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兵临城下 支付清算的守与“降”

自2014年以来,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讨论不绝于耳,Libra的出现,让议论的声量也随之高涨。央行数字货币或是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变革,未来支付将更加便捷和透明。

银联董事长邵伏军坦言,随着数字货币大运用和普及,支付清算机构可能不复存在。

目前,数字货币普及还为时过早,变革仍是空谈。不过,传统商业银行和支付清算机构已经嗅到了危机。是挑战?还是机遇?新世界中如何据守市场阵地?在这新浪潮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借势发力,提前布局,显得至关重要。

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进行五年,现在已经“呼之欲出”。

此前,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由央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对现有商业银行体系造成根本性冲击。

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央行数字货币将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央行数字货币将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数字货币可以鼓励零售支付创新,数字货币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是个开放性问题。 (金十)[2021/5/24 22:39:29]

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将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央行做第一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更适合中国国情。这样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此外,穆长春还透露,采用纯区块链架构无法实现零售所要求的高并发性能。所以最后我们决定央行层面应保持技术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不一定依赖某一种技术路线。

度小满金融区块链负责人李丰告诉锌链接,双层运营体系在当前是比较合适的,但只是过渡方案。等时机成熟,未来极可能直接面向公众,双层变单层。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网传DC/EP信息为测试内容 并不意味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4月17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获悉,当前网传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2017年末,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

据了解,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体系在坚持双层运营、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并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中国证券网)[2020/4/17]

数字法币呼之欲出,对整个金融体系是一次大的冲击,尤其是支付清算机构。如果区块链技术覆盖数字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全过程,那支付清算结构会被摒弃,转结支付机构也将被边缘化。

刘峰: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将是安装在手机甚至内置于微信的软件应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认为,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相关公开资料来看很可能首先用于手机中,还能够实现双离线支付。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加密货币两者在研发门槛上均需要芯片技术、包含加解密算法、智能合约以及一些对应的区块链公链开发的相关技术。有加密货币行业人士强调,从硬件钱包的硬件原理来说,由于目前尚不知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硬件情况,所以不太好判断比特币、以太坊以及ERC20代币的硬件钱包与央行法定数字货币钱包的联系;硬件钱包本身就有很多种技术方案,其硬件上的配置差异已经很大。刘峰倾向于认为央行数字货币钱包会是一个安装在手机甚至内置于微信、支付宝的软件应用,借助手机本身NFC、蓝牙、WIFI、3/4/5G等硬件功能来实现支付。(中国经营报)[2020/3/14]

支付清算机构担忧:或被取代?

BIS:央行数字货币技术应满足消费者需求: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的一份报告呼吁,央行数字货币(CBDCs)的潜在发行人做出技术选择时,应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在讨论CBDC应该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还是传统的央行基础设施时,报告指出,涉及到资金安全时,这两种选择都有优点和缺点。在传统的基础设施中,数据存储在多个物理节点上,系统很容易受到针对顶层节点的黑客攻击。另一方面,对于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系统,在发生拒绝服务攻击等情况时,存在与协商一致机制相关的风险。(TheBlock)[2020/3/3]

如果央行直接面向公众法行数字货币,那么支付清算机构还能否存在?又该充当怎样的角色?

就在同一场论坛上,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伏军发出同样的疑问。他坦言,数字货币的出现是对银联最大的挑战,也是银联最关注的问题。

以Libra为例,机构或者用户注册以后,会分配一个全球通用加密账号,一个账户。通过利用Libracode进行不同地方货币转移,实现点对点的交易。

报告:代币化证券、央行数字货币等支付基础设施将是未来的趋势:3月1日消息,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最新季度报告,预测了未来的趋势,这些趋势将很好地塑造未来的支付基础设施,即代币化证券,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和点对点创新。(CoinDesk )[2020/3/2]

这个交易过程采取分布式计账,有Libra系统验证者、存储更新账本,优化交易流程,简化对账,整个交易下来对转结清算机构是颠覆性的变革,看不到商业银行和转结清算机构在这其中是什么作用。

虽然央行数字货币将采取双层运营体系,但这个体系下也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在央行、商业银行双层投放体系下,区块链覆盖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及流通的全过程,整个交易的转结是由区块链网络协议直接完成。如此,支付清算机构会被摈弃,转结支付机构也将被边缘化。

第二,双重投放体系中,代理发行机构用自己的标识发行数字货币。

支付清算机构可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改造来支持数字货币的转结清算,通过向央行缴纳准备金获得数字货币的发行量,发行的数字货币成为代理投放机构的负债,各个代理发放机构需要对这些数字货币有标识,同时监控数字货币流通。

