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声誉代币,Web3世界的社交名片?

翻译:PonziCurator

编辑&排版:Vera

本文来自TheSeeDAO。

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在以社区为本的去中心化元宇宙中,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建立声誉机制、认同机制和奖赏机制。

*译者注

影响力、活跃度、参与度构成个人声誉的组分和衡量指标;地位、特权、奖赏则构成个人声誉赋予个体的正向反馈。?

作为生活在等级制度之下的“猴子们”,人类天生趋于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既想方设法合群,又想要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我们穿梭于各式各样的社区,并以多种截然不同的身份示人,由此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等级制度下灵活切换。

每个社区都有其特定的等级制度,规定了成员如何建立声誉、积累社会资本、获得社区认可和奖励。为了帮助成员们融入社区并有机会脱颖而出,社区通常会建立一套内部规范,并设置相关的"入会证明"和"参与证明"。在共识机制下,成员可以通过出示"能力证明"、"活跃证明"等,不断积累社会资本。"ProofofX"中的"X"可以是任何合规的行为,或是任何对社区及其愿景有价值的贡献。

动态 | 莫斯科证券交易所邀请VNX Exchange、NEX、bitflyer在圆桌会议上发言:据Nem Flash消息,莫斯科证券交易所目前已经邀请VNX Exchange、NEX、bitflyer在圆桌会议上发言,参会人员还包括俄罗斯最大的银行、基金和财富管理机构以及行业专业人士。他们将一同讨论区块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金融资产以及资本市场的象征化。[2018/9/25]

针对"如何建立社会资本的积累、认可和奖赏机制"这一问题,Web3将给出全新的更优解。得益于"去中心化"的本质属性,Web3采用的"Proof-of-X"共识机制不会由单一的中心化平台或中间商全权定夺。社区可以通过协商,重新定义一套专属的"Proof-of-X"机制。通过利用代币和智能合约,这一机制可映射于不同的声誉和奖赏模型,以保障激励标准的一致性以及价值总和的最大化。

动态 | bitFlyer交易所的一部分服务无法访问 现正在紧急修复中:据日本bitFlyer交易所消息,当地时间18:28分,bitFlyer交易所的一部分服务无法访问,现正在紧急修复中。[2018/9/21]

诚然,声誉和地位是社会阶级的两大参考指标,但这并非"零和游戏"。虽然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游戏化的机制,即人们渴望提升自己在社区领袖榜中的排名,并向其他成员展示自己的成就徽章。此外,大多数社区确实遵循着1/9/90的规律,即只有少部分人在做出实质的、有价值的贡献。

但我相信,成员的交叉背景和多样化的技能会为社区的发展赋能。扁平化社区通过对成员的多样化贡献设立认可和奖赏机制,可以激励更多成员参与进来,实现包容性发展。有别于专项排行榜或单维的积分系统,这一模式可以吸引成员参与更多样的活动,担任各式角色,并获取相应的"徽章"。社区将徽章或代币认作一种"社会信号",用以表征成员的特定贡献或成就。同时,它们还会与一些权限和特权挂钩,比如,部分功能和福利仅供达到一定地位或声誉等级的成员享受,以及特定的治理权和身份只向活跃成员和贡献者开放,这本质上赋予了他们更高的地位。

日本大型虚拟货币交易所bitFlyer正在积极扩员准备进军海外:日本大型虚拟货币交易所bitFlyer正在积极扩大人员规模。目前正在积极聘用区块链专家以及具有金融经验的人才。并且在海外也在积极搭建新的据点。社长加纳裕三在采访中表示,交易所人员规模预计在半年内比现在扩大一倍。此外,他还表示正在讨论在亚洲以及非洲设立新据点的计划。[2018/5/10]

虽然这些"声誉代币"表征着各种不同的贡献或成就,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非同质化、且不可转让的。赚取这些代币的唯一途径就是付出劳动、做出贡献,花钱购买或交易置换都是行不通的。它们既不能被转让给其他成员,也不能被放到其它社区中循环利用,因为它们所表征的贡献和成就均基于各个社区的内部规范和等级制度。不过,"声誉代币"作为一种"社会信号",也能够在单个社区之外发挥作用。它们被载于社会图谱和履历中,形成了Web3世界特有的去中心化、可移植的身份体系。当社区间产生交互,他们可以分别根据各自的成员等级和"声誉代币"定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

