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事件:4月16日,蚂蚁区块链宣布面向中小企业推出“开放联盟链”,首次全面开放蚂蚁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能力,推动共建数字经济的未来。
蚂蚁金服面向中小企业发布“开放联盟链”,推动共建数字经济未来。今天,蚂蚁区块链举办了线上发布会,面向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推出“开放联盟链”。开放联盟的成本低,同时性能强可以解决拥堵问题,并且行业联盟链使用的技术也会开放给联盟链。开放联盟链拥有五大能力:共有许可机制,生态服务共建、在性能上高性能共识算法,优秀开发工具,强大基础能力。经过多年研发,已经覆盖供应链金融、跨境汇款、数字资产流转、电子票据、大宗商品仓单、公益慈善、版权等40多个场景。负责人表示,下一个3年,蚂蚁区块链要支持百万企业通过开放联盟链实现规模化创新,推动全民上链的价值互联网时代到来,推动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应用加速落地。
由于兼具监管友好和切合产业链参与方之间痛点需求等特点,联盟链在低调务实中落地,与政府、传统企业机构可以快速开展合作。联盟链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并不必须发行加密货币,具有监管友好的特点;且联盟链同时具备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正是解决产业链内特定参与群体之间互信痛点的关键。联盟链在溯源、供应链金融、存证、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入局区块链,与政府机构、企业等开展多方面合作,推动产业生态进阶、探索应用落地。
艺术和娱乐数字藏品市场LimeWire将通过Algorand发行NFT:3月14日,艺术和娱乐数字藏品市场LimeWire宣布将通过Algorand发行NFT并成为艺术家和粉丝创造、购买和交易数字收藏品的一站式市场。LimeWire表示将与支付平台Wyre合作,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信用卡、银行转账等方式直接通过法币购买NFT。此外,LimeWire还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代币,代币持有者拥有访问独家社区、进行投票和获得奖励的权利。
此前消息,点对点文件共享平台LimeWire宣布将于5月以NFT市场的形式重启。(PRNewswire)[2022/3/14 13:56:05]
建议积极关注金融、民生和政务三大场景应用。区块链在提升金融、民生和政务三大场景线上化运作水平,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例如,在金融场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在民生场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块链内有序高效流动;在政务场景,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随着联盟链的快速普及,区块链在三大场景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促进区块链技术研发的进步。
跨链桥Glitter Finance获得Algorand基金会Grant支持,将桥接Solana:12月29日,据官方消息,Algorand基金会的新Grant项目将给予Glitter Finance,促进该项目开发的五个区块链生态系统之间的跨链桥梁的创建和发展,包括Algorand、Solana、Cudos、Terra和Polygon。Glitter Finance的第一个产品将会先在Algorand和Solana之间建立一个双向桥梁。
Glitter Finance是采用AI方案来解决DeFi生态上的资产转移问题,该解决方案使交易者能够轻松地在各个区块链网络上转移他们的数字资产,其过程并不需要中间商介入。[2021/12/29 8:12:35]
推荐主线:我们建议关注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资产主线上的区块链服务企业。
1、央行数字货币主线:四方精创、先进数通、高伟达、长亮科技、数字认证、格尔软件、新大陆、飞天诚信;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易见股份、广电运通;3、数字资产条线:东港股份、金财互联。
动态 | BitGo添加对Algorand和Dash的Staking服务支持:加密货币存储平台BitGo在其平台上添加了对Algorand和Dash的Staking服务支持,两种代币的持有分别可获得7%到13%的年回报率。(Finance Magnates)[2019/10/5]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不达预期。
一、蚂蚁进入发布开放联盟链,巨头推动应用生态加速落地
事件:4月16日,蚂蚁区块链宣布面向中小企业推出“开放联盟链”,首次全面开放蚂蚁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能力,推动共建数字经济的未来。
蚂蚁金服面向中小企业发布“开放联盟链”,推动共建数字经济未来。今天,蚂蚁区块链举办了线上发布会,面向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推出“开放联盟链”。开放联盟的成本低,同时性能强可以解决拥堵问题,并且行业联盟链使用的技术也会开放给联盟链。开放联盟链拥有五大能力:共有许可机制,生态服务共建、在性能上高性能共识算法,优秀开发工具,强大基础能力。蚂蚁区块链可支持10亿账户规模,同时能够支持每日10亿交易量,实现TPS过万;蚂蚁区块链旗下拥有开放联盟链、双链通、BaaS平台、溯源平台、多方安全计算平台等核心产品;经过多年研发,已经覆盖供应链金融、跨境汇款、数字资产流转、电子票据、大宗商品仓单、公益慈善、版权等40多个场景。负责人表示,下一个3年,蚂蚁区块链要支持百万企业通过开放联盟链实现规模化创新,推动全民上链的价值互联网时代到来,推动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应用加速落地。
