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孟岩:DeFi 是 Web 3.0 的价值层协议

对于一个叙事极为宏大、内容极为丰富、内涵弹性极大的概念,Web3.0 的定义和特征始终处在高速的动态变化中,而 WebX 试验室希望通过开启一场长期性的对话马拉松探索 Web3.0 的边界,也将作为 Web3.0 技术与生态发展研究报告持续迭代的重要工程。

孟岩,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优证链通联合创始人

孟老师能分享下最近专注在哪些领域吗?

我本身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数字资产和 DeFi 领域的研究上,最近我们团队在设计开发一个去中心化的算法银行协议,并且考虑如何在这个协议里将合规的资产上链。和一般的资产上链不同,我们这个项目更偏向于 STO 范畴,核心区别在于,STO 本身要符合一系列的合规的要求,所以包括合格投资人、KYC 认证、反等,这些要求会对 STO 本身在技术上施加一定的限制,导致一般的现有 DeFi 在直接对接 STO 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阻力和摩擦。这个时候 DeFi 可能要做一些调整,但总体而言这些都是小问题,主要还是链下资产上链的一部分。通证经济比较麻烦的地方在于,不同的立法区或司法辖区对于 Token 的规定、认证和容忍程度都是不一样的,DeFi 又是一个全球一体的市场,因此确实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或存在一些风险。所以我们到底按照哪一个司法辖区的规范来设计我们的通证经济模型,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当然,在中国这方面是比较严格的,但即便是严格的情况下,中国也是有通证经济的施展空间的。

不管是做资产上链,还是做通证经济模型,外界的约束条件应该在设计之初给定,不能到设计已经接近完成的时候又加新的约束条件,那可能原来的设计就完全作废。所以司法辖区对于 Token 的规定以及容忍程度都是要作为重要初始条件来考虑的。

其实 NFT 现在是不是也是在解决这块的问题, 是否和您做的事情有什么区别?

我们现在做的东西跟 NFT 有一定关系。确切的说是想做数字金融的「票据」,但是我们认为传统金融的票据不适合于数字金融,所以要基于 DeFi、数字金融的具体需求重新发明「票据」。这种东西肯定是 NFT,但是它跟我们现在流行的这些 NFT 方向不同,现在流行的像艺术品、加密猫这样收藏品方向 NFT,也有一定的市场,但我们还是更在乎先把 DeFi 这部分做实,因为这部分是整个 Web 3.0 重要的基础设施。

想请您跟我们分享一下, 在您的角度上理解 Web3.0 核心的本质是什么?

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人用这个词来描述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语义网络(Semantic Web),也包括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等看法,但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讨论的 Web3.0 来自于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博士,这个方向现在也有很多不同的称呼,比如价值互联网、Open Web,我比较喜欢叫去中心化互联网,因为这个词比较比较精确的概括了它的实质或者关键特征。无论叫什么,都代表大家的共识,以太坊 2.0、Near、Filecoin、Polkadot 这些项目很明显都在走向了一个很明确的方向。

我认为 Web3.0 是一个新的互联网平台,新的计算范式。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互联网初衷的回归。去中心化互联网跟我们现在的互联网一定是类似的,都是从硬件到软件,到网络服务,到网络协议,到价值层协议,再到应用层,多层次的综合体系,我们叫技术栈 (Stack)。区块链在这个体系当中跨越多个不同的层次,在存储层、在计算层、价值激励层,都扮演核心角色。因此区块链对于 Web3.0 来说是一个核心的基础设施,是真正的 Game Changer。这是我对 Web3.0 和区块链关系的看法。

我想现在还没有到去归纳 Web3.0 本质的时候,但是我想点出 Web3.0 的 5 个特点:

计算和特定的计算设备解耦:Web3.0 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计算范式,计算和存储跟特定的设备分离,不会因特定设备出现问题导致计算和服务被关停。服务是真实存在的,你可以访问、使用,但不存在任何一台具体机器来支撑这个服务。

基于密码学技术实现身份认证及数据确权:不同于以往传统互联网基于中心化机构和数据库来进行授权和认证,身份必将成为一种主权资产,这个身份不光是人的身份,还包含机器等终端在 Web3.0 中的身份。

数据的记录和存储都是通过不可篡改的方式进行:Web3.0 中,数据的存储倾向于永不删除和修改,而是不断累加数据,但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存储成本极低、规模极大。

资源配置与协作通过基于通证的市场机制来进行:区别于以往中心化授权调配的方式,双方通过通证的交易来进行资源的配置优化。

权益分配上的去中心化和透明化。

更深层次的来说,稍微发散一点,我认为 Web3.0 其实是泛在的机器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我个人认为 Web3.0 和区块链从长远来讲都不是给人用的,是给泛在的机器智能用的,是大规模的机器之间的相互交易协作的基础工具和机制。我们现在用的是碳基文明的思考框架,而区块链包括 Web3.0 代表的是硅基文明的一套新的范式,这个东西大家认识还不深。

您觉得现在从事的工作或领域属于 Web3 的哪个范畴, 或者跟 Web3.0 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做的东西是 DeFi,DeFi 其实是 Web3 的价值层协议。DeFi 相当于 Http,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主要是个基础设施,是用来支持上层应用的协议。只有 DeFi 这一步夯实了之后,上面才会出现大量的去中心化的抖音、推特、亚马逊和淘宝等应用。

您是怎么看待目前 DeFi 空转问题的?

