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C:涨幅21倍 竞逐DeFi——ELC真容初露 耀世归来

北京时间9月26日16:00时,ELC成功上线Bibox-?DeFi创新区,同步开通ELC/USDT、ELC/BTC两项交易。据Bibox官网数据显示,ELC于首发当日涨幅2147%,且在24小时内价值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大幅波动的炒作玩票,没有滑铁卢,优质资产稳定攀升的背后有着哪些层面值得解读?

一、超前一步的去中心化金融应用

DeFi作为2020年热度最高的区块链赛道,涌现出众多“泡沫”的明星项目。

ELC速贷合约的起始可追溯到2017年,超前的商业理念,三年时间的产品研磨,ELC在低调的运作中已服务10万用户,并实现100%的还款率。

近期Expressloancontract速贷合约3.0版本上线LCPay平台。乘势而为,耀世归来的背后,ELC让产品的实际落地再一次超前于现阶段市面上仍在强调融资的DeFi项目。

通过打造ELC速贷合约3.0版本,实现“开放、有序、高效、安全”的DeFiStaking金融借贷模式。ELC速贷合约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点对点数字资产借贷撮合,以质押数字资产从而快速获得贷款。

资料显示,ELC速贷合约是基于其自主研发的LCN国际公链技术,作为去中心化数字资产质押借贷合约服务工具,在撮合交易时间上远远优于现阶段以ETH为底层技术的借贷Dapp。创建了只要联通网络即可应用、价值自由流动的共赢生态,并以底层系统的合约工具为依托,通过安全、便捷、模块化的服务,将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构建为利益一致的共同体,打造资金进出有序、供需均衡、回笼及时的质押互借生态体系。构建Staking经济模型、先期独特的激励方案和全球化的征信体系,打造点对点式、高度互信、全程透明的金融借贷基础设施,实现市场价值可谓毋庸置疑。

二、Staking让社区达成共识

纵观行业现状,去中心化金融借贷平台Compound也成为近期最火热的借贷项目之一。Compound此前资金规模在1亿美元左右,被视为DeFi领域仅次于MakerDAO的TOP2,有“DeFi银行”甚至“区块链央行”之称。

今年6月,Compound提出“以借贷即挖矿”模式发展DeFi生态,通过此模式满足了借贷需求,又可以获得代币奖励,因此一时间里赢得众多用户的参与,上线短短一周时间,其代币COMP从20美元涨至300美元,涨幅十倍有余。

与Compound相同的是,ELC速贷合约在更早期便利用Staking模式激发锁仓意愿,持币者可获得通证升值效益,投资回报率极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现阶段ELC通证社区以达成率良好的持币共识。

此外,ELC是速贷合约平台上的第一种配套应用与抵押资产,持币用户可以通过质押ELC进入智能合约后进行贷款,并且ELC也是在平台使用合约时产生费用的唯一支付资产。

由此,ELC通过早期Staking经济模式及相关应用更好的保障了数字资产价值的稳定。

三、全球链上信用体系构建

在ELC速贷合约之中,用户信用等级直接与借贷挂钩,等级越高质押借款比例越高。这种全球化的征信体系将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关系得到充分发展,征信数据将实现全域流动和共享,以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征信需求,进而推动经济秩序的规范化进程,维护公平竞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并最终实现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

ELC速贷合约自诞生以来,便致力于打造区块链赋能普惠金融样板,作为DeFiStaking生态构建者通过技术层面降低应用门槛,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借贷需求。

通过构建全球化的链上信用体系,同时在运营商实现海量分散和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集聚,以及总比例高达40%的前期通证奖励方案,重构产业链各环节的角色定位,进而实现100%的借贷还款率。

四、多元化借贷市场开放

目前,ELC合约工具通过跨链技术,用户可使用BTC、ETH、LTC、EOS、FIL、ELC等主流数字资产进行质押借贷,并通过ELC通证作为借贷利息支付。

ELC速贷合约在性能方面已经达到秒级交易验证、海量数据存储,高吞吐量、节点数据快速同步。在扩展性方面可达到满足多业务区块结构、权限控制策略。同时,提供安全的私钥存取服务,以及隐私保护方案,切实解决在借贷过程中缺乏冗余、网络容量不足、速度缓慢等问题。

未来通过产品的不断迭代,ELC速贷合约在今年年末开放更多的数字资产借贷及国际黄金、矿机算力、不动产等质押借贷业务,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借贷需求。

同时,ELC还将传统的C端用户市场延展至B端用户,生态体系计划将在5年内吸引100万家中小微企业参与,届时用户群体规模预计可扩展至1亿人,资金流通体量将达到万亿级别。

欢迎您浏览Expressloancontract官网地址:

https://elc.lcnpay.net

欢迎您下载LCPay官网APP地址:

https://app.cindywj.cn/LCNY-PAY.html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31ms0-4:2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