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狗币是什么?
马老师:数字货币…加密…%**#*&
主持人:哦。那狗币是什么?
马老师:数字货币…加密…%**#*&主持人:嗯。我知道这是一张美元,但是狗币是什么?
马老师:我都说过了,数字货币…加密…%**#*&
主持人:所以是个忽悠?
马老师:好吧是忽悠。Tothemoon!
这是周六夜场秀上马老师的表演,主要剧情是被不停追问“狗币是个啥?”。我把他的回答简化成了“数字货币…加密…%**#*&”——其实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片段,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解读,就看大家在什么位置,手里持有什么。但是同样的问题,也可以不停追问在比特币和任何加密货币身上:
阿根廷人现在正在使用 P2P 市场来增加他们的储蓄:金色财经报道,阿根廷人现在发现P2P(点对点)市场可用于维持或增加他们在加密货币和外币方面的储蓄。据当地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阿根廷人正在使用P2P交易所和市场进行套利并作为P2P收银员赚钱。Binance的拉丁美洲运营总监MaximilianoHinz表示,他们的P2P业务仅在上个月就增长了40%。这些人工交易者可以在廉价市场购买加密货币,然后在需求(和价格)更有趣的其他国际市场上出售。然而,这并不是必然的,因为P2P收银员需要管理不同的支付方式和账户,以便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有趣的选择,并在不同的交易所获得巨大的点差。(news.bitcoin)[2022/4/17 14:28:46]
比特币到底有什么用?它到底能解决现实世界中什么问题?
动态 | 使用 Facebook 的加密货币 Libra 可能被征收两类税:Facebook 向科技媒体 TechCrunch 提供了有关其 Libra 加密货币将如何保持合法的信息,以反击特朗普总统声称 Libra 可以促进非法行为的指控。在税收上,Facebook 和 Libra 协会预计 Libra 将被征收营业税和资本利得税,其中营业税的产生和如今使用信用卡支付是完全相同的,而由于 Libra 被设计成一种价格相对比较稳定的货币,所以资本利得税可能会非常少。在反反上,Facebook 正在与当地便利店和货币兑换商谈判,以确保当用户用法定货币买卖 Libra 的时候,会进行反检查。[2019/7/14]
除了、把财富转移出专制第三世界国家,还有什么用?奥派经济学社会实验?硬通货?新黄金?全球储备货币?新型数字版权?嗯…真的是让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智库,和各国政府操碎了心。
动态 | BM: 正在创造一个允许购买或者出售 30 天授权期内可使用 CPU 的租赁市场:今日早晨 9:48 分起, BM 在 EOS 电报群回应某用户的质疑“将 RAM 和 CPU 这两个资源令牌化(tokenizing)是错误的”时表示,CPU 是可以租赁的,并没有tokenizing。BM 表示, 将会创造一个允许购买或者出售 30 天授权期内可使用 CPU 的租赁市场。 随后有人提问,为什么是 30 天? 对此 BM 指出,到期你可以续租。有人建议租赁可以考虑多周期组合,BM 看到后回应称, 7 天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考虑。同时他补充道, CPU 和 NET 都可以租赁。[2018/7/31]
但这真的是大家如此关心比特币的原因吗?
当然不是。正确答案是“5万美元”——它究竟、到底、为什么、凭什么值这个价?
现在,如果您把死盯在手机上的眼睛抬起,把自己的认知和周围的环境缩放百倍,视线出屋,出城,出国,出地球,站在上帝身边,借上帝的眼镜,再往下看——比特币就是一项人类社会实验。
我们每天对它的所有讨论,都是这个社会实验的一部分。此时此刻,看着地球上最聪明的脑袋为之争论的口干舌燥,中本聪老师和上帝应该满意地在微笑吧?
我们每天都在自己反应着、并观察这个实验里其他小白鼠的反应。所有反应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悖论——这个新东西,到底是要成为在真实世界中可以用的“货币”,还是要真正的自由、自主、去中心?成为马老师所谓“人民的货币”?如果是后者,那就一定会牺牲前者,也就几乎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发挥功能,完成对现有货币秩序替代的雄心。反之亦然。
再看围绕着这个新东西的“创新”,比如DeFi世界里,看“去中心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的对峙;看Uniswap,Sushiswap,Pancakeswap之间的流动性争夺——是要扩大影响力,简单,便宜,小白,吸引更多的长尾?还是要坚持去中心化本心,自己的钱包自己管?
还是要妥协。Uniswap最新版本干脆成立了一个主体,发放“使用许可证”,限制源代码使用期限,避免别人分叉自己、偷流动性的事情再发生——但有了实体,那还是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吗?似乎也不是了。
这项伟大创新就这么不知不觉地站在了区块链开源哲学的对面。
所以,比特币成为了数字黄金,不管主动还是被动,归根结底还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初衷——至少这一点,很值得尊敬。
上帝从人类手里拿回了眼镜,评论道:
“比特币”这件事情,其实是一门艺术,一种优雅又时尚的艺术,恰好坐在了金钱的交叉口上。
它是一种身份表达——这种“身份”不是要取代谁,颠覆谁,然后自己成为一个新的中心、成为全球货币;而是“自主”,“积极”,“改变”,“开放”和“对寡头的抵抗”。
艺术有什么“用”?好像对实体经济没什么用,既没有现金流,也没有实体根基,也没有什么usecase,应用场景。它只有一个“故事”,以及“故事”和社会的互动。
但是没有“用”,就没有价值,没有存在的必要吗?恰恰相反,艺术才是你们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使命,它能给社区带来灵感,有自由的灵感,才能创造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好的艺术品总有价值,不会“归零”,可以有上千年的持久价值,因为它非常稀缺,而且永远不会被“用完”。所以“比特币”这项人类实验,作为一件行为艺术品,不会归零,因为它有价值。
但问题在于:这个价值该怎么衡量?
好了脑洞关上,现在回到现实:
以上所有美好的词汇和想象,都跟您现在在手机上看到的比特币、市场上的比特币、以及数字变化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真实世界的市场里,比特币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赚钱工具;它的价格是一种幻觉,来自羊群的疯狂,与任何现实世界中的经济活动没有联系,就像黄金与经济活动没有联系一样。
现实世界中的比特币,已经被金融业界收编,变成了证券化的筹码——映射的是比特币的价格。根据您的喜好,可以挑选大V喊单型筹码;传统交易所筹码;投行私募基金筹码;灰度信托筹码……有无数金融游戏可以围绕它的“价格”开展,筹码上可以再抵押、再衍生。
游戏的唯一限制,是围绕在比特币身边所有故事,到底还能讲多久——“对冲通胀”,“价值储存”,“保护财富”,“硬通货”,“印钞机拿它无可奈何”……故事没人听了,懒得听了,游戏就差不多了。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是金融业界在过去几十年里证券化、杠杆化的标准操作——标的不同而已。
在“创新”这件事里,总会有聪明的狼图腾和吴用,也有套利并搅黄一切的狐狸和蔡京。施展老师在上一篇极棒的文章中也提到:大航海时代初期也伴随着海盗横行。
狐狸、蔡京和海盗横行的结果是什么?是政府的手铐,国家的机器,创新的躺,和自由的牺牲。
但是历史重来不重复,只押韵。这次也一样——不巧的是,又碰到了Z世代草根的崛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