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在近日的通证学派研究院的发布会上,孟岩对通证经济和开放金融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畅想。他希望以通证学派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与业界同仁共同在行业研究和探索上从产业落地入手,以量化分析为工具,站在通证经济和开放金融的应用研究的前沿,将通证学派研究院打造为行业的实践者和引领者。
本文记录了孟岩在通证学派研究院发布会上发表的演讲。
本期分享目录
一、发起通证学派研究院的原因
①聚集有四个力的一群人:
?-有思想力、有行动力、有学力、有定力
②聚集这群人,我们要去做两件事:
?-把通证经济变成一门学问
?-把开放金融变成一份产业
二、孟岩近期的四个思考
①什么是开放金融和通证经济
②通证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③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④全民学习金融的时代
演讲全文
通证学派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样的晚上。很多朋友在线上都聊过,但是今天是第一次面对面。今天我准备了一个讲话,分享一下关于通证的一些想法。
01
发起通证学派研究院的原因
01
在没讲之前,我先说一下发起通证学派的原因。
我的想法非常简单,也非常的单纯,就是想聚集有四个力的一群人一起学习。
??有思想力、有行动力、有学力、有定力??
第一要有思想力。是指的有理想、有思想。希望大家有理想,能够把你的理想变成一种力量。我们搞区块链,搞通证经济,是需要有理想的,如果没有理想这件事情做起来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遇到诱惑容易走歪路。
第二要有行动力。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学以致用。我们鼓励和支持每一个人去去创业创新。
第二要有学力。就是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做的这个事情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在多个行业和学科之间的交叉部位,可能是在创造一个新学科,所以这个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学习的能力。
最后是要有定力。我们这个行业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诱惑,希望大家能够定得住自己,不要比特币涨了几千美元就魂飞魄散,寒冬持续两个月就万念俱灰。要有坚持和笃定。
??我希望能够聚集这样一群同行者,
然后我们去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把通证经济变成一门学问,第二件事情是把开放金融变成一个产业。
通证经济、开放金融,我们一个左手一个右手。把通证经济变成一门学问,能够有朝一日进入全世界的商学院里,变成一门课程。我们中国人出过很多大企业家、大军事家、大学者,但是好像还没能够创造出一门新的现代学科。通证经济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跟老外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为什么不能够把tokenomics率先发展成一门学科?或者至少像“行为经济学”那样的一个方向?这不是自大,我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我不是商学和金融学专业出身的,但我可以抛砖引玉,引出真正的专家出来把这个学问做起来,也许就在各位中间,我会与有荣焉。
但想要改造这个社会,光有这个学问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我现在愿意叫它开放金融。这是我们的目标。
这是我们的目标。下面我把我的近期四个思考分享给大家。
孟岩近期的四个思考
什么是开放金融和通证经济
传统金融的模式
我讲这个事情的时候,请大家闭上眼睛,在你们的脑子里,画一个倒金字塔,尖在底下,大头在上面。这个倒金字塔分成四个层。在最底层写上“黄金和美元”,然后旁边注明“由美联储负责发行”;从底下往上取第二层,写上“央行货币”,旁边写上“由各国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再往上一层,写上“银行存款”,在旁边注明“由商业银行发行”;在最上面一层,写上“证券”,旁边注明“由投资银行发行”。
传统金融倒三角图
这是一个大家脑子里都能想象到的四层倒金字塔。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这样一个金融世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个金融的基础设施,是一个高度中心化、垄断、不透明和封闭的一个体系,从行为风格上来说,它是保守的,而不是进取的。
开放金融的畅想
那么,开放金融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呢?开放金融,就是要把金融基础设施在技术上,把它互联网化、区块链化、透明化,在权益上打破垄断、封闭的局面,建立共用、共享、共治的普惠金融。?
刚才我说的四层体系,美联储发行美元,各国央行发行央行的货币,各国商业银行发行商业银行存款,投资银行主导企业发行证券,这个体系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不透明性、垄断性,它不是市场化的。
我们要走向市场化,要出现私人央行,商业银行更市场化,每一个公司在发行token方面都有更大的自主权。?
