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里,元宇宙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资本、科技、学术……各界人士都对元宇宙的出圈表现出热切关注。
日前,英国《经济学人》网站发表题为《下一个是什么?2022年值得关注的22项新兴技术》的文章,元宇宙、虚拟网红和量子计算入围。12月6日,商务印书馆公布了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元宇宙入选。
商务印书馆的文章表示,“元宇宙”源于小说《雪崩》的科幻概念,现指在XR(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活形态。现阶段,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概念。而面对元宇宙这个宏大的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全球范围内的讨论不绝于耳。
近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从元宇宙的四个层面详细讲解了元宇宙的新内涵,他指出,元宇宙应该是一个开放定义的世界,未来的产品将构建更有趣、更真切、更有温度的元宇宙世界,而我们将共同刻画出元宇宙世界的轮廓。
阿里巴巴达摩院XR实验室负责人谭平称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就是VR/AR眼镜上的整个互联网。AR/VR眼镜是即将要普及的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而元宇宙则是互联网行业在这个新平台上的呈现。各种各样的互联网的应用,在元宇宙上都会有它自己的呈现方式。元宇宙的技术支柱一共分为四层,分别为全息构建、全息仿真、虚实融合、虚实联动。前两层依赖于VR技术构建虚拟世界,后两层靠AR技术来实现虚实结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指出,元宇宙是一个由数据组成的世界,分布式数据存储成为维持元宇宙持久运转的基本方式。同时,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数据生产者、管理者、整合者、使用者等角色之间的权利边界存在一定的模糊交叉,导致数据要素的产权属性难以确认,将引发大量数据滥用的情况,区块链则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在郑纬民院士看来,算力和数据是元宇宙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字政府、金融科技、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互联网创新领域都需要算力支撑。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推进速度的加快,各行各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为数据要素化、市场化奠定了稳固根基。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称,我们想在元宇宙中模拟工厂,模拟植物,模拟现实世界里的电网。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减少浪费,这就是企业会因为元宇宙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原因。他们会愿意购买这种人工智能能力,借此省下数十亿美元。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近日表示,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速,未来10年AR或将取代手机,VR或将取代PC,人们将会逐步感受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而元宇宙硬件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Ark Inves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木头姐”Cathie Wood表示,她认为元宇宙将是一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机会,它将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想法,很可能会渗透到每个领域—就像技术一样—以我们现在甚至无法想象的方式。
美国银行的研究董事总经理和全球策略师 Haim Israel表示,元宇宙是区块链技术的巨大机遇。此外,元宇宙将使加密货币成为主流。Metaverse 是“我们将开始使用加密货币作为货币的地方”,现有的加密货币可能会因此而波动太大,预计某些类型的稳定币将占据主导地位,如果加密货币被广泛用于元宇宙,传统支付公司将对加密货币更感兴趣,预计两者之间有很多合作。
12月6日消息,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数字经济专题询问,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表示,元宇宙可能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也可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下一形态。支撑元宇宙开放、随时随地、沉浸式等特性,需要融合应用网络和算力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显示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众多前沿数字技术。高清同时表示,发展数字经济,要敢为人先,敢于抢抓新机遇。我们要积极推动元宇宙从概念走向现实,通过元宇宙产业发展,加速数字技术融合赋能实体经济,加速我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要持续从技术、标准、应用、法律等多个层面,强化元宇宙发展的现实支撑,筑牢元宇宙发展的地基。
摩根士丹利指出,虽然元宇宙或许仍要较长时间才能问世,但随之兴起NFT及各种社交游戏,可能将为精品产业创造庞大的商机。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目前被视为元宇宙先驱的游戏平台Roblox上,约有5分之1的玩家天天都会更换他们的游戏头像。社交游戏预计2030年时将为数字奢侈品产业创造200亿美元商机,而在3,000亿美元的NFT市场中,各种数字奢侈品和收藏品可能会获得超过250亿美元的份额。摩根士丹利表示,品牌在NFT、社交游戏领域的诸多尝试,都有助于他们开拓新客群,认识这个新市场,品牌正处于NFT及元宇宙游戏的概念验证阶段,证据显示目前的测试都成功了,下一个阶段则是如何变现。
