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生态系统正在迅速崛起,也因此人们的目光聚集于Web3.0领域从而忽略了区块链技术在元宇宙、NFT、加密货币之外还有很多用例和使用场景。
事实上,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渐渗透我们的「中心化」生活,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可扩展性、效率和安全性。
当然,Web3.0需要安全技术和实践以护持其价值的实现,区块链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也需要开发配套的安全实践。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吸取来自Web3.0的教训,以此规避安全风险。
医疗健康
区块链可以通过分享和储存医疗数据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互操作性和可访问性,简化全球医疗供应链。
BSC链上托管平台Justcows疑似跑路,项目方已转移500万美元资金:6月24日消息,据推特用户@eternal1997L的推文,BSC链上的托管平台Justcows疑似跑路,项目方将大量的BUSD通过混币的形式,分散到了至少上万个地址里,其中部分资金转到了hunterswap,还有一部分进了交易所。据悉,该平台1个月前曾发布公告,停止用户提现。据悉,Justcows卷走了500万美元的用户资金。
项目方钱包地址疑似0xb619571786E069c635605A175D7B668bD74ae6a5。[2022/6/24 1:28:27]
现代医疗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记录和访问病人的医疗数据。众所周知,我们每去一个医院就要重新建一次病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各个医院间的信息互通共享。
孙宇晨创办的JUST NFT基金正式启动包括毕加索作品在内的首批藏品的NFT化:据官方消息,波场TRON创始人兼BitTorrent CEO孙宇晨创办的JUST NFT基金正式启动包括毕加索作品在内的首批藏品的NFT化,藏品所有权已通过TRC-721标准映射到波场TRON链上,并永久保存在波场TRON公链与BTFS去中心化存储系统上,标志着历史上毕加索作品的区块链“首秀”。
截至目前,JUST NFT基金基金已披露的首批藏品名录包括毕加索的《戴项链的躺卧裸女》、安迪·沃霍尔的《三幅自画像》、加密艺术家Beeple的《Ocean’s Front》、加密艺术家Pak拍卖的整套NFT作品和《时代》杂志NFT封面“The Computer in Society April 2nd, 1965”,藏品总资金规模已接近2亿人民币,JUST NFT基金也与佳士得、苏富比、Nifty Gateway三大NFT拍卖平台均达成合作。
JUST NFT基金由孙宇晨于2021年3月29日创立,JUST NFT基金的使命是促成艺术品的NFT化与区块链化。JUST NFT基金将搭建艺术家与区块桥梁,支持加密世界原生NFT艺术家的成长。[2021/4/28 21:07:10]
想想,如果你去旅游却突发疾病,医生难以获知你的既往病史,在做针对性治疗时就会遇到相当大的阻碍。
8月23日JustSwap白名单项目公告已发布:据最新消息,8月23日JustSwap白名单项目公告已发布,包括JUST、WINk、DICE、USDT、USDJ、DeFinition Token、DACC、AlphaLink、Prophesy、BTX、Tide Protocol、WSW Token、Centric CASH、MIMA。已上线JustSwap的项目方,可以主动联系JustSwap团队提供资料,以便进入白名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网站、合约地址、社交媒体、白皮书、团队信息、项目介绍、Github链接等。详情见官网公告。
据悉,JustSwap是TRON上的第一个通证交换协议,用户可以在任意TRC20 Token 间相互兑换。系统定价,交易方便,而且协议不会抽取手续费,所有的手续费都提供给协议的流动性提供者。[2020/8/23]
但是区块链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医疗记录上链是个人接受医疗护理的一个范式转变。
动态 | H&M子公司使用区块链跟踪产品数据:据thenextweb报道,H&M内部品牌Arket证实,正在测试区块链技术开发商VeChain提供的加密货币支付集成。Arket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在运行一个区块链方案,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跟踪产品数据。[2018/11/17]
医疗数据的记录和分配权从此可掌握在病患自己手中,管理数据的过程也被大大简化。
数字身份
数字身份是通往数字孪生世界的基础设施,是打开数字世界信任大门的钥匙。与传统身份系统相比,数字身份有助于大幅提高整体社会效率,最大化释放经济潜力和用户价值。
区块链技术为数字身份提供了一个架构——允许持有人全方位、更便捷和安全地掌控个人信息。
仅在2021年,犯罪分子非法使用受害者信息窃取资金造成的传统身份欺诈损失就高达240亿美元,也凸显了当前社会对身份保护的需求。
精选 | 英国土地注册处使用区块链来取代其新的财产跟踪系统:据TNW消息,英国土地注册处(HM)刚刚宣布,将对其新系统“数字街”(Digital Street)进行封锁,目前该系统已进入开发的第二阶段。它希望DLT技术是使其成为“世界上在速度、易用性和数据开放方面领先的土地注册中心”的关键。[2018/10/2]