不是没有监管,监管也要开放。用开放的区块链和密码学技术进行监管,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在今天,这听起来可能显得比较激进。很多金融界资深人士会嗤之以鼻,认为纯粹异想天开,以卵击石。但是前几天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说得好,打败你的从来不是对手,而是新手。我们相信开放金融是未来的趋势,然后我们采取合规合法循序渐进的方式一点点推进。日进一步,必然会带来大的变化。
通证经济的定义
上面说的是开放金融,那么通证经济又是什么呢?我刚才提到的倒金字塔的最顶层“证券”,而证券是由投资银行来帮助企业发行的,这个权利本应归企业自己所有。企业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通过资金来构造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生产、经营环境以及有利的生态环境。这件事情,在我们这里叫“通证经济”。
通证经济的意义
企业在未来开放金融的基础设施上,完全可以自己来发行多种通证以及多种通证的组合,然后用这些组合构造一个非常灵活的激励体系,把自己的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以及传统的股东全部纳入到一个社群里面。在社群里面构造一种新的协作模式,这种新型的企业,甚至不一定叫“企业”。可能叫它一个“通证经济体”,可能叫它一个“社区社群型的经济体”。它的活力、它创造价值的能力、它获取客户的能力,一定是远远超过今天我们所熟悉的这一代企业。
我们现在这一代企业起源于1609年荷兰的股份制公司,它已经有400年的历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股东权利凌驾于其他角色之上。而在这个企业运行过程当中,员工也要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的合作伙伴也要跟他进行经济上的交换,用户也要出钱来购买企业的产品,但是所有其他人跟他的交换都只是单纯的价值交换,不涉及到企业所有权转移。
而股东在这个企业里面处于一个绝对特殊的地位,它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因此美式资本主义是股东第一,其他各方随便排。这个格局已经运行了400年之久,也创造了人类非常辉煌的成就。但是当我们进入下一个阶段时,我们充分打破,我们会让企业的所有权或者未来的收益分配权融化到客户和合作伙伴员工手里。到那时,我们的每一次支付和交易行为都是投资行为。
那么我们相信这样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会带来人类协作的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我们通证经济和开放金融的一个愿景目标。是我个人目标,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好。
企业如何利用通证这样的工具去构造一个非常精致的激励手段。而基于这个激励体系,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支持,建立一个更好的、更加有利于价值创造的生态,这就是我们通证经济要做的事情。根据那个倒金字塔模型,通证经济在最上层,能帮助企业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证经济的金融模式
通证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第二个思考就是,当今这个时代,什么样的通证经济项目最适合我,最值得我们关注。我的结论是,如果一个通证经济的价值创造能力跟它的流量能力呈正比,甚至指数增长关系,那么这样的项目就特别适合我们通证经济。因为通证经济是非常有效的低成本流量获取模式。这已经不是我的一个猜想,而是现阶段被很多通证经济项目初尝试所证明的。
流量获取回来之后,它是不是能够有效地被转化成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或者社群的价值创造?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如果它能够有效地被转化成你的价值创造,那么它价值创造的能力跟流量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一个相对平稳的关系,还是一个线性上涨的关系,还是一个指数型上涨的关系?这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流量与价值关系图
流量的进入可以使价值线性或指数型上升的案例
我们希望现在获取的是指数型上涨的关系,典型的代表就是比特币。比特币在只有中本聪一个人用的时候,它的价值是多少?是负数!因为他挖比特币还要耗电,但是,有几千人使用的时候,它的价值是多少?当时花一万个比特币买披萨,大约是0.004美元的价格,而今天比特币的价值是13000美金,大概翻了三百二十多万倍,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一现象,即流量增加之后,带来价值的指数上涨。今天我们就要去寻找这样的项目,我们要在我们的经济系统当中,去构造这样的经济模式。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点。
流量的进入可以平稳创造价值的案例
前几个月,有很多人都在探讨STO。比如说把你的房地产,拿出一套一平米的房子,把它来做成通证,这种项目是可以做的,但是不是我们当前最甜的。因为它跟流量没有关系。一百个人关注token,房地产这一平米也值这么多钱。10万个人关注这个token,这一平米还是值这么多钱,跟流量没有关系。我们今天要找的是,流量进来之后价值就能够迅速成长的项目。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三点,我希望我们研究院在做研究的时候,“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一些微观的量化分析。我们现在区块链行业里面有一种不良的风气,就是一上来就搞宏大叙事,搞的全是特别大的论断,特别宏观的一些表述,动不动就纵横上下五千年。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东西是有价值的,而且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听这种东西,有的时候你要去跟领导、决策者沟通,让他明白它的历史意义。
可是我希望在研究当中能做一些微观的量化的东西,这种东西才能够站得住脚。
我们现场有很多来自财经专业的技术专家和学术专家,甚至有多年行业经验的博士。我们不要纠结于跟外面的人去搞一些理念之争,义气之争,而是去做一些很细节的量化分析。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研究Facebook发的数字货币Libra,这是圈子里最热的一个话题,其中争议点就在于,它究竟是不是有自己的发行权益。
