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经济学家眼中的数字货币:系列序

科学界有三大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医生能治好所有的病,科学家能预测所有的地震,经济学家能解释所有的现象。

经济学显然是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从亚当斯密算起,经济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既完整又成熟的科学体系和研究方法,可以对绝大多数经济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但是,经济学家的看法经常相互矛盾,经济学家的预测准确率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所研究的的人类经济活动本身具有高度复杂性、持续的非理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动态均衡。经济学家对现象的合理解释和成功预测,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理论和完整的数据的基础上。而理论和数据,都需要长期探索和积累。一套理论从提出到完善再到最后用于实践,动辄数十年,因此,经济学是一门“慢热”的学科。这一点可以从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年纪看出。据统计,诺贝尔和平奖有17岁的获奖者,诺贝尔物理学奖有25岁的人生赢家,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年轻”得主却是51岁。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平均年龄超过67岁,在诺贝尔所有奖项中是最“老龄化”的一族。后知后觉的经济学家,如今碰上一件辣手的事:如何解释瞬息万变的全新物种——数字货币。

声音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区块链是交易市场的里程碑:据浙江在线报道, 11月16日,浙大经济学院建院90周年庆祝大会在紫金港校区举行。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同时也是浙江大学特聘海外学术大师的埃里克·马斯金表示,自己对区块链持有的积极态度。区块链是交易市场的里程碑。市场经济使得互不相识的人之间拥有交流的可能,而区块链则使处在其中的人们在交流的同时,不必了解任何彼此的信息。信息或资金能轻松、廉价、安全、快速地从世界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媒介。[2019/11/18]

面对数字货币的全新挑战,经济学家分两类,一类嗤之以鼻,认为数字货币昙花一现,属于投机泡沫不值一提;另一类则谨慎接受,开始前沿的探索性研究。第一类经济学家有他们的理由。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在短短的10年间,从无到有。没有任何底层资产依托的比特币,价格从1美元到接近2万美元,又迅速跌回3000美元。这样价格巨幅快速波动的市场,确实充满投机者,也存在巨大泡沫。然而,让这类经济学家失望的是,比特币并没有最终归零。在2018年跌到3000美元后,近期又大涨1倍多回到7000美元,表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越是在经济学界和金融界有远见的权威人物,越是不看好比特币,一致认为其是一无是处的投机泡沫。其中代表人物有大家熟悉的金融名人,比如巴菲特,一直对比特币持否定态度,认为比特币是个笑话;另外还有金融界泰斗,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他认为比特币是个巨大的泡沫,有可能彻底崩盘;还有金融监管高层,如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他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比特币存在严重问题,不会成功。当然,最有影响力的评价来自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Dimon,他称比特币“是个局”。马克吐温说:“让人恐慌的不是未知的事,而是以为正确却是错误的判断。”面对比特币这样的异类,经济学家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恐慌。这种恐慌来自现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全新的比特币现象,经济学家担心以旧的理论做出以为是正确却是错误的判断。经济学家面临最大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在于:既然所有经济学理论都认定比特币为虚无缥缈的泡沫,那么为什么这个泡沫这么持久、这么广泛、这么具有不可思议的魅力让人神魂颠倒,以至于全世界有200万比特币持有者,有2000万人参会数字货币交易?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认为预测泡沫破灭的时间是徒劳的,只能等市场最后回归理性。法国KEDGE商学院教授埃里克·皮谢对此的评价堪称经典。他说:“正如凯恩斯告诉我们的,‘市场非理性的时间可以长到让你破产’,因此只有一件事能做了——坐在河边看,总有一天,比特币的尸体会从你面前漂过。“

声音 | PGIM固定收益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避免区块链等金融创新带来的全球金融分割化:据金融界消息,近日,在“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主题论坛上,PGIM固定收益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全球宏观经济研究主管Nathan Sheets发表演讲。他指出,金融创新极为重要,但我们同时也需要担心金融创新会带来风险。以区块链为例,一是来自于金融监管的风险,二是创新技术会带来反、反恐融资方面的风险,三是这些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和国家的品牌相联系,这样很有可能会带来金融创新的不同辖区分割。[2019/5/27]

