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近日,局集体学习区块链,让区块链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部分部门已探索应用区块链技术,让市民提前享受到新技术的便利。那么,区块链究竟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又能为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试点
海淀政务上链2分钟完成材料核验
今年年初,海淀区启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试点。在不动产交易场景中,通过多个市级部门相关数据共享上链,办事人员不用再提交身份证、结婚证或离婚证、房产证等材料进行核验。现场核验材料由十几份减至3份,核验时间由15分钟减至2分钟。
为海淀区区块链试点提供技术支持的某公司CTO刘毅介绍,区块链技术的相关特征,不仅能应用于金融、保险、电子存证等领域,还能解决政务领域各部门之间数据实时共享的问题,辅助窗口人员及审批人员验证材料真伪。
“海淀不动产交易量比较大,以往工作人员需要现场核验纸质材料的真伪,如今可以直接借助区块链获得并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准确性。”
火必开放SUI现货交易 最大涨幅达20,715%:据火必官方公告,火必于今日20时(GMT+8)开放SUI/USDT(Sui Network)现货交易。火必最新数据显示,SUI最高涨至2.07USDT, 现报价1.25USDT,最高涨幅达20,715%。
据悉,今日12时(UTC+8),火必已同步启动SUI充值赛,活动截止至5月10日12时 (UTC+8)。用户可通过指定活动页面报名参与,期间从外部地址向平台成功充值SUI,将按照净充值(充值-提现)数量瓜分总计5,000 USDT。[2023/5/4 14:40:49]
同样是依靠区块链,海淀区还推出“不动产登记+用电过户”同步办理举措,市民和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能一并办理用电过户,节省时间和精力。
今年9月,“海淀通”APP上线。“海淀通”APP探索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同国家、市级数据的对接共享,推出“信息鉴证”服务,包括营业执照、纳税信用信息、婚姻信息等三类国家数据和身份证、户口簿等9类市级数据。办事市民可随时从链上获取权威部门关于自身情况的信息。
NFT市场Blur交易总额突破200万枚ETH:金色财经报道,据Dune Analytics最新数据显示,NFT市场Blur总交易额已突破200万枚ETH,本文撰写时达到2,000,373ETH(按照当前价格计算超过37亿美元),当前销售总量达到3,318,194笔。历史数据显示,Blur交易总额于2月18日突破100万枚ETH,这意味着在一个多月时间内该指标值已翻了一番。[2023/3/24 13:22:45]
“在理想的场景下,无需出示证件就能用APP从链上获取最新的信息自动核验。”刘毅说。
优势
去中心化信息“自营自管”更安全
政务“数据共享”并不算新鲜事,用区块链和原来的技术相比有哪些区别?刘毅说,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以往的数据共享基于大数据中心,会有中心化的组织机构,大家把数据汇集到中心,再由它分发,实时性和更新机制不能保证。中心化还导致数据的所有权不明晰。
区块链实现信息“自营自管”,即委办局的数据还在自己手中,只是根据业务需要来授权调取,
Sui Network发布0.28新版本文档,包括引入可编程新型交易等:3月7日消息,公链Sui Network发布下一个版本0.28的文档。具体功能更改将包括推出取代批次处理交易和普通交易的可编程新型交易、从20字节调整到32字节(在十六进制中,从40增加到64)、更改Gas预算以使用SUI而不是Gas单位等。[2023/3/7 12:46:47]
“只有请求发起的时候,依照授权去获取和验证一次,相当于握了一次手,一些政府部门也更能接受这样的共享方式。”
以前数据共享多是打包发送信息,但区块链有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区分业务和场景。例如,不动产部门需要调取民政部门的婚姻数据,民政可以根据相应业务授权某些字段开放,做精细化管理。
区块链的分布式部署也更安全。
“原来的大数据中心汇集到一个点,如果被攻击,只要攻击了中心点,所有信息都会暴露。”
他解释,现在的方案,通过加密算法,保证各部门对证照发放的把控,防篡改性更高,数据的获取和验证都经过独立授权,安全性更有保障。
2018以太坊技术及应用大会定于6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据中新网从主办方获悉,2018以太坊技术及应用大会定于6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将吸引包括2014年IT软件类世界技术奖获奖者Vitalik Buterin在内的海内外技术开发者参会。大会还将发布中国以太坊开发者大调查报告,探访以太坊开发现状及问题。[2018/5/22]
链上的信息是否会被更多的委办局“承认”?刘毅说,从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数据究竟能用到哪些办理事项,取决于委办局政务的开放程度。
北京互联网法院也用上了区块链技术。今年8月,北京互联网法院表示已运用区块链技术在线采集到640多万条证据。日前,北京互联网法院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完成了首例执行案件“一键立案”,与传统执行程序“七步走”相比仅需三个步骤,缩减了程序步骤和时间。
建议
探索启动“政府上链”拓宽应用范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认为,区块链要应用到电子政务领域,比应用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更困难和障。比如,电子政务的系统、制度设计,其底层思维是中心化,这与区块链的核心属性即去中心化是相反的。这给区块链的技术选择带来一定影响。另外,智能合约适用于多数场景,但根据相关法规,有些电子政务场景必须人工处理。同时,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尚存在需要规范的地方。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北京成为区块链中心是必然的: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相对商业应用而言,区块链技术更有望先在监管、教育、社团管理等领域加快推进。北京相关领导对区块链应用非常重视,且北京具有更多区块链应用场景。各行各业监管总部都在北京,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监管是必然的,所以北京成为区块链中心也是必然的。此外,未来基于区块链的社会属于编程经济,管理与服务都要通过编程加强,而非人力。[2018/2/23]
