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持续火热的流动性挖矿机制,首先就需要了解何为DeFi?何为DeFi流动性挖矿?DeFi,英文为DecentralizedFinance,即去中心化金融,主要指建立在区块链行业的金融应用生态系统。
一般而言,在国内部分项目和社区内,经济模型的代币分发机制也被称之为挖矿机制。部分项目生态为突显自身项目的特点,也会赋予项目专属或区别于其他项目的名称,例如质押staking、空投奖励或流动性挖矿等,但这类称呼在本质上都是类似的。
目前的加密市场中,大部分基于DeFi协议的流动性挖矿生态项目大都采用质押staking模式,以公链原生代币质押换取收益,但这就必然将无法持有大量项目原生代币的小型投资者和普通用户拒之门外。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加密市场行业最火热关注点最多的无疑是DeFi流动性挖矿,可以说,2021年的热点预判,DeFi身影也不会缺席,只要与DeFi具有相关性的项目相较于其他项目天然对投资者具有更加强烈的吸引力,能够获得更多国内外加密货币爱好者和投机者的关注,这意味者项目只要抱上流动性挖矿这条金大腿,与项目相关的代币就会蹭蹭蹭地往上增长。但如何在这五花八门的热点中,找到那个真正不是对开发者友好,而是对用户友好的项目,这就需要考验投资者的眼光了。
动态 | 维基解密旧地址已接受4043枚比特币捐款:金色财经报道,维基解密的旧地址已接受了4043枚比特币捐款,目前价值3900万美元。据悉,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被捕后,一直有比特币流入该组织的捐赠地址。大约一周前,维基解密更换了其主要的比特币地址,其新钱包中目前持有约6.12 BTC。[2020/2/25]
一方面,DeFi促进流动性挖矿项目的持续火热;另一方面,流动性挖矿也直接带动DeFi协议的快速发展。DeFi发展的关键指标为TVL,即链上锁仓量。一般而言,总锁仓价值量越高越好。根据Feixiaohao数据,2020年6月,自Compound上线借贷即挖矿里程碑事件后,DeFi协议的资产锁仓价值已高达$401.39亿。
所谓DeFi流动性挖矿,简单而言就是通过为以太坊上的DeFi产品提供流动性以获取收益。在一定意义上而言,DeFi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金融发展的局限性,但其脱离以太坊外的DeFi生态的发展基本受限,一家独大的局面早已是行业共识,以太坊俨然早已不是一个公链的代表,更像是生态的代名词。
动态 | 阿桑奇逮捕后,维基解密已收到近3万美元的比特币:据Crypto Globe消息,维基解密创始人Julian Assange被捕后,政客、演员和模特等业界名流纷纷捐款,呼吁获释Assange。在维基解密的捐款页面上,详细说明除接受传统支付方式外,还包括BTC和Zcash。目前,该组织的比特币钱包余额在几天内从2.3枚BTC跃升至超7.9枚BTC。[2019/4/13]
但以DeFi为出发点,全面专注在金融层面的公链却少之又少,完全脱离很多高大上的玩法的衍生品运作,沉淀在基础层面发力的,Osasion欧赛绝对是首屈一指,资产共识公链,去中心化金融是它发力的领域,DeFi类的产品必然首当其冲的具有代表性和竞争力。
相较于DeFi,传统金融体系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总体上而言,传统金融体系主要包含发行、托管、支付、借贷、资管、交易、保险以及销售等八大类,进入金融体系的所有资金均流转于这八大类功能节点中。因此,DeFi想要发展,同样也绕不过存在于传统金融体系的功能节点,而区别于传统金融体系,公链项目的应用层要实现DeFi,核心点在于建立基于公链和基础协议层的去信任机制和金融科技。
动态 | 维基百科与加密支付BitPay合作 开放BTC和BCH捐赠:据bitcoinexchangeguide消息,维基百科基金会已经和加密支付公司BitPay达成合作,让捐赠者可通过BitPay加密支付系统向维基百科捐赠BTC和BCH。维基百科基金在几年前才接受法币捐赠,过去几年也一直接受比特币捐赠。维基百科基金的一名管理者表示,尽管目前币市处于熊市之中,但他们乐于接受加密资金捐赠。[2019/1/30]
而在Osasion欧赛的世界里,基础的金融服务是要借鉴,但得做到区别对待,任何产品都是需求造就的形态。但在金融领域内未必就是需求造就的,也有可能是资本使然的创造需求,所以打造一个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在于,底层更广大用户需求和产品的实效性。
关于DeFi的专属性,Osasion欧赛有着自己独有的一些机制设计。例如,staking的机制嵌入的是UORA节点激活对应的激励矿池,也是UORA原生资产的转换地,就好比中央银行的风险责任储备金,通过提供UORA资产入网流动,形成200UORA进入激励矿池,形成同向质押担保,但在这里并非在稳定币的流通和使用作为质押而质押的虚增,这里的staking主角是UORA,在整个经济模型中,主角是AUC。
