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在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方面,会议特别强调,要继续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表示,央行数字货币(DC/EP)在坚持双层投放、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原则,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不断优化和丰富DC/EP功能,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
改变基础货币形态
在定位方面,央行数字货币DC/EP不是简单的纸钞数字化,而是要替代M0,即改变基础货币的形态。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即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而纸钞数字化一般指的是线上代替线下,但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账户支持,比如支付宝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支付。而DC/EP没有这个限制,在使用DC/EP进行支付的时候,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
DC/EP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双层运营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将DC/EP发行至商业银行业务库,商业银行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DC/EP的存取流通服务,与中国人民银行一起维护数字货币的正常运行。
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双离线支付。DC/EP基于特殊的设计,可以不依赖于网络进行点对点的交易。简单来说,即便是收支双方的手机都处于离线(断网)状态,双方仍然可以进行转账支付,手机只要有电即可。而目前的电子支付都需要联网。
双离线支付使DC/EP在使用上更加接近现钞。在电子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断网成了困扰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在地铁、地下超市等网络信号覆盖盲区,用户很可能出现无法联网进而无法进行交易的情况。即使支付宝等近些年进行过离线支付的尝试,但目前也只是支付方的单离线模式,收款方仍需要联网扫码才能最终完成支付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DC/EP与普通的电子支付也不是同一范畴里的概念,后者相较于现金支付而言是一种支付手段,但它们所支付的仍是人民币,本质上还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而DC/EP推出后,电子支付功能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改为用DC/EP而不是原来的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或者二者并行)进行支付。
采用中心化运行方式
谈到数字货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比特币和Libra等虚拟加密货币,但DC/EP与它们相比存在一个根本性的区别,DC/EP采用是中心化的运行方式,而比特币和Libra是去中心化的。准确来说,DC/EP是一种主权信用货币,而后两者是“货币非国家化”思想的产物。
货币最本质的属性和最基本的职能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在货币的各项职能中,价值尺度职能服务于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而价值储藏职能则是交换媒介职能的自然派生物。
在实物货币时代,货币自身具有内在价值,比如金银,所以能履行上述职能。但到了信用货币时代,纸钞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其之所以能够履行货币职能,是因为有国家信用作为支撑,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私人货币,并没有稳固的信用基础。所以,任何一种有自己开采算法、遵循P2P协议、限量、无中心管制的数字货币都可以是比特币的替代品。而在实际应用中,比特币由于缺少中央调节机制,不仅难以满足货币政策的要求,甚至都没办法保持币值的稳定,近几年其币值的暴涨暴跌已经证明这一点。
相比较而言,如果说DC/EP有替代品的话,也只能是其他形态的人民币,比如纸钞和硬币。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仍然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会随着货币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有其重要意义。首先,现有的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恐怖融资等风险,而如果用DC/EP代替纸钞和硬币,虽然仍存在上述风险,但监管机构可以用大数据进行处理。尽管DC/EP交易是匿名的,但可以通过一些行为特征来对涉案个人进行锁定,监管难度相对纸钞和硬币有所下降。
其次,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现金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而且,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储藏各个环节的成本非常高,还要做防伪处理,从经济上来说用DC/EP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对于公众一些正常的匿名支付需求,现有支付工具无法满足,它们都是跟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而DC/EP既能保持现金的属性和主要的价值特征,又能够满足便携和匿名需求。
最后,有利于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上线之前,人民币跨境清结算高度依赖美国的SWIFT和CHIPS系统。但高度依赖SWIFT和CHIPS系统存在一定风险,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所指出的:“SWIFT和CHIPS正逐渐沦为美国行使全球霸权,进行长臂管辖的金融工具。从历史上看,美国借助SWIFT和CHIPS系统发动了数次金融战争。”这既不符合我国的利益,也不利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此外,在当前数字化浪潮的大趋势下,SWIFT和CHIPS系统技术更新缓慢、安全性难以保证,利用大数据平台和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新的清结算网络,已成很多国家的共识。
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人民币在境外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在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比重,三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而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与金融具有天然的融合性,使用数字货币将会极大提高跨境结算的速度,其安全性也比传统跨境结算高得多。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海外资本的扩张,DC/EP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