目前的确是如此,但实际上它就是在借助空转的方式构造一个非常棒的基础设施,其目的是为了等待即将到来的 Web3 应用大爆发,为这些 Web3 应用提供融资、支付、发行、上市、流转,包括抵押借贷的基础设施。只有 Web3 应用大量出现并借助这样的基础设施实现了对传统的融资模式的颠覆的时候,大家才会意识到,原来 DeFi 是为这些应用去做准备的。

也就是说,其实现在 DeFi 要服务的上层还不完善,所以它的价值还没有真正体现 ?

是的,我认为未来 DeFi 会是 10 万亿美元的规模,因为 Web3 的去中心化应用实际是一个个智能体,这些智能体在 DeFi 世界里自动化的进行大规模巨量交易、清算。用户使用互联网并不会跟现在有太大的差别,只需要保护好自己的数字身份就可以实现永不登录随意使用各种服务。

我们看到目前的 DeFi 还是在搬传统金融的玩法,您觉得 DeFi 本身有什么有价值的创新呢?

实际上,开放金融跟 DeFi 并不完全能划等号,开放金融是一种价值主张,而 DeFi 它是这种价值主张最坚决的技术实现。如果央行和商业银行能够很开放,能够把自己的基础设施都开放出来,很多金融服务不再需要持牌,也可以实现开放金融的主张。但事实上不可能,传统金融不喜欢开放。

DeFi 用一种很决绝的技术手段,使得在这种形式内只能开放,非常极端,但我认为是必要的。所以 DeFi 最重要的特点和价值就来自于它的开放。

其次,金融基础设施或金融机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为整个经济提供流动性。DeFi 的机制能够比传统企业更好的提供流动性,一部分来自于信任,来自于开放性、透明性,另外一部分来自于它的程序化执行,把流动性逻辑内置为代码。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流动性最后流向哪里?

没错,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的 DeFi 还没有跟实体经济结合,所以大家看到的是流动性都是在投机。我个人觉得这是现阶段不可避免的,坦率的说股票市场早期也是这个样子,大家要对这个事有一定的宽容和耐心。DeFi 世界的演化速度会比传统股票市场快百倍,可能几年之后我们就会看到,不过还是需要时间。

而且 DeFi 跟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时候,首先不会一步到位的跟制造业,房地产、加工业这些实体经济中很实的部分对接,而是跟数字世界内部的实体经济结合,比如广告、游戏、媒体,这件事情我既有信心也有耐心。目前的核心问题确实是 DeFi 如何跟实体经济结合,这种结合有多种方式,我比较看好资产结合,把线下的数据资产放到 DeFi 上面来。

您觉得 DeFi 和线下的真实资产的连接点有哪些?或者最先落地的方向是哪?

我之所以认为线下的很多资产上 DeFi 是比较好的切入点,是因为这个连接点比较简单,钱就是它们的连接点。比如一家公司把自己的股票变成通证,通过监管批准在链上发行,这些 Token 就可以适当的跟 DeFi 世界里的数字资产做流通,比如可以筹集到比特币等资产。如果跟通证经济结合起来,就可以用公司自己以及筹集到的数字资产激励社群和用户,完成整个商业闭环。

现阶段我们避免直接用区块链改造用户、改造企业的流程,比如把 ERP、 CRM 这样的系统都去中心化,这个其实还离得很远,甚至有可能永远都不发生,但是我们直接在价值层面打通线下资产跟线上数据资产之间的关系是最合理的,也是摩擦最小的。

也就是说 DeFi 和线下的真实资产这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多需要数字化的凭证来做缓冲,并不是直接产生关系 ?

对,目前现阶段是通过数字资产而并不在更多的业务逻辑上做探索,因为最后其实并不是区块链去改造企业的业务逻辑,对于这个思路我其实一直都不是特别热情,因为我认为大量企业内部的业务逻辑是没有必要放到区块链上的,区块链也不是为了做这些事情而生的,区块链是为了连接机器智能而产生的。

我们现在其实看到有一些合成资产类的项目,用户在里面投入了一些数字货币,通过这个平台去投资像股票、债券等真实的资产,这个符合您现在的设想吗?

首先这个做法在中国是违规的,在国际上也非常模糊。有一些这样的平台实际上是以某些资产价格为标的的对平台,根本不是真实的投资平台,所以我对于这类的应用大部分是持保留态度,甚至偏负面的态度。我们最关注的方向其实是那些来自于企业、线下机构或社群的,具有真实的价值和激励性的资产的数字化和上链,以及这样的资产怎样参与 DeFi 生态。这样的资产往往具有流动性并不高、风险大、易出现不合规问题的特点,而 DeFi 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常说以链治链,从某种意义上说,DeFi 的一些算法就是起到监管的作用,它要确保资产在获得流动性时有充足的抵押,有很强的可清算性等等。

其实聊到 DeFi 人们会有担忧, 这种开放会不会带来秩序上的混乱?

开始一定会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当整个产业慢慢跟监管层沟通交流,并且一些基础设施逐渐完备后,人们会发现 DeFi 这样的基础设施对于杜绝和管理投机等混乱的能力是现有的平台望尘莫及的。

人们比较疑惑的是,DeFi 里的秩序最后到是到底由谁建立?

首先,跟人有关的治理行为,可以也应该与传统的中心化权威结合。人类社会的治理,中心化目前还是很难绕开的治理手段。但是在这种现实感之外,也要有理想主义。长远来讲,当整个大部分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都跟 DeFi 发生了整合后,大量发生在机器智之间的交易和协作都是由经过审计的、久经考验的代码组合来相互定义秩序。

您也看到现在市面上 DeFi、数字金融、开放金融这种词非常多,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几个词它之间的关联和差别吗?

我理解它是一环套一环,最外面一环是数字金融,其次是开放金融,开放金融其实是带有价值观的一种主张,认为既然数字经济提供了一整套基于代码驱动的身份认证和数据资产确权机制,那么传统金融特权经营、封闭运行的很多理由就不成立。任何人都有权利参与金融,金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能够得到的信息是对称的,它的流动性和效率显然会远远超过现有金融。而 DeFi 只是开放金融的一种极端的实现手段,因为用 DeFi 来实现开放金融没有办法打折扣,一定是 100% 开放。

您一直也在研究通证经济,之前也提到通证经济在 DeFi 的价值,那在 Web 3.0 领域里您认为通证经济还有没有在其他应用上的价值?

通证经济的价值非常大,它本质实际上,是一个协议或者社群通过代表价值的 Token 迅速完成资源聚合,形成规模并完成自启动的机制。这种机制的生命力和意义,在人类社会,包括在未来的机器社会里,都是具有超越性的,也许未来我们不用区块链,改用量子计算机,但通证激励还是会继续存在。通证经济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种协作机制,只不过通证的设计确实比较难,一般来说要根据贡献分配收益,而且设计时必须提前考虑整个环境约束,包括合规,技术和人等。

在聊 Web3.0 特征的时候,您也提到了去中心化存储,存储相对于其他几个板块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您觉得有没有更好的技术路线能够实现我们真正想要那种成本低、规模大的分布存储 ?

也有一些人谈到过复用现有的低成本的互联网已经做得很好的分布式云存储,并在它的基础之上叠加通证经济,比如加密存储和多冗余备份,似乎也可以达成区块链,包括 Filecoin 要达成这个目标。但我觉得还是可以给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不要急着下结论,不见得区块链就赶不上传统的云存储。

原文标题:《Web3.0 对话马拉松 | 专访孟岩:Web3.0 是对互联网初衷的回归》受访者:孟岩,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优证链通联合创始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TRX金色趋势丨BTC抄底还需耐心等待企稳

前期提示,持续上涨,周线已进入严重超买区域,历史上进入这一区域,都会迎来一波周线大调整,后面便出现了这一波将近3000点的跳水,最低砸至16000美金附近止跌回升,不过盘面并未企稳,目前价格位于20日线17000附近震荡,日线MACD指标线高位死叉,这个位置止跌企稳的概率不大,日线级别的调整刚刚开始,不过大趋势依旧是多头趋势。

FTT分析:为什么比特币价格在12月初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

12月1日,在周线和月线收盘后,比特币(BTC)的价格将面临两大关键事件。即将到来的周线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这可能是自9月下旬以来的第一个红色周线。 月线将意义重大,因为如果比特币价格保持在13791美元以上,它将创下比特币历史上的最高收盘价。

Filecoin不想错过 Eth2 质押?普通持币者如何参与

今天早上十点半左右,以太坊的存款合约收到了来自 1.6 万多名验证人的 524,288 个 ETH,Eth2 的阶段 0 信标链将如期在 12 月 1 日正式启动。 数据来源:https://launchpad.ethereum.org 虽然 Eth2 达到了启动的质押门槛,但是参与到其中的普通用户却不多。原因之一是目前的质押门槛对普通用户来说太高了。

[0:15ms0-3:89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