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厌恶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投资人的决策。
而这种偏见,导致投资人忍受不了割肉的痛,忍受不了短期亏损,浮盈过早落袋为安。经常买在高位,卖在低位。
我们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方式,强制减少自己暴露在亏损厌恶的影响下。
只有通过大量回测、可靠的投资理念,和系统性的投资框架,投资人才能战胜自己天生的缺陷,才能在投资的长跑中胜出。
祝开卷有得。
本文来自阿尔法搬运工。
正文开始
很多人说投资是一门艺术,没错。量化测试,大数据分析,AI增强,这些都是工具,最后使用这些工具的是投资人本身。再好的模型或者工具,也会因为使用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结果达不到预期。大量的研究指出,投资人根本不是理性的。投资人的行为偏见(Behavioral Bias),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投资人的决策。
比如说,很多投资人总是觉得为什么账户总是表现不好?每天登陆进账户,怎么总是觉得净值没涨几个点?其实这跟“ 心急水不沸 ”的道理一样:在现状和达到预期中间的过程,永远是煎熬的。当你过于关注现状,你总是会感觉目标离你很远。而你的现状和期望,又会反过来影响你的决策。
我们下面做一个小实验:
选项 1: 我们一起抛硬币,正反2面的概率都是50%。如果是正面,你能获得5000美元,反面的话,你将会损失2500美元。
你会选哪个?
根据诺贝尔奖得主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的研究结果,82%的人,会选择选项2。但是根据预期效用最大化理论,理性的投资人能够算出选项1的预期回报是$1250美元,而选项2是$1200美元。
那么号称是“理性”的投资人为什么还会选择预期回报较小的选项呢?
总的来说,投资人在面对众多选择的时候,尽管这些选项的预期效用几乎相等, 但是投资人会更不倾向于选择确定性更低的选项。
这就是著名的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又称作亏损厌恶( Loss Aversion )。
我们为什么在投资中把亏损厌恶称作是一种投资人缺陷(Investor Bias)呢?
很多人会说,我对亏损保持戒心,这很正常也很符合逻辑啊?是的,如果投资人能在众多的选项面前,客观有效地评价每一种结果,在预期收益最大的前提下,有效低控制亏损,这当然是最好的了。
但是在实际上,由于市场价格每天都会波动,在亏损厌恶的影响下,投资人能够做出最优决策概率被大打折扣。
再来2个小实验:
实验1: 你在100块的时候买了一只股票,结果这只股票跌到了80块。现在你有2个选项:
实验2:你在100块的时候买了一只股票,结果这只股票涨到了120块。现在你有2个选项:
本周DOT将解锁210.07万枚 上周共质押469.17万枚:据Subscan数据,本周(8月9日-8月15日)波卡解除质押的DOT总量为210.07万枚,解质押峰值在8月14日,共解质押51.33万枚DOT。上周(8月2日-8月8日)DOT共质押了469.17万枚,当前波卡网络的DOT质押率为63.3%。[2021/8/9 1:43:11]
这次你又会选哪个?
80%以上的投资人在实验1里,会选择选项2 - 继续一把;然而在实验2里,近80%的投资人会选择选项2 - 获利离场。但是在数学上,不管是实验1还是实验2,每个实验里的2个选项的预期回报都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理性的投资人,每个实验的选项都是无差别的,那么为什么投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下会有这么明显的选择偏好呢?