Gate.io已开通AAVE杠杆交易、杠杆借贷和理财服务:据官方公告,Gate.io现已开通AAVE杠杆借贷和理财借出服务,支持AAVE三倍杠杆交易,支持理财借出AAVE收取利息。Gate.io的理财和借贷市场是一个用户对用户的借贷平台(有抵押,理财无回本风险),平台不参与任何借贷和放贷。[2020/11/11 12:19:22]
然而staking的推动,又提供每一枚UORA的流通可偿付性关联信任背书保障,而staking的设计并不是为了staking而staking,更多的是完成staking提供了双向UORA稳定币的流动性,这个点作为合格矿工和算法的根基设计,目的是为了获取AUC原生链上价值币,互嵌式的设计不仅确保AUC的出矿属性,同时也真实提供数据作为UORA流动性的依托平台,创造真实的交互场景,互相拉动市值的不断攀升,为今后入网的不同资产标的提供流通媒介打下基础,以形成数据模型参考,并给未来的风险评估带来极大价值。
Gate.io 第十七期ETH锁仓理财明日12:00开启:据官方公告,Gate.io全新理财福利产品《Gate.io“天天理财” 第十六期 BTC锁仓理财 (7天)》于今日中午12:00上线后一分钟售罄。Gate.io 将于10月28日(明日)中午12:00上线《Gate.io“天天理财” 第十七期 ETH锁仓理财 (7天)》,总额度为3000ETH,锁仓期限7天。详情点击原文链接。[2020/10/27]
因此,稳定币的机制尤为重要,由用户自身提供的透明担保,这比起USDT的不断增发,难以核查的抵押国库,其二者的透明度相比,UORA构建的来自稳定币渠道的风险防火墙,它对于网体的重要性凸显就很明确了。
另一个维度的参考,那就是公链生态未来的发展如何带来行业的整体服务下沉,关键点还是在DeFi上,只有不同形态产品的组成相互推动的生态体系,从而推动金融资本上链后的交互场景的不断发展,在实体需求的金流通道、成本、融资融券方面,加密资产的通用性才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本质上来说区块链从技术来看并不稀奇,但引入通证机制和奖励机制后,就变得很不一样。
这点得指出,这也是为什么从经济属性角度来说,实体行业引入区块链技术所产生的革新意义不大,就在这里,对于货币经济属性的金融,加密数字货币却有着极高的承载力和改革的先天优势,这是我们如此看好Osasion的根本性原因。
另一方面,UORA的激励矿池的沉淀数量,不仅反应在AUC的出矿机制上,同时也能看到其他方面的指标,首先明确的就是对于价格体系的锚定。AUC的价格体系,虽源自于内网,但并非是毫无支撑的稳定增长的数据,AUC每一列价格指数的变化,均源自激励矿池和AUC矿池质押带来的双重反应,当然也反应了社区端口推动激活共识节点的热度高低。
同时,激励矿池的沉淀和领取数量的变化,这里也会反应两个指标,一个是真实由用户提供的稳定币资产UORA,流出网体带动再次循环的速度,再者是休眠节点的数量规模,这些清晰透明的数据都一次次告诉我们,今天你看到Osasion所有的真实资产都是社区所有节点共识出来的,没有一个是链上无资产背书的增发或者虚发。
无论从受益节点处获取的资产端,还是从社区共识节点获取的激励奖励,所有在网体流动的资产都是来自真实资产交互,又或者真实数据堆叠带来的客观受益,特别对于价值币AUC的关注,项目带来的机制设计,就注定对不同群体形成不同的期望值,例如喜欢看涨价值币的,有共识基础和投资价值评估的人,会过多的关注到AUC的相关数据和节点成分的分布,对于他们来说,一人一个节点远比一人百个节点的价值有意义多得多。
还有一种价值期许更多来自实用主义分子,更关注现实利益权衡,更多的会去关注休眠节点带来的Staking收益。事实是现在大家更乐于看到的和讨论的都是这种在机制上偏投机,这点如果在其他类似的挖矿项目中,也一样说得通,账户规模和资金优势将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Osasion机制设计里,却能做到总量控制,杜绝了因数据膨胀后的虚增泡沫,原则上激励矿池领完即止,加上时间线的控制,基本克制了投机可短期获益对于项目的冲击,真正做到机制确保下的长治久安。
总的来说,项目的生态不会只有DeFi一种,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场景,随着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更广阔的天空,但DeFi却是承载这一切的根基,因为金流和人流将决定一个生态发展的根本,因此良好的经济模型也就是代币分发机制直接决定了项目崛起关键因素的首要地位,但这仅仅是偌大工程细节里的沧海一粟。
这些年也不乏拥有还不错的发行机制的项目,也是昙花一现,草草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一个好的项目,一定不会是一个要素能够决定的,它一定是来自一个整体的评判和多重因素的左右,才能决定一个项目的生存周期。相反的,如果一个整体状态非常好的项目,突然遇到问题或者单一的瓶颈,这并不会让它就此没落,反而会形成它新的跳板,去到更高的层面,我们也将持续关注Osasion欧赛接下去的征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