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简单介绍 DeFi 借贷类业务的主要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产品形态进行探讨。
贷款是 DeFi 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各种各样的协议允许人们借贷加密资产。去中心化贷款平台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不需要借款人或贷款人确认自己的身份。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个平台,并且可以潜在地借钱或提供流动性来赚取利息。因此,DeFi 贷款完全不需要批准,也不依赖于可信任的关系。
为了保护贷款人和防止借款人携款潜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
Aave 借贷协议最近推出了一项名为信贷委托的新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提供 p2p 贷款,而不需要正式的担保要求。
双方必须签订一份正式的法律协议,确定还款时间表、利息和其他必要条件等条款。通过与 OpenLaw (一个创建在区块链上记录的合法合同的项目)的集成,这些条款可以在链上正式化。
使用点对点中介机构允许规避 DeFi 固有的限制,即协议不能在区块链之外收回借款人的贷款。所有的借贷平台都要求提供比借款更多的抵押品,这极大地限制了区块链借贷的可能用途。中介机构承担了借款人破产风险的所有权。在风险较高的情况下,中介机构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利率也较高。
同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在贷款必须全部偿还的条件下提供信贷,这意味着借款人接收、使用和偿还资金都在同一个区块链交易中。如果借款人在交易执行周期结束时没有归还资金和利息,该交易将无效,其贷款本身将被归还。这些所谓的“闪电贷款”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但仍处于实验阶段的应用。虽然除了套利之外,没有太多已知的案例,但闪电贷款有可能成为 DeFi 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DeFi作为一个整体仍然太小,行业需要扩大相当大的规模,才能将 DeFi 带入数字货币的主流。借贷者能够以更低的费用将稳定币转换成法币,这才能够打通下游渠道,吸引更多资金入场。
其次,贷款可以用抵押品进行充分担保。抵押品被锁定在一份智能合约中,只有在债务得到偿还后才会被释放。抵押贷款平台有三种变体:抵押债务头寸、抵押债务市场和 P2P 抵押债务市场。债务抵押债券是一种使用新创造的代币的贷款,而债务市场使用现有的代币,并要求借贷双方进行匹配。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下这三种稍微不同的贷款方式。
有些 DeFi 应用程序(比如 Maker DAO)允许用户创建抵押债务头寸,从而发行由抵押品支持的新代币。为了能够创建这些代币,用户必须在智能合约中锁定加密资产。可创建的代币数量取决于所生成代币的目标价格、用作抵押品的加密资产的价值和目标抵押品比率。新创建的代币本质上是完全抵押的贷款,不需要交易对手,允许用户获得流动性资产,同时通过抵押保持市场敞口。这些贷款可用于消费,使个人能够克服暂时的流动性紧张,或获得额外的加密资产,以应对杠杆敞口。
为了说明这个概念,让我们使用 Maker DAO 的例子,这是一个用于发布 USD - DAI 稳定包的去中心化协议。首先,用户将 ETH 存入一个智能合约,即 CDP (或者叫金库)。随后,调用契约函数来创建和提取一定数量的抵押,从而锁定抵押物。这一过程目前要求最低抵押比率为150%,这意味着对于合同中锁定的任何价值100美元的ETH,用户最多可以创建66.66 DAI。
任何未偿付的 DAI 资产抵押债券都要缴纳稳定费,理论上应相当于DAI资产抵押债券市场的最高利率。这个速率是由社区(即 MKR 代币持有者)设置的。MKR 是 Maker DAO 项目的治理代币。稳定费一直在 0% 和 20% 之间剧烈波动。
要完成一份 CDP,用户必须将未付代币加上累积利息寄到合同中。一旦债务得到偿还,智能合约将允许用户撤回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未能偿还债务,或者抵押品的价值低于 150% 的门槛,这是整个贷款抵押面临风险的地方,智能合约将开始以潜在的折现率清算抵押品。
利息支付和清算费用部分用于燃烧 MKR,因此减少了 MKR 的总供应。作为交换,MKR 的持有者承担了极端负面的 ETH 价格冲击的剩余风险,这可能会导致抵押品不足以维持与美元挂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将创建新的 MKR 并以折扣价出售。因此,MKR 的持有者也有切身利益,维护一个健康的系统应该是他们的最大利益。
MakerDAO 系统比这里描述的要复杂得多。尽管这个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去中心化的,但它还是依赖于预言机进行价格发现。
除了创建新的代币,还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借用现有的加密资产。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这种方法需要一个具有相反偏好的对手方。换句话说,一个人要能借到钱,就必须有另一个人愿意借给他。为了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和保护贷款人,贷款必须完全抵押,抵押品必须锁定在一个智能合约中,就像我们前面的例子一样。