他建议,加快电子政务应用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探索启动“政府上链”工程,有关部门应联合区块链企业成立相应的推进联盟。在药品监管、证照防伪、重点业务追溯等重点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将主要应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沙盒模式向电子政务的一些重要领域拓展。
Q1、区块链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宋爽称,区块链最核心的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加密算法。各交易节点同时将信息记录下来,交易信息达到一定数目就会形成区块,每个区块加密后会形成hash值,保证区块信息不会被篡改。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更多的区块会按照时间顺序被创建,每个区块都包含前一个区块的hash值,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就是区块链。
李广乾称,区块链包括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密码学四个核心技术。简单来说,一般的账本丢了或者被污损篡改,账目信息就找不到了。区块链能保证利益相关方都保留同样的账本,想篡改或者删除很难,要经过51%以上的人同意才能合乎技术要求,保证每一笔交易有目的、来源和流程。
Q2、区块链有哪些优势?
宋爽称,区块链的信息分布于不同节点,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没有中心节点不易受到攻击,数据也不易被篡改。
李广乾称,区块链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依托现有技术组合创新而成,包括非对称加密算法、数据库技术等,实现以前不能实现的功能。区块链有“多方写入、共同维护”“公开账本”“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点。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无需信任积累的信用建立范式,任何互不了解的个体通过一定的合约机制可以加入一个公开透明的数据库,通过点对点的记账、数据传输、认证等,不需要借助任何一个中间方达成信用共识。
Q3、区块链能应用于哪些场景?
宋爽称,区块链传统的应用领域是数字货币,在贸易融资、慈善金融、供应链管理和共享经济等方面也有应用场景。比如,在供应链方面,产品每个环节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在链上,这样就容易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相应标准。信息一旦上链就不可以篡改,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李广乾说,在医疗健康方面,区块链可以用于数字病例、隐私保护等。在教育方面,可用于档案管理、学生征信、学历证明、成绩证明等。文化方面,可以用于版权、数字内容确权等。社会管理方面,可以用于身份认证、公证、遗产继承、个人社会信用等方面。
Q4、区块链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宋爽称,目前,区块链技术底层架构设计没有达成统一共识和标准。在一些问题的解决上,每个机构或者企业有自己的技术偏好。区块链信息记入量很大,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在公有链中,由于每个节点都要记录信息,交易时间比较慢,单位时间处理的交易数量和微信、支付宝等处理的交易数量差几个数量级。
李广乾说,目前,区块链技术属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多技术方案需要突破。区块链在性能方面需要突破,使其满足更多应用。比如,比特币高频交易方面存在障碍,每秒仅能处理7笔交易,不能满足“双11”这种海量交易的情况。
此外,当前围绕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乱象较多,要加强行业监管,防范区块链金融风险。区块链还面临法律问题,例如“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和合同法的矛盾,代币发行的法律问题等。
Q5、区块链能否解决隐私问题?
宋爽认为,区块链技术上可以解决隐私问题,隐私保护需要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来考虑。
李广乾说,虽然区块链上的信息所有人都能看见,但是有密钥技术,有公钥和私钥。连接的时候用公钥,私钥用于保存交易信息,是其他人看不到的。
Q6、区块链能和哪些技术结合?
李广乾说,区块链本身传输的是数据,用人工智能可以对整个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掌握。宋爽认为,区块链信息记入量很大,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可以和云存储技术相结合。
Q7、中国区块链发展有何特点?
李广乾说,美国更多在数字货币方面应用区块链。中国更多运用区块链为解决实体经济问题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
中国区块链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加速进入区块链产业。虽然金融行业依然是区块链应用主流,但已经逐步延伸到实体领域,比如电子信息存证,版权管理和交易、数字资产交易、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
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