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6日,香港证券与期货监督委员会发布《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立场书》和《香港证监会发布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条款和条件》。
我曾经在《国家级交易所已经来了,DCEP取代USDT不远了》中写道:在香港,国家级合规交易所即将到来,首批牌照即将发放。
就在昨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截至目前已有不超过5家数字资产交易所被纳入其中。知情人士声称,“都经历了严格的筛选,包括创办人的尽调资料都是厚厚一大叠,所谓世界级大平台,99%都不能进入名单之内。”
实际上,早在2018年11月1日,香港证监会就发布《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针对数字货币等虚拟资产投资发布新规。并将持有牌照与不打算申领牌照的营运者区分。
币安、Coinbase等5家数字资产公司入选CNBC全球金融科技200强榜单:金色财经报道,CNBC发布2023全球金融科技200强榜单,其中5家数字资产公司入选,分别是币安、BitMart、Coinbase、Dapper Labs和OpenSea,此外Ripple作为数字支付公司也入选该榜单。[2023/8/4 16:18:07]
根据《监管框架》,要成为一家持牌平台要经过以下几步:
第一步,香港证监会并不向交易所立即发放牌照,而是与申请者就反、反恐怖主义融资等内容进行了解,同时交易所提供真实运作情况。
要知道,在目前的头部交易所中,刷量已经成为常态。举个例子说,币安、火币、OK三大交易的代币,在非小号,排名分别为8、11、15;而在Coinmarketcap其排名则为8、18、42。
数据:熊市在30天内导致25家加密货币交易所消失:7月6日消息,截至7月6日,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数量为500家,较前几个月的高位有所下降。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考虑到6月6日的数字为525,Finbold通过使用网络存档工具确定该行业在30天内失去了25家交易所。(Finbold)[2022/7/6 1:55:18]
在抹茶的官方群中,官方人员对于使用机器刷量丝毫不避讳,声称避免K线割裂——刷量其实是对投资者的误导,在股市要入刑,但在币圈成为常态。
在各个媒体发布的各类交易所真实交易量排名中,排名靠前的交易所大多有问题,根据TokenInsight发布的交易所真实交易量榜单中,只有寥寥几家没有刷量,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监管合规之下,刷量将成为过去式。
动态 | 45家矿企消耗了吉尔吉斯斯坦至少三个地区的电力 国家能源公司将切断电力供应: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能源控股公司(National Energy Holding Company)的首席执行官Aitmamat Nazarov在回答议员有关“挖矿公司和比特币在该国是否合法”的问题时表示,吉尔吉斯斯坦法律中没有加密货币矿工的概念。Nazarov表示:“我们不为加密货币挖矿公司提供专门的电力。据透露,45家挖矿公司消耗了136兆瓦的电力,我们不得不切断他们的电力供应,因为他们消耗了吉尔吉斯斯坦至少3个地区(伊斯锡克库尔、塔拉斯和纳林)的电力。” 由于该国电力便宜,外国公司纷纷来到这里挖矿。Nazarov要求国会议员列出在吉尔吉斯斯坦工作的挖矿公司的名称,以便其公司切断矿工的电力供应。议员们表示,了解这些公司的信息不是他们的职责,而是Nazarov的职责。(Akipress)[2019/9/20]
第二步,将部分交易所纳入证监会的监管沙盒,基于这些平台在沙盒中的表现,严谨地判断其是否适宜受证监会的监管,然后再发放牌照。
金融研究机构:目前225家基金共有30亿美元的资产可用于投资管理 : 据相关金融研究机构统计,全球去年共有167家数字基金成立。而今年为止就已经有20家,目前225家基金共有30亿美元的资产可用于投资管理。该机构全球总监称:“尽管数字货币的价格有些飘忽不定,我们确实清晰的看到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产品越来越感兴趣了。”[2018/3/28]
目前已知的消息是不超过5家,而且预计99%的世界级交易平台都不在此列。
其实这是正常的,交易所是一块肥肉。在监管之下,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技术不是第一位的,利益才是。
很多时候不一定是最大的笑到最后,中国是一个讲交情的社会,这个大家都知道。合规大家都可以追求,但是有时候一个小条文就能断了你的努力。
第三步,拿到牌照还需进入沙盒下一阶段,平台需要更频繁地作出汇报、受到监察和审查,以便它们在证监会的密切监督下,制定严格的内控措施;12个月后才可申请退出沙盒。
从目前来看,尽管火币、OK一直在积极寻求合规,采取一系列手段,包括收购上市公司等,但是三大所都可能成为《监管框架》中所说的,“部分全球最大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被看来在香港经营,但却不属于证监会及任何其他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
这个不在监管范围包括很多内容,目前流出的有几条:
①实体注册地必须在香港,才能让香港当地居民以及在香港有资产的人士在此交易,受到香港证监会监管。比如,币安总部在马耳他,所以号称在香港交易,但其实并不一定具备注册地在香港、在香港有办公室的条件,这类问题就剔除了一大批币圈交易所。
②公司的总部、决策权必须在香港,如果高管在香港注册了一个空壳公司,实际上在其他地方运营,也是不合规的,这也能剔除一批牌照竞争者。
③证监会还会考察交易所的股东是否有在传统金融机构违规的经历,或者在数字资产行业从业违规的行为。此外还有技术要求,投资者资产保险的要求,和第三方审计规范的报告。
一句话总结:公司要在香港,高层要在香港,不能有黑历史。
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之下,很多大公司还在观望之中,毕竟主动接受监管是不是有利?
当前,大家虽然没有牌照,但都正常在经营。比如,币安之前没有美国牌照,但在美国经营,后来美国规矩严了,币安就不得不退出美国。随后,通过收购美国的交易所的方式,以合规的身份重新进入。
目前,申请此牌照的公司还不多,香港证监会尚未公开入围名单。但已经流出的包括HashKeyGroup、港股BC科技集团、HKbitEX等——均是我们此前从未接触的交易所。
合规交易所的问市对于三大所来说,是不是利空?
我觉得不能这么看,虽然合规交易所会有一些优势,比如DC/EP发布,最先能够得到官方支持和技术对接的,必然是它们。
但作为我们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是交易所是不是安全,交易深度是不是够大,用户体验是不是够好。
究竟这件事情的影响会是如何?
参考一下我们国家股市正式设立时的情况——股市狂涨2年,我有如下几个判断:
一是如果新的合规交易所发行平台币,挑一家最靠谱的杀进去,将会是很好的选择,券商股总不会差。
二是如果上市,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讲,会有一个认识上的极大转变,会觉得虚拟货币交易意味着合法了,进而引发大量热钱涌入,进而带动全线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虚拟货币交易在国内是合法的,只是不那么合规,包括交易所也只是不合规。
很多人没有去研究合规和合法的区别——违规的事情有胆大的人做,违法的事情无论是谁都不要去做。
三是不管我们有没有机会参与到香港的平台中去,提前布局BTC和好的平台币,都是挺好的决定。
最后,再强调一下,不要低估这件事的影响力。有人可能会觉得在新加坡等国家,不是早就有合规交易所了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是全球化的,但是中国太强大了、人口太多了,官方认可或是不认可,对于整个币圈的影响力也太大了,要不然你看看1025那天,比特币的走势?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