目前已经存在一些在区块链上验证数字身份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生成一个可核查的身份确认但不必披露相关数据。这就意味着攻击者无法复制数据或冒充他人。
除此之外,数字身份还可让用户全面掌控其身份信息,追踪信息访问者并自由决定身份信息的公开与否。
然而,它与现有技术之间的交互也带来了新的漏洞风险,因此Web3.0安全实践也必须应用于数字身份技术。好在数字身份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使得其可接受安全审计,这也意味着所有数字身份供应商必须定期提交安全审计。
在避免身份欺诈方面,用户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尽管数字身份的数据隐蔽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被的几率,但是却防范不了诸如钓鱼攻击这样的恶意攻击行为,因此让用户明白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才是治本的方式——很多黑客已经发现了这一点,目前数字身份领域已经可以被称为是网络钓鱼攻击的沃土了。
我们需要谨记:Web3.0安全技术设施可以保护数字身份技术,每一个数字身份的安全同样可以保护Web3.0生态系统。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数字货币,象征着国家主权和义务,属于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应用之一。
从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到欧洲的数字欧元,目前占全球GDP95%以上的111个国家正在探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领域。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以优化现有银行体系的一系列功能,从促进银行间更快、更便捷、成本更低廉的跨境支付,到向广大用户提供的相关服务,将重新定义政府发行、分配及监管货币的方式。
然而,在优化这些功能的同时,这些架构也带来了不同的漏洞风险及攻击载体。
因此围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存在两大争论点:
1.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否面向个体用户?
2.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否可发行于无许可的区块链之上?
这两大问题的结论对政策及相关技术有着重大的影响??
不面向个体用户的,可实现银行间跨境支付的系统必须使用私有链或许可链。
但对于面向个体用户的系统来说,使用公有链还是许可链具有很大区别——公有链发行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更类似于纸币,它不能被发行机构直接控制;私有链发行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则赋予了中央银行更多的控制权,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建立及维护管理网络基础设施的成本。
所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必然经过了完备的利弊权衡,在这些利弊权衡之中权重最高的还是架构的安全风险。
例如,选择在许可链上发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就需要采取非常严格的措施来防御中心化风险——一旦发生任何攻击事件,中心化风险所带来的破坏性是灾难级的。
但如果选择在公有链上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又会面临必须放弃控制权的问题。考虑到针对跨链桥这类基础设施的攻击行为,中央银行更无法放心地选择公有链。
好在Web3.0行业在应对许可链及无许可链可能出现的漏洞及攻击载体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必须吸取相关安全教训。
定期和彻底的智能合约审计将会成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维护安全的关键,除此之外的区块链分析工具——例如CertiKSkynet天网动态扫描系统和SkyTrace也可帮助发行机构来保障安全性。
Web3.0安全新领域
尽管本文所提及的用例和使用场景并不完全属于Web3.0,但是考虑到Web3.0的去中心化及互操作性,即便是这些非Web3.0的领域也与Web3.0息息相关。
这一点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用例中体现得尤为明确,但在医疗健康等基础设施领域也是同样,源于Web3.0的DApp和智能合约也将进一步迈入这些领域。
因此在实行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的前提下,也必须开发新的技术和系统以解决互操作性增加所产生的全新攻击载体及漏洞风险。
这对Web3.0安全行业来说,不仅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将在帮助减少这类形式犯罪的同时为全球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