声音 | 蚂蚁金服陈亮:蚂蚁金服支付技术从担保交易发展到区块链技术:据新华网消息,近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与蚂蚁金服举行座谈会,共同聚焦品牌建设,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陈亮介绍,14年来,该集团打造了一系列国民级产品,这些成就背后都是科技的力量,从当年的担保交易、快捷支付,到现在的刷脸支付、区块链技术,很多人觉得蚂蚁金服有个“金”字,是一个金融企业,其实我们的核心是一个科技型企业。[2018/9/7]
由于兼具监管友好和切合产业链参与方之间痛点需求等特点,联盟链在低调务实中落地,与政府、传统企业机构可以快速开展合作。联盟链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并不必须发行加密货币,具有监管友好的特点;且联盟链同时具备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正是解决产业链内特定参与群体之间互信痛点的关键。联盟链在溯源、供应链金融、存证、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入局区块链,与政府机构、企业等开展多方面合作,推动产业生态进阶、探索应用落地。
井贤栋:蚂蚁金服的区块链研究与ICO完全无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蚂蚁金服CEO井贤栋表示,应警惕各种假借区块链名义的局,目前蚂蚁金服所做的区块链研究没有一项与ICO有关。他表示未来一年区块链很可能迎来泡沫的破灭,但这也正意味区块链真实价值开始浮现。[2018/3/24]
建议积极关注金融、民生和政务三大场景应用,以及区块链与AIoT结合解决场景落地痛点的应用方向。区块链在提升金融、民生和政务三大场景线上化运作水平,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例如,在金融场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在民生场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块链内有序高效流动;在政务场景,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随着联盟链的快速普及,区块链在三大场景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促进区块链技术研发的进步。但区块链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这还需要结合AIoT等技术,解决实际场景中痛点和落地难题;如供应链金融场景,以区块链为基础平台,结合物联网、AIoT等技术解决贸易全流程可信,实现线上数据和线下实体贸易绑定,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随着区块链与AIoT、5G等新技术结合,将催生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场景应用。
综合以上分析,自去年10月24日局集体学习区块链以来,网信办备案、国家标准委跟进等利好政策推动下,区块链在各行业应用落地步入快车道。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或扶持区块链产业发展,预计后续相关政策文件会陆续密集发布。我们认为,区块链在应用落地过程中有三条主线值得关注:
1.央行数字货币DC/EP。随着国内、国际支付需求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在线化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主流,DC/EP的发行会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国际支付的方式多样化,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与实体贸易关系十分密切,场景广泛、规模大,区块链具有数据防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正是解决供应链中节点互信痛点的关键,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有望激发市场潜力,升级行业模式;
3.数字资产。区块链推动下,电子票据、数字资产存储、托管等需求将持续增长,为行业带来降本提效。
我们建议关注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资产主线上的区块链服务企业。
包括:
1.央行数字货币主线:四方精创、先进数通、高伟达、长亮科技、数字认证、格尔软件、新大陆、飞天诚信;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易见股份、广电运通;
3.数字资产条线:东港股份、金财互联、嘉楠科技;火币科技、前进控股。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目前区块链处于发展初期,全球各国对区块链技术、项目融资和代币的监管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行业公司项目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不达预期。区块链是解决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身份中核心技术,目前区块链基础设施尚不能支撑高性能网络部署,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都会对高性能存在一定的牵制,区块链基础设施存在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0年4月16日发布的报告《国盛区块链|蚂蚁金服发布开放联盟链,巨头推动区块链生态应用落地》,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8btc.com/media/583869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