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高校队入场:清华区块链课程也要上链

继2018年伊始的区块链培训乱象虚火刚转入平静之后,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队与教育部“国家队”正在逐次入场区块链教育。5月27日,清华大学区块链教育与产业联盟“青藤链盟”正式成立,并发布中国首个区块链创新实验平台“青藤链”。作为基于区块链技术,高校共建的分布式教育公链和区块链创新试验平台,“青藤链”目前已在清华等30多所院校建立节点,形成高校分布式计算网络,并将建立科研矿池,搭建区块链网络实验室。另外,清华区块链在线实验课也将上线,面向全国、高校区块链爱好者,普及区块链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数字货币、数字交易、Dapp、智能合约开发。区块链科研课程上链,从其实现方式来看,是利用区块链链条的多中心化特征来共享全国高校区块链教育资源,纵览国内配置区块链科研及课程的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来看,其“链上大学”的设想,也存在落地执行的可能性。据链塔智库4月数据,截至目前,国内已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8所高校开设区块链课程,与美国一同成为全球内开设区块链课程最多的国家,且国内在研究院上的建设也十分积极,目前,已知的国内区块链研究院已有62家,分布在全国15个城市,而在今年5月,浙江大学方图区块链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又为队伍新添一员。国家队也于今年5月份出手,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表示,2018年,新工科建设将实施“十百万”计划,其中,将推出区块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相关资源库与在线开放课程。高校队与国家队入场区块链教育的背后,是区块链领域中“供不应求”的窘境,BOSS直聘数据表明,区块链招聘相关岗位需求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增长,2018年前两个月,区块链相关人才的招聘需求同比增长9.7倍。同时,发布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数量同比增长4.6倍。另外,相比起2018年初的区块链在线培训乱象:文案宣称超短时间内掌握区块链,价格从免费到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上万元不等,质量难辨优劣。高校系统化的区块链课程及科研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区块链培养教育正在走向系统化、专业化与精准化。另外,不止中国,高校区块链教育也正在全球各地破土而出。在开风气之先的英美,有剑桥牛津、普林斯顿大学、以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共计13所知名高校开设区块链课程。在韩国,国内前三的延世大学与另一所知名高校浦项工科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拟建造共享的区块链校园。东国大学与韩国电信服务厂商SejongTelecom合作,设有区块链研究中心。而在以色列,当地最大的区块链课程将在特拉维夫开设,由区块链3.0项目ORBS联合韩国三星电子创办,内容涵盖自建公键、智能合约、密码学等。

2021第四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创新奖揭榜:2021年12月10日-11日,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指导,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主办的“2021第四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向来自全国52位教师24所高校代表颁发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创新奖”。本次评选旨在鼓励高校转型升级,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科发展,为高校争创“双一流”建设目标提供支撑。(网易)[2021/12/13 7:35:52]

动态 | 报告:全国33所高校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近日,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对全国部分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进行前期调研,经过梳理发现,已经有33所高校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并在软件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等专业下设置区块链方向,少数院校已经开办区块链学院和区块链研究院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包括:《区块链原理与应用》、《区块链与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原理与开发实战》、《区块链与创新创业》等,从区块链方向课程总体布局来看,大部分院校课程内容设计专注于区块链原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应用,也有一部分高校从区块链与本专业相结合的角度开设课程。[2019/12/12]

新京报:高校区块链课程,与时代和市场接轨:浙大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将于今年秋季面向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课程。这是国内首家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

此举也引发了诸多质疑,比如,学生在修读这一课程后,会不会沉迷于“炒币”?

其实,高校开设什么课程,是以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宗旨,而不是看人的脸色。近年来,我国教育结构不均衡、不合理,不少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学与用脱节。想当年,高校开设保姆专业、电竞专业等冷门专业,一开始人们不理解,但实践证明是需要的。像电竞专业,曾被称为玩游戏专业,谁料到如今其的确培养了国家需要的“打游戏人才”,而且成为“香饽饽”。

因此,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大可不必畏首畏尾,而是主动与时代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对接,科学设置专业,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做出努力。[2018/4/16]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8:50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