邵伏军认为第二种情形下,转结清算机构还是能够发挥作用,找到各自角色。

“这类似于在现有的银行账户体系当中,新增数字货币账户,需要建立一个连接各家银行数字货币支付转结的区块链网络,当数字货币账户发生跨行交易时,支付清算机构可以对发行机构最终使用者的结算金额进行记录。”

简言之,清结算机构短时间内并不会被取代,不过,其地位不复从前。

区块链初试锋芒

“现有支付清结算广为诟病的效率和成本问题,其实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组织机构、垄断、历史等问题”,李丰告诉锌链接。

在国际支付业务中,支付交易信息要在多家银行机构之间流转、处理,支付路径长,客户无法实时获知交易处理状态和资金动态,银行的对账、流动性管理等环节也推高了业务处理成本。

区块链技术点对点传输,给支付领域赋予新的思路。

早在2016年,国际信用卡组织Visa就已宣布,将把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应用到银行间结算和支付领域。

Visa计划使用BTL的银行间结算平台Interbit,来评估区块链技术能否为银行间的国际转账降低成本、结算时间和信贷风险。而区块链和电子货币可以在加快交易的基础上,保护银行的数据免遭欺诈和黑客攻击。

2018年8月,中国银行通过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成功完成河北雄安与韩国首尔两地间客户的美元国际汇款,这是国内商业银行首笔应用自主研发区块链支付系统完成的国际汇款业务。

中行自主研发的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投产后,银行通过接入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在区块链平台上可快速完成参与方之间支付交易信息的可信共享,并在数秒之内完成客户账的解付,实时查询交易处理状态,实时追踪资金动态。同时,银行可以实时销账,实时获知账户头寸信息,提高流动性管理效率。

同年10月,中国银联与京东金融合作推出行业内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跨机构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查询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机构间去中心化数据共享协议,从技术上确保多家机构间一对一的独立数据加密传输,同时可以利用智能合约等技术,量化各家机构间传输数据的质量与价值。

应用金融科技提升跨境效率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金融机构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看来,区块链在支付结算的应用仍是初试锋芒,仅仅是小范围的尝试,要大范围推广,恐怕还是长路漫漫。

在“被变革”中找机会

作为“被变革者”,支付清算机构并非前路黯淡。

“短期内并不会对现有支付清算机构带来多大影响。并且跨境支付清算机构会一直存在,除非人民币成为唯一全球货币”,李丰告诉锌链接。

京东数科区块链产品创新负责人、区块链联合实验室创新生态负责人张作义有相同的观点,他告诉锌链接,一方面是因为央行在相关新闻中已经明确表示了不会对现有体系带来很大的影响,更多的是新技术、新机制的探索。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货币仍处于试点阶段,除了技术方案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和货币流通段的企业共同协商和解决,不可能短期内单方面完全实现。

北京苇草智酷科技文化公司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段永朝从技术的角度分析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不预设技术路线,保持“中立立场”,预示着,央行数字货币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即使数字货币全面普及,对金融机构而言并非甚至不是“打击”,而是“机会”。

张作义告诉锌链接,支付清算过程中,区块链最大的好处就是在结算双方之间,通过提前预置的智能合约实现自动清结算,并提供不可篡改的可信对账记录。

除此之外,李丰认为,区块链去中心化思路能够解决组织利益分配问题,进而解决效率成本问题,这是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和清算方面的核心作用。同时,通过去中心技术来立一套新的支付网络,杜绝垄断情况发生。

作为监管和运营的支付清算结构,未来的作用会越来越“轻”,如果不想被完全取代,还需要求思求变,不主动变革就会出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火必APPBTC:IDAX投研中心:数字货币日评8月9日

消息面 美国罗德岛州成为美国最新一个为加密公司增加特定货币发送指南的州。根据国际律师事务所AlstonandBird8月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从2020年1月1日起,任何接受货币传输费用,或为他人.

火币下载ONE:关于LPL登录BIONE交易所预告

尊敬的BIONE用户: LPL已达到BIONE交易所上币条件,将于2019年9月26日上线敬请关注开放交易时间:新加坡时间9月26日,上午10点18分 项目简介 LPL将是一种交易支付API.

以太坊HTT:BDW交易所下线BWS公告

尊敬的BDW用户: 非常遗憾,取消原定于2019年8月9日21:00BWS的上线及相关活动。因项目方资金问题,为保障BDW用户的资产安全,临时取消所BWS的上币及5折认购的活动.

[0:46ms0-4:1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