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9月26日,数字货币权威评级机构韦氏评级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其对于以太坊的看法,它们认为以太坊是很好的货币,但无法与比特币相提并论。
而从韦氏评级的官网来看,尽管以太坊当前的市值只有比特币的1/5,但韦氏评级给予的综合评级是要高于比特币的,是所有货币当中唯一能获得A评级的货币。
韦氏评级是否打脸?
实际上比特币也是在年初的时候才上升到A-评级的,韦氏评级在2月7日通过推特宣布:“韦氏加密货币现在对比特币的评级是A-,这要归功于基本面的改善和比特币下一次减半前的价格涨势。”
独家|比特币近24h算力一度降至100 EH/s以下 全网未确认交易数超过9万笔:金色财经消息,据欧科云链OKLink链上数据显示,比特币24h链上活跃地址数逾80.59万,环比下降1.38%;链上交易量近58.81万BTC,环比下降0.95%;链上交易笔数逾24.58万笔,环比下降2.45%。
截至上午10时,BTC全网难度为20.00T,七日全网算力均值125.19EH/s,较前日下降5.56EH/s,短时算力一度降至100 EH/s以下;全网未确认交易数达9.12万笔。[2020/10/28]
韦氏评级强调了比特币减半事件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新的比特币的生产速度将降低50%。为区块链提供保护的矿工每创造一个新区块就能得到新的比特币作为补偿,之后每个区块的新比特币的数量将从12.5枚下降到6.25枚。将来,创造新区块只会得到交易费的补偿,并且不再有新的比特币被创造出来。
独家 | 金色财经每日挖矿收益播报:金色财经报道,据印比特数据显示,2月5日,按照BTC参考价格64400元、电价0.38元/kWh计算,当前在主流机型的挖矿收益如下:
功耗2050w的芯动T2T-30T,二手机报价1150元,每天净利润7.72元,静态回本149天;
功耗2550w的芯动T2T-37T,全新现货报价4700元,每天净利润15.58元,静态回本297天;
功耗3265w的神马M20S-68T,全新现货报价12900元,每天净利润42.09元,静态回本306天;
功耗1395w的蚂蚁S9-13.5T,二手机报价499元,每天净利润1.54元,静态回本323天;
功耗2300w的蚂蚁T17e-50T,准现货报价6700元,每天净利润27.76元,静态回本241天;
功耗2200w的蚂蚁T17-40T,全新现货报价5600元,每天净利润22.21元,静态回本252天;
功耗2520w的蚂蚁S17Pro-56T,准现货报价12200元,每天净利润36.20元,静态回本337天;
功耗3195w的阿瓦隆1066-50T,全新现货报价5500元,每天净利润23.70元,静态回本232天。
金色财经挖矿收益播报是由金色财经与印比特独家联合出品,以上数据由印比特提供。[2020/2/5]
同时,持有比特币的个人及交易所也越来越分散。9月25日的相关数据显示,拥有超过1枚比特币的地址数量创了近5个月的低点,理论上来说这个数字在之后会越来越低,因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加密资产的交易中会导致资产分散。据剑桥另类金融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加密用户数量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有超过1亿人在使用加密资产,而这一数据在两年前仅为3500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认清文字游戏和强尬热点:近日的一些事件反映了很多文字游戏和强尬热点的现象。昨日关于“银行家反比特币”的事件被热议为雇佣群演的营销活动,dx.exchange也被解读为一场“powered by nasdaq”的文字游戏。金色财经分析,目前区块链行业蹭热点,似是而非等表述着实让某些营销方和团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公众甚至币圈的参与者应该理性看待知名机构和主流群体的参与和互动,也应该警惕“过分解读”。“大事发生”的情况是可能的,比特币、区块链的更广泛认可,根本上还是依赖于整个行业的务实发展。[2018/5/15]
在与CryptoPotato分享的关于比特币投资者行为的最新报告中,颇受欢迎的研究公司DigitalDelphi调查了存储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中的比特币数量。该报告指出,在2月中旬,存储在交易所的比特币创下了296万比特币的历史新高。从那以后,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这个数字降到了260万以下。
比特币的分散持有对于市场来说是利好消息,使得比特币的波动更加稳定、安全,从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控盘的风险,这或许也是韦氏评级看中的一点。这一点以太坊则相反,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当前排名第一的非交易所以太坊地址持有727万枚以太坊,创50个月以来新高。
得益于比特币的安全性,近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Inc.的首席执行官TomSaylor亦决定将其公司的大部分现金头寸转移至比特币,大约韦4.25亿美元。Saylor在采访中解释到,对于有转移大笔资金需求的个人或者机构来说,比特币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这也是全球大多数机构资产管理者的共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