Libra到底有没有自己的发行权?你会看到江湖上分成两大派,有一派人说,Libra就是法币的一个马甲。另外一部分人说,它是一个央行,它有自己发行权。然后两边互相自说自话,谁也不能沉下来。我自己去分析了一下,研究了Libra具体的执行操作,关于此我做了一点工作,会写一篇文章。在这个文章里面,我会写一个原理,就是说在浮动汇率制下,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而什么是不可能三角?就是“锚定一篮子货币”、“去中心化储备”、“储备透明化”这三件事情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用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张三有5%,张三是一个节点,李四是一个节点。张三手里有50%的日元,50%的美元,李四手里全是美元。然后一篮子货币去锚定,我们假设现在有个网主要去购买1万美金Libra,会发生什么问题?如果我们进入到微观层面上去看,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问题,争来争去没有意义了。做一个具体的数学计算就知道了:这里面有个不可能三角。也得到一个结论: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储备透明是不可能的了,一定会出现发行的Libra跟准备金储备库里面的准备金之间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偏差和浮动。
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说,Libra未来一定会慢慢地跟法币实现事实上的脱钩或者松钩。然后它会拥有一部分数据。如果你去做一下微观分析,很多问题就好解决。我希望我们这个社群有更多的这种脚踏实地的微观分析。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在做类似像FCoin的通证经济分析,经常有很多人以定性、宏观的口吻去说它价值支撑不住之类。但是我们看到一个来自耶鲁的团队,他们把这个东西虚拟为一个股权,来进行一个全估值的分析,做了一个常微分方程,然后用调控的方程,就可以得到这支股票也好,或者它的币的一个真实内在价值,你就可以做出一张图来。这样的话,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觉得我们缺少这种微观分析的精神,我希望我们这个社区能够建立起这样的态度。比如说做一个通证经济分析的时候,大家能够一起静下心来看一看,在通证经济体里面每做一次交易,它的Token的价值是增长还是减少?
这是可以算的。做一个数学公式,每做一次交易,进来和出去了多少价值,然后Token会增加多少,这样来算,每一个投资的价值是上升了还是下降。这种微观分析的精神,我希望我们研究院同仁们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就是我分享的第三个想法。
全民学习金融的时代
最后一个想法是,我真的觉得我现在需要学习。
这次Libra有一个重大影响,就是让全民都意识到,学习金融,以及学习未来区块链的开放金融,何其的重要。尤其是这不光是涉及到你未来能不能够赚钱、发财的问题。这已经涉及到你未来能不能够作为一个人的自由生存问题,否则你事实上是一根长着两只脚的韭菜。
如果在未来10之后,20年之后,你还不懂金融,还不懂开放金融,你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你在这群懂金融的人眼里看来,你就是裸奔的韭菜,事实上你是没有人身自由的。
所以我觉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金融知识和开放金融,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人必须掌握的了。我们学派要有雄心壮志,要在中国培养、影响大众,希冀出现几千万能够深入理解开放金融和金融常识的这样一群学友。学习将会是我们未来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不懂金融的常识,就等于把头伸过去,让别人去抽我们的血汗,我们把话说得非常直白。
现在这样一个时机也非常好。?我们在座的,有金融专家,有经济专家,有技术专家,也有搞区块链的业内人士。我们也做过一些通证经济的基本设计,我们大家在一起,不是说谁比谁强,而是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也可以有争论,甚至可以有激烈的辩论,有论战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们最后能够在一起,能够传出来,能够得到我们一点点知识,再把它传播出去,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金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状态的重要性。这重要性何其之大,我们怎样才能把金融服务这件身上的枷锁变成我们手中的利器,来争取我们自由的人生。
我觉得这件事情特别重要,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学友都把这个事情变成自己的一个使命,不光是我们自己要学会,我们还要去传播,能够让中国有1000万甚至几千万的人,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些人能够很轻松地看懂金融时报,看懂华尔街日报,能够面对所有的那些大V包括那些财经大V很长的一些报告,我们能够毫不感觉困难的跟他辩论,指出他文章当中的谬误之处,然后去跟它PK。
如果能达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通证学派就发挥我们的历史作用,我们不光是要教大家去如何或者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创建学问,我们确实是要有一个使命去传播开放金融,以及传播金融常识。?
这件事情真的是我们这些人的使命,我希望大家能够跟我有相同的使命。今天就是想跟大家分享这四点,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往前走,享受这个美好的夜晚。谢谢大家!
通证学派研究院由孟岩等区块链行业与实体产业专家共同发起,致力于普及区块链思维,探索通证经济的价值,助力产业区块链应用与推广,协助优秀项目的创新与落地。
通证学派研究院的愿景是打造一个学习交流通证经济的平台,让关注通证经济的创业者、学习者、从业者,可以通过在线交流辩论、线上线下分享的形式,学习和探讨区块链商业和通证经济的方方面面。
同时,研究院聚集了一批在金融与商业和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交叉行业的分享,并鼓励吸纳传统行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加入,帮助他们实现通证化改造,对接行业内外资源与资本。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