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热下的币圈冷思考

文|Derek编辑|毕彤彤出品|PANews

“央行数字货币DCEP和币圈有啥关系,币圈为何这么激动,难道是想炒人民币?”

“币圈人兴奋,以为自己的产业涉及到DCEP,会带来商机,但却不知道他和数字货币有什么关系,还以为要冲提到交易所。”

这两日,随着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钱包内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币圈的社群更是热闹非凡,四处分享着内测图片和下载二维码,直到下载链接迅速失效。

央行数字货币和币圈有啥关系呢?

1:1锚定人民币没有炒作空间,不可能用于直接兑换BTC,没有基于区块链底层...但可能有利于一部分不法分子人打着DCEP之名行虚拟货币之实。

但在技术上也借鉴了部分区块链技术,例如,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资金的定向流通,利用非对称加密认证身份。

一边国家队正在有序的推进数字经济革命,一边币圈还沉浸于浮躁的自嗨,看比特币脸色的市场,存量的厮杀,不断涌入的交易者、矿工、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和更多的区块链公链项目。在空间有限的加密数字货币行业,不断更新的“资本玩法”竭泽而渔,公共地悲剧正在上演。

美联储巴尔金:央行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包括对银行体系的影响:金色财经报道,美联储巴尔金表示,央行数字货币面临的挑战包括对银行体系的影响,需要明确数字货币解决的问题。[2022/10/1 22:42:53]

公共地悲剧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公共地悲剧”理论,指的是有限的资源注定因自由使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过度剥削。由于每一个个体都企求扩大自身可使用的资源,最终就会因资源有限而引发冲突,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有一个关于牧民与牧场的故事,当牧场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有利润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下降,增加一头牛可能使整个草地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但对于单个牧民来说,他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可是如果所有的牧民都看到这一点,都增加一头牛,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需要,导致所有牧民的牛都饿死。这个故事就是公共资源的悲剧。

整理一下上述小故事。

从牧场的角度,村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在一片公共牧场放牛,固定区域能够承受的牛群数量有限,无节制的放牧会导致牧场能承受的牛群数量减少。

印度央行正积极投入并欲推出央行数字货币:2月24日消息,印度央行正积极投入并计划推出央行数字货币,以取代私人发行的加密货币。印度央行行长Shaktikanta Das表示,印度央行对推出数字货币“非常投入”,并希望效仿中国的数字货币项目,即数字人民币。其还透露,数字卢比项目是央行的主要关注点。

Das表示,虽然拟议的CBDC还没有正式发布日期,但印度央行目前正在对主权数字货币系统的技术和程序协议进行微调。与此同时,Das保持了印度央行的反加密立场,表达了对加密货币威胁印度金融稳定的担忧。据Das称,印度央行已经向政府当局报告了这些担忧,并可能影响即将出台的加密法规。

2月初,Shaktikanta Das称该国数字货币的工作正在进行中。(Cointelegraph))[2021/2/24 17:48:24]

从牧民的角度,能够收取利益的牧牛行为驱使人们在公地牧牛,每增加一只牛会带来更多的收益,农户看到其他人的收益增加方法,纷纷增加牛群数量,竭泽而渔,牧场贫瘠,能够承载的牛群数量越来越少,收益反而下降。

“公共地悲剧”现象在加密数字货币行业中屡见不鲜。

孙宇晨《学习时报》刊文:央行数字货币离不开强大的区块链技术创新支撑:11月6日,孙宇晨在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刊文《区块链技术带来金融服务的信任变革》。文章中表示,区块链,凭借其开放性、自治性、匿名性、不可篡改性等特点,带来了金融的信任变革,重构了传统金融的运行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远远超过数字货币的范畴,从边缘的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主流的技术应用,尤其是对于提高金融效率有着天然的匹配性。文中提到,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可以较大程度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机器算法的信任,能极大地降低信任成本。文中还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央行数字货币要想在未来数字货币中占有一席之位,离不开强大的区块链技术创新来支撑。[2020/11/7 11:56:42]

交易所公地困局

在平稳或是下行的市场周期中,交易所们也有自己的忧虑。一方面市场上的交易情绪低迷和现货市场的致富效应不在导致了交易所的收益下滑。

另外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存量用户、产品的竞争力与创新性等都作为多方的争夺点,没有增量用户和资金的情况下的情况下,交易所们瞄准现有用户和资金,推出各种期货杠杆,推动用户们交易的同时,也为交易所带来更多的手续费收益。这导致了市面上不断涌现的金融衍生品:高倍杠杆期货、期权、ETF杠杆代币等等。

21世纪经济报道:已有银行内部员工将央行数字货币用于缴纳党费等:4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央行数字货币内部场景测试 替代M0不会引发金融脱媒》。文章表示,4月16日,数位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数字货币由央行牵头进行,各家银行内部正在就落地场景等进行测试,有的已经在内部员工中用于缴纳党费等支付场景。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数字货币仍在内部研发阶段,央行一直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推进研发和场景测试,各大行内部研发一般由总行网络金融部门负责,具体推出没有时间表。记者获悉,中国银行在一项名为“321工程”的项目中确定了数个试点数字货币的内部场景,经过前期的多次测试和准备工作,内部试点条件基本成熟,目前已在该行深圳等地内部App试点部分内部场景支付。该场景为中行内部应用场景,尚未开发专门的电子钱包App,而是内嵌到已有的App中。据悉,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地区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4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2020/4/17]

但杠杆带来不仅是放大的收益,也是成倍放大的风险,在用户存量有限,在用户教育不足的情况下,一味的推出各类衍生品,会加速用户的“失血”与流失。3月的币灾,杠杆就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声音 | 新加坡金管局局长:与中国央行在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等话题展开讨论:新加坡金管局局长孟文能(Ravi Menon)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需要更多地开展跨境业务,这正是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好联结的地方。尽管中国央行未参与Ubin项目,但“我们保持密切联系,并在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和其他中国很具优势且深入研究的话题上展开讨论。(21世纪经济报道)[2020/2/3]

幸存者偏差在期货市场尤为突出,在每一波行情中涌现出来的“某某神”、“某某哥”也许只是因为偶然原因幸存下来了。但对“幸存者”的大力宣传往往让人忽略市场上的二八原则里80%的是亏损者。

而为了对存量用户争夺,交易所之间也时常开启恶性竞争,黑公关黑稿、群里互骂等。

“药不能停”或许是交易所们的无可奈何,但目前存量资金有限的市场,还能够再承受几次“猛药”?交易所与市场存量之间依然面临着“公地悲剧”困境。

不断压缩的矿工利润空间

矿工群体即将面临比特币的区块奖励减半,近年来算力却不断提升,伴随着比特币价格跌至7000美元以下,越来越多的矿工将面临矿机关机价格。

将“公地悲剧”转换到矿工群体,将比特币区块奖励看作牧场,比特币矿工当做牧民,矿机比作牧民的牛,发现矿业与牧民与牧场的故事完全契合。

矿机挖矿可以获取比特币奖励,当挖矿奖励大于成本时,矿工群体增加矿机配置使挖矿收益增加,所有的矿工看到这个现象时纷纷加大投入企图获取更多利益,然而每日比特币产量固定,随着比特币矿工纷纷投入矿机,产生的比特币收益却没有显著增加。当比特币价格无法再次出现较长时间的牛市现象时,挖矿行业的收益也在逐渐萎缩。这将是所有矿工必须面对的“公共地悲剧”。

在公共地悲剧可能发生的矿工军备竞赛中,“矿霸”们选择的另外一条路是用硬分叉的形式扩大蛋糕,就如同牧民选择另外开拓一片牧场一样。但正如我们所见,在所有的比特币分叉币种中,存活下来的分叉币同样面临着51%算力攻击危机、技术路线不明确、没有足够资金支持开发者继续开发计划等问题。

比特币诞生以来,区块奖励每隔4年都会减半,过去的10多年里加密数字行业里矿业的“公共地悲剧”为何没有凸显出来呢。

事实上,根据PANews发布的一篇名为《矿池业务为何会成交易所的“香饽饽”》的文章中描述,过去的时间里,已有17个矿池因盈利能力不足被迫关闭。

另外一方面,比特币价格在10年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比特币矿工和算力不断增加的同时,伴随着比特币价格和区块链行业共识的爆炸性增长。然而,当比特币价格趋于平缓,比特币挖矿行业就变成了有限的资源,“公地悲剧”的前提条件形成。

近两年价格没有实现突破的前提下,比特币算力依旧不断增加。如矿工增加矿机依然有利可图,军备竞赛仍会不断上演,而矿工的投入产出比将会越来越低。

挖矿,已经成为巨头的游戏,小矿工们悻悻地退出舞台,挥一挥衣袖,带走一堆废铁。

千链竞赛结束

据PANews统计,在目前市值前30的区块链项目中,应用公链类项目占比高达30%。公链技术本应为应用服务,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现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建基础设施,但是却没车来跑。

自以太坊面世以来,就有层出不穷的公链号称为应用而生。当人们满怀期待的等待主网上线、却发现为应用而生的公链上满是。如何才能“出圈”是公链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千链竞赛的时刻已经结束,早期红利逐渐消失殆尽,目前各科技巨头布局区块链行业,正积极进行区块链技术储备,在已经落地的各种区块链行业应用中如发票、医疗、溯源、DCEP,传统公链仿佛被排除在外。公链团队的技术优势也不断被缩小甚至被赶超。

现在大量的人才被传统大企业垄断,公链项目很难获得顶尖的技术人才。目前缺乏应用的公链生态正逐渐被传统科技公司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替代。

如何打破“公地”现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地悲剧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有限的资源”,当市场趋于平缓,甚至无法实现共赢时,应寻找能够将有限资源放大的突破点。我们也尝试着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交易所

对于交易所来说更多的精力不应该放在与同行间竞争存量用户,作为区块链行业巨头,应该积极推广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创新性,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同时交易所间建立行业规则与协定,杜绝恶意的“资本收割”套路,披露恶性事件与规范惩罚措施。另外,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普及与推广更不应夸大宣传,加强用户教育,培养用户的风控意识,不鼓吹使用期货杠杆。

公地悲剧的解决方案中,监管是个不错的选项,各大交易所应积极拥抱监管,推动监管对于加密货币的政策,在合规和法律监管之下,接入更多的传统投资机构各资金,扩大行业规模与合规性。在形成良性循环的同时,摆脱外界对于加密数字货币行业“乱象丛生”的观念,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

矿业

在公地悲剧可能发生的矿工军备竞赛中,“矿霸”们选择的另外一条路是用硬分叉的形式扩大蛋糕,就如同牧民选择另外开拓一片牧场一样,但这种方式并不能根本的改变公地效应的发生,因为军备竞赛的基本性质并没有改变。

所以"矿霸"们主导的硬分叉或许并不完全由于技术路线的分歧,也可能是"矿霸"们为避免公地悲剧所进行的自救。

而对于51%的攻击,只能号召矿工们形成自律与共识,要知道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的危险时刻,当初鼎盛的矿池GHash.io一度超过51%算力,社区就号召部分矿工远离,这实际上就是某种集体的自律。

公链

区块链开发团队应以应用为着力点,通过区块链的概念验证,证明区块链应用的可行性之后,再进行底层公链的技术投资与开发,公链的核心竞争力为技术创新和实用性,根本的还是要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另外通过加强外部合作BD、生态建设、从应用场景出发去开展技术。号召成立人才联盟,加强技术教育,加强高校合作和人才获取。

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货币行业仍然是处于不断的摸索与碰撞阶段,然而在试错的路上也要“可持续发展”,不能未等到黎明来临,却集体倒在黑暗的血泊中。

本文链接:https://www.8btc.com/media/583858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3:9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