显然,这样的解释几近完美到无可辩驳,但却显示出传统范式对这种异常现象的无奈。换句话说,埃里克·皮谢教授等于说,我们无法解释这样的异象为什么能持续这么久,我们只能说它们是非理性的,只能“坐在河边等”,让时间来收拾比特币。然而,埃里克·皮谢教授显然忘记了,凯恩斯还说过:"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如果市场的非理性持久且广泛,我们难道不应该反省一下传统范畴中的理性假设?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说,“新发现从观察异象开始”,只有足够的异象发生,才有范式转移的可能。仔细研究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托马斯·泰勒的非凡经历,最大的启发在于他对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非理性现象持之以恒的关注和研究,百折不挠,并最终发展出时下最前沿、却曾经一度被传统经济学界不齿的行为经济学。与第一类对数字货币嗤之以鼻的经济学家相反,第二类经济学家却把数字货币当成绝佳的研究对象。他们对数字货币保持开放的心态,探索数字货币这样的异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机理。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加入第二阵营,在比较前沿的期刊和学术论坛上,有关数字货币的论文和学术交流不断涌现。而“经济学家眼中的数字货币"系列的目的,就是归纳总结经济学界对数字货币的前沿性研究,作为数字货币的经济学研究上的梳理总结,为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有用的参考和借鉴。本系列在结构上分为6部分,分别涉及数字货币的分类、市场、交易所、价格、风险和监管。分类篇:灵魂无处安放的比特币市场篇:币圈将无韭菜交易所篇:王者的荣耀价格篇:在泡沫中沉浮风险篇:风起云涌监管篇:与时俱进,共创未来关于此系列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笔者去年离开数字货币交易所后,回到学校继续读金融博士学位,研究的方向定为数字货币。在数字货币方面,由于政策导向的原因,国内研究相对比较少,学术期刊上的文章多以国外为主,国际上没有比较完整的数字货币文件综述。我的博士生导师,康奈尔经济系教授,兼任厦门大学亚南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老师建议我,在博士论文选题阶段,大量阅读这方面的论文,同时写一篇英文的文件综述,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这样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看文献、写综述,对于我一个财经评论员而言能有多难?然而事实上,我远远低估了完成这项任务的难度。首先是关于数字货币的文献在2018年下半年大量涌现,显示出学术界有越来越多人感兴趣,这当然是好事,可是却苦了我这个写文件综述的,隔一两个月重新搜索一次,就能多出数十篇新的有关论文发表。另外,回国6年,用英文写作的能力退化严重,经常提笔忘词。幸好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生Yang对数字货币也非常感兴趣,在他的协助下,在洪永淼和康奈尔应用经济学教授Turvey的共同指导下,我们花了6个月时间,写出一篇80多页、3万多字的英文版综述草稿。当然英文版是比较正统的文件综述,也比较长,我于是萌发了把英文版的精华提炼出来,写成相对精炼的中文文献综述版的想法,旨在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目前经济学家在理论前沿对数字货币的看法,给中文读者特别是要做严肃研究的同行,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和看法,于是我又花了不少时间,翻译精炼成本中文系列。当然也会附上英文原版,供大家参考。本系列不管中文的精简系列,或者英文的完整版,都是目前在数字货币方面最全的文献综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声音 | 经济学家朱嘉明:未来会有两大类四种形态的货币:经济学家朱嘉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会有两大类四种形态的货币:一是政府法定货币,又可以分为非数字和数字型法定货币。法定货币不会全部转变为数字型的,而会是一种并存的状态;二是非法定数字货币,又会出现中心化的非法定数字货币和非中心化的非法定数字货币。此外,其认为加密数字货币周期和当下经济周期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现在加密数字货币的规模还很小。但是,不等于说未来对经济周期没有影响。(零壹财经)[2019/4/21]

声音 | 比特币经济学家:比特币将重塑资本主义:比特币经济学家赛Saifedean Ammous博士最近预测,比特币将模仿金本位改变经济。[2018/11/24]

声音 | 英国经济学家:加密货币将在2028年成为主要的支付形式:英国经济学家William Knottenbelt近日表示,加密货币可能会取代传统货币,其现在已经具有传统货币的基本功能。加密货币将在2028年成为主要的支付形式。[2018/7/1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46ms0-8:2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