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的宏观主管表示,美联储量化紧缩政策的结束可能利好比特币和黄金。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2022年3月开始其最激进的量化紧缩措施,将当年的基准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上调至每年4.75%至5%。虽然中央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不断上升的利率开始导致全球银行业出现裂痕。
市场预计美联储将结束量化紧缩并提供有利的流动性条件,以避免在银行开始倒闭时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政策的转变应该会对金融资产产生重大影响。
富达全球宏观主管JurrienTimmer讨论了美联储鸽派转向对股票、黄金和比特币的可能影响。
路透社:自2020年以来,比特币价格对利率愈发敏感:1月25日消息,路透社援引数据指出,自2020年年初以来,比特币价格对利率变得越发敏感。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发布的一项分析,2017-2019年,比特币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01;而Refinitiv数据显示,2020年初以来,两者的波动一直呈现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从2021年9月的0.1升至目前的0.41。
据悉,对该系数而言,0意味着没有相关性,1意味着两者波动完全同步。IDX Digital Assets首席投资官Ben McMillan表示,比特币处于一个60/40类型的投资组合中,即将投资组合的60%分配给风险相对较高的股票、40%分配给债券的机构策略,因此“它开始对利率更加敏感,并不奇怪”。(路透社)[2022/1/25 9:11:50]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结束加息
数据:NFT销售额在2021年上半年增至24.7亿美元:根据DappRadar的数据,非同质代币(NFT)销售额在2021年上半年增至24.7亿美元。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为12.4亿美元,仅略高于第一季度的12.3亿美元。路透社称,这些数字使2020年上半年的数字相形见绌,当时NFT销售额总计1370万美元。这一激增代表了过去12个月对NFT的兴趣激增,受到NBATopShot等平台的推动,这些平台广受欢迎。(coindesk)[2021/7/6 0:31:15]
人们普遍预计美联储要么将利率维持在当前水平,要么开始降息。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目前认为3月25日的基点加息是一段时间内最后一次加息的可能性为50%。
外媒:2024年欧洲加密货币市场规模将达到0.27万亿美元:数据显示,目前欧洲在加密货币全球市场规模中的份额约为30%。鉴于法规的逐步实施,预计欧洲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的份额将在2020年和2021年获得增长,并上升至35%左右,从2021年起它将保持在恒定水平。此外,预计未来几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6%,2024年欧洲市场规模将达到约为0.27万亿美元。(Dailyhodl)[2020/3/6]
截至3月30日的CMEFedWatch工具
如果美联储停止加息,根据历史数据,股票等风险资产可能会出现积极反弹。自1984年以来上一次加息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平均一年回报率为18.9%。
蒂默最近还在一条推文中指出,“上一次加息通常很快就会降息。”
降息将使公司和个人的信贷成本降低,从而改善市场的流动性。低利率制度通常与股票和加密货币等风险资产的牛市有关。
然而,Timmer提到这是“股票的看涨发展”。但从历史上看,美联储最终的紧缩政策并没有为股市带来明确的方向。”在某些情况下,股票在趋势逆转之前已经保持了几年的看跌趋势。
比特币和黄金步调一致
然而,对黄金乃至比特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看涨的。如果美联储计划开始降低利率,而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则会导致投资者的实际利率为负。收入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因此具有抑制性。金融抑制比增税或削减开支更有效,但它会给债券持有人带来损失。
从技术上讲,黄金在2023年的前一个高点1,950美元附近形成了看涨突破。这一水平也对金价形成了长期阻力,表明买家兴趣活跃。
Timmer补充道,“当你获得所有这三个条件时,这就是黄金的三重利好。”
最新的比特币涨势与黄金的相关性上升,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相关性下降。与标准普尔500指数0.13的低比例关系相比,比特币和黄金的相关系数值为1。
比特币-黄金和比特币-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相关系数
比特币正受益于围绕潜在全球银行业危机的叙述,巩固了其作为黄金等非相关资产的地位。BTC/USD与黄金一起突破28,000美元进一步表明购买活动正在增加。
因此,如果美联储从鹰派加息政策转向鸽派立场,可能为市场创造看涨条件。
尽管股市的结果因通胀风险而悬而未决,但黄金有望在中期大放异彩。鉴于与黄金的正相关性,比特币也可能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
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我们-----公众号:全因素热爱
感谢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