗示了它们存在的理由是空洞的。

这意味着什么?我认为,BTC和其他数字资产失控投机的扩散,是分布式技术在我国经济中根本不兼容的结果和表现。

简言之,BTC与我们当前的集中式经济模式并不匹配。

但是,请不要把上述结论当成是对BTC的失望。恰恰相反——认识到BTC与我们当前的经济模式不兼容,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真正的解脱。它能将我们从无形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我们可以用BTC和其他数字资产进行真正的创新。

我们需要从头开始梳理认知。

我看到过许多曾经真正对数字资产抱有信仰的人,他们在纠正这个世界的错误方面展现出来的潜力令人动容。他们煞费苦心地试图从根本上消除BTC之所以伟大的特征:分布式,抗审查,无信任共识——直至令人遗憾的地步。

对许多人来说,当前的以BTC为代表的数字资产不再被视为一项伟大的创新,而是一场致命杀戮。

我们需要停下来重新思考。为什么要攻击BTC和数字资产,让它们适应我们的世界?而不是相反,建立一个与BTC和数字资产兼容的新世界呢?

许多人认为,想办法在2018年的市场大崩盘之后建立新东西,会让数字资产命悬一线。妥协是生存的必要条件。相对来说,寻求监管、BTCETF的批准和参与IEOs,似乎要容易得多。

但我不同意。我认为,在荒凉的旷野上漫步和摸索,比在一条通往死路的平坦大道上行走要好多了。

好的,我们从哪里开始?

如前所述,关键是要探索分权理念背后的富裕世界,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才能超越技术和投机层面,深入探究集中化和分布式的二元世界。

MingGuo作者

DUANNIYI翻译

SonnySun编辑

Roy排版

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5: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