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很多媒体和分析师开始对新一年的区块链市场演变做前瞻分析了。我很欣喜地看到,这些趋势展望中出现了“落地应用爆发、闪电网络普及、减半行情起伏不大”等论调。而反观去年,更多声音则是在讨论牛市会不会来熊市什么时候结束,下一个百倍币会是哪个,如何才能暴富之类的。这意味着,区块链行业正在逐渐从纯投资投机市场转向价值创造市场,至少在价值观上已经出现分野了。事实上,自打1024国家把区块链定位为核心技术突破口之后,区块链世界就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思潮。从监管政策自上而下的接连棒打,到对违规中小交易所的不断清剿,再到空气山寨币的相继暴雷归零,市场开始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洗牌迹象。部分媒体也大刀阔斧“去币化”化身一股清流,人民慈善家孙宇晨老师可以“休息”一阵子,终于不用冒着肾结石复发的风险心忧民生疾苦了。作恶的平台被剿掉了,作妖的人消停了,冲锋的口号吹响了,整个区块链行业呈现出一片“涅槃重生、欣欣向荣”的景象。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一句话,“2020驱动区块链世界再发展的“底层逻辑”变了。”01从“技术引领”到“市场渗透”
过去10年,驱动区块链行业发展的第一个要素是“技术”,行业从业者不断围绕TPS、扩容、提速等优化迭代,寻求更优的技术解决方案。结果是,“技术”前进了一小步,“市场”滞后了一大步。
少数极客们过度追求极致的技术表现,而忽略了技术终归是要靠市场锤炼验证的事实。在技术平滑接轨市场上的努力明显不足,表现在:1)极致追求“去中心化”,忽略了用户进入门槛构建“去中心化”的产品灵魂固然重要,但更应该为用户私钥生成、保存、钱包生成、转账、提现等整个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进行排障,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我曾在接受星球日报采访时表达过类似的观点。目前大多数区块链产品把“私钥管理”彻底放权给普通用户,看似产品“去中心化”了,但却没有相应的用户引导产品设计,不仅把一部分小白用户挡在了门外,还让一些用户承担了私钥生成不当、私钥保管丢失等数字资产损失。未来三五年内,如何平衡“去中心化”和“私钥管理”之间的Gap,如何教育和提升用户认知成了下一步“市场渗透”的难点。只有跨越这一步,区块链行业才能引进全新的增量用户,给行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2)极致追求高“TPS”,忽略了市场验证回馈在上一篇文章《区块链之羁绊:公链和联盟链终有一战》中,我说目前大部分公链都无法解决去中心化和效率的悖论难题,有朋友反馈说某某某公链已经把不可能三角问题解决了。我解释说,因为市场需求没上来,链上跑一千个交易和一个亿的交易对系统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有的链在实验状态下,实际交易少的前提下说自己解决了三角问题了,你不能说他错,但谁又能说他对呢?脱离真实市场需求下的实验室TPS测试有一定意义,但价值还得靠市场说了算。EOS号称百万级的TPS曾一度给了市场极大信心,让大家看到了区块链电子交易替代VISA卡、支付宝渗透进每个人生活中的可能。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支付宝被亿万用户接受靠的并不是其高并发处理能力,每秒10万、百万的交易处理速度用户并不关心,用户只考虑使用起来是不是更高效、便捷了。未来三五年内,公链在追求高并发处理能力的同时,得考虑真实用户需求的各种可能性,进而在市场的验证和回馈中不断改进。最近以太坊因为FairWin资金盘堵了一阵,EOS也因EIDOS空投堵了,正是没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结果。事实上,过度追求技术壁垒,只会把行业推向“小众化”的深渊,远不及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回馈中锤炼成熟度更有长期价值。每当有朋友抱着求知若渴地向我请教区块链技术概念时,我会用乍一听蛮装逼的口吻说,“区块链并非一门技术,忘记“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去中心化、挖矿”等晦涩难懂的技术概念,记住区块链底层的“信任连接、隐私保护、数字化发展浪潮”等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我并没有装逼,区块链技术只是把已有的密码学非对称加密和分布式数据存储以及P2P传输等技术组合应用了一下,并没有所谓跨时代的技术突破。要充分理解区块链,就必须得放下其晦涩难懂技术的一面,直击其仅是“生产关系”的本质。就像互联网已经高度普及的今天,有几个人懂HTTP万维网协议的工作原理的,我们只需要知道联网可以获取有用信息就足够了。人往往会陷入自己的固有认知里,然后对认知边界之外的事物都“敬而远之”。作为区块链行业的新一代布道者,我个人最大的期许就是把晦涩难懂的区块链技术转化成大众都能看懂消化的价值认知,进而推进区块链技术的大众化普及。02从Token驱动到价值驱动
