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雄安新区将区块链打造为城市底层基础设施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希望区块链像互联网一样,成为生产生活的底层设施。这是雄安新区成立区块链实验室的初衷。”在雄安新区设立四周年之际,雄安新区区块链实验室主任李军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新华社照片,雄安新区,4月8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现场。

区块链深度融入雄安的建设。雄安新区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资金申请、审批、拨付等工作都通过区块链平台来完成。国内首个城市级区块链底层操作系统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可以为区块链技术研究、城市应用、行业应用等提供灵活的环境。

融入智能城市建设

李军表示,在雄安新区,区块链不只是“区块链”这样的锦上添花应用,而是真正融入智能城市建设治理的底层,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其他技术发挥合力,让未来之城走入现实。

雄安新区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开通并成功签发数字信用凭证:从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获悉,雄安新区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雄信平台)已正式上线开通并成功签发数字信用凭证,向雄安参建企业支付了一笔工程款。据了解,雄信平台基于“区块链+供应链”模式创新,由数字城市公司协同中车集团中企云链和集团有关部门创新打造,旨在优化雄安集团产业链结构,解决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人民雄安网)[2021/2/5 18:59:01]

2020年12月14日,雄安区块链底层系统1.0发布。这意味着国内首个城市级区块链底层操作系统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李军指出,以往区块链技术应用停留在“区块链行业”的层面。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空间远不止于此,将区块链作为城市级数字化基础设施来研究,雄安在国内是首创。

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资金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近日,河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构建“廉洁雄安”方面,将健全长效机制,扎紧不能腐的笼子。聚焦公共资金使用监督、公共资源阳光交易等重点领域,加快制定出台配套制度。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资金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制定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雄安标准,开发设计了征拆迁和建设资金管理系统,实现系统之间的跨链互通和数据协同,确保资金管理阳光、透明、安全。(河北日报)[2020/11/25 22:01:54]

李军介绍,雄安区块链底层系统1.0自主可控,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搭建了一条“核心链应用链”多层链网融合的新型区块链底层架构,在吞吐量、跨链协同、数据可信交换、安全等痛点问题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

互联网金融专家:雄安新区发展区块链产业应规划先行:7月2日消息,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杨小虎在2日举行的“数字金融与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创新”云研讨会上表示,雄安新区作为数字货币DC/EP的首批试点城市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地域环境相对封闭、特定场景、小范围试点等均符合DC/EP的推广原则,试错成本相对较低。

关于数字货币在雄安新区的应用场景,杨小虎建议,可以先从公共服务部门起步优先推广DC/EP,如政府资金发放和结算;然后是DC/EP的商业生态构建,如零接触式支付;最后是走向世界,探索DC/EP国际化。他认为,雄安新区具有发展区块链产业的优势,包括国家政策支持、区位优势明显、优质资源汇聚、入驻成本低等;但也存在劣势,例如竞争压力大、创新能力较弱、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待建等。他建议,雄安新区发展区块链产业应规划先行,完善区块链数字基础设施,构建新型政务服务的技术模式;完善监管体系,打造标杆性示范应用项目。(中新网北京)[2020/7/2]

在该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之上,可以开展数字身份、数字信用等诸多区块链基础公共服务,为区块链技术研究、城市应用、行业应用等提供一个弹性的、灵活的环境,促进构建丰富的城域区块链生态。

雄安新发布项目招标公告 项目均需通过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进行全过程资金管理:4月3日,雄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容东片区场地整理项目施工(三标段)招标公告》《容东片区场地整理项目工程监理(三标段)招标公告》。项目内容均需充分考虑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基础:全过程中产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需统一接入新区城市信息模型(CIM)管理平台;通过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进行本项目的全过程资金管理,执行建设者工资保障金相关要求。(雄安发布)[2020/4/5]

事实上,区块链应用已成为现实。2018年8月,雄安上线了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平台——工程建设区块链信息管理系统。雄安新区所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资金申请、审批、拨付等工作都通过区块链平台来完成。李军介绍,该平台已经服务了几千家企业、196个工程项目、14万农民工,累计拨付资金规模约200亿元。

通过这个平台,企业与总包商之间,总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分包商与施工单位之间所有的合同、票证等都上传到区块链系统,所有的行为都会留下印记,接受监督。在李军看来,该平台还能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利益。“如果有哪个环节拖欠或者克扣了农民工的工资,大家都会一清二楚。”

“透明、公开、不可篡改,区块链让数据变得可信,增加了监督的手段,真正成形后会给体制、机制、流程带来变化。”李军说。

汇聚资源开展专项研究

作为一个公共、开放性实验平台,雄安区块链实验室汇聚各方面的资源、项目和人才,针对基础性关键技术开展专项研究,为区块链在新区扩大应用提供支撑。

据介绍,实验室设置了标准与规范研究、基础前沿与关键技术研究、产业运营模式与应用示范三个重点研究方向,并确立了三个长远目标。第一,成为区块链研究与应用的新高地。在区块链技术领域、区块链应用领域、区块链与其他智慧技术融合领域,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均有所领先和超越。第二,成为一个开放的前沿创新基地。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向全社会开放,向全球开放;向创新人才开放,向创新的思想开放,向创新的实践开放。第三,探索实验室经济的新模式,发展创业孵化、技术转移转化、技术咨询、政策咨询、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测试评估认证等科技服务,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

李军介绍,去年3月31日实验室成立之前,他们就做了很多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包括容量、性能、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标准规范如何统一,形成合力。”

联盟链的早期应用存在牺牲性能获取可信和安全的情况,但随着应用的深入推进,平衡性能与安全可信的方案已逐步探索出来。“一个方案是在软件架构上做调整分层。”李军表示,“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需要极高的性能。比如,A应用可能要快,而B应用要安全但不需要那么快,所以要把A、B分层。”这种分层架构已经应用到雄安区块链底层系统1.0上。

作为数字化的基础设施,雄安需要将区块链实现互联互通。“这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来建设,好比互联网时代,从局域网扩大到城域网,基于共同认可的标准协议,并进一步扩大到广域网。”

李军介绍,雄安区块链实验室与国内区块链标准化相关单位均建立了合作,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到去年为止,我们做了三个区块链相关的地方标准,今年要继续增加。”

探索建立数字身份体系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雄安在探索建立数字身份体系。2019年1月,《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提出,要建设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基础的企业和个人诚信评价体系,实时公布各方主体信用信息及信用评价指数。在信息共享及新技术应用方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可信身份认证体系和证照库,项目信息、企业信息、人员信息、文件流转、资金支付等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备份。

李军透露,数字身份可能于今年底推出试用。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技术等综合运用,可以使个人隐私信息被过度调用的情况得到极大改观。

“数字身份是以公民法定身份为根源进行扩展,在不同的APP中可扩展不同的身份。通过这种方式,APP不需要调取法定身份信息,只需要相应的扩展信息就足够了。现在公民个人信息暴露严重。比如,注册登录一些APP需要上传身份证正反面、上传驾照等,而这些APP只需要了解用户是否真的会开车。数字身份体系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个人的数字身份,雄安新区的树早就有了“身份证”。2017年11月,雄安的“千年秀林”种下的第一棵树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全流程记录栽培、检查、管护、修剪的过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4:4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