11月19日消息,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对元宇宙十分感兴趣,将继续沿用全栈思维把握像元宇宙这样的新发展机遇。 纳德拉表示,元宇宙跨越了物理和数字世界将人、物、场在商业和消费互联网中融于一处,不该被看做是单独的消费市场或企业级市场的现象,因为融合可能才是必需的。且在某种意义上看,疫情中的视频会议的普及已经让我们多少体验到了一个2D的元宇宙。超越时空的3D元宇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12月6日消息,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介绍了该团队撰写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沈阳表示,元宇宙是目前可见的移动互联网的终极形态,但由于元宇宙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新兴产业的不成熟、不稳定等特征,存在多重潜在风险。当前元宇宙产业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至少存在十大风险点,亟待产业和市场回归理性。这十大风险点分别是资本操纵、舆论泡沫、伦理制约、垄断张力、产业内卷、算力压力、经济风险、沉迷风险、隐私风险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谈到元宇宙,他表示这个概念炒的很热,很多人因为股价高涨,很多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圈钱的新手段。我个人觉得元宇宙是幻想的虚拟现实,完全在线上构造了一个超越线下的世界,还需要假以时日;第二个,我也看到Facebook的想法,真按照他们的那种未来幻想,我觉得这个不代表人类的未来,我认为代表人类的没落,就是如果我们摆脱现实,在现实中不经过这种艰苦的努力去获得一种成就,大家都生活在虚幻的空间里。我跟一些美国的同行聊过,他们认为元宇宙的最高未来是跟脑机接口结合,你只要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插着管供着营养液,通过刺激你的脑电波就能产生无数幻觉和形象,最后不就成为电影《黑客帝国》里的人肉电池吗?元宇宙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发展,人类需要解决核聚变问题,才能解决能源只有,人类需要解决宇宙航行问题,才能走出地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沉阳教授表示,有很多公司声称在做元宇宙,实际上是互联网的许多产品,很多只是自己移动的产品,谈不上是“元宇宙”。“现在在'元宇宙'已经很热的情况下,更想泡沫,从扎扎实实推进技术,从算力到通讯技术,再到算法,以及最终产品,希望适合时代的用户来使用,满足用户的刚需。“元节”一词是捕捉科技行业想象力的最新流行语,尤其是自 Facebook 上个月将自己更名为 Meta 以表明其业务转变之后。需要明确的是,目前还没有人知道 Metaverse 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整个概念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它的发展必须以需求为导向。Meta、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纷纷押注元界,探索各种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但无论这些产品基于什么概念,最终都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11月15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2021年“人工智能之旅”国际会议(AI Journey 2021)时表示:“我要提醒的是,‘元宇宙’这个概念是30年前由一位著名科幻作家提出的,按照他的设想,人们从不完美的现实世界逃到了‘元宇宙’。这样的想法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太悲观了。我认为,确实没必要走这条路。” 普京接着说:“我们要利用‘元宇宙’的功能,让人们不论相距多远,都可以一起交流、工作、学习、落实联合创新项目和商业项目。” 普京认为,这对科技公司、创意产业、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设备的制造者,乃至对必须制订这个“全新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规范的法律学家来说,都是一个真正的挑战。他强调,“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普京解释说,这涉及的不只是确保个人在网络空间的安全,还有个人在“元宇宙”的虚拟替身的安全。技术开发商们承诺,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帮助下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跨越空间。普京说:“这有助于人们与生活在其他大陆上的其他人接触。”
12月5日消息,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近期出席个人投资成立的新创公司富佳生技(iCareDx)医疗科技展记者会,并在活动中针对“元宇宙”等概念发表看法。郭台铭表示,元宇宙概念还需要 5 到 1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落实,相关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发展过程的确有很多研发商机,但过度吹捧在应用端,由于“消费者体验”仍有很大改善空间,所以谈应用爆发目前并不实际。
11月16日消息,迪士尼CEO Bob Chapek与卡夫集团CEO Robert Kraft在波士顿举行了一场对谈,双方谈到了元宇宙问题,Chapek暗示元宇宙将是迪士尼的未来。他称迪士尼乐园加上Disney+数字平台使该公司具备了无可匹敌的元宇宙构建能力。他说这种三维画布有望以一种具备凝聚力、不受束缚的方式将物理与数字世界整合起来,从而将极大地解放创造性思维。他相信元宇宙是下一代的发展方向。他还畅想了未来,称粉丝们有望在元宇宙中与迪士尼公主共进午餐。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左鹏飞表示,我们距离元宇宙基本场景的实现大概需要10-20年时间。元宇宙将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五个方面的巨变: 一是从技术创新和协作方式上,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二是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变革;三是推动文创产业跨界衍生,极大刺激信息消费;四是重构工作生活方式,大量工作和生活将在虚拟世界发生;五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