英格兰银行与麻省理工学院就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开展合作:3月26日消息,英格兰银行周五宣布,已经与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数字货币计划(简称DCI)达成协议,将共同开展为期12个月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研究项目。该银行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个新项目仅用于研究目的,并不打算开发一个可操作的CBDC。
此前报道,加拿大银行上周宣布了与麻省理工学院为期一年的联合研究工作,而波士顿联储则在2020年启动了与DCI的合作。(Cointelegraph)[2022/3/26 14:18:56]
过去7年,驱动区块链行业发展的第二个要素是“Token”,说到此很多人的眼睛都亮了,相信有不少人会对我阐述区块链行业增长逻辑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这个行业似乎只有赚钱逻辑,其他都是扯淡。结果是,成也Token,败也Token。Token激励模型是将市场机制完美融入到技术应用之中的创举,其结合了金融学、经济学、社会学,乃至人性的弱点,让整个比特币系统成了近乎完美的存在。以此给中本聪颁发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丝毫不为过。
比特币作为一个公共账本,为了号召大家踊跃参与记账,中本聪给每个打包区块设计了Token奖励,以此激励矿工持续参与记账。逻辑很清楚了,激励是手段,记账才是目的。在以太坊智能合约普及后的多年内,大小公链、矿工矿池、DApp应用等围绕Token模型构建了自身的系统运转机制,只不过大部分项目本末倒置,把Token激励当成了目标,表现在:1)Token本为投融资模式创新,却脱离了价值锚定尺度创业做项目势必要融资,传统互联网项目通常靠商业计划书向投资基金融得天使轮,然后根据项目的成长和市场数据表现,进一步完成Pre-A、A、B、C,直至上市的过程。1CO模式创造性地是把传统投融资顺序倒置了,项目创立之初就等于敲钟上市了,并向市场公募发售其Token。这种模式创新,激活了民众创业创新的热情,也降低了创业门槛。一时间"白皮书撰写,Token发行、交易所上币、公募、私募、代投等产业链便热闹起来了。然而,Token入市的价值和数量并没有严格锚定项目的阶段性价值。有的项目,一入市就估值数亿乃至数十亿,发行百亿甚至千亿的Token。Token池子太大,持币用户又少,为了增加流通性,炒作风气也就因此形成了,让原本基于Token大路通畅的创新之路变得迷雾重重。2)Token本为贡献分配权益凭证,却沦为“炒作投机”对象传统互联网的成长过程价值无法量化,很多早期贡献巨大的用户,在项目成功之后却无法分享增长的红利。而项目的成长过程也需要持续的烧钱和补贴支撑,成本非常大。Token机制的引入,可以用空投吸引早期用户参与,帮项目实现热启动。在市场运营过程中,还能用Token给作出贡献的活跃用户分发奖励,让用户自发加入推广项目的队列当中,带动项目的快速成长。整个产品的拉新、激活、留存、增长过程可以和Token的分发和回购运作完美契合。然而,价值沉淀并非一朝一夕,而投机炒作却只争朝夕。Token的激励价值作用还没凸显出来之前,其容易被炒作操控的副作用反倒先显现出来了。项目市场原本欲靠Token拓展用户,扩大市场,积累品牌,现今却受Token拖累,陷入不拉盘就死的万劫深渊之中。可以预见,未来三五年内,无币区块链以及合规化的有币区块链项目会成为主角,Token的发行和市场流动也会有相应的价值锚定标准来约束。只有这样Token通证经济才能在区块链应用时代奠定地位。Token本质上是权益分配的数字化和价值流动的可量化,失去了锚定价值的Token,如同无根浮萍,终归会沉寂在阴暗的臭水沟里。这样说,势必会让一些心怀投机心理的人心灰意冷,总感觉像阻断别人的发财梦似的。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区块链靠Token炒作暴富的时代可能真的过去了。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确定性”的创业成功机会,比如,早期早期国内互联网项目把硅谷已经经过市场验证的项目搬到国内,大概率可以成功;现在,当一种商业模式在一二线城市市场竞争高度饱和时,可以通过布局四五线城市的下沉市场来找寻新机会。区块链生态草莽发展了10年以来,也存在这样“大概率”的投资机会,比如在比特币价格很低的时候投资比特币,在五年前投身挖矿产业,在2017年做项目发Token,回过头来看,那种时代背景下再蠢的人都有可能成功。现在你想在行业内做点事情,发现:Token模式被玩烂了,比特币等价值投资标的价格太高了,做产品应用缺乏成熟的需求和市场推动,做模式创新总难免被羊毛党搞得乌烟瘴气,就连你认为没有接触过区块链的大爷大妈们,也被资金盘下沉之后提前收割了,太太太太太难了!我常常对朋友说,投资的逻辑是不看上限,守底线,尽可能利用已有行业认知投资“确定性”,比如抄底比追涨风险就小很多,定投比短线杠杆就靠谱很多,浮盈后适时下车比割肉止损强太多。我们提高行业认知的目的正是为了探寻驱动行业发展的底层密码,连比特大陆都给行情做5000刀保底了,你还想着比特币能跌到2000刀,山寨币大部分忽喇喇似大厦将倾了,你还指望他们能涨回来。大部分人都在以徒心理投资“不确定性”的波动,只有少数价值投资者,在投资项目背后的增长“确定感”。03从生态建设到产业组合
