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数字货币,央行给予了巨大关注,在过去一个月内4次公开提及数字货币。
央行于8月6日发布2018年全年工作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8》。报告包含137页内容,其中4次提数字货币。
在报告第53页,央行表示,在2018年组织商业机构共同开展具备数字货币特征的电子支付工具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在报告第63页“加强金融信息技术规划与标准化建设”版块,央行称,2018年还建立法定数货币、绿色金融、金融IT基础设施等专项工作组,推进相关领域金融标准的编制。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央行给予了极大关注,在过去一个月内4次公开提及数字货币:
8月2日,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表示,下半年要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跟踪研究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
8月10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研发方面将采用“赛马”机制,由几家制定的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研发。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呼之欲出”;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到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
8月21日,央行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两篇文章,分别是央行副行长范一飞于2018年1月发表的文章《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以及支付司副司长穆长春于2019年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的演讲原文。同一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题为《“数字人民币”初露真容》的文章,表示央行推出数字货币“既不是当下流行的电子钱包或网上支付,也不是完全’推倒重来’取代现有的人民币体系,而是对流通现金具有一定替代性的全新加密电子货币体系”。
对于数字货币背后的金融科技,央行也给予了巨大支持。8月22日,央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确定未来3年金融科技六方面重点任务,分别是:
一是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从长远视角加强顶层设计,把握金融科技发展态势,做好统筹规划、体制机制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
二是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规范关键共性技术的选型、能力建设、应用场景以及安全管控,全面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将金融科技打造成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丰富服务渠道、完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优化融资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使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是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运用金融科技提升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管控和金融信息保护,做好新技术应用风险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五是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建立健全监管基本规则体系,加快推进监管基本规则拟订、监测分析和评估工作,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服务金融业综合统计,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
六是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持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优化产业治理体系,从技术攻关、法规建设、信用服务、标准规范、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支撑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
以下为《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8》全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