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是把双刃剑,在法律制度保障合规的同时也在赋能司法实践。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会审议通过(下称“最高法”),正式发布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最高法正在积极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实践。
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夏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区块链运用于司法领域,无疑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但目前,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还取决于区块链本身在社会治理和经济活动中的普及程度。”
司法存证成区块链落地的重要场景
南非最高法院宣布将开发者Riccardo Spagni从美国引渡到南非是非法的:3月16日消息,据当地报道,南非最高上诉法院(SCA)驳回了前Monero(门罗币)主要开发者Riccardo Spagni的申请,即宣布将他从美国引渡到南非是非法的。最高上诉法院在其裁决中坚持认为,Spagni没有充分论证引渡程序无效。法院在裁决中辩称,Spagni在引渡听证会上自愿放弃权利时有法律代表,因此他不能质疑引渡程序的有效性。
2022年7月消息,Riccardo Spagni于7月5日向美国司法部下属部门法警局自首,随后将被引渡到南非。据悉,Spagni在南非面临欺诈指控。南非官员指控Spagni对他的前雇主Cape Cookies进行了10万美元的发票欺诈。在2021年初面临审判时,Riccardo Spagni从南非逃往美国,随后于8月份在田纳西州Nashville被捕。
然而,据News 24报道,Spagni在前往南非之前曾向SCA提起诉讼,质疑西开普省高等法院对引渡听证会的处理方式。在最初被驳回的诉讼中,Spagni辩称,引渡请求不应该由检察长提交。公诉部门负责人表示,Spagni被移交给南非当局后,他的论点就没有意义了。(Bitcoin.com)[2023/3/16 13:07:51]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全球正式迈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在、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印度央行计划向印度最高法院提交复审请愿书 以反对此前判决:知情人士称,印度央行(RBI)计划向印度最高法院提交复审请愿书,以反对印度最高法院推翻央行加密禁令的判决。印度央行担心,最高法院周三的裁决可能会为虚拟货币的交易铺平道路,并使银行系统面临风险。Khaitan&Co合伙人Abhishek A Rastogi说:“ 印度最高法院可能正在考虑印度储备银行的审查请愿书,但目前加密货币平台可以在印度运营。”(economictimes)[2020/3/6]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从2018年开始,最高法就开始积极推进区块链司法领域的实践。
政策 | 俄罗斯最高法院将非法使用加密货币列入反法:据cointelegraph援引当地法律新闻网站Pravo 2月26日的报道,俄罗斯最高法院针对2015年7月颁布的反法(AML)提出了新的修正案,已将非法使用加密货币列入与有关的刑事犯罪清单。从现在开始,通过犯罪手段获得并转换为法币的加密货币将被视为资金并被视为刑事犯罪。[2019/2/27]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承认了区块链存证的电子证据用于互联网案件举证的合法性,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司法领域的重要一步;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发布,对电子数据的范围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动态 | 印度最高法院拒绝为RBI禁令提供缓冲期:今日,印度最高法院(SC)举行了印度互联网和移动协会(IAMAI)诉印度储备银行案(RBI)的听证会。据悉,SC并没有为RBI禁令提供缓冲期,银行仍应于2018年7月5日停止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支持。[2018/7/3]
2020年最高法工作报告中,区块链也频频亮相。报告强调,推动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建成全国统一司法区块链平台,创新在线存证方式,推动解决电子证据取证难、存证难、认证难问题。
2020年11月份,上述《意见》发布实施。《意见》指出,全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推进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司法工作中的深度应用。
随着最高法相关政策的出台,也加速推进了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落地。
纵观目前区块链在司法领域应用情况来看,司法存证是其主要应用场景,可以用来解决金融、知识产权、电商、交易平台等遇到的存证难、取证难、认定难的问题。如今,吉林、山东、北京、杭州、广州、郑州、成都等多地均已搭建电子证据平台并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其中。
业内也有两个较为知名的落地应用案例,分别是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以及“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司法区块链”,两者均涉及在司法存证领域,利用区块链可追溯、不可更改、时间戳等特性,让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播和使用的全流程可信。
此前,在司法实践中,电子数据较难在法庭上得到认证,因为其容易被篡改,需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证明当时的证据是有效的,所以很难被法院认可成为证据。而区块链恰巧解决了这个问题。
夏平对记者表示,区块链技术可用来推动司法审判的透明、公正、精准,全面提高执法水准。
司法存证助力知识产权保护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刚刚发布实施的《意见》中强调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技术事实查明认定体系,推进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广泛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最高法2020年8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支持当事人通过区块链等方式保存、固定和提交证据,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权利人举证难问题。
零壹智库分析师孙宇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司法存证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极其普遍,相关纠纷频发。而在涉及知识产权的司法实践中,举证难、维权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十分突出。“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存证实现知识产权的固化和永久性保存,一旦发生纠纷,用户、司法或仲裁机构可以从区块链数据全链条的任一节点直接取证,而不再需要第三方机构出具证明,这大大提高了相关司法维权工作的效率。”
以往,知识产权权利人受到“抄袭”“盗版”“融梗”等问题的困扰,很难进行存证、示证、举证。如今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渐改变这一状况。
在目前知识产权审判当中,区块链技术正在大幅减少审理时间。例如,广州互联网法院引入蚂蚁区块链技术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仅用20分钟就打完一场官司。
“知识产权通过区块链登记,无疑极大地便利了所有者的维权。”夏平强调,“目前关于区块链在知识产品领域司法存证应用,仍存在待解的问题。”
孙宇林总结认为,“在司法领域区块链技术并非必选项,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做决策。”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