费城联储:央行数字货币可取代部分商业银行的功能:美联储发布一份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32页研究报告,该报告主要研究基于帐户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含义,重点阐述于其与商业银行的传统角色转换方面的潜在竞争。该研究报告表示,数字货币的引入可能会使得金融系统架构产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央银行应向所有人开放。但该研究报告同时指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取代一部分商业银行在满足贷方和借款人的需求,但如果央行数字货币CBDC破坏传统商业银行的作用,并允许借款钱多于贷出的钱,那人们就会担心中央银行可能会损害货币市场。[2020/6/5]
过去3年,驱动区块链行业发展的第三个要素是“生态”。“生态”和“产业”看似都一样“假大空”,其背后的逻辑却完全不同,“生态”追求闭环运作,“产业”更注重系统分工协作。结果是,“生态”构建了小世界,“产业”却筑造了大天地。这么说有些抽象,你肯定又说我故弄玄虚了。举个例子,在现行互联网世界里,苹果基于IOS的封闭特性,构建了一个硬件+软件一体的生态系统。我们买苹果公司的系列硬件,用AppStore下载软件,都离不开苹果。表面上,苹果靠系统垄断获取了市场大部分利润,但也使得其难以对抗周期性的市场风险,一旦智能手机的时代被颠覆,苹果和昔日诺基亚一样很可能快速掉队。
而谷歌基于Android的开源构建了一个智能手机硬件生态系统,任何手机厂商都可以基于Android系统改造自己的专有系统,为Android大厦舔砖加瓦,而谷歌则不断卯足力气拓展新的赛道,搞可穿戴设备、无人驾驶、量子计算机等等。苹果靠的是小生态的力量,而谷歌则更讨巧地利用了大时代趋势的综合力量,讲求产业的组合、分工和协作。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小生态系统,是相对“封闭”的。比如,比特币、以太坊、EOS等都是独立的公链,有自己的封闭系统,包括矿工、超级节点、开发者、受众群体等。这样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固性,但却使得链和链之间形成数据孤岛,用户的使用门槛变高,体验比较差。未来两三年内,行业还会逐渐向侧链、layer2扩展网络、跨链等方向努力,在已有较成熟公链基础上做扩展、应用会是主流趋势。以眼下火热的DeFi场景为例,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创业者可以将借贷、衍生品、预测市场、稳定币、DEX等各种好玩的模式组合起来构建自己的新金融产品。没错,只需要“组合”创新就够了,市场有成熟的媒体,专业的安全公司,权威的技术外包公司帮你搞定一切。我常对朋友说,互联网时代的风口一个接一个,做智能手机、搞互联网+、推O2O、做视频直播等等,而区块链技术时代的风口就只有一个:融合、替代,随着数字经济浪潮的掀开,你会发现区块链技术底层润物细无声般在各行各业筑底落地,这里有太多的创业机会。当然,劝君别上来就搞公链发Token,基于现有生态做产业组合、模式创新就够了,因为这是下一波趋势大红利,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那种。如果你还在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满天繁星了。区块链价值认知布道者,资深区块链从业者。这里没有高大上的概念,也没有生僻的技术说明,只有最通俗的商业、最敏感的视角、最独特的见解。本人尚且是区块链行业的小学差生,文章所思所想,皆是碎碎念,圈内人您莫笑,欢迎切磋,圈外人您莫喷,码字不易。
声音 | 法国财政部长:应在中长期内发展央行数字货币以应对Libra威胁:法国财政部长Bruno Le Maire之前曾表示,Libra不应在欧盟发展,因为其威胁到成员国货币主权。他随后在推特上重申了这一观点,表示,和主权都不能与私人利益共享。国家的货币主权是由其公民的选择自由支撑的。为了应对Libra的威胁,他还呼吁发展“创新型国家和跨境支付方式”,同时在中长期内发展央行数字货币。(Coindesk)[2019/10/18]
彭博社策略师:狗狗币可能表明整个2021年市场泡沫过多:彭博大宗商品策略师Mike McGlone表示,狗狗币“可能敲响了宏观经济的钟”,并提振了比特币。McGlone预计,随着资金开始流入DOGE和比特币,加密货币领域将出现大量市场泡沫。McGlone曾称BTC是“基本面稳健的牛市”。泡沫描述的是一种资产价格开始飙升,超过其内在价值的市场状况。然后,投资者开始忽视基本面,将资产价格推高至远远高于其客观价值的水平。(U.Today)[2021/5/20 22:26:12]
声音 | 埃森哲:到2022年世界银行业将通过区块链技术节省200亿美元:据Dailyhodl报道,根据埃森哲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超过一半的银行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区块链将为不久的将来金融机构的成功发挥关键作用。据该公司分析师称,到2022年,世界银行业将通过实施区块链节省高达200亿美元。[2018/12/2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