Max Keizer:巴菲特或因对比特币如此苛刻而丧失了声誉:5月4日消息,美国著名的广播员、比特币多头Max Keizer表示,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可能因对比特币如此苛刻而丧失了声誉。(Cointelegraph)[2020/5/5]

不存在一个衡量价值的万能公式,但我还是尝试归纳了一个模板,将衡量标准拆分为三个板块:参与度,活跃度和影响力。毕竟,任何社区的潜在社会价值和金融价值,都可以用"社区活跃度"这一坐标系进行评估,横轴代表社区广度,纵轴代表用户参与度。

在最初阶段,成员的"主动参与"就能被算作一种有价值的贡献。通常,一个项目或平台的活跃度会采用日活跃度或DAU/MAU加以衡量。成员的参与——哪怕只是"被动参与"——已经传达了他们对社区的兴趣和关注,并为社区的整体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声音 | 澳本聪:所有试图诋毁我声誉的媒体都是由“特殊利益集团”出钱的:据bitcoinexchangeguide消息,星期二晚上,澳本聪出现在牛津联盟,他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自己正在进行的努力,“恢复最初的比特币协议,并帮助刺激比特币SV的增长”。同时在会上针对他“中本聪”这个身份的问题他声称:“所有试图诋毁我声誉的媒体都是由‘特殊利益集团’出钱的”。[2019/5/3]

然而,只有激发"主动参与"才能将社区的集体力量最大化。"主动参与"有很多种形式,但通常从增进成员与社区的联结开始,再逐渐让他们进行自主创作和联合创作,继而主动参与社区输出,共同提升社区价值。

然而,不同活动的价值权重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信号进行去噪。在智能合约中建立正确的公式,就可以构建一套声誉系统,自主识别社区内部定义的具有价值、产生正向反馈的活动。换言之,平台会依据成员实质创造的价值来颁发积分。在这样的声誉体系中,影响力的价值权重大于活跃度,活跃度的权重又大于参与度。

该体系除了帮助成员建立声誉和赚取代币之外,更重要的是对长期持续的贡献者和活跃者保持激励。任何声誉积分系统中都需要引入折旧机制,即在构建声誉和分配价值的过程中,要将影响力、活跃度和参与度的新近度作为关键的加权因素。因此,如果成员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出现明显下滑,将失去原先的地位和相关的所有福利。这个模式类似于现实中的忠诚度计划:你只有持续赚取奖励,才能一如既往地享受特权。

那么,是否可以将非同质化的声誉和同质化的奖励解绑,让社区成员共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呢?双代币体系给出了解法。

在双代币体系中,积分与代币共存,且社会资本可以映射为金融资本和股权。社区通过发行"等级代币"以表示对贡献的认可,该代币可被视为一种个人的声誉信号,对其他成员和社区公开可见。同时,社区还会分配"奖励代币"这一同质化的奖赏,成员可以将它们兑换成现金或其它想要的东西,也可以换取一些额外的特权。

在双代币的结合之下,平台可以展示对参与者的高质量贡献的认可并给予激励。它们构建了一个双重激励体系,有助于促进参与和共创。通过发行"声誉代币"和"奖励代币",成员和创作者将共享其所创造的社会资本和效用价值。代币化的社区将弥合现存的创作者经济,使其成为真正的所有权经济。社区成员、消费者和粉丝都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偶像、创作者及品牌建立直接联系,并在集体共创的价值中分到一块蛋糕。

在Web3的世界中,去中心化的身份体系会追踪记录每个人在社区中的动向、贡献和成就,并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记录册,其中记载着"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立场"。这意味着我们在某个社区中的贡献可以被汇总并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

在去中心化的时代,相互贯通的声誉体系意味着用户能够跨社区或跨平台地利用自己积累的声誉值。不过,由于社区架构各不相同,声誉机制大多局限于各自的自治生态。如果可以更立体且真实地呈现个体的身份和立场,那么,声誉和社会资本也可以有机会实现跨社区、跨平台、跨应用的"套利"。为了实现这种交互性,需要设立统一的标准,允许人们展示自己的数字身份集合,并且能够针对多面立体的个人履历和声誉信息进行多因素分析。

总而言之,相比于你的外貌、种族和性别,人们更关心"你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只要你做出了贡献,就一定有机会收获你应得的认可和奖励。

译者注:这一假说由JakobNielsen在2006年提出,指在网络社区中,90%的参与者只看内容而不参与互动,9%的用户会参与讨论,只有1%的用户会创造内容。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6:29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