收益的带来的快乐,在感受上小于损失带来的痛苦;预期回报为正时,投资人会选择风险更小的选项,为负时,会选择风险更高的选项。
这种由于亏损厌恶带来的决策偏见,对投资人有3种最直接的影响:
第一,忍受不了割肉的痛- 该割肉的时候不割肉,没有止损的机制,导致往往将股票卖在最低点。
第二,忍受不了短期亏损- 发现价值股后,该坚定持有的时候不坚定,导致无法获得价值回归的增值。
第三,浮盈过早落袋为安- 该追涨的时候不追涨,一波10%行情来了就跑,然后在市场涨到高位的时候,忍不住又跑进去。
股市里“7输2平1盈”,亏损厌恶的影响会在这以下3种情况中被加倍地放大:
“心急水不沸” -频繁地查看账户,导致过多的暴露在厌恶亏损的影响中。
“心急水不沸”- 盯盘越多,心里亏损越多。
我们接下来再做一个测试,看看根据亏损厌恶理论,频繁查看仓位会对投资人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
测试假设
亏损到底有多痛苦?根据亏损厌恶理论,亏损带给投资人痛苦的感受,是盈利带来的快乐的2倍。ISO(国际组织部标准)规则22222号 - 个人财富规划标准,也认可了此结论。有多少的机会看到亏损?频繁查看仓位亏损状况的投资人,比少频繁查看的投资人,更容易受到亏损厌恶的影响。如果我们每天看看盘仓位,一年就有252天的时间会在盈利的快乐和亏损的痛苦间游走。
测试规则
查看仓位的频率分别为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和每年。在每次查看仓位的时候,计算这个周期中的表现:日回报,周回报,月回报,季回报,和年回报。当这个周期的总回报为负的时候,我们将这个损失加倍;如果为正的话,回报不变比如现在是2017年3月底,我看了一次仓位,发现从2017年1月到现在,我的回报为负5%,那么我的"心理回报" 在这个季度中,就为负10%。相反,如果为正5%,那么我的心里回报还是为正5%。
加密安全公司Fireblocks增加质押功能:加密安全公司Fireblocks与基础设施提供商Staked和Blockdaemon合作,为其平台增加了质押功能,并初步支持Ethereum 2.0 (Eth2)、Polkadot (DOT)和Tezos (XTZ) 。Fireblocks表示,其超过165个机构客户现在将能够获得5%至15%的质押奖励。(TheBlockCrypto)[2021/1/14 16:11:34]
基于标普500的真实回报和心理回报
这个图是什么意思呢?蓝色实线是标普500的买入持有回报,剩下的虚线为模拟的心理回报。红色虚线代表的是如果你每天都查看仓位,根据亏损厌恶理论,你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绿色虚线是每周看一次,紫色虚线代表的是每月看一次,浅蓝虚线代表的是每季看一次,黄色虚线代表的是每年看一次。
如果你从1989年1月开始买入标普,然后完全忘记投资这件事,经过28年到2017年5月,当你再次登入的时候,会发现你当初投资的1块钱,已经变成了16块,年化收益率近9.5%。更重要的是,你在28年的时间内只看过仓位一次,穿越了无数的周期,心理上完全没有受到亏损厌恶的影响。
我们的目的不是叫大家这一辈子只看一次仓位,而是要从实验上指出:查看仓位的次数越多,你在心里和情绪上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就越大。
每月、每周、每天查看,都会对你心里上的回报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经过28年后,虽然实际回报是正的,你的心理回报将会是负的。
如果减少看盘频率,只是每季或者每天查看仓位的话,你的心理回报在经过28年后,还是正的。
基于上证综指的真实回报和心理回报
换到上证综指上,频繁查看仓位加上亏损厌恶的效应就更加明显了。因为上证是典型的熊长牛短,加上市场的波动性很大,每次查看仓位的都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只有每年看一次,心理上能够勉强的在16年内收正。如果你每天查看仓位,天天盯盘,28年内就是7400个交易日,就有7400次机会暴露在亏损厌恶的陷阱中,7400次机会可能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短视的投资周期” - 期限越短,亏损概率越高。
时间是把杀猪刀,如果投资人没有较长的投资期限,很容易陷入经常亏损的境地。我们先拿标普500的历史数据做个测试,看看在不同的投资期限下,风险和收益的状况。
下图中我们用标普500指数,从滚动连续1年的投资期限,一直计算到滚动连续10年。滚动连续1年期的意思是,从1936年到2017年,投资人连续投资标普500指数12个月,每个月都做再平衡,每个月都往前滚动;滚动连续10年期意思是,80年的历史上,投资人连续投资标普500指数120个月,每个月都做在平衡,每个月都往前滚动。如下图所示:
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连续10年期,不是买入持有10年就完事了,而是投资人坚持这个投资标的10年,每个月都需要做再平衡,考量的是投资人能否坚持投资的韧性。
可以看出,随着投资期限的拉长,在没有大幅损失平均年化收益率的情况下,年化收益率的波动率持续下降:连续1年期平均年化收益率的波动率为20%,而连续10年期平均年化收益率的波动率为6%。
我们假设回报的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这样就可以倒推出每个期限内,出现亏损(年化收益率小于0)的概率。可以看出,随着年化收益率的波动率的快速下降,平均亏损概率也呈快速下降的趋势:从1年期里28%的亏损概率,下降到10年期里的3.6%。
下面的图更加直观地描述了投资期限长短的影响。越短的投资期限波动性越大,较长的投资期限可以降低波动率并且增加赢面。
我们再拿上证综指的回报测试一下。投资周期长短的影响更加明显:如果平均只持有1年上证综指,平均年化收益率的波动率达到了爆表的92%!而且平均亏损概率近38%。
虽然1年期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有29%,但这是以牺牲波动率和胜率为前提的,很多投资人都无法承受这么大的风险。特别是在亏损厌恶的作用下,这种负面的影响会被成倍的放大。
同样的,如果我们把投资期限拉长,坚持做长期投资,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波动率将会大幅下降。
平均持有10年的话,年化收益率的波动率下降到了6.4%,亏损概率也只有7%。虽然年化回报只有9%左右,但是10年的复利,可以让1块钱,变成2块4毛5。
试问有多少投资人10年期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9%?
“过于单一的投资” - 配置越单一,波动性越高。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反复的强调过资产配置重要性,资产配置是唯一的免费午餐:只要把相关性较低的几种资产组合起来,就能的达到降低波动性和提高胜率的效果。比如最简单的60/40组合(60%股票 + 40%国债)。
标普500 + 美国10年国债, 每月再平衡
降低波动率,就能降低面对亏损厌恶的次数。
我们以60%上证综指 + 40%中国国债全市场指数,每月再平衡,来做一个简单的资产配置组合,用不同的投资期限来看看这个配置对抵消亏损厌恶负面影响的效果。
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看,配置了国债后的资产组合风险明显降低,不管是持有1年,还是持有10年,都有较大的改善,亏损概率明显下降。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如果投资人能够坚持一个超过5年期的投资计划,与持有单个资产相比,可以说是在没有过多地牺牲年化收益率的前提下,降低了心理上的投资负担:单纯投资于上证指数,如果连续持有超过5年,其平均年化收益率为6.7%左右,而简单的60/40的资产组合,也有6.7%左右。
最后
亏损厌恶(Loss Aversion)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投资人的决策。投资人在有浮盈时,会更多的偏向确定性高的选项,希望能够保住盈利;而在有浮亏时,往往会偏向确定性低的选项,希望能够一把,赚回来。
而这种决策上的偏见,导致了投资人忍受不了割肉的痛,忍受不了短期亏损,浮盈过早落袋为安。经常买在高位,卖在低位。
亏损厌恶可以说是很多其它的投资行为偏见的诱因:由于不能正确的权衡每种投资选项,投资人不敢轻易尝试,也不敢轻易放弃。在投举棋不定之时,遭受压力,往往容易寻找最近的记忆(Availability Bias),忽略了全盘的数据;或又过度自信(Over-Confident),或又盲目跟风(Herding),做出草率的决定;又或是单纯的寻找某种参照物(Anchoring),以求做出快速的决策。
从主观上,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行为偏见(Behavioral Bias),以求更好地作出投资决策。从客观上,改变自己大脑思考的方式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方式,强制地减少自己暴露在亏损厌恶的影响下。
少看盘,多看书;少投机,多配置;不要过于关注当下。通过实证研究,加强自己的投资信心,将投资期限拉长,以求降低亏损的概率,并且减少做出不理性决策的机会。
只有通过大量的回测、可靠的投资理念,和系统性的投资框架,投资人才能战胜自己天生的缺项,才能在投资的长跑中胜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