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匹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广义的分类是 P2P 和池匹配。P2P 匹配是指提供流动性的人将加密资产借给特定的借款人。因此,贷款人只有在匹配的情况下才会开始赚取利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各方可以商定一个时间段,并在固定利率下进行操作。
合并贷款使用可变利率,这取决于供求关系。所有借款者的资金都汇集在一个单一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贷款池中,当他们将资金存入这个池时,贷款人就开始赚取利息。然而,利率是池子利用率的函数。当流动性唾手可得时,贷款就会很便宜。当需求旺盛时,贷款将变得更加昂贵。贷款池还有一个额外的优势,即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期限和规模转换,同时为单个贷款人保持相对较高的流动性。
当加密货币贷款产品能够涉及无抵押或低抵押(抵押品价值小于贷款额度),DeFi 的借贷市场才会真正的迎来积极发展。
信贷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不仅不可或缺,还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重要部门,政策效果立竿见影。
扩张永远比破坏更重要。后者是一种零和游戏,蛋糕只是被切成不同的形状,而前者是做大一块蛋糕。DeFi 将通过使获得贷款的时间和手续以及费用和利率方面的成本更低来做到这一点。所以信贷的出现并不会蚕食现有的贷款市场,恰恰相反,信贷是做大蛋糕的一种方式。
但同时,对利率渠道联动方面,由于信贷渠道仅能调控货币供给,难以控制需求,造成利率波动加剧;对资产价格渠道联动方面,由于广义信贷渠道与资产价格息息相关,两者传导叠加易形成倍数效应,滋生资产价格泡沫。
尽管信贷会产生如上所述的一些问题,但如果我们目前仅将获得债务作为一个工具来看待。像任何工具一样,它的价值取决于如何使用。借钱来维持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借钱买一辆车去上班,参加一个课程或为你的企业购买存货是增值的,信贷本身只是一种金融手段,没有好坏之分。
无抵押和抵押不足的加密货币信贷的主要障碍是,执行必须穿透假名的面纱,以获取真实身份或资产。对加密货币信贷违约的欺诈性借款人,必须能够被列入今后获得信贷的黑名单,而不能轻易地通过创建一个新的钱包地址来规避,但很遗憾的是,这与 DeFi 的精神似乎相违背。
无抵押信贷的问题在于,贷款人只面对一个地址,无法验证该地址另一端的借款人是否不会申请贷款、消失,然后创建一个新地址来重复这一过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观点:
1)身份验证身份验证要求借款人提交「完全了解你的客户」 (full Know Your Customer, KYC) 验证,将钱包地址与一个无法复制的真实身份链接起来。如果该地址未被使用,该身份可能会被列入任何加密货币贷款提供商可访问的数据库的黑名单,而要求任何信用贷借款人将其钱包地址与身份匹配的要求,将阻止借款人创建一个新地址并申请新的贷款。目前,有许多项目正在开发 KYC 解决方案,其中用户的信息(如护照、地址、生日、驾照、手机号等)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存储,并保留对这些信息访问的控制权。一个可以插入 DeFi 的解决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还需要一个公开查询的违约借款人黑名单,以确保借款人不会在多个加密货币贷款提供商之间进行同样的欺诈。
2)游戏化通过游戏化加密货币贷款产品来抑制欺诈行为,还没有任何一个项目在目前阶段产生效果。这种方法目前有几种新颖的形式,包括奖励良好的行为,推荐或关联地址并创造信誉点。
身份验证方法旨在消除欺诈行为者隐藏在多个钱包地址背后的可能性,而游戏化方法旨在建立激励机制,在不消除钱包地址假名的情况下消除或最小化欺诈行为。用户可以从同一平台用多个地址进行借贷,但一旦违约,必将在加密世界体系中受到可追溯的,永久性的惩罚。或者行为良好可能会得到奖励,促使用户主动进行履约。而这一切都无需将他们的地址与真实世界的身份链接起来,也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
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无抵押信贷的土壤才会在 DeFi 世界中开花结果。贷款产品将不再拥有应用场景和时间的限制,贷款平台也将不再局限于用更多的 ETH 储备超过所需的贷款来维持风险敞口。无抵押·或少量抵押的加密货币贷款对创业的小企业也很有用。市场借款方的扩张将会由新的贷款方进入来进行平衡。由于区块链在记录保存方面的透明度以及在过程自动化方面的效率,提供资金的管理费用变得更低,信贷在去中心化系统上运行的各种成本将远远低于中心化系统。
利用 DeFi 平台向客户提供贷款的银行将需要一个资金来源。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贷款人通过向投资者发行债券来借款,而投资者有一系列贷款作为担保。目前区块链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但需要有一个解决方案,让贷款人通过连锁融资来满足借款人对贷款的需求。这将是加密债券市场的开端,债券首先由加密资产担保。第一个被用作抵押品的加密资产将是产生收入的资产,因为收入可以用来支付利息,从而完成最基本的债务证券化架构。
目前 DeFi 的绝大多数贷款仍旧是超额抵押贷款,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需要为 DeFi 不断创造新产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 DeFi 的金融体系不断扩张与完善。一旦对商业更有用的产品出现,就会有更多的用户进入 DeFi,从而加快创新创造机会、机会吸引人才、人才进行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真正意义上完成区块链金融产业的繁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