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一张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内测截图开始在朋友圈刷屏。同时,还有一则消息:DCEP将首先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进行测试,从本月开始,上述城市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DCEP发放。
通过前些天文章的科普,大家对于DCEP的特性都有了基本了解,比如DCEP由央行发行,是人民币数字化货币,便携安全;它可以支持无网支付;由央行直接发行,直接结算,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更加中心化;它不是匿名的,所有交易路径均透明可追溯等等。
今天,要来聊一聊,如果DCEP钱包出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一、针对不同的人群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和现有的微信支付与支付宝不同,DCEP的支付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只需要通过数字钱包就可支付。这里的唯一的工具是钱包,钱包的使用是学习成本。关于支付习惯会不会改变,也分人群。
1、币圈用户:如果已经是币圈人,对于数字钱包已有基本认知,了解钱包之间如何转帐。DCEP的钱包大概率会与现在的数字货币的钱包很相似,因此币圈人不需要额外的学习,就可以无障碍使用DCEP钱包。因此,一旦DCEP钱包出来后,很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币圈人定会尝试使用,但这部分人群非常小众。
在尝过鲜后,是否会以此作为主要支付工具,还要根据DCEP钱包的用户体验或个人喜好来决定。
2、非币圈但是支付宝和微信的习惯用户:这一部分人群是移动用户中的主要占比人群,通过十几年的市场教育,他们已经习惯微信和支付宝的电子支付方式,基本不用纸钞。
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普及度很高,支持的交易场景渗透到商业的毛细血管,即使摆地摊的,都可以放2个二维码让人扫码支付。DCEP推广初期,虽然具有无限法偿性,但是如果小摊小贩说自己没有DCEP钱包,你也只能选择其他方式支付。
而且现在大部分商家都有WIFI,或者用户手机的流量也足够支持在线支付,并没有离线支付的诉求,觉得微信支付或支付宝足够用了,不需要使用DCEP。
如果DCEP要另外通过一个钱包使用,在使用体验上没有特别大的不同,这部分人群可能还是会延续自己以往的交易习惯。
如果要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用户迁移到DCEP,DCEP怎么做?
一是,要提升DCEP的用户体验,要与支付宝或微信相比有明显提升。
二是,可能会把DCEP内嵌至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上,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
三是,通过行政指令推广,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像从4月开始,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城市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DC/EP发放,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员将天然成为最先使用DCEP的人。与此举相配套的是,四个城市的商家也必须能够支持DCEP的支付。如果DCEP借助政策强势推广,速度会非常快。可想不久的将来,以DCEP发放工资及补贴的形式,会从部分城市逐步推广到全国的机关及事业单位。全国现有机关及事业单位大约4000万人,为DCEP的推广提供了基础用户,而后或再向企业推动。此举,短期内将使支付宝及微信的支付业务受到挤压,也是可以预知的。
3、现金用户: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突破7亿人,除去老人和学龄前儿童,还有5亿左右人口仍然使用现金或银行卡支付。这些人大部分分布在农村市场,没有原有根深蒂固的移动支付习惯,比较有难度的是DCEP钱包使用的学习,另一个是接受DCEP的商家普及度,只有用起来省事省心,人们才会愿意主动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如果国家要从这部分人群突破,把纸钞消化掉,钱包功能要尽量做得傻瓜简单,并要加大基层的科普力度。
二、DCEP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1、从消费上看:除了对我们支付习惯的改变外,央行有可能通过DCEP的推广成为一个最大的数据库。因为DCEP不仅是通过央行发行,也是央行结算。而和纸币的匿名性不同,由于DCEP是可追踪的,不可匿名的,因此,每个交易路径都是透明可追溯的。通过DCEP就可以了解用户的每一笔交易,每个人的交易习惯,交易金额。就象支付宝掌握了在淘宝平台上用户的所有交易,交易喜好等数据,支付宝还根据这些数据每年出个年度账单给你。这些数据,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2、从收入上看:由于DCEP的不可匿名性,通过各种方式的金融风险可以更严格的监管。对普通人而言,如果全民强制使用DCEP,你的每一笔收入,央行都看得见,且可追溯款项来源。像偷税漏税,或者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为员工少交社保金这种行为就更容易监控到。
除此以外,与金钱往来有关的犯罪行为,比如收受贿赂,也很容易监控到。
DCEP推出后,针对不同人群,对支付习惯的影响也不同,越是深度用户,越难改变支付习惯。国家现在已经从部分试点城市的机关及事业单位入手,通过DCEP发放工资及各项补贴,这四个城市的机关及事业单位员工将天然成为第一批推动DCEP的人群。全国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群或将成为DCEP的直接推广对象。
由于DCEP的不可匿名性,可追溯性,更中心化,如果强制使用